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鎮】“軸心時代”催生文明複興

欄目:中央黨校機關報儒家經典新解係列、文化雜談
發布時間:2021-11-30 00:30:46
標簽:軸心時代

“軸心時代”催生文明複興(xing)

作者:錢鎮

來源:《學習(xi) 時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十月廿二日戊寅

          耶穌2021年11月26日

 

2014年10月1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在強調中華文化的重要性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曆史的起源與(yu) 目標》一書(shu) 中寫(xie) 道,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是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當時古代希臘、古代中國、古代印度等文明都產(chan) 生了偉(wei) 大的思想家,他們(men) 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文化傳(chuan) 統,並一直影響著人類生活。這段話講得很深刻,很有洞察力。”

 

雅斯貝爾斯(1883—1969年)是德國人,20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存在主義(yi) 哲學代表人物,在哲學、心理學、曆史學等多個(ge) 領域都有重要建樹。雅斯貝爾斯一生經曆過兩(liang) 次世界大戰,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1949年出版的《曆史的起源與(yu) 目標》是反思之作,也是他的曆史哲學代表作。他認為(wei) ,“唯有整個(ge) 的人類曆史能夠提供當下所發生的一切的意義(yi) 的尺度”。《曆史的起源與(yu) 目標》一書(shu) 試圖從(cong) 整體(ti) 上把握人類曆史的本質,探索人類發展的奧秘。書(shu) 中的“軸心時代”的命題產(chan) 生了巨大反響,引發了長期、廣泛的討論。

 

雅斯貝爾斯把以往的人類發展史分為(wei) 四個(ge) 階段:即史前時代。古代高度文化時代、軸心時代和科技時代。

 

在史前時代,人類學會(hui) 了使用火和工具,產(chan) 生了語言。在古代高度文化時代,在埃及、美索不達米亞(ya) 、印度河流域和中國黃河流域產(chan) 生了古代的高度文明。

 

軸心時代是人類意識的覺醒時代。在這個(ge) 時代,人意識到自己能力的限度,意識到自己作為(wei) 整體(ti) 的存在,開始追求更高的目標。雅斯貝爾斯指出,存在一些軸心民族,包括:中國人、印度人和希臘人等,這些民族在軸心時代實現了新的飛躍,奠定了人的精神本質及其真正的人類曆史的基礎。令人驚異的是:這一飛躍是在上述民族中相互獨立地發生的。

 

軸心時代之後,世界曆史進入了科學技術時代。16世紀開始,人類社會(hui) 發生巨大變化,“過去幾千年來習(xi) 得的勞動方式、生活形式、思維方式和象征物蕩然無存”;全球通過交流成為(wei) 一體(ti) ,曆史第一次成為(wei) 了世界曆史。在這個(ge) 時代,西方文明以技術進步為(wei) 基礎,主導世界的發展進程。雅斯貝爾斯肯定了這個(ge) 時代的巨大進步,同時對西方社會(hui) 的發展方向心存不安,因此追求建立具有“統攝”力的世界哲學。

 

雅斯貝爾斯特別強調軸心時代的意義(yi) ,他把軸心時代稱作突破期,把另外三個(ge) 曆史時期統稱為(wei) “間歇期”。間歇期為(wei) 軸心時代的突破集聚必要的能量,進一步發展軸心時代取得的成就。“突破期”為(wei) 人類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樹立標準。在科學技術時代這個(ge) 間歇期後,人類能迎來新的軸心時代嗎?

 

雅斯貝爾斯一度熱衷於(yu) 政治,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積極投身各種政治活動,揭露資本主義(yi) 世界壟斷統治和各種嚴(yan) 重的社會(hui) 問題。“軸心時代”體(ti) 現出的“深刻”與(yu) “洞察”,是基於(yu) 他的社會(hui) 實踐和長時間的哲學思考,他是用軸心時代的概念批判二戰期間軸心國的倒行逆施。

 

軸心時代的理論體(ti) 現了人本主義(yi) 。它破除了基督教信仰締造的曆史哲學神話。軸心時代是“沒有某一特定的信仰內(nei) 涵的尺度”,是“獲得全人類的、超越所有信仰之上的共同的東(dong) 西”,它不是基於(yu) 個(ge) 別信仰的啟示,而是基於(yu) 人人都可以理解的經驗。

 

軸心時代的理論是對西方中心論的否定。西方中心論認為(wei) 西方文化優(you) 於(yu) 非西方文化。黑格爾就主張,曆史循著從(cong) 低級到高級的線性發展,西方處於(yu) 這一發展的高級階段。東(dong) 方文化是沒有曆史的,缺乏理性的。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不正是西方國家發起的嗎?這不證明西方社會(hui) 出問題了嗎?

 

雅斯貝爾斯認為(wei) ,西方在東(dong) 方麵前沒有理由傲慢,“歐洲人的自我滿足感”可能導致了他們(men) 把“異域的世界僅(jin) 僅(jin) 當作怪物來看待”。他肯定歐洲在軸心時代和科學技術時代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並不認為(wei) 西方文明是人類唯一的出路。他追求建立具有“統攝”力的世界哲學,並特意指出,通過對中國文化的攝取,可以促進歐洲的自我反省能力。

 

軸心時代概念的提出和建立世界哲學的期許體(ti) 現出雅斯貝爾斯深刻的人文關(guan) 懷和遠見卓識。雅斯貝爾斯追求的理想社會(hui) 包含更多非西方國家的文明貢獻,更具有“世界各國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人類文明”的特征。在這樣的社會(hui) 裏,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必將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具有“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是我們(men) 文化自信的源泉”,要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就要特別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大變局不僅(jin) 涉及力量對比的變化,也包括文明的演進,包括彌補和克服西方文化的缺欠。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文明“在長期演進過程中,形成了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hui) 、看待人生的獨特價(jia) 值體(ti) 係、文化內(nei) 涵和精神品質,這是我們(men) 區別於(yu) 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具備這些根本特征的中華文明將“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feng) 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wei) 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中華文明與(yu) 世界其他文明對話交流的前景,讓人們(men) 對新的軸心時代出現的可能和樣式充滿期待。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