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邸繼文作者簡介:邸繼文,男,西元1970年生,山西朔州人。本職工作於(yu) 朔州市稅務係統,曾任朔州市政協委員,長期致力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基層推廣與(yu) 實踐,朔州市經典文化教育民間研討會(hui) (簡稱朔州國學會(hui) )創辦人。主持的“中華文化傳(chuan) 承十百千萬(wan) 朔州示範工程”於(yu) 2016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3個(ge) 部門聯合授予首屆“四個(ge) 100”全國最佳誌願服務項目,2016年被全國社科聯評為(wei) “全國優(you) 秀社會(hui) 科學普及專(zhuan) 家”。 |
弘揚家庭國學需要牢牢把握十個(ge) 麵向
作者:邸繼文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一,國學傳(chuan) 承,也即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重點是普及國學常識。
把中華民族中最核心最常見但二十世紀以來傳(chuan) 承麵臨(lin) 中斷危險的應知應會(hui) 知識技能如《三字經》、《弟子規》、《幼學瓊林》、《論語》等知識與(yu) 吟唱、書(shu) 法、古琴、洞簫等技藝係統地傳(chuan) 播到千家萬(wan) 戶。
二,家教再興(xing) ,即建設優(you) 良家庭家教家風,重點是再造書(shu) 香門第。
讓千家萬(wan) 戶恢複傳(chuan) 統士人君子家庭崇文重教的家風,黃金非寶書(shu) 為(wei) 寶,萬(wan) 世兼空善不空。詩書(shu) 傳(chuan) 家,行善積福。使家庭成員脫離粗鄙,具備中國傳(chuan) 統家庭應有的教養(yang) 與(yu) 氣質。
三,國德培育,也即培育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或者叫“培育中國道德”。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分國家、集體(ti) 、個(ge) 人三個(ge) 層麵表述。毫無疑問,個(ge) 人層麵的更直接,愛國、敬業(ye) 、誠信、友善,都是中華傳(chuan) 統美德,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價(jia) 值。所以中央強調培育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當然也主要是儒家文化。高層講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也是德,是國家的德、社會(hui) 的德,是大德,要引導人們(men) 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家庭國學就是要繼承儒家文化崇文敬德、崇文重教的傳(chuan) 統,尊時君、學古聖、啟良心,傳(chuan) 承中華美德,培育中國道德。
四,民信共建,也即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或者叫“建設精神家園”。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沉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深厚源泉,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總之,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信仰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是海內(nei) 外華人精神世界的最大公約數。家庭國學就是要堅守中華立場文化,堅定中國文化自信,建設有鮮明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能夠凝聚中國力量能夠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
五,價(jia) 值認同,或者叫“認同儒家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源自於(yu) 5000年文明孕育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核心和主幹是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yi) 、尚和合、求大同的儒家文化。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強,文化自強的前提是文化自覺,文化自覺的前提是文化認同,文化認同的前提是文化了解、文化親(qin) 近。沒有對儒家文化常識的基本了解和認同,就談自信雲(yun) 雲(yun) 實質是空談,加之上個(ge) 世紀反傳(chuan) 統文化思潮影響深遠,很多人對儒家文化一知半解甚或一無所知但卻懷有深深的歧視和敵意,給當代儒學傳(chuan) 播形成巨大障礙,造成了許多人文化上的人格分裂。而新時代高層領袖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特別溫情,將之作為(wei) 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根和魂來看待,建黨(dang) 一百周年更是提出了“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論述,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尤其是其主體(ti) 儒家文化急需人民群眾(zhong) 的自覺認同。國人學國學,振興(xing) 中華文化,是當代中華兒(er) 女炎黃子孫龍的傳(chuan) 人最基本的民族責任。
家庭國學就是以傳(chuan) 統私塾教育為(wei) 藍本,以推廣儒家文化基本常識基礎技能為(wei) 己任的一個(ge) 群眾(zhong) 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一個(ge) 家庭自我教育活動,用學習(xi) 本民族文化常識的方式修身齊家,為(wei) 社會(hui) 提供公序良俗和正能量,為(wei) 國家民族盡自己一份文化守土的責任。而學習(xi) 某種文化首先得信仰某種文化、熱愛某種文化,所以認同儒家文化、尊崇聖賢孔孟是家庭國學的基本特質。
六,人文化成。或者叫“落實經典教育”。
經典教育首先重視人格品德的培養(yang) ,其次重視用本民族的經典陶冶熏陶被教育者,第三重視背誦經典古詩文,第四注重禮樂(le) 熏陶和習(xi) 勞鍛煉,第五崇文尚武,文武兼修,用現代的話叫“通識教育”,以區別於(yu) 近代以來的專(zhuan) 業(ye) 教育。沈立老師曾指出,經典從(cong) 不流行,永不過時。典籍流傳(chuan) 千年,受眾(zhong) 過億(yi) 。都是對經典的最好詮釋,經典教育由此而來。
中國經典教育源自孔門教育,也即六經六藝教育,是早期教育、家庭教育、生活教育、才藝教育、性情教育、德行教育、詩教、禮教、樂(le) 教、數教、史教、易教的綜合教育,是親(qin) 子共學增進孝親(qin) 感恩意識的天倫(lun) 之樂(le) ,是誦讀經典開發右腦記憶潛能的獨特訓練。根據自身條件,係統落實經典教育才能培養(yang) 出對應的有家教特色的子女。所以,家庭國學始終以落實經典教育為(wei) 根本,堅守儒家文化人文教、學習(xi) 教、道德教的三個(ge) 根本。
七,樂(le) 活生活,也即“踐行樂(le) 活生活”。
響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號召,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hui) ,建設綠色低碳生產(chan) 生活方式,高科技下需要高感觸,讓生活有詩和遠方,不能被物質和科技綁架,在看得見水、望得見山、記得住鄉(xiang) 愁的美麗(li) 家園裏生活。
樂(le) 活生活的關(guan) 鍵是食農(nong) 教育、有機種植,首先是生物法種植糧蔬,反對化學肥料與(yu) 農(nong) 藥汙染食物與(yu) 土地,因為(wei) 化學物質的致癌果報正在吞噬著許多人,包括抑鬱症、神經分裂症、癡呆症、不孕症在內(nei) 的怪病經常出現,擺脫生存互害的怪圈需要認識清晰的行動派人士。家庭國學就是要踐行樂(le) 活生活理念,親(qin) 近古典,親(qin) 近聖賢,回歸自然,回歸鄉(xiang) 村,種菜讀經,耕讀傳(chuan) 家,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吃素靜坐,彈琴吹簫,插花聞香,品茗飲思,活出自我。
八,儒家小院,也即“建設儒家小院”。
儒家文化的傳(chuan) 承陣地有很多種,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文廟、書(shu) 院和祠堂等。但由於(yu) 曆史上對傳(chuan) 統文化曾經激烈批判,儒家文化傳(chuan) 承陣地已經支離破碎,現實中又有強大的外來文化占據著群眾(zhong) 的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所以,包括儒家文化在內(nei) 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麵臨(lin) 多重困境,其中陣地道場建設是諸多困境中最迫切的問題。由誰來建設,建設多大規模,誰來主持,如何開展活動,法律手續怎麽(me) 對待等等。家庭國學就是在深入實踐與(yu) 思考的基礎上,提出“廣建儒家小院,學習(xi) 四籍四藝,普及國學常識,再造書(shu) 香門第”的工作思路的。因為(wei) 建設大型儒家文化傳(chuan) 承陣地也不太現實,資金、場地、投資者意願、建成後續活動等都是問題,但微型小院、微型小屋的建設成本低,改擴建難度小,有一個(ge) 稍大一點的“國學大講堂”,有一片能夠種植糧蔬的“有機小菜地”即可,每周六上午固定性開展“儒學周會(hui) ”,背誦、聽寫(xie) 、吟唱、解釋國學常識性典籍,按年度開展“《論語》大獎賽”,使之成為(wei) “國學傳(chuan) 承與(yu) 國德培育”的主陣地,山西朔州城區張家堡村的“敬德號儒家小院”就是在這種思路指導下從(cong) 無到有創建起來的示範性國學小院。
九,四個(ge) 我們(men) ,也即“力行四個(ge) 我們(men) ”。
彰顯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堅持中華文化標識意識,突出中國風格,展示中國氣派,有意識糾正人們(men) 被西化而不自知的精神文化狀況,從(cong) 生產(chan) 生活中的點滴入手,鋪就中華文化的底色,重點從(cong) 民俗過節、服裝頭發、婚喪(sang) 嫁娶、學習(xi) 娛樂(le) 等日常生活上宣示文化立場。家庭國學就是要響應國家號召,“過我們(men) 的節日,穿我們(men) 的漢服,吟我們(men) 的經典,奏我們(men) 的國樂(le) ”。
除大家熟知的中秋、除夕外,家庭國學特別安排有農(nong) 曆一月一、九月九,二月二、八月八,三月三、七月七,五月初五、六月六,四月初二等九個(ge) 節日和公曆8月8日,9月28日,11月26日等三個(ge) 節日共十二個(ge) 專(zhuan) 門節日來開展活動,促進家庭國學核心理念深入人心。
服裝頭發方麵則堅決(jue) 反對染黃發穿超短裙等文化西化行徑,以得體(ti) 的改良漢服、漢服為(wei) 禮服,一來宣示立場,二來展示美感,三來引導養(yang) 生,同時將國風漢舞、傳(chuan) 統漢禮導入現代生活,移風易俗,尋找傳(chuan) 統與(yu) 現代、保守與(yu) 發展之間的平衡。
對經史子集、詩詞歌賦等傳(chuan) 統典籍,采用經典吟誦、吹拉彈唱、書(shu) 法繪畫的方式藝術表達,作為(wei) 生活、學習(xi) 、娛樂(le) 的主要內(nei) 容,把學習(xi) 生活化,學習(xi) 工作化,使參與(yu) 者具備高雅生活情趣,腹有詩書(shu) 氣自華,散發書(shu) 香氣質,具有滿滿的正能量。
十,四籍四藝,也即“修習(xi) 四籍四藝”。
中國經典教育源自孔門教育,孔門教育的核心是“六經六藝”的教育,也即“詩、書(shu) 、禮、易、樂(le) 、春秋”和“禮、樂(le) 、書(shu) 、數、射、禦”,或者如後世所說的“熟知經史子集,精通琴棋書(shu) 畫”。家庭國學的定位是“普及國學常識,再造書(shu) 香門第”,家長利用業(ye) 餘(yu) 時間自我學習(xi) 、自我教育,進而攜同兒(er) 童利用課餘(yu) 時間落實親(qin) 子共學、親(qin) 子教育。況且咱們(men) 不可能學習(xi) 國學知識太多,但還得自成體(ti) 係。於(yu) 是就有了“四籍四藝”係統學習(xi) 的規劃。
四籍也即四部國學典籍,包括《三字經》(1134字)《弟子規》(1080字)《幼學瓊林》(21000字)《論語》(16016字)共810則國學常識,約3000個(ge) 知識點,不到40000字內(nei) 容的一個(ge) 國學常識體(ti) 係。其中既有蒙學讀本,也有經學讀本,既有古典文化百科全書(shu) ,也有“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yi) 、尚和合、求大同”等傳(chuan) 統價(jia) 值的全麵表達,作為(wei) 一個(ge) 知識與(yu) 價(jia) 值的係統體(ti) 係,分文言文全本背誦,規範字正體(ti) 字漢字聽寫(xie) ,背吟誦經典全文,白話文解釋等四個(ge) 層麵進行係統修習(xi) ,具有一條主線的關(guan) 鍵作用。
四藝也即四項中華傳(chuan) 統藝術,包括毛筆書(shu) 法、經典吟唱、古琴彈奏、笛簫吹奏。熟悉基本技法,每日學習(xi) 不輟,人人能夠背唱三十餘(yu) 首常見樂(le) 譜,在過我們(men) 的節日活動中吹拉彈唱,相和而歌。讓外麵人們(men) 能夠看到我國人民文明自在的精神風貌,增強做人的骨氣和底氣。
總之,弘揚家庭國學有國學傳(chuan) 承、家教再興(xing) 、國德培育、民信共建、價(jia) 值認同、人文化成、樂(le) 活生活、儒家小院、四個(ge) 我們(men) 、四籍四藝等十個(ge) 麵向,重點開展普及國學常識、再造書(shu) 香門第、培育中國道德、建設精神家園、認同儒家文化、落實經典教育、踐行樂(le) 活生活、建設儒家小院、力行四個(ge) 我們(men) 、修習(xi) 四籍四藝等十項具體(ti) 工作,是當代儒家文化傳(chuan) 承的首創之舉(ju) ,是融合性貫徹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建設優(you) 良家庭家教家風、培育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落地之舉(ju) ,必將隨著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而生根發芽,越長越旺。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