【許春華】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家風

欄目:家風家訓
發布時間:2022-02-11 17:35:45
標簽:中華民族優良家風

傳(chuan) 承中華民族優(you) 良家風

作者:許春華(河北大學哲學與(yu) 社會(hui) 學學院、河北大學畿輔哲學研究中心教授)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正月初七日辛

          耶穌2022年2月7日

 

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家風”扮演著關(guan) 鍵角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家風傳(chuan) 承問題,強調“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you) 良家風,以千千萬(wan) 萬(wan) 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hui) 的好風氣”。新時代培育優(you) 良家風,推動黨(dang) 風、政風、民風、社風建設,樹立現代家庭文明新風尚,應該充分重視中華民族優(you) 良家風的傳(chuan) 承。

 

優(you) 良家風的突出特質

 

家風是一個(ge) 家庭(族)代代傳(chuan) 承的價(jia) 值信念、道德規範與(yu) 行為(wei) 準則,體(ti) 現著一個(ge) 家庭的精神信仰、道德風貌、整體(ti) 氣質。在中華民族綿延賡續的優(you) 良家風傳(chuan) 統中,形成了非常突出的家風特質。

 

家國一體(ti) 的宗旨。中國人自古就認識到,“家事”“國事”“天下事”緊密相關(guan) ,“齊家”是“治國”“平天下”的起點。被稱為(wei) “天下第一家族”的孔氏,傳(chuan) 至第64代孫孔尚賢,在頒布族規《孔氏祖訓箴規》時,把“踐行忠孝,家國同構”歸結為(wei) 孔氏家風的終極追求,成為(wei) 孔氏家族綿延賡續2000餘(yu) 年的精神支柱,體(ti) 現出一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le) 而樂(le) ”的家國情懷。

 

崇德向善的取向。優(you) 良家風,涉及立身、治家、為(wei) 人處世、言行舉(ju) 止等方方麵麵,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成為(wei) 家風內(nei) 容的價(jia) 值取向,如孝順父母、尊老愛幼,崇仁尚義(yi) 、誠實守信,尊師重教、重禮謙遜,和睦宗族、禮讓鄉(xiang) 鄰,勤奮讀書(shu) 、勤儉(jian) 節約,自強不息、艱苦創業(ye) ,公正廉潔、義(yi) 利分明,等等。正可謂“積善之家,必有餘(yu) 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yu) 殃”。

 

家人心靈的歸宿。優(you) 良家風,不是物質財富的載體(ti) ,而是一個(ge) 家庭的精神信仰和性格特征,是眾(zhong) 多家庭成員的精神寄托。優(you) 良家風對家庭成員的影響,當然有一種剛性的規範、製約作用,但更為(wei) 主要的是一種柔性的調適與(yu) 引導,是一種通過家庭成員的情感溝通、身體(ti) 力行,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過程,《魏書(shu) 》所雲(yun) “漸漬家風”便是對這一過程的形象闡釋。

 

社會(hui) 風氣的縮影。家庭是社會(hui) 的細胞,優(you) 良家風是傳(chuan) 統社會(hui) 價(jia) 值觀念、精神風貌的縮影,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反映。《毛詩序》雲(yun) :“風以動之,教以化之。”優(you) 良家風是對一個(ge) 家庭及其成員的涵育陶冶,也是對整個(ge) 社會(hui) 風氣的教化熏染,是從(cong) 家庭逐步推廣到國家、天下的過程。《大學》雲(yun) :“一家仁,一國興(xing) 仁;一家讓,一國興(xing) 讓。”優(you) 良家風與(yu) 社會(hui) 風氣是一個(ge) 雙向的互動過程。

 

優(you) 良家風的傳(chuan) 承

 

優(you) 良家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一個(ge) 家庭的數代甚至世代傳(chuan) 承。傳(chuan) 承優(you) 良家風主要傳(chuan) 承的是價(jia) 值觀念、精神信仰。

 

“親(qin) 親(qin) ”是中國傳(chuan) 統社會(hui) 結構的一條主線,“尊祖”“敬宗”成為(wei) 一個(ge) 家庭確立價(jia) 值觀念、精神信仰的主要方式。祖先祭祀的各種儀(yi) 節、活動,也是傳(chuan) 承家風的一種標識。由此,祖先作為(wei) 一種文化象征,使家庭成員獲得一種文化認同;祖先作為(wei) 一種精神動力,不斷激勵家庭成員獲得幸福與(yu) 功德。曾子雲(yun)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這種信念使優(you) 良家風的傳(chuan) 承獲得了一種超越的價(jia) 值依據。

 

優(you) 良家風更需要向下傳(chuan) 續,需要家庭主要成員的率先垂範,以及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左傳(chuan) 》襄公二十四年,範宣子與(yu) 穆叔在討論家風“不朽”的命題時,範宣子提出世卿世祿為(wei) 不朽,穆叔則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從(cong) 此,“立德”“立功”“立言”影響了無數士大夫的家風傳(chuan) 承,“不朽”的價(jia) 值觀念成為(wei) 優(you) 良家風的終極追求。至於(yu) 後人比比皆是的“不墜家風”“世守家風”“克紹家風”“家風克嗣”等術語,亦生動體(ti) 現了中華民族傳(chuan) 承優(you) 良家風的不懈努力。

 

優(you) 良家風,是中華民族曆史長河的積澱,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凝結,是傳(chuan) 統士大夫精神追求的結晶。優(you) 良家風的傳(chuan) 承,是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的彰顯,是中華民族文明傳(chuan) 承與(yu) 弘揚的另一種軌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民族傳(chuan) 統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chuan) 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

 

建設新時代優(you) 良家風

 

當今中國的家庭結構和生活方式,與(yu) 中國傳(chuan) 統社會(hui) 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hui) 如何發展,對一個(ge) 社會(hui) 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hui) 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建設新時代優(you) 良家風,既應傳(chuan) 承中華民族優(you) 良家風,更要契合新時代的變化。具體(ti) 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

 

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引領新時代家風建設。建設新時代優(you) 良家風,要充分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引領功能,傳(chuan) 承中華民族優(you) 良家風中的“家國情懷”,要充分認識到家庭的前途命運與(yu) 國家的、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要把對國家、民族的責任與(yu) 擔當,與(yu) 家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良好家風和家庭美德正是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直觀體(ti) 現。

 

發揮黨(dang) 員和領導幹部家風建設的表率作用,把家風建設與(yu) 黨(dang) 風、政風、民風、社風建設統一起來。新時代家風建設,涉及千千萬(wan) 萬(wan) 個(ge) 家庭。而領導幹部的家風,不僅(jin) 關(guan) 係自己的家庭,而且關(guan) 係黨(dang) 風政風。所以,領導幹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弘揚老一輩革命家的紅色家風,秉持共產(chan) 黨(dang) 人“心底無私,天下為(wei) 公”“不謀私利,不搞特殊”“艱苦樸素,勤儉(jian) 節約”的價(jia) 值追求,帶頭建設新時代優(you) 良家風,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推動清正廉潔的黨(dang) 風建設、政風建設。廣大普通家庭則要努力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家風,把中華民族的優(you) 良家風融入新時代家風建設之中,以千千萬(wan) 萬(wan) 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hui) 的好風氣。

 

正確處理好家庭中情感與(yu) 道德、法治的關(guan) 係。新時代家風既是親(qin) 情的凝聚力,也是道德的潤滑劑,還應是法治的載體(ti) 。家庭倫(lun) 理對家庭情感起一種柔性的引導、調適作用,法律則起一種剛性的約束、規範作用。各級領導幹部要過好親(qin) 情關(guan) 、親(qin) 屬關(guan) ,共產(chan) 黨(dang) 人當然要講親(qin) 情,但當親(qin) 情與(yu) 黨(dang) 紀國法發生衝(chong) 突時,要堅持“紀法大於(yu) 親(qin) 情”的原則。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dong) 同誌就給自己定下了三條原則:戀親(qin) ,但不為(wei) 親(qin) 徇私;念舊,但不為(wei) 舊謀利;濟親(qin) ,但不以公濟私。廣大黨(dang) 員尤其是領導幹部在家風建設中,必須嚴(yan) 守黨(dang) 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必須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必須同各種特權思想、特權現象作鬥爭(zheng) 。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