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chuan) 承剪紙技術 探索發展可能
作者:賀中豔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七月二十日丁未
耶穌2021年8月27日
2021年7月12日,在我大二期末考試結束的第三天,我與(yu) 十四位小夥(huo) 伴一起開始了剪紙社會(hui) 實踐,第一次拿起剪刀與(yu) 刻刀,將頭腦中的形象訴諸紙上。
圖為(wei) 隊員正在剪紙練習(xi)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蔡雯攝
在我的記憶中,剪紙既陌生又熟悉。小時候,我時常在昏黃的燈光下,看著奶奶用廢報紙剪出生動的圖案,有時是飛在祥雲(yun) 端的龍,有時是涅槃重生的鳳,這些花樣伴隨著奶奶的絲(si) 絲(si) 縷縷針線,鐫刻在我的一雙雙新鞋子上。也時常在新年時,看到鄉(xiang) 裏鄉(xiang) 親(qin) 的窗戶上貼著紅紅的窗花,窗花大多以圓形為(wei) 主,遠遠望過去像一團團火在燃燒,給故鄉(xiang) 冰天雪地的冬天帶來了幾分暖意。因此我對剪紙並不陌生。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離開了家鄉(xiang) ,去往更遠的地方求學。也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我不再需要穿奶奶做的繡花鞋了,春節的時候,紙窗花也慢慢地被帶有閃亮燈光的高級裝飾物代替,所以,這麽(me) 多年對於(yu) 剪紙,我也僅(jin) 有久遠的記憶了。
當我拿到第一張紅紙,看著老師剪出一幅幅定格的曆史場景時,我是很沒有信心的。
“你要先從(cong) 人物最細小的地方開始動刀,給其他地方留夠充足的下刀空間,就像這樣……”第一次回到賓館練習(xi) ,隊裏比較有經驗的隊員這樣指導我,在這樣的團隊氛圍中,我逐漸對於(yu) 剪紙有了信心。“我要剪出一幅抗擊疫情的作品,致敬抗疫工作者”,我在心裏暗暗對自己許下期待。
但剪紙不光需要的是興(xing) 趣跟情懷,更重要的是能夠靜下心來磨練自己的技術。隨著後麵幾天跟老師的學習(xi) ,基本的技法我們(men) 都已經了解,隻是對此的掌握還不夠。為(wei) 了能讓作品的每一處盡善盡美,每天晚上團隊的十五名隊員都會(hui) 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實踐感受之後,便埋頭與(yu) 手中的刀和紙打交道。隊員們(men) 會(hui) 因為(wei) 把一處小細節做得特別好而欣喜,也會(hui) 因為(wei) 一處失誤而懊惱。常常是每天晚上隊長催促著早點休息,總有隊員說:“馬上馬上,我剪完這一點就好。”
在大家的努力下,黨(dang) 的百年誕辰之際,我們(men) 團隊也終於(yu) 能夠做出一百幅剪紙作品為(wei) 黨(dang) 和祖國獻禮。
不過作為(wei) 實踐團隊,“百年剪影”關(guan) 注的不僅(jin) 僅(jin) 是剪紙技術的學習(xi)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ge) 飛速發展的社會(hui) 中,了解剪紙的生存現狀,進而探尋未來剪紙創新的可能性和方向。
於(yu) 是作為(wei) 調研團隊的一名隊員,在暑期社會(hui) 實踐中,我除了跟隨老師學習(xi) 剪紙技術之外,更走到蕪湖的各個(ge) 地方,像鳩茲(zi) 古鎮、繁昌縣、蕪湖市博物館等,與(yu) 一位位剪紙手藝人對話,了解他們(men) 現在所做的與(yu) 剪紙有關(guan) 的工作,探訪他們(men) 對未來剪紙發展的思考。
實踐之餘(yu) ,為(wei) 了讓剪紙走進更多人的視野中,我與(yu) 團隊小夥(huo) 伴還一起編寫(xie) 了剪紙教學課本。從(cong) 最基礎的疊紙剪出一顆五角星到複雜的刻紙剪出一幅完整的圖案,再到最後的點染技術,讓大家看到,剪紙並非僅(jin) 僅(jin) 依靠一把剪刀,它與(yu) 更多的技術碰撞,可以激發無限的可能。
實踐的最後,我終於(yu) 剪出來一幅抗擊疫情的作品。作品完成得不容易,但我深知,這幅作品背後蘊含的精神才是我們(men) 真正要傳(chuan) 承和弘揚的。
圖為(wei) 抗擊疫情剪紙作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賀中豔 攝
暑期實踐的十來天很快就結束了。這段時間裏,我與(yu) 小夥(huo) 伴一起走進剪紙這項傳(chuan) 統的技藝,也希望通過我們(men) 的努力,能將它帶到更遠的未來。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