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家風彰顯當代價(jia) 值
作者:李銳(太原師範學院文學院副教授)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辛醜(chou) 臘月廿八日癸未
耶穌2022年1月30日
清代嘉慶版《裴氏世譜》,記錄了裴氏家族從(cong) 周秦到清末68代家譜與(yu) 曆史。中共聞喜縣宣傳(chuan) 部供圖
裴柏村被稱為(wei) 宰相村,裴氏家族根脈係於(yu) 此。中共聞喜縣宣傳(chuan) 部供圖
山西省聞喜縣禮元鎮裴柏村被譽為(wei) 宰相村。自秦漢以來兩(liang) 千餘(yu) 年,裴氏家族先後湧現出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jun) ,正史立傳(chuan) 與(yu) 載列者600餘(yu) 人,各個(ge) 領域行業(ye) 的英才達3000餘(yu) 人。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認為(wei) 裴家傳(chuan) 承了“三代之法”。在當今社會(hui) 的諸多層麵、領域,裴氏家風都具有顯著的現實價(jia) 值。
明德為(wei) 根,德行為(wei) 本
“明德”是裴氏家族長盛不衰的奧秘。裴氏以“明德”為(wei) 本,認為(wei) 德行勝於(yu) 才能,將德行修養(yang) 作為(wei) 成才的根基。
清末民初的《河東(dong) 裴氏家訓》告誡讀書(shu) 在於(yu) 明德立身,要求後人“立誌向善,做賢子孫”。從(cong) 《裴氏世譜》等族譜來看,載入史冊(ce) 的裴氏人物,無不著重體(ti) 現其德行一麵,展現裴氏族人德才相得益彰、以德為(wei) 本的品質。
人才興(xing) 旺乃家族興(xing) 旺之根本,家風永續方能人才輩出。“家風好,就能家道興(xing) 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hui) 。”裴氏教育注重修身立德,這與(yu) “立德樹人”育人目標是一致的。
求真務實,捍衛原則
齊家以善的“惇厚”門風,養(yang) 成裴氏求真務實、為(wei) 政布德的作風。唐代成州刺史裴守真深受百姓愛戴,在他轉任寧州刺史時,成州百姓數千人一直把他送出州境。
裴氏以擔當國事為(wei) 榮,麵對小家與(yu) 大家、小我與(yu) 大我的選擇,能夠捍衛原則、剛正不阿,敢於(yu) 任事、大義(yi) 凜然。裴距與(yu) 唐太宗當麵爭(zheng) 論,魏征讚揚其“求諸古人,殆未之有”。唐中期,淮西藩鎮叛亂(luan) 、民不聊生之時,裴度置個(ge) 人得失與(yu) 安危於(yu) 身外,力排眾(zhong) 議,平定叛亂(luan) 。
求真務實、捍衛原則,在當下依然具有重要意義(yi) 。“求真務實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求真務實方能紮根中國大地,緊密聯係群眾(zhong) ,立足本職進行創新創造,在奉獻社會(hui) 、造福人民中實現自我價(jia) 值。捍衛原則、堅守真理才能勇於(yu) 擔當、敢於(yu) 鬥爭(zheng) ,這既是私德也是公德和大德。我黨(dang) 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離不開這種優(you) 良傳(chuan) 統。
明德立身,學習(xi) 立命
裴氏主張學習(xi) 是安身立命之本,認為(wei) “立德立功,謂之不朽”,為(wei) 人處世要“立身謹厚”,應懷“一技專(zhuan) 長,生計無虞”。
“德業(ye) 並舉(ju) ”讓族人在諸多領域都有建樹,甚至做出開拓性貢獻。西晉裴秀繪製出《禹貢地域圖》,被譽為(wei) “中國古代地圖學之父”。又如,裴頠著《崇有論》、“史學三裴”青史留名、裴政修《開皇律》且被唐朝運用、裴距撰《西域圖記》、裴世清率團訪日、裴孝源寫(xie) 下中國首部繪畫史學論著《貞觀公私畫史》、裴耀卿善於(yu) 整頓漕運……形成了重教務實的家學流派。
裴氏著眼於(yu) 培養(yang) 有用之人才,成為(wei) 一種流傳(chuan) 至今的家風。至今,當地還保留一種“掛旗”的風俗:孩子一出生,裴姓村民姥娘舅家就要給孩子掛旗,在大門樓中間掛紅綢,上書(shu) “濟世英才”“國家棟梁”等詞語。
為(wei) 國教子、學成報國,是傳(chuan) 統家風的主要育人觀念。當下,我國正積極建設學習(xi) 型社會(hui) 、切實構建終身學習(xi) 體(ti) 係,倡導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學風,挖掘各行各業(ye) 、全體(ti) 民眾(zhong) 的無限潛力,提升全社會(hui) 的創新活力和創造能力。
廉潔自律,青史留名
裴家族規有,凡貪腐奸淫、雞鳴狗盜之輩,生時禁止參與(yu) 祭祀,死後不能入祠堂。裴氏秉持廉潔自律的美德,因而,青史留名者代不乏人。
曹魏兗(yan) 州刺史裴潛“胡床掛柱”傳(chuan) 為(wei) 美談,他遺囑“儉(jian) 葬”,墓中僅(jin) 放置幾枚瓦器,與(yu) 當時盛行的厚葬之風形成對比。裴俠(xia) 有“獨立使君”之譽,當有人問他何故清廉若此,他答道:“清廉是為(wei) 官之本,勤儉(jian) 是立身之基。況且我裴氏是大族,世代被人讚譽……我甘守窮困,並非貪慕虛名,而是立誌修身明德,擔心讓祖先蒙受羞辱。若被人恥笑,又何須辯解。”他親(qin) 定“凡貪官汙吏者,死後禁入祖塋”來警示後人。
南北朝時“史學三裴”以簡素之風傳(chuan) 家。裴昭明任太守,家境貧寒,反對聚藏。他常對人說:“子孫若不才,我聚彼散;若能自立,則不如一經。”
裴氏家規嚴(yan) 禁夫人和子女收受任何禮物。裴坦位至宰相,生活素簡。兒(er) 子娶楊收之女,嫁妝豐(feng) 厚,裴坦發怒說“殃吾家矣”,並將貴重器物擊碎。裴坦被譽為(wei) “太平宰相”,而楊收終因貪汙而敗毀。如今,在裴氏故裏可以看到,雖然在此出了眾(zhong) 多達官重臣,但沒有留下一座豪華的建築。
家風係著執政廉政之風,繼而塑造社會(hui) 、時代風氣;家風係著領導幹部作風,拒腐防變先要建設好家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每一位領導幹部都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時,嚴(yan) 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他指出“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幹部走向嚴(yan) 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
家風蘊含著超越時空的倫(lun) 理原則。裴氏家風是傳(chuan) 統優(you) 良家風的典型代表,是優(you) 秀民族文化的微觀、具體(ti) 而生動的縮影,其修身齊家智慧正是當代社會(hui) 所需要的寶貴精神財富。國之本在家,一脈傳(chuan) 承的優(you) 良家風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hui) 和諧的重要基點”,是提升民族道德素養(yang) 的有力支點。優(you) 良家風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相一致,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必要途徑。廣大幹部群眾(zhong) 應傳(chuan) 承並弘揚傳(chuan) 統家風中求真務實、捍衛原則,明德修身、學習(xi) 立命,廉潔自律、勤儉(jian) 樸素等美德,培育新時代優(you) 良家風,不斷為(wei) 社會(hui) 發展注入向上向善的力量。
責任編輯:近複
【上一篇】【梅敬忠】明清小說中的春節
【下一篇】【靳鳳林】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