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協同創新推動書院文化傳承

欄目:中央黨校機關報儒家經典新解係列、文化雜談
發布時間:2021-10-20 22:41:23
標簽:書院文化

協同創新推動書(shu) 院文化傳(chuan) 承

作者:李安

來源:《學習(xi) 時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九月初三日己醜(chou)

          耶穌2021年10月8日

 

央視製作並播出的6集大型人文曆史紀錄片《蘇東(dong) 坡》製作精良,觀後有令人欲罷不能、意猶未盡之感。眾(zhong) 所周知,蘇東(dong) 坡以其無與(yu) 倫(lun) 比的天才創造和人格魅力,成為(wei) 一個(ge) 跨越時代、種族和地域的文化存在。千百年以來,不知道有多少人帶著尊崇與(yu) 熱愛評議與(yu) 追懷這位集作家、畫家、書(shu) 法家、政治家等頭銜於(yu) 一身、兼具“蟒蛇的智慧與(yu) 鴿子的溫柔敦厚”(林語堂語)的前賢。蘇東(dong) 坡的豐(feng) 富是說不盡的,如果再拍《蘇東(dong) 坡》續集,筆者認為(wei) 可以好好講一講海南儋州東(dong) 坡書(shu) 院的前世今生。

 

(一)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蘇東(dong) 坡以“犯官”身份於(yu) 海南儋州中和鎮“載酒堂”(東(dong) 坡書(shu) 院前身)開壇講學,為(wei) 其時的化外之域、蠻荒之地開啟民智,傳(chuan) 播儒學。在儋州興(xing) 辦書(shu) 院這件事在蘇東(dong) 坡的一生中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但對於(yu) 海南的文化教育來說,卻是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在中國書(shu) 院文化史上,這也是一件值得重視的事件。

 

北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蘇東(dong) 坡以罪臣的身份流放到海南儋州,在“海氛瘴霧,吞吐吸呼;蝮蛇魑魅,出怒入娛”“病無藥,居無室”的艱難環境中,飽經患難的蘇東(dong) 坡一方麵努力爭(zheng) 取“活下來”,另一方麵,他豁達樂(le) 觀的個(ge) 性和始終不忘造福一方百姓的民本思想,讓他迅速融入了當地社會(hui) 。很快,當年11月,在他的居所桄榔庵前麵,當地百姓幫助蘇東(dong) 坡蓋起了一個(ge) 講學會(hui) 友的場所,蘇東(dong) 坡取《漢書(shu) ·揚雄傳(chuan) 》中“載酒肴,從(cong) 遊學”的典故命其名曰“載酒堂”,這就是今天儋州東(dong) 坡書(shu) 院的前身。從(cong) “載酒堂”開始,儋州之地開始“書(shu) 聲琅琅,弦聲四起”。可以說,東(dong) 坡書(shu) 院開啟了漢族文化、中原文明、儒家典籍在海南傳(chuan) 播的新起點。

 

東(dong) 坡先生不僅(jin) 培養(yang) 了海南第一位舉(ju) 人薑唐佐、第一位進士符確,還以其言傳(chuan) 身教,影響了這兩(liang) 位弟子。符確考中進士後,為(wei) 官公正清廉,“平居常以天下事自任”,任職屆滿返歸故裏,在昌化創建興(xing) 賢坊,培養(yang) 人才。薑唐佐沒有入仕,而是回到故鄉(xiang) ,效仿先生,興(xing) 辦私塾,開課授徒。史載東(dong) 坡“甚重其才”,並曾贈句:“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並嘉勉說:“異日登科,當為(wei) 子成此篇。”遺憾的是,蘇東(dong) 坡沒有等到這一天就溘然長逝。薑唐佐中舉(ju) 後,東(dong) 坡之弟蘇轍幫胞兄補足贈詩,成為(wei) 一段文壇佳話。

 

很難用準確的語言來說明蘇東(dong) 坡和東(dong) 坡書(shu) 院給海南文化教育帶來的巨大影響。據《海南島古代簡史記載》,從(cong) 宋代到清代,海南共有舉(ju) 人七百六十七人,進士九十六人。《瓊台紀事錄》稱:“宋蘇文忠公之謫儋耳,講學時道,教化日興(xing) ,瓊州人文之盛,實自公啟之。”有人說,“東(dong) 坡不幸海南幸”,甚至有人認為(wei) 東(dong) 坡就是海南的孔子。這些都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說明一代大儒蘇東(dong) 坡和他所創建的東(dong) 坡書(shu) 院在海南文化教育史上的深遠意義(yi) 。

 

(二)

 

肇始於(yu) 唐、成型於(yu) 宋,普及於(yu) 明清、式微於(yu) 清末的書(shu) 院,作為(wei) 以儒家文化為(wei) 主體(ti) 的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教育場所和傳(chuan) 播載體(ti) ,並作為(wei) 官辦教育的補充,在中華文化的傳(chuan) 播,儒家經典的研究與(yu) 整理,理想人格與(yu) 君子德行、氣節的養(yang) 成等方麵起著重要的作用。東(dong) 坡書(shu) 院隻是中國傳(chuan) 統書(shu) 院的一個(ge) 縮影。曆史上,一個(ge) 人或者一批人,與(yu) 一座書(shu) 院、一個(ge) 城市、一種思想或者思潮的勾兌(dui) ,鐫刻成中華文明史上一段段絕美的背影,這些背影如同一座座文化豐(feng) 碑、一股股思想清流,成為(wei) 澤被後世的豐(feng) 厚文化遺產(chan) 。如同蘇東(dong) 坡與(yu) 東(dong) 坡書(shu) 院之於(yu) 海南的意義(yi) ,在啟迪民智、教化一方之外,一些知名書(shu) 院是和偉(wei) 大的人格與(yu) 燦爛的思想聯係在一起的。一提起應天府書(shu) 院、嶽麓書(shu) 院、白鹿洞書(shu) 院、嵩陽書(shu) 院,我們(men) 馬上就會(hui) 聯想到那些燦若星辰的名字:晏殊、範仲淹、魏源、曾國藩、左宗棠、朱熹、程顥、司馬遷等等。或在書(shu) 院傳(chuan) 道,或於(yu) 書(shu) 院修業(ye) ,他們(men) 的命運甚至那個(ge) 時代的曆史是和這些書(shu) 院密不可分的。

 

時移世易,有些書(shu) 院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有些書(shu) 院則作為(wei) 今天的文化遺產(chan) 、城市名片或者旅遊景區、研學與(yu) 教育基地等形式得以存留,也有極個(ge) 別的如嶽麓書(shu) 院後來演變發展成現代大學(湖南大學)。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書(shu) 院當下應該何去何從(cong) ?書(shu) 院形式、書(shu) 院文化、書(shu) 院教育在新的時代環境裏麵臨(lin) 怎樣的未來?這是擺在我們(men) 麵前的一個(ge) 重要的現實課題。

 

(三)

 

在建設文化強國的大背景下,書(shu) 院這一古老的組織形式正在煥發新的生機。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實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其中提出的總體(ti) 目標是:到2025年,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體(ti) 係基本形成,研究闡發、教育普及、保護傳(chuan) 承、創新發展、傳(chuan) 播交流等方麵協同推進並取得重要成果。進入新的時代,教育麵臨(lin) 新的課題,日新月異的傳(chuan) 媒技術發展、疫情給全球帶來的影響、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都給包括書(shu) 院文化振興(xing) 在內(nei) 的文化教育工程帶來更大的變局,同時也帶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就書(shu) 院文化傳(chuan) 承發展而言,筆者認為(wei) 可以從(cong) “協同創新、融合傳(chuan) 播”八個(ge) 字上做文章,具體(ti) 包括四個(ge) 層麵的工作。

 

首先,是製度層麵。一方麵要以更大的布局加強傳(chuan) 統書(shu) 院的挖掘、保護和研究、利用,推出以書(shu) 院為(wei) 主題的旅遊、研學、教育產(chan) 品,打造學校教育之外的活化書(shu) 院教育體(ti) 係,營造沉浸式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播空間;另一方麵,也可以因地製宜,創建與(yu) 生態文明和諧的具有現代氣息、因襲傳(chuan) 統文化的當代書(shu) 院。書(shu) 院文化最精髓的內(nei) 涵之一是其涵養(yang) 的人文精神和“天下興(xing) 亡,匹夫有責”的儒家襟懷,這一宗旨十分契合我國當下重視思政課、重視德育的現代教育體(ti) 係。

 

其次,是內(nei) 容層麵。一個(ge) 書(shu) 院就是一個(ge) 品牌,一個(ge) IP,書(shu) 院運營機構和內(nei) 容生產(chan) 者可以充分利用視聽手段、影像語言和數字技術(如AR、CR等),以提供影視、動漫、廣告甚至短視頻等合適的方式講好書(shu) 院故事,生產(chan) 從(cong) 紀實到虛構等不同類型的優(you) 質文化產(chan) 品,以便使熱愛書(shu) 院文化的國民尤其是青少年能夠以喜聞樂(le) 見、寓教於(yu) 樂(le) 的方式在更廣泛的層麵形成多次消費。在此基礎上,以文化衍生品的市場邏輯推出適於(yu) 不同群體(ti) 、不同渠道的書(shu) 院主題旅遊商品和文創產(chan) 品。

 

再次,是價(jia) 值層麵。今天的書(shu) 院麵臨(lin) 的課題是:如何在繼承創新的前提下“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這就要求書(shu) 院的文化價(jia) 值注入新的元素,需要融入新的血液。馬克思主義(yi) 的思想精髓,世界文明的優(you) 秀結晶,尤其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一百年來艱難探索取得的豐(feng) 碩成果,都可以而且應該與(yu) 儒家文明相結合,重鑄新時代書(shu) 院的當代價(jia) 值,並成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重要內(nei) 涵。“紛吾既有此內(nei) 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惟其如此,才契合我們(men) 今天再出發去“發現”書(shu) 院文化、發掘書(shu) 院價(jia) 值的建設動機。

 

最後,是傳(chuan) 播層麵。網絡社會(hui) 的生活場景迥異於(yu) 傳(chuan) 統書(shu) 院勃興(xing) 的年代。社會(hui) 生態的變化決(jue) 定了傳(chuan) 播形態必須改變。要想讓書(shu) 院文化價(jia) 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傳(chuan) 播,需要我們(men) 樹立大傳(chuan) 播觀,構建書(shu) 院文化傳(chuan) 播的新媒體(ti) 、融媒體(ti) 、全媒體(ti) 大格局。我們(men) 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思維,將旅遊傳(chuan) 播、教育傳(chuan) 播、文化傳(chuan) 播等結合起來,形成有溫度、有深度、有廣度的全方位、多層次的係統傳(chuan) 播,並在了解曆史、尊重國際傳(chuan) 播規律的前提下,做好書(shu) 院文化傳(chuan) 承與(yu) 創新。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