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人格
作者:顧伯衝(chong)
來源:《學習(xi) 時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九月初三日己醜(chou)
耶穌2021年10月8日
這是一個(ge) 真實的故事,盡管發生已久,但經常縈繞在我腦際,使我對故事中主人公康秘書(shu) 的人格敬佩不已。
康某是一位領導的秘書(shu) ,由於(yu) 他們(men) 之間既是同鄉(xiang) ,又都曾在一個(ge) 單位工作過,因而關(guan) 係非同一般,可謂無話不說。時間一長,康秘書(shu) 目睹了一些口蜜腹劍的政客,或唯利是圖的小人,在領導身邊轉悠進行權錢交易和權色交易,致使坊間對領導頗有微言。對此,他不時地提醒領導,有時不免忠言逆耳。於(yu) 是,領導將康秘書(shu) 趕到了基層,並揚言與(yu) 其割斷一切關(guan) 係,彼此沒有任何聯係。
後來,這位領導在反腐大潮中落馬了,不久又沉屙舊疾複發。以往在其身邊轉悠的人,有的與(yu) 他一樣身陷囹圄,沒有進去的與(yu) 他撇得一幹二淨,提到他的名字就像遇到瘟疫一樣,唯恐避之不及。然而,就在這位領導即將撒手人寰之際,康秘書(shu) 經組織批準特地趕來看望他。麵對這位曾經服務過,也曾經勸阻過自己的秘書(shu) ,這位自知大限將到的曾經的領導躺在病床上老淚縱橫,泣不成聲,用微弱的聲音掏了心窩子:“小康,當初聽了你的話就好了!”
康秘書(shu) 的行為(wei) 贏得了職場上一片點讚,據說有位領導表揚他:在領導身邊工作的,就要像康秘書(shu) 那樣。後來,康秘書(shu) 得到了提拔使用。對此,大家沒有一個(ge) 不服的。
康秘書(shu) 以一個(ge) 官員的形象,完成了一個(ge) 現代君子人格的“塑形”,體(ti) 現了人性中最為(wei) 寶貴的一麵,從(cong) 中讓我們(men) 看到了君子的人格之美、人性之美、人情之美。此時此刻,這種行為(wei) 是摻不得假的,人性的尊嚴(yan) 和無恥,表現得淋漓盡致。
從(cong) 康秘書(shu) 之舉(ju) ,使我再次想起了孔子關(guan) 於(yu) “君子”的論述當中,有這樣兩(liang) 句金句:“君子不器”“君子喻於(yu) 義(yi) ,小人喻於(yu) 利”。這就是君子的人格,始終恪守自己的價(jia) 值觀念,所作所為(wei) 不愧怍天地,不辱沒先人,不負疚世人,不違背良心,甚至超越凡俗,不圖得失,隻為(wei) 良心。
然而,時下一些人價(jia) 值觀扭曲,變得非常浮躁,喜歡攀比、喜歡抱怨,並且愈發急功近利、唯利是圖。有位在政府機關(guan) 任職的朋友告訴我,他在參加一些新老朋友必要的應酬時,總是有人第一次見麵就刨根究底地追問:你是哪個(ge) 部門的?你分管什麽(me) ?某某地方認識不認識人?答得遂願,心花怒放;答得非願,冷若冰霜。他們(men) 一切以“有用”與(yu) “沒用”的尺子來衡量眼前的人與(yu) 事。
曆史反複證明,社會(hui) 中堅階層的特質,決(jue) 定了國家性格,也決(jue) 定著國家的命運。當代君子人格的價(jia) 值內(nei) 涵,應當貫通並蘊含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黨(dang) 和人民偉(wei) 大鬥爭(zheng) 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要讓君子人格得到褒揚,讓君子的氣質決(jue) 定社會(hui) 的氣質,讓君子的美感決(jue) 定時代的美感。
培育新時代的君子人格,就像下一盤人生大棋,棋需要我們(men) 一步一步下,人生路需要我們(men) 一步一步走。我們(men) 人生中遇到的沉浮榮辱,應該像對待棋局一樣用冷靜、豁達的態度去應對。其中,特別需要把握好這幾個(ge) “棋眼”。
首先要有正確的義(yi) 利觀。義(yi) 與(yu) 利,是人生道路上繞不開的一個(ge) 話題。義(yi) 者,“事之所宜也”,即倫(lun) 理規範和道德原則之下所持道義(yi) ;利者,“生人之用曰利”,主要指實際利益。對新時代的君子來講,最大的義(yi) 利,是對國家、人民的熱愛與(yu) 民族文化的自信,是對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自覺擔當,並使其成為(wei) 一種對自我人格的認同與(yu) 人生價(jia) 值的追求。義(yi) 利本身無褒貶,但對待義(yi) 和利的立場態度,特別是在義(yi) 與(yu) 利發生矛盾時的倚重取舍,卻不僅(jin) 體(ti) 現一個(ge) 人的義(yi) 利觀,而且也能反映人品官德、覺悟境界和人生態度,君子小人高下立見。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社會(hui) 如何發展,品德高尚的“君子”總與(yu) 趨炎附勢的“小人”相對,而“君子”始終有著社會(hui) 引領者、示範者的意涵,是人們(men) 心中最“完美”的稱呼。有了正確的義(yi) 利觀,才能不謀私利謀根本,真正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為(wei) 官,不離正道;君子處世,走天下大道。
重要的是要有理性思維。善與(yu) 惡、高尚與(yu) 卑劣總是相伴而生。善於(yu) 理性思考,一方麵要辨別善與(yu) 惡,拒絕隨波逐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事物,擁有現代人獨立的意識、健全的人格,以及批判的精神和思辨的能力,做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ei) 自省”。當一個(ge) 人失去了理性、失去了對事物的獨立思考,那將變得非常可怕,這樣的人多了,社會(hui) 將會(hui) 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短視與(yu) 苟且。另一方麵,要有返璞歸真的修養(yang) 。人最高的境界是返璞歸真的平凡。心地胸襟,應該隨時懷抱原始天然的樸素,並以此態度來待人接物、處理事務。個(ge) 人擁有這種修養(yang) ,就會(hui) 客觀理性地去看待任何問題,不會(hui) 總是一副憤世嫉俗的樣子,積極麵對社會(hui) ,既要有剛性,也要有韌性;既要進取,亦能知退;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悅,也要直麵失敗和挫折。
關(guan) 鍵要有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在中國曆史上,“君子”是為(wei) 國家、為(wei) 天下勇於(yu) 擔當的人。他們(men) 之所以被稱為(wei) “君子”,絕不僅(jin) 僅(jin) 因為(wei) 他們(men) 是社會(hui) 名流賢達,更因為(wei) 他們(men) 代表了中國人自古以來所推崇的“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理想人格,而這種人格恰恰代表了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所具有的整體(ti) 主義(yi) 價(jia) 值取向。小到對家庭、對團隊,大到對社會(hui) 、對國家、對天下,都要盡職盡責、擔當奉獻,“為(wei) 天地立心,為(wei) 生民立命,為(wei) 往聖繼絕學,為(wei) 萬(wan) 世開太平”。具備這種君子人格,必須增強責任之心,既要有寬肩膀,又要有鐵肩膀;既要有責任擔當之勇,又要有破解難題之智,用知重負重、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詮釋自己的大愛與(yu) 赤誠。
人的存在不外乎靈與(yu) 肉的結合,塵世可以磨蝕靈魂,也可以鑄造出靈魂。君子的內(nei) 心世界充滿著正氣,蕩滌了媚氣和俗氣,並且必然外溢出來,顯示到君子的外貌形象上,展示君子高尚的人格尊嚴(yan) 。作為(wei) 靈魂外化於(yu) 形的人格,越是高尚越能吸引人們(men) 去接近,高尚的人格比一切鮮活的肉體(ti) 活得更長更久。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