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yi) 禮》昏禮與(yu) 《朱子家禮》昏禮之對比
作者:王梓惟
來源:“尊周書(shu) 院”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十月十六日壬申
耶穌2021年11月20日
作者簡介:王丹丹,字梓惟,山東(dong) 濟寧人,畢業(ye) 於(yu) 曲阜師範大學曆史係。好周禮,曾任教於(yu) 春耕園學校。
1.儀(yi) 禮昏禮是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qin) 迎
朱子家禮為(wei) 了簡便,由六禮減到了三禮,為(wei) 納采、納幣(納征)、親(qin) 迎。
2.年齡,朱子家禮的昏禮年齡,男子在16-30歲,女子在14-20歲。儀(yi) 禮男子當在三十歲,女子在二十歲,有故則二十三歲,如家中父母去世要守喪(sang) 。
當然周禮昏禮的年齡說法,並不嚴(yan) 謹,三十、二十也可能是上限,各家有爭(zheng) 議,但周禮的理想人生普遍寬緩,曲禮說:“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則周禮結婚的年齡當晚於(yu) 家禮的年齡。
3.朱子家禮主婚者同冠禮,主人是宗子,若壻父不是宗子,則壻父不能為(wei) 主人。宗子自昏,則以族人之長為(wei) 主。男方女方都是如此。
4.納采,朱子家禮,前後三次告祠堂,參考了很多世俗之禮。家禮納采禮,用書(shu) 信來傳(chuan) 達彼此的想法,言辭如儀(yi) 禮納采,但若嫁人的女性為(wei) 姑姊,則不雲(yun) “蠢愚不能教”。
儀(yi) 禮沒這個(ge) 說法,禮記《內(nei) 則》談及休妻的時候,女方家主人說:“某之子不肖。如姑姊妹亦皆稱之。”則姑姊不肖也不避諱,則昏禮賓主行禮,女家謙卑,當於(yu) 姑姊也可稱“蠢愚不能教”。
5.家禮納采後,女家告祠堂。使者回到男方家複命,男方家還告祠堂。儀(yi) 禮,男方家沒說告廟,女方家就在廟中舉(ju) 行,無需告廟。
6.儀(yi) 禮六禮,除了納征,其他五禮皆用雁。家禮,納采沒說用雁,在親(qin) 迎的環節,提到凡贄用生雁,無則刻木為(wei) 之,則家禮納采不用雁。
家禮親(qin) 迎不用雁,則刻木為(wei) 之,明集禮卻提到“唐製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qin) 迎,並用鴈,無雁,聽用羊以雉及雞、鶩(鴨子)代”,唐製無雁,則用雞鴨雉等代替,家禮未沿襲。今天山東(dong) 濟寧一代,結婚有抱雞的風俗,不知是否算是唐製的遺風。
7.儀(yi) 禮昏禮是士昏禮,納征禮物是玄纁束帛、儷(li) (lì)皮,就是三匹玄色的布,二匹纁色的布,再加兩(liang) 張鹿皮。周朝若庶人舉(ju) 行昏禮的話,周禮說“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liang) 。”總之就是不超過五匹布,庶人若沒條件,當也減損。
朱子家禮的納幣就是納征,納幣的禮物,家禮說“幣用色繒,貧富隨宜,少不過兩(liang) ,多不踰十。今人更用釵釧、羊酒、果實之屬亦可”,禮物也用布帛。
而此處提到的羊酒有兩(liang) 種說法,一是羊和酒,二是用羊肉或羊的脂肪發酵做的酒(高啟安《絲(si) 綢之路上傳(chuan) 來的酒中奇葩——“羊羔酒”再申》),筆者傾(qing) 向於(yu) 後者,羊的肥肉脂肪做的酒在北宋中期非常流行,朱子的南宋時代,想來百姓也容易置辦。則家禮中的納征禮,隨各家財富多少置辦。
8.請期一節,家禮正文無,但集解中,楊複先生說當不可省略,“家禮略去問名、納吉,止用納采、納幣,以從(cong) 簡便。但親(qin) 迎以前更有請期一節,有不可得而略者,今以例推之。”
9.親(qin) 迎環節,儀(yi) 禮昏禮,既名為(wei) 昏禮,則在黃昏時親(qin) 迎。家禮昏禮,名稱不變,親(qin) 迎的時間卻改成了早晨。
10.親(qin) 迎,儀(yi) 禮隻說迎於(yu) 其女方之廟,大概是士取親(qin) ,男女家距離,多半都不會(hui) 太遠,家禮朱子說:“親(qin) 迎之禮,恐從(cong) 伊川之說爲是,近則迎於(yu) 其國,遠則迎於(yu) 其館。今妻家遠,要行禮,一則令妻家就近處設一處,卻就彼往迎,歸館行禮;一則妻家出至一處,壻即就彼迎,歸至家成禮。”,若儀(yi) 禮娶親(qin) 太遠,估計也會(hui) 如朱子所說,就近設館迎之。
11.家禮的親(qin) 迎環節是:鋪房(昏禮前一天)-----陳設----告祠堂-----醮子---親(qin) 迎---沃盥---交拜---同牢合巹。
儀(yi) 禮昏禮的環節是:陳設---醮子---親(qin) 迎---沃盥---同牢合巹。
12.家禮有所謂鋪房,家禮說“前期一日,女氏使人張陳其壻之室”,是昏禮前一天,女方家人去男方家鋪床送衣物等,這個(ge) 是當時的俗禮,類似於(yu) 今天的送嫁妝,家禮當是順人情,采納了此環節,儀(yi) 禮無。
13.儀(yi) 禮是黃昏親(qin) 迎,則是初昏陳設,家禮是昏禮當天早晨陳設。
家禮親(qin) 迎時,有女家設次於(yu) 外,儀(yi) 禮沒有明說,大概沒有,因為(wei) 壻不需要換衣服,且女方家在壻來的途中已經醮女,壻來到大門時,婦正在房中等待,用不到次,而家禮壻來到時,女方要告祠堂,要醮女,所以設次讓壻等待。
14.家禮,壻衣服沒有明確說,隻說著盛服,朱子說“昏禮用命服,乃是古禮。如士乘墨車而執鴈,皆大夫之禮也。冠帶隻是燕服,非所以重正昏禮,不若從(cong) 古之爲正。”則壻之衣服當也可如儀(yi) 禮一般攝盛。明集禮“宋庶人昏,假襆頭公服或皂衫衣折上巾,婦服花釵大袖。”家禮壻大概可以著公服,婦人是花釵大袖衫。
儀(yi) 禮士昏禮攝盛,士著助君祭之爵弁,婦人是褖衣:(zhǔn)衣,纁袡(rán)
15.家禮有娶親(qin) 告廟(祠堂),儀(yi) 禮無,朱子說“儀(yi) 禮雖無娶妻告廟之文,而左傳(chuan) 曰:‘圍布幾筵,告於(yu) 莊、共之廟’,是古人亦有告廟之禮。”當然這個(ge) 有爭(zheng) 議,儀(yi) 禮沒說,此處不展開。
16.家禮告廟後父醮子,儀(yi) 禮也有,則儀(yi) 禮醮子當在陳設之後。
17.儀(yi) 禮昏姻六禮,女方都是在禰廟中舉(ju) 行,壻迎婦自然在女方的廟中,家禮親(qin) 迎是在女方的家中,不是在祠堂。
18.家禮是壻到女家大門後,在次中等待,女家主人告於(yu) 祠堂。後,新婦父親(qin) 醮女。諸親(qin) 告女,同於(yu) 儀(yi) 禮戒女。儀(yi) 禮壻在親(qin) 迎的路途中時,新婦的父親(qin) 也在廟中醮女。
19.壻引婦出門,婦上車,儀(yi) 禮是壻授婦人車之綏(上車的繩子),姆辭之,禦輪三匝後,壻才升上自己的車,周宋車馬發生變化,家禮新壻不再受綏,則壻親(qin) 自掀開轎簾等著新婦,也沒有駕車三周。家禮,壻掀轎簾時,有姆辭“未教,不足與(yu) 爲禮也”,儀(yi) 禮壻授綏時,姆也辭,一樣的言辭。這個(ge) 損益壻親(qin) 婦下己的意思,家禮做了簡化。
20.家禮有夫婦交拜之儀(yi) ,儀(yi) 禮無,司馬溫公說“古無壻婦交拜之儀(yi) ,今從(cong) 俗”,司馬溫公書(shu) 儀(yi) 前的唐禮皆無此交拜,當是宋俗,家禮說“就席,婦拜,壻答拜”,交拜有點類似影視劇中的夫妻對拜。
21.同牢之禮,儀(yi) 禮是壻席在西,婦席在東(dong) 。家禮同牢禮相反,壻席在東(dong) ,婦席在西。司馬溫公曰:“古者同牢之禮,壻在西,東(dong) 麵;婦在東(dong) ,西麵。蓋古人尚右,故壻在西,尊之也。今人既尚左,且從(cong) 俗。”
家禮的同牢合巹放在一起進行,儀(yi) 禮是先同牢,後合巹,家禮儀(yi) 式簡化很多,但禮以義(yi) 起後,夫妻同牢合巹禮,合體(ti) 同尊卑、同體(ti) 相親(qin) 的意義(yi) 沒變。
22.親(qin) 迎,若壻與(yu) 新婦家離的近,則親(qin) 迎很快能到壻的家中。若離的遠,朱子也說,於(yu) 夫家近處設館迎婦即可,總之,都是不費時間的事情。
家禮同牢合巹後,夫婦熄燭同房,形取儀(yi) 禮昏禮,但家禮親(qin) 迎是在早晨,親(qin) 迎後的同牢合巹之禮,並不複雜,家禮在簡化了儀(yi) 禮昏禮的同牢合巹後,更加簡單易行,既如此,此禮很快就能結束。則家禮白天同牢合巹後入洞房,略顯荒謬。朱子這個(ge) 沒有說明,不知實際情況如何。
儀(yi) 禮昏禮,傍晚迎親(qin) ,行禮後休息,符合古人的作息習(xi) 慣。
當然昏禮定在傍晚迎親(qin) ,是取陽往陰來之意,為(wei) 什麽(me) 家禮沒用這個(ge) 時間,可能是當時的風俗吧。
23.家禮新婚當天,壻之父在外禮賓,‘男賔於(yu) 外廳,女賔於(yu) 中堂,古禮明日饗從(cong) 者,今從(cong) 俗’。
儀(yi) 禮,昏禮的第二天婦人見舅姑後後禮賓,舅姑“歸婦俎於(yu) 婦氏人。舅饗送者以一獻之禮,酬以束錦。姑饗婦人送者,酬以束錦。”
24.第二天婦見舅姑,二禮同。婦見舅姑的禮物,家禮沒說用棗栗腶修,儀(yi) 禮見舅用棗栗,見姑用腶修,按明集禮說的宋禮,當用此禮物,明集禮:
“唐婦至之明日,謁見舅姑,舅西向坐,姑南向坐,婦再拜,進棗栗於(yu) 舅前,又再拜,進腶脩於(yu) 姑前,訖又再拜,舅姑醴婦如常儀(yi) 。宋婦見舅姑之禮,其日夙興(xing) ,婦盛服立於(yu) 庭下,舅西向坐,姑東(dong) 向坐,婦就東(dong) 階下再拜,升階置棗栗於(yu) 舅位前,降階再拜,次詣西階下再拜,升階置腶脩於(yu) 姑位前,降階又再拜,舅姑醴婦如唐儀(yi) 。”
棗栗段修不難置備,想來家禮會(hui) 用之,隻是文不具。
25.家禮婦見舅姑,拜時在階下,儀(yi) 禮在堂上,司馬溫公曰:“古者拜於(yu) 堂上,今拜於(yu) 下,恭也。可從(cong) 衆。”
26.家禮,婦見舅姑---見諸尊長—若塚(zhong) 婦則饋於(yu) 舅姑。司馬溫公曰:“士昏禮:‘婦盥饋:特豚,合升,側(ce) 載。’今恐貧者不辦殺特,故但具盛饌而已。”盥饋之禮,也是稱家之有無。
舅姑饗婦同,最後都是完成傳(chuan) 家的象征意義(yi) 的儀(yi) 式,舅姑降自西階,婦降自阼階。
27.廟見,家禮三日廟見祖先之禮,是必須進行的儀(yi) 式。
儀(yi) 禮是若舅姑死後,則三月行廟見之禮,也就是說,儀(yi) 禮不一定要行此禮。
且家禮的廟見禮,從(cong) 其簡便,由三月改為(wei) 三日。
28.壻見婦之父母禮,家禮規定是廟見的第二天見女方父母。
儀(yi) 禮是若男方不親(qin) 迎,則三個(ge) 月後,壻去女家見其父母,沒說是否親(qin) 迎的情況下也見。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