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彥軍作者簡介:陳彥軍(jun) ,筆名東(dong) 民,男,西曆一九七二年生,湖北棗陽人。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宗教所儒教方向研究生畢業(ye) ,現為(wei) 三亞(ya) 學院南海書(shu) 院研究員、學術服務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為(wei) 儒學儒教與(yu) 大學教育,在《原道》、《儒學與(yu) 古典學評論》、《國家治理》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十多篇,出版《從(cong) 祠廟到孔教》(知識產(chan) 權出版社2016年版)。 |
社會(hui) 建設需要加速推進
作者:陳彥軍(jun)
來源:作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發布
按:本文作於(yu) 2019年底,本是一個(ge) 案例分析作業(ye) ,沒想參與(yu) 當時的網上熱炒。現在,麵對一波波突發疫情中不時曝出的社會(hui) 爭(zheng) 議,感覺文章所論還有一定意義(yi) ,特乞伟德线上平台一角發出。
案例
2019年11月27日,一則“離職補償(chang) 變敲詐勒索款,華為(wei) 前員工被拘251天”的消息開始在網上熱炒。華為(wei) 前員工李某元於(yu) 2005年10月入職,2018年1月31日被勸退離職。2018年12月16日,李某元被深圳市公安局以“涉嫌職務侵占”刑事拘留,12月28日,補充報案罪名變為(wei) “涉嫌敲詐勒索”,報案人是其前雇主華為(wei) 公司,證據是從(cong) 李某元前供職部門秘書(shu) 個(ge) 人賬戶匯出的30萬(wan) 元的轉賬記錄。2019年1月22日,李某元被正式逮捕,3月21日移送審查起訴,之後經過退查,8月22日深圳龍崗檢察院以證據不足為(wei) 由決(jue) 定不起訴,並對李某元進行了國家賠償(chang) 。由於(yu) 在中美貿易戰中表現出頑強的抗壓力,加之孟晚舟無端被加拿大扣押長達一年且前途未卜,華為(wei) 公司一度深受國民愛戴;但在此次事件中,華為(wei) 公司因被懷疑苛刻對待離職員工、事發後全網刪帖,其官方聲明充滿法律用語,又給不少人以“你盡管去告”的仗勢壓人的觀感,更形增加了網上攻擊和炒作的熱度,並引發了各方多方麵的討論。
分析
在傳(chuan) 統中國的 “儒表法裏”統治秩序裏,國家的生效判決(jue) 不僅(jin) 具有法律的效力,同時附著道德的評判。華為(wei) 前員工李某元被舉(ju) 報在離職過程中敲詐勒索而遭深圳司法機關(guan) 拘押、逮捕,後經嚴(yan) 格審查,終因檢察院以證據不足決(jue) 定不起訴而無罪釋放,並因被長期羈押251天而獲得國家賠償(chang) ,這本來是一個(ge) 現代中國現行法律體(ti) 係下的規範操作,但前現代意識的巨量遺存,卻使中國社會(hui) 網絡輿論場掀起諸如李某元無罪被陷害、華為(wei) 公司冷血對待前員工、地方司法機關(guan) 淪為(wei) 大企業(ye) 的幫凶等一波波道德批判。借著眾(zhong) 所關(guan) 注事件來熱烈討論現行保釋製度的不足、大企業(ye) 對新勞動法離職條款的刻意規避、個(ge) 人在職場中的弱勢地位等問題原本無可厚非,現代社會(hui) 的不斷進步素來就與(yu) 眾(zhong) 多由偶發事件引發的社會(hui) 思想運動聯係在一起,但一定要把法律意義(yi) 上含義(yi) 非一的“無罪釋放”窄化理解為(wei) 李某元沒有事實上的違法行為(wei) ,然後通過掄起道德大棒來綁架輿論以達成背後各種目的,則顯然已遊離出現代法治社會(hui) 的所謂基本規範之外。
中國社會(hui) 網絡輿論場的這般操作其實其來有自。中國的進入現代,並不像西方國家是經由內(nei) 部的經濟社會(hui) 變遷和文化政治革命而自然達成,而是在近代遭遇外部強力衝(chong) 擊的情況下,通過向西方學習(xi) 以推動自身革命與(yu) 變革而逐步轉型。在這個(ge) 轉型過程中,政治社會(hui) 即國家係統較之經濟社會(hui) 、民間社會(hui) 率先具備了現代的框架,並成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和民間社會(hui) 向現代轉型的主導性力量。政治轉型中遭遇的內(nei) 憂外患前所未有,所推動轉型的傳(chuan) 統經濟和社會(hui) 的規模世所罕匹,都逼迫著中國的政治社會(hui) 至少在起步時必須無比強大,這就為(wei) 現代行政體(ti) 係與(yu) 傳(chuan) 統官僚政治暗通款曲存留了巨量空間。而催生現代中國政治社會(hui) 的中國革命有著鮮明的反抗各種壓迫的道德光環和平等色彩,於(yu) 是現代中國在打破舊社會(hui) 、批判舊文化的同時卻吊詭地以一種革命文化及隨後的改革文化的麵貌複活了傳(chuan) 統的儒家道德主義(yi) ,國家一方麵要破除官僚主義(yi) 、強調官員要做人民公仆,另一方麵卻以施行教化的道德楷模高標準要求各級官員,自身反成為(wei) 官員失信和政府失信現象愈演愈烈的強力推手之一,並導致道德評判超越司法評判和民主評判繼續彌漫於(yu) 公域與(yu) 私域。這樣的政治社會(hui) 所推動轉型的經濟社會(hui) 和民間社會(hui) 自然也少不了公域與(yu) 私域不分、道德與(yu) 法律糾纏、個(ge) 人過錯與(yu) 集體(ti) 責任混同、自由民主意識錯亂(luan) 等問題。所以,李某元事件的激烈發酵與(yu) 現代中國形成過程中胎帶的問題密切相關(guan) ,我們(men) 不能簡單地對激化輿論的各類推手進行道德評判,甚至聯係中美貿易戰做各種陰謀論批判。
但當我們(men) 說現代中國形成過程中胎帶的問題時,我們(men) 並不是要準備做一場對於(yu) 中國現代政治的政治學批判。
現代政治學並不以倫(lun) 理道德作為(wei) 自己的學科基礎,它固然以追求善治為(wei) 價(jia) 值旨歸,但它首先是一門科學,要基於(yu) 客觀事實與(yu) 學科知識,遵從(cong) 公認的政治學公理和定則,通過理論創新來推動政治實踐並經過理論與(yu) 實踐的反複循環來無限接近於(yu) 善治的目標。麵對中國問題,政治學必須要以一種科學的態度進入,要基於(yu) 中國政治社會(hui) 的現實,冷靜地分析中國政治社會(hui) 的生理與(yu) 病理,既不因尊重生理的特殊性而遺落病理解剖的一般性,也不因堅持病理批判而無視生理改進。而且更進一步來看,中國的政治學者要時刻提醒自己,現代政治學源於(yu) 西方,西方固然是現代社會(hui) 的開啟者,但現代化的道路並不隻有西方一條,而且在西方內(nei) 部,英國道路、法國道路、德國道路和美國道路等也存在著差異,西方政治學在處理內(nei) 部龐雜材料時已然有著理論的分歧,在試圖處理全球性材料時更是不可避免地帶有理論的局限;中國固然是一個(ge) 現代化的後來者,但中國曆史文化和規模體(ti) 量的特殊性使它必然要走出一條不一樣的現代化道路,現代政治學對於(yu) 中國道路仍然存在著大量的無知,簡單的以西範中式的批判隻會(hui) 使政治學淪失科學這個(ge) 立身之本。我們(men) 還回到李某元事件。
李某元事件中,深圳司法機關(guan) 的做法從(cong) 已知信息中看並沒有顯見的護強淩弱、違法違規之處,而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做到疑罪從(cong) 無,更可以從(cong) 中看到近十年來中國法治政府建設上的顯著進步;而華為(wei) 公司堅持依法治企,依法與(yu) 政府、社會(hui) 等各界打交道,從(cong) 孟晚舟事件到李某元事件,麵對強權美國和浮躁中國社會(hui) ,始終堅持法律解決(jue) 問題的基本態度,更是讓我們(men) 看到了中國市場體(ti) 係轉型中民營企業(ye) 的內(nei) 在成長;而在公民社會(hui) 組織發育仍遭遇重重障礙而需要在國家規訓中才能有所發展的情況下,民間社會(hui) 通過相對自由的互聯網,采用屢試不爽的通過製造輿論來倒逼真相的方式,在依然強大的國家和漸趨強大的市場麵前執拗地表達自身的述求,雖問題重重但也生機勃勃。現代政治學科學地進入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現場,既要曆史地看待中國國家、市場和社會(hui) 關(guan) 係上的這種變遷與(yu) 進步,又要努力尋求更具有解釋力的理論去概括和理解這種變遷和進步,而且這種理論應該是能包容中國政治現代化經驗的具有世界普遍意義(yi) 的理論。目前仍然以西方現代化經驗為(wei) 主要根源的現代政治學,一方麵不由分說地用類型學的方法將中國政治體(ti) 係定義(yi) 為(wei) 威權模式,另一方麵隱含著用一種曆史終末論將西方民主模式確定為(wei) 人類社會(hui) 最終的歸宿,這種違背政治學科學性質的莫名道德優(you) 越,卻是建立在對數百年西方軍(jun) 事和資本優(you) 勢強力打造的世界經濟政治舊秩序霸權的順服之下,同時建立在對這種世界經濟政治舊秩序下無論東(dong) 方還是西方、南方國家還是北方國家都始終不能達成善治的漠視之中。隨著中國和其他新興(xing) 市場國家在主權獨立下的經濟崛起,西方國家在世界話語權和世界市場份額縮減的相對衰退情況下,國內(nei) 民主政治相繼出現民粹化現象,對外的幹涉他國內(nei) 政甚至催發顏色革命的行徑也變本加厲,現代政治學不對西方的這些現象做出合理解釋而仍舊固守舊理論,顯然不能使人信服。不簡單地用一把尺子量曆史文化和規模體(ti) 量千差萬(wan) 別的世界各國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位次,而是認真地就各國的變遷和進步論政治的變遷和進步,現代政治學才能走出舊理論的叢(cong) 林,而不斷展開心靈自由而態度審慎的理論創新,並真正使政治理論回歸到其更多是為(wei) 探求永恒真理而搭設的腳手架的應有位置。
在一黨(dang) 長期執政且黨(dang) 是領導一切的條件下,司法並沒有憲製上的獨立性,按照舊的政治學理論,司法隻是威權性政黨(dang) 統治的工具,國家隻會(hui) 有法製而不會(hui) 有法治。但以李某元事件中司法機關(guan) 的表現之一斑來窺十八大以來中國建設法治國家的成就,我們(men) 可以看到,“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個(ge) 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yi) ”得到了切實的實現。一輪輪的倒逼真相,我們(men) 看到的是李某元本人確實存在著敲詐勒索的重大嫌疑,恰恰是華為(wei) 方不善於(yu) “製造”證據,由於(yu) 重要證人同時也是因違規被處罰的李某元原所在部門主管翻供而李某元善於(yu) 錄製有利於(yu) 自己的證據,華為(wei) 的依法舉(ju) 報變成了倒逼真相者筆下的“陷害誣告”。真要是陷害,華為(wei) 會(hui) 做出一堆有利於(yu) 自己的證據的。李某元多次接受采訪,對司法機關(guan) 的辦案都沒有提出問題,隻是反複說251天羈押期間各種親(qin) 情之痛。確實,現行保釋製度還存在僵化之處,但這隻是法治完善問題,而不是沒有法治。正是有法治,深圳司法機關(guan) 才會(hui) 對李某元疑罪從(cong) 無,才不會(hui) 為(wei) 什麽(me) 中美貿易戰之大局而把華為(wei) 的舉(ju) 報“做實”。其實,王子犯法與(yu) 庶民同罪,中國的所謂專(zhuan) 製王朝時代,法律就有著超越性的權威。不能陷入西方政治學的某些偏見,將對最高權力的製衡問題與(yu) 有無法治混淆到一起,而對中國的法治一棒子打死。華為(wei) 作為(wei) 一個(ge) 超大型的民營企業(ye) ,依法治企恰恰是成功之道。輿論有批評華為(wei) 管理不善而導致李某元事件,但我們(men) 要問一問,這樣的爭(zheng) 議事件能夠依法處理,不正是華為(wei) 對中國法治的重大貢獻?不正體(ti) 現華為(wei) 現代企業(ye) 製度建設的成績?有人質疑國家和企業(ye) 在個(ge) 人麵前過於(yu) 強大,但沒有國家的強大,我們(men) 很難設想市場經濟改革在中國這樣複雜內(nei) 外環境下的成功,而這種強大,又是近代中國革命以來的曆史道路所逐步成就的,我們(men) 也很難設想當我們(men) 將這條不同於(yu) 西方的曆史道路掏空或虛無化之後國家還有沒有推動市場改革的強大力量,而那樣的話,對於(yu) 我們(men) 享受到市場經濟下的自由和豐(feng) 富的普通人來說又意味著什麽(me) ?中國企業(ye) 的強大道理也一樣,如果華為(wei) 等中國企業(ye) 不強大,中國在貿易戰中怕早已是如晚清時一樣屈膝投降了。重要的是,在中國,國家和企業(ye) 強大,依然要在法律範圍內(nei) 行事,而且正努力在每一個(ge) 司法案件中落實。
網絡上的輿情反彈,恰恰說明我們(men) 在西方國家這個(ge) 巨大的參照物麵前太注重形式法治建設而忽視了中國自身傳(chuan) 統中曾一直發揚的情理法相統一的實質法治建設。輿論對於(yu) 華為(wei) 的最大反彈其實是反感華為(wei) “無情”。中美貿易戰以來,全國人民那麽(me) 愛戴華為(wei) ,而對於(yu) 李某元事件中輿情反映出的關(guan) 切,華為(wei) 竟然以法言法語的方式置之不理。網民情何以堪呀!這個(ge) 事件也告訴我們(men) ,在中國的文化土壤裏,一定要建立像西方那樣公域與(yu) 私域分明、道德與(yu) 法律分清、個(ge) 人過錯與(yu) 集體(ti) 責任分開的製度其實是不可行的。而且我們(men) 真正深入到西方社會(hui) ,認識到宗教在西方社會(hui) 方方麵麵的滲透,我們(men) 也不會(hui) 斷然將西方政治學教科書(shu) 上的分明、分清、分開認定為(wei) 西方社會(hui) 的現實。人類生活有著情理法的多方麵需求,組成社會(hui) ,組成複雜社會(hui) ,應該是盡可能好地涵養(yang) 人的需求,不同的曆史文化會(hui) 出現排序組合不同的涵養(yang) 形式,隻要社會(hui) 中的人樂(le) 在其中就好,切不可為(wei) 了學科理論的形式美感而去切割現實中的文化製度安排。
李某元事件真正暴露出的是,我們(men) 的社會(hui) 建設確實是嚴(yan) 重滯後了。在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製度裏,身家國天下一個(ge) 也不能少,每一個(ge) 都有相應的社會(hui) 共同體(ti) 或社會(hui) 組織安排,層次不同而對個(ge) 人來說同等重要。李某元在華為(wei) ,工作996,可以說身全部賣給了華為(wei) ,或者說賣給了逼迫著人成為(wei) 房奴車奴的野蠻化的經濟社會(hui) 。華為(wei) 對在職員工和離職員工的待遇確實較多數其他公司企業(ye) 為(wei) 優(you) ,但華為(wei) 為(wei) 了保持自身的競爭(zheng) 力,不斷淘汰跟不上隊的員工,不給那些渴望在華為(wei) 一輩子安身立命的傳(chuan) 統心態的職工一個(ge) 可靠的承諾。李某元在輿情紛紛之時仍渴望的隻是與(yu) 任正非一談,我們(men) 姑且不論他在離職時的手腳是否幹淨,他無罪羈押251之後還念華為(wei) 的好,還願向華為(wei) 進言,就不能不讓我們(men) 反思,我們(men) 的市場經濟改革是不是在追求效益的同時,也遺落了傳(chuan) 統時代的東(dong) 夥(huo) 恩義(yi) 、單位時代的集體(ti) 庇護所帶給個(ge) 人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呢?我們(men) 是一個(ge) 處在複雜國際競爭(zheng) 甚至鬥爭(zheng) 中的大國,對於(yu) 國家安全的考量確實是時刻不能放鬆,但為(wei) 社會(hui) 組織的發育設置重重障礙,並不會(hui) 減輕國家安全的形勢,一次次網上輿情危機也深刻地說明了這一點。在網絡時代,我們(men) 更應該注重社會(hui) 建設,讓更多的人身有所安、心有所屬,才不會(hui) 使我們(men) 有一天突然麵對烏(wu) 合之眾(zhong) 帶來的無妄之災。黨(dang) 是領導一切的,但我們(men) 看到黨(dang) 對政府領導得好,對企業(ye) 領導得好,似乎都是因為(wei) 有著權力等級和利益關(guan) 係的緣故,共產(chan) 黨(dang) 曾經賴以超越群雄的看家本領恰恰是深入群眾(zhong) 、發動群眾(zhong) 、組織群眾(zhong) 、領導和教育群眾(zhong) ,但現在看來本領遺失了不少,工作做得並不好。我們(men) 希望在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今天,黨(dang) 更有自信,相信群眾(zhong) ,組織群眾(zhong) ,領導群眾(zhong) ,建設好中國特色的公民社會(hui) ,這才是中國人安身立命、老安少懷和中國國家長治久安、文明卓越於(yu) 萬(wan) 國之上的根本所在。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