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海軍作者簡介:曾海軍(jun) ,男,西元一九七六年生,湖南平江人,中山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四川大學哲學係教授,四川大學哲學係《切磋集》係列書(shu) 係主編,著有《神明易道:〈周易•係辭〉解釋史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諸子時代的秩序追尋——晚周哲學論集》(巴蜀書(shu) 社2017年)。 |
伍萬(wan) 裏應該如何成長?
——觀影片《長津湖》有感
作者:曾海軍(jun)
來源:“欽明書(shu) 院”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九月初一日丁亥
耶穌2021年10月6日
還沒看影片《長津湖》之前,就已經看到不少相關(guan) 的評論。
很多人都會(hui) 說三小時太長,裏麵講伍萬(wan) 裏的成長過程顯得很拖遝,完全可以多刪減一些,讓節奏變得更緊湊。
我看過之後,不是覺得這個(ge) 成長過程講得很拖遝,而是認為(wei) 沒講好。
我甚至懷疑幾位導演之間未必能達成共識,像這種戰爭(zheng) 中的成長故事應該如何講,關(guan) 鍵是屬於(yu) “我們(men) 的”成長故事。
伍萬(wan) 裏是個(ge) 野小孩,跟著哥哥上了朝鮮戰場,懷揣著一個(ge) 想當戰鬥英雄的夢,並且奔向打死二十個(ge) 美國鬼子的“小目標”。
這個(ge) 基本預設沒問題,能講清楚他的英雄夢如何發生變化,也是好的。
作為(wei) 一個(ge) 士兵的成長,先是戰爭(zheng) 經曆中的變化,影片在這方麵交代還比較清楚。
他最初看到被炸死的戰士感到很恐懼,後來又拿著尖刀對著美國士兵下不了手,經過了生死搏鬥,又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血與(yu) 火的洗禮,他終於(yu) 成長起來了,不但投彈投得很順溜,甚至還殺紅了眼。
但伍萬(wan) 裏的成長肯定不能隻表現在戰鬥經驗的積累與(yu) 熟練上,從(cong) 下不了手到殺順了手,顯然不能算真正的成長。
影片對這一點也有清楚的意識,因此在伍萬(wan) 裏槍殺已經中彈的美國統領時,被一旁的哥哥攔住了,說是有時候不得不殺,有時候可以不殺。
這個(ge) 意思也可以有,隻是很一般,而且並不特別屬於(yu) “我們(men) 的”。
在伍萬(wan) 裏剛剛進入部隊時,問他為(wei) 什麽(me) 要當兵,他轉述了母親(qin) 的意思,說是共產(chan) 黨(dang) 剛給他們(men) 家分了田土,現在又要被人奪去了,這事不能答應,所以要他來當兵。
這個(ge) 意思在動員會(hui) 上被用來鼓舞士氣,但影片很快交代,伍萬(wan) 裏出來當兵並未告訴父母,可見是他編的。
雖說不是伍萬(wan) 裏的真話,這個(ge) 意思應該有根據,隻是確實不能貫徹戰爭(zheng) 需要捍衛的理由。
因為(wei) 我們(men) 的田土不是私有製,無法成為(wei) 個(ge) 人神聖不可侵犯的財產(chan) 。
伍萬(wan) 裏後來又在火車上被問,為(wei) 什麽(me) 要當兵,他說想要哥哥瞧得起,這大概是他想當英雄的原因。
怎樣才能讓他的這個(ge) 理由得到升華,決(jue) 定了他是否真的成長了。
被哥哥瞧得起不算什麽(me) ,關(guan) 鍵要被敵人瞧得起,這個(ge) 意思可以說,問題在於(yu) ,如何才能被敵人瞧得起,這個(ge) 需要有交代。
關(guan) 乎伍萬(wan) 裏成長最重要的一個(ge) 細節,是號稱“打不死的英雄”嚴(yan) 肅地向他說道,沒有打不死的英雄,無數默默戰死的士兵,就不配稱英雄嗎?
這個(ge) 意思其實就是另一個(ge) 場合有人糾正伍萬(wan) 裏說,上了戰場就是英雄。
改變伍萬(wan) 裏這種想當英雄的想法,是他成長的第一步,影片對這一步交代得比較清楚。
然而,就沒有了下一步,“打不死的英雄”否定了伍萬(wan) 裏的想法,能正麵告訴他的又是什麽(me) 呢?
估計導演們(men) 也不知道該說什麽(me) ,這才說出一個(ge) 不痛不癢的所謂“軍(jun) 人的榮譽”。
這個(ge) 籠統的說法無助於(yu) 伍萬(wan) 裏的成長,什麽(me) 是軍(jun) 人的榮譽,本身需要有太多的解釋。
抗美援朝的誌願軍(jun) 或許已經成功地讓敵人瞧得起了,影片最後讓美國統領向冰凍至死的中國戰士敬禮,大概就在交代這個(ge) 意思。
誌願軍(jun) 在戰場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敢打敢拚,有狠勁,在真槍實彈的戰場上能以血氣之勇讓敵人瞧得起、乃至感到害怕,這就夠了,一點毛病都沒有。
但在沒有硝煙的對抗中,這樣就遠遠不夠。
我們(men) 究竟為(wei) 什麽(me) 要對抗,為(wei) 何要誓死戰鬥到底,這個(ge) 必須要能說得清楚,不僅(jin) 要讓敵人清楚,更要讓我們(men) 自己清楚,這樣才能真正成長。
什麽(me) 是軍(jun) 人的榮譽?美國軍(jun) 隊跑到朝鮮半島上耀武揚威,與(yu) 中國軍(jun) 隊在朝鮮戰場上拚死拚活,軍(jun) 人皆得榮譽,有什麽(me) 區別嗎?
影片中連“中國軍(jun) 人的榮譽”都沒能說出來,更遑論中國軍(jun) 人究竟因捍衛什麽(me) 而榮譽了。
抗美的理由跟抗日還不一樣,抗日事關(guan) 國土,捍衛家園可以高於(yu) 一切。
但抗美的原因複雜、曲折得多,昔日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對於(yu) 很多人來說,直到今日中美之間形成的對抗格局才有所明白。
然而,關(guan) 鍵還不在於(yu) 戰略眼光,一衣帶水、唇亡齒寒之類的,可能沒有那麽(me) 難判斷。
很多時候並非眼光問題,在殘酷的國力對抗中,看得到但不敢做的時候多了。
是什麽(me) 讓一個(ge) 國家在國力如此貧弱的年代,能傾(qing) 舉(ju) 國之力對抗最強大的軍(jun) 事國家?
不隻看到了,更在於(yu) 敢於(yu) 做。
除了有強大的動員能力,並且能夠凝聚人心、同仇敵愾之外,雖國力貧弱,但膽識還在,氣魄未失,有一種經由數千年連綿不絕的文明滋養(yang) 出來的東(dong) 西不甘屈服。
為(wei) 何不甘屈服?基於(yu) 我們(men) 對於(yu) 這個(ge) 世界有不一樣的理解。山河破碎、滿目蒼夷,但理解力還在。
人家說了,隻是想給你們(men) 指出一條更好的路,沒想著占你們(men) 的土、侵你們(men) 的國。
你們(men) 的路也許有你們(men) 的好,但你要說隻有你們(men) 才有資格指出這樣一條道路,這就是對我們(men) 數千年文明的玷汙。
利益有可能是相互的,互惠互利嘛,但尊嚴(yan) 不是,你們(men) 的自大必然以我們(men) 的斯文掃地為(wei) 代價(jia) 。
大中華還是有點自尊心的,我們(men) 縱有千般不是,問題還得我們(men) 自己解決(jue) 。
我們(men) 跌倒了,得容我們(men) 自己爬起來,而不是由你們(men) 狂妄自大地踐踏一遍,再讓你們(men) 扶起來。
可能出於(yu) 專(zhuan) 業(ye) 的敏感,對於(yu) 伍百裏、伍千裏、伍萬(wan) 裏這種名字,我首先想到的是“天子之田方千裏,公侯田方百裏”,或者“王治五千裏”,乃至九州觀念中的五萬(wan) 裏,等等。
直接談疆域可能很敏感,但這也不是今天主權國家的疆域概念,隻是中華文明所及的範圍而已。
如何才能讓人家明白並且相信,這完全是一種友善的觀念,而非今日主權國家之間你死我活的對抗,這是我們(men) 今天需要繼續成長的地方。
但要想讓人家相信,首先我們(men) 自己得明白,若連中國軍(jun) 人因捍衛什麽(me) 而榮譽都說不清楚,伍萬(wan) 裏如何可能成長得起來?
平時不好好積累傳(chuan) 統文化素養(yang) ,著急忙慌的時候,就簡單粗暴地引用一句“以示萬(wan) 裏,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隻能讓人家徒增誤解,而自己永遠也成長不起來。
九月初一於(yu) 與(yu) 文裏小區
作者:曾海軍(jun)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