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寧靜 清朗陽正——複聖文化園新儒學廉潔文化教育基地

欄目:廟堂道場
發布時間:2021-09-16 19:05:47
標簽:複聖文化園、清朗陽正、簡明寧靜

簡明寧靜 清朗陽正

——複聖文化園新儒學廉潔文化教育基地

來源:“複聖文化旅遊區”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八月初九日丙寅

          耶穌2021年9月15日

 

 

 

寧陽縣廉潔文化教育基地是國內(nei) 首個(ge) 以新儒學文化為(wei) 主題的廉潔教育場所。依托複聖文化園,以複聖文化和家風建設為(wei) 載體(ti) ,著力打造“簡明寧淨、清朗陽正”的寧陽廉潔文化品牌,開創如沐春風的廉潔文化教育模式。結合寧陽黨(dang) 風廉政建設工作實際,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將廉潔文化和複聖文化有機融合,形成了綜合性、開放式廉潔教育基地。

 

 

 

基地在深入挖掘以顏子精神、顏氏家訓為(wei) 主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基礎上,提煉寧陽廉潔文化中“不慍浩然”和“知恥恕道”兩(liang) 個(ge) 特色亮點,建設清風廣場;知行石、三衍鍾等小品雕塑和清風路廉潔文化示範街區,通過“清、淨、明、正”四個(ge) 主題的係統打造,形成廣大黨(dang) 員幹部的“品格防火牆、人性保護鎖、道德絕緣帶”,讓儒家的君子思想教化和新時代的黨(dang) 紀國法教育成為(wei) 常規,“以物詠誌,以古喻今”,營造風清氣正的濃厚氛圍,助推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縱深發展。

 

新儒學廉潔文化教育基地

 

 

 

清風明月來尋我,一池青蓮在心中。清廉池“清和四品”,由四組荷花主題小品造型構成,分別為(wei) 無聽荷、無文荷、無果荷、不講荷。這個(ge) 典故取自《國語•鄭語》中的“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說的是優(you) 美的音樂(le) 一定是有多個(ge) 音階、不同的旋律與(yu) 曲調構成,盎然的文采必定是由優(you) 美的文法、不同的用詞,多樣化的敘事方法構成,食物必定是由苦辣酸甜鹹多味互相相襯而美味,世間萬(wan) 物必定是由不同形式互動交織才能靈動。”

 

 

 

《論語·裏仁》裏有句話,叫“舍義(yi) 取利”。義(yi) 與(yu) 利的問題,實際上就是道德原則和物質利益的關(guan) 係問題。當官需存敬畏心,心中要分兩(liang) 塊石。作為(wei) 黨(dang) 員幹部,要堅持做到心中有黨(dang) 、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正確把握利與(yu) 義(yi) 、權與(yu) 責的平衡,做到知行合一、表裏如一。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孔子首先把仁作為(wei) 儒家最高道德規範。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愛人利物之謂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集中體(ti) 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chuan) 統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追求。

 

 

 

“三愆鍾”,寓意警鍾長鳴,防微杜漸,與(yu) 基地西側(ce) 的“四毋瞽”形成呼應,每日來自省者都可敲鍾三下,以查醒自己的由差到過,由過及錯,由錯生恥的三種心理與(yu) 心態變化。在黨(dang) 風廉政建設工作中,就要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抓早抓小,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一體(ti) 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敗鬥爭(zheng) 。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想要贏得人生棋局,隻有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菜根譚》中提到:“能輕富貴,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意為(wei) 有的人蔑視富貴之人,但內(nei) 心時刻卻貪戀成為(wei) 富貴之人。這種行為(wei) 是典型的雜草叢(cong) 生,心境不正,一失足成千古恨。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最好的教化方式就是在心情愉悅暢快中,舒適全麵的接受教化,學的舒心方能學的用心。

 

 




 

新儒學廉潔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設給複聖文化園賦予了新的涵義(yi) ,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寧陽家風培訓學校將按照市場化模式運作教育基地,提供專(zhuan) 業(ye) 服務,達到“格物致知、意在觀後,若有所思”的廉潔文化教育效果,也歡迎社會(hui) 各界前來學習(xi) 考察。新儒學廉潔文化教育基地將成為(wei) 寧陽縣一道新的“道德教育風景線”。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