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明】《孔子家語》推動中華文明史研究新發展

欄目:演講訪談
發布時間:2021-10-21 23:54:32
標簽:《孔子家語》
楊朝明

作者簡介:楊朝明,男,西元1962年生,山東(dong) 梁山人,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曆史學博士。現任孔子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山東(dong) 省政協常委,第十四屆中國民主促進會(hui) 中央委員,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兼任中華孔子學會(hui) 副會(hui) 長、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副理事長等社會(hui) 職務。出版《孔子家語通解》《論語詮解》《八德詮解》等學術著作20餘(yu) 部。

《孔子家語》推動中華文明史研究新發展

作者:楊朝明

來源:中國孔子網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九月十六日壬寅

          耶穌2021年10月21日

 

編者按:10月16日,由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支持,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孔子研究院主辦,中華孔子學會(hui) 論語學研究中心、《孔子研究》編輯部、洙泗書(shu) 院承辦的“《孔子家語》與(yu) 中國文化新認識高端學術論壇”在曲阜舉(ju) 行。來自全國各高校和學術研究機構的50餘(yu) 名專(zhuan) 家學者共同探討《孔子家語》新的研究認識,分享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

 

論壇期間,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接受中國孔子網專(zhuan) 訪,深入解讀《孔子家語》的學術地位、學術價(jia) 值和當代意義(yi) 。

 

 

 

《孔子家語》是“孔子研究第一書(shu) ”

 

中國孔子網:《孔子家語》是一本什麽(me) 書(shu) ?它和《論語》有什麽(me) 關(guan) 係?

 

楊朝明:《孔子家語》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它的價(jia) 值絕不在《論語》之下。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經典以“四書(shu) 五經”為(wei) 核心。四書(shu) 是解釋五經的,相對五經更為(wei) 簡要。而《孔子家語》的價(jia) 值絕不在四書(shu) 之下,完全可以稱得上“儒學第一書(shu) ”或“孔子文化第一書(shu) ”。但是因為(wei) 這本書(shu) 長期以來被認為(wei) 是偽(wei) 書(shu) ,所以一直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雖然有一些學者的研究涉及到這部書(shu) ,但是相對於(yu) 它的價(jia) 值來說,學術界了解的人仍然太少,利用遠遠不夠。

 

《孔子家語》是關(guan) 於(yu) 孔子言論以及相關(guan) 資料的一種匯編,作為(wei) 曆史文獻材料,它和《論語》是完全一樣。孔子長期從(cong) 事教學,留下了很多的遺說,這些遺說都是孔子弟子所做的筆記。孔子去世後,大家匯集、編輯、傳(chuan) 播孔子學說,為(wei) 了更好地表達孔子的思想,選出了一些材料編成了《論語》,剩下的那些材料集合而成為(wei) 《孔子家語》。《孔子家語》與(yu) 《論語》兩(liang) 部書(shu) 實際上性質是一樣的,由此可見《孔子家語》的重要性。

 

《論語》是語錄體(ti) 的,是《論語》的編者借用孔子的話來表達孔子思想。《孔子家語》記載了很多孔子講話的場景以及記錄者,其大量的文獻材料,不僅(jin) 可以糾正對於(yu) 孔子研究、《論語》研究的一些錯誤,還為(wei) 其補充增加了數量龐大的可以使用的重要文獻資料,可以說《孔子家語》是一個(ge) 寶庫。

 

《孔子家語通解》的形成是深入探尋的結果

 

中國孔子網:您是《孔子家語》研究領域的代表性人物,您編著的《孔子家語通解》被譽為(wei) 研究的一個(ge) 裏程碑。您當時是如何留意到這樣一個(ge) 曾經被貼著偽(wei) 書(shu) 標簽的文獻,並開始深入地進行研究的?

 

楊朝明:關(guan) 於(yu) 《孔子家語》,我很早就知道有這麽(me) 一部書(shu) ,因為(wei) 我是專(zhuan) 門研究孔子的,對於(yu) 研究孔子的文獻材料一直非常留意。上個(ge) 世紀80年代末期,在安徽阜陽發現了一批漢簡,這批漢簡可以證明《孔子家語》的可靠性。從(cong) 那以後,《孔子家語》越來越引起我的關(guan) 注。

 

後來,我的恩師李學勤先生在《孔子研究》發表一篇文章《竹簡<家語>與(yu) 漢魏孔氏家學》,他認為(wei) 竹簡裏的一些材料,可能是《孔子家語》的原型。李先生的這篇文章再一次激發了我對《孔子家語》的興(xing) 趣。再後來,在戰國時期的楚墓裏也發現了《孔子家語》,讓人感到非常驚訝、非常震撼。從(cong) 那以後我就開始思考這部書(shu) 的真偽(wei) 問題,思考它的材料來源、編撰問題,進而思考它的價(jia) 值問題。

 

早期文獻特別是漢簡發現以後,認為(wei) 《孔子家語》是偽(wei) 書(shu) 的聲音依然在。直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竹書(shu) 出土以後,大家發現戰國時期的文獻竟然和《孔子家語》文獻相同,這對於(yu) 學術界是一個(ge) 巨大的震動。

 

本世紀初,我和我的研究生們(men) 開始對這本書(shu) 進行注譯注解,組織讀書(shu) 班,研究《孔子家語》,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孔子家語》的價(jia) 值越來越高,我們(men) 就進一步係統地研究並進行通解。所謂通解就是在全書(shu) 整體(ti) 上去觀察它,每一篇每一章進行思考,和它相關(guan) 的這些文獻進行對比等等,從(cong) 不同的角度來研究它。這就是後來成書(shu) 的《孔子家語通解》。

 

普通讀者如何走進《孔子家語》

 

中國孔子網:《孔子家語》作為(wei) 一部了解孔子的重要著作,我們(men) 普通人應該如何走進它、了解它?

 

楊朝明:現在很多朋友問我,想學習(xi) 儒學要先讀哪些書(shu) ?我在推薦《大學》《中庸》和《論語》之後,一定少不了《孔子家語》。《孔子家語》裏邊有很多生動的場景,而且描述比較細致、完備。比如《論語》中的一句話,後人可以進行不同的解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如果把這句話放回特定的背景、語境中,它的含義(yi) 就有了大致更為(wei) 準確的範圍。《孔子家語》的意義(yi) 就在於(yu) 提供了對話發生的具體(ti) 場景,記錄的對話很生動、很形象、很具體(ti) ,因而相對來說更為(wei) 全麵。

 

孔子的弟子們(men) 有隨時記錄孔子言論的習(xi) 慣。現在流傳(chuan) 下來的孔子遺言,都是在孔子長期從(cong) 事教育過程中弟子們(men) 的“各有所記”。《孔子家語》中記載:子張、子夏向孔子請教問題,夫子說得太精彩了,於(yu) 是弟子們(men) “蹶然而起,負牆而立”“弟子敢不誌之”“退而記之”等等。這些故事都很生動,不僅(jin) 記載了孔子講話的內(nei) 容,顯示了孔子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記錄了這句話發生的場景、背景,我們(men) 讀來也非常有現場感。

 

《孔子家語》推動中華文明史研究

 

中國孔子網:2013年11月2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孔子研究院,看到桌子上擺放的孔子研究院成果中的《論語詮解》和《孔子家語通解》,說“這兩(liang) 本書(shu) 我要仔細看看”。現在已經8年過去了,孔子研究院和學術界在《孔子家語》研究方麵又有哪些新的成果?

 

楊朝明:對於(yu) 《孔子家語》研究,孔子研究院做了大量的工作,出版了多部關(guan) 於(yu) 《孔子家語》研究的著作,我本人出版了幾本關(guan) 於(yu) 《孔子家語》的普及讀本、教師讀本以及論文集匯編,現在孔子研究院已經成為(wei) 研究《孔子家語》的一個(ge) 重要陣地和主戰場。

 

學術界也對《孔子家語》的研究越來越關(guan) 注,“《孔子家語》熱”的跡象逐漸顯現。相關(guan) 研究論文大批湧現,僅(jin) 曲阜師範大學的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就有至少二三十篇,研究的都很有深度。這些都是《孔子家語》研究的有生力量。

 

實際上,隨著地下文獻的出土、學術界關(guan) 注度的提升,《孔子家語》的學術研究得到了極大推進。《孔子家語》打開了一個(ge) 新的思想世界,讓我們(men) 重新認識古代文明,對於(yu) 上古文明的理解是一個(ge) 極大的衝(chong) 擊與(yu) 刷新,這將對於(yu) 中國文化的研究、對於(yu) 早期儒學的研究,甚至對於(yu) 整個(ge) 中華文明史的研究,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yi) 。可以說,《孔子家語》的研究對於(yu) 當前的文化強國建設、對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兩(liang) 創”、對於(yu) 我們(men) 樹立文化自信,都有重要價(jia) 值。

 

新聞鏈接:一分鍾了解《孔子家語》

 

《孔子家語》又名《孔氏家語》,或簡稱《家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傳(chuan) 本《孔子家語》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肅注,書(shu) 後附有王肅序和《後序》。

 

《孔子家語》一書(shu) 最早著錄於(yu) 《漢書(shu) ·藝文誌》,凡二十七卷,孔子門人所撰,《孔子家語》其書(shu) 早佚。對《孔子家語》,曆來頗多爭(zheng) 議。宋王柏《家語考》、清姚際恒《古今偽(wei) 書(shu) 考》、範家相《家語證偽(wei) 》、孫誌祖《家語疏證》均認為(wei) 是偽(wei) 書(shu) 。宋朱熹《朱子語錄》、清陳士珂和錢馥的《孔子家語疏證》序跋,黃震《黃氏日抄》等則持有異議。然而一千多年來,該書(shu) 廣為(wei) 流傳(chuan) 。

 

1973年,河北定縣八角廊西漢墓出土的竹簡《儒家者言》,內(nei) 容與(yu) 今本《家語》相近。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墓也出土了篇題與(yu) 《儒家者言》相應的簡牘,內(nei) 容同樣和《家語》有關(guan) 。這些考古發現說明,今本《孔子家語》是有來曆的,早在西漢即已有原型存在和流傳(chuan) ,並非偽(wei) 書(shu) 。它陸續成於(yu) 孔安國以及與(yu) 王肅同時的孔猛等孔氏學者之手,經曆了一個(ge) 很長的編纂、改動、增補過程,是孔氏家學的產(chan) 物。在有關(guan) 孔子和孔門弟子及古代儒家思想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價(jia) 值。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