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書院落成暨四川孔子後裔 第三期家風訓練營開營

欄目:民間儒行
發布時間:2021-08-26 19:22:54
標簽:大同書院

原標題:大同書(shu) 院落成暨四川孔子後裔 第三期家風訓練營今日開營

來源:“孔子世家”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七月十七日甲辰

          耶穌2021年8月24日

 

 

 

8月23日上午9點28分,大同書(shu) 院落成典禮暨四川孔子後裔第三期家風訓練營開營儀(yi) 式圓滿禮成,邛崍市大同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鎮長羅坤和中華孔子學會(hui) 孔子後裔儒學促進委員會(hui) 副秘書(shu) 長孔繁兵共同為(wei) 大同書(shu) 院揭牌。大同鎮人民政府特聘邛崍市融媒體(ti) 中心平麵媒體(ti) 編輯部責任編輯袁國川先生為(wei) 書(shu) 院第一任院長,大同鎮傳(chuan) 統文化顧問李騰復先生為(wei) 書(shu) 院副院長,邛崍市四級調研員大同鎮孔家山籍孔令霞女士為(wei) 書(shu) 院名譽院長。

 

 

 

大同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鎮長羅坤致辭並宣布開營

 

大同鎮孔家山村支部書(shu) 記張遠琴向捐建大同書(shu) 院的四川蓬溪籍孔子後裔孔慶兵頒發孔家山“榮譽村民”證書(shu) 。中華孔子學會(hui) 孔子後裔儒學促進委員會(hui) 副秘書(shu) 長孔繁兵和理事孔令科為(wei) 本期家風訓練營特聘講師頒發聘書(shu) 。西南交大力學與(yu) 工程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中華孔子學會(hui) 孔子後裔儒學促進委員會(hui) 會(hui) 員孔祥彬代表西南交大力學與(yu) 工程學院授牌大同書(shu) 院為(wei) “三全育人”實踐基地。

 

 

 

儒促會(hui) 副秘書(shu) 長孔繁兵和理事孔令科為(wei) 訓練營講師頒發聘書(shu)

 

主辦單位邛崍市大同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鎮長羅坤宣布“四川孔子後裔第三期(大同書(shu) 院第一期)家風訓練營”開營,來自成都及大同鎮當地的39名小學員身著橘色營服整齊步入大同書(shu) 院講堂,開始為(wei) 期兩(liang) 天的家風訓練營。

 

本次家風訓練營崇州孔村精心組織並派出了由7人組成的義(yi) 工和助教團隊,加強了同處川西的崇州“孔村學堂”和邛崍“大同書(shu) 院”兩(liang) 地孔子後裔交流學習(xi) 。四川崇州隆興(xing) 、遂寧等地孔子後裔到場祝賀。

 

大同書(shu) 院位於(yu) 四川成都邛崍市大同鎮孔家山村二組,由中華孔子學會(hui) 孔子後裔儒學促進委員會(hui) 在川理事和會(hui) 員、民間文化學者共同發起,四川孔子後裔捐建、大同孔家山村民委員會(hui) 協建創立。當地居住有300多名孔子後裔,孔家山始祖為(wei) 孔子第65代孫孔胤星,明末清初避戰亂(luan) 自四川安嶽逃至邛州北路三壩河上,後移居蓮花山即為(wei) 現在的孔家山,至今已約400年曆史。

 

 

 

孔繁兵代表大同書(shu) 院特請中華孔子學會(hui) 孔子後裔儒學促進委員會(hui) 會(hui) 長、世界孔子後裔聯誼總會(hui) 會(hui) 長孔德墉先生題寫(xie) “大同書(shu) 院”牌匾。

 

大同書(shu) 院是以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主要目標,以弘揚、傳(chuan) 承孔子優(you) 秀教育思想為(wei) 要義(yi) 的公益性社會(hui) 教育基地。大同書(shu) 院以建設“詩禮孔山”為(wei) 學堂宗旨,實施開放式辦學,積極吸納各行業(ye) 的專(zhuan) 家、傳(chuan) 統文化愛好者參與(yu) 大同書(shu) 院的各種文化建設活動。

 

 

 

 

 

大同籍音樂(le) 教師羅馳源為(wei) 孩子們(men) 上音樂(le) 課《少年郎》

 

本期家風訓練營為(wei) 期2天,先後由儒促會(hui) 會(hui) 員、君子書(shu) 院(虛擬)創始人孔祥彬講授《孔氏家訓》,四川幼專(zhuan) 兒(er) 童文學研究中心主任胡瓊老師講授《禮運·大同篇》,陝西理工大學教育碩士、郫都區第三中學教師孔靈靈(令)講授《論語•學而篇第一》節選等課程。袁國川院長結合邛崍市深厚的人文曆史開講《漫話臨(lin) 邛》。在今後的教育實踐中,大同書(shu) 院將會(hui) 逐漸恢複餐禮、射禮、成人禮、拜師禮和鄉(xiang) 飲酒禮等傳(chuan) 統禮儀(yi) 。

 

大同書(shu) 院的建成以及通過“詩禮講堂”、“家風培訓”等傳(chuan) 統文化活動,積極響應黨(dang) 中央全麵複興(xing) 傳(chuan) 統文化的號召,以孔子後裔聚居地為(wei) 載體(ti) ,以文化振興(xing) 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賦能,實現“天下大同”的美好願景。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