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寧】孔子的無辜與反孔者的心虛、自卑和怯懦
欄目:天安門廣場立孔子像
發布時間:2011-05-11 08:00:00
孔子的無辜與反孔者的心虛、自卑和怯懦
作者:羅寧
自北京天安門廣場樹立起孔子塑像之後,在互聯網上,反孔的浪潮風起雲湧。批判、指責、辱罵孔子;攻擊、斥責、謾罵孔子塑像樹立者的粗暴言論鋪天蓋地而來。
我在參與討論的同時,對很多網民用野蠻、粗暴、無禮、失德的語言、文字,攻擊孔子、攻擊樹立孔子塑像者,多次不留情麵的提出了批評。
於是,有好心的網民,在對我的文章跟帖時,就反複提示我:你認為,反孔者真的是在反孔子嗎?你太天真了。
事實上,對於眾多網民“意在沛公”之“項莊舞劍”,我已經多有清晰的認知。因此,我曾經專門發了題為《以反為孔子立塑像來宣泄情緒不公道》,題為《野蠻、殘暴反孔是無理、自卑、怯懦的結果》,題為《空洞的反孔大帽子與無力的反孔大棍子》的文章,闡明了自己的見解與主張。
我之所以堅持不懈的發表文章,提出見解與主張,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我認為:蒙受了無數淩辱的孔子是無辜的,而那些反孔者肆無忌憚的所作所為,則是他們心虛、自卑和怯懦的表現。
在春秋戰國時代,諸侯林立,各霸一方,爭戰不已。因此,在當時,戰亂四起、社會動蕩、豪強叢生、弱肉強食、殺人盈野、民不聊生。
生活在戰亂年代的孔子,當時隻能艱難、落泊的生存在社會的邊緣與底層。但是,窮困潦倒,不得誌,並沒有妨礙孔子持之以恒的誌於思、誌於學、誌於教、誌於述、誌於“仁者愛人”。
孔子堅持在顛沛流離、四處碰壁的困境中,執著的周遊列國,去向當時的奴隸主階級的領袖與代表們,宣揚、傳播自己的思想、學說與治世之道。
孔子堅持與世無爭、溫和善良的孤獨向學,同時,深刻、博遠的觀察、認識、思考人生、人性、人倫與人情。
孔子堅持以低廉的收費,真誠的為貧窮的弟子們傳道、授業、解惑,得到了數千關注社會而又好學的弟子們的真心愛戴與追隨。
孔子堅持在簡陋的教室或者樹下的空地裏,即席、即時、即意、即興的談論構成自己思想、學說的言論。
孔子的言簡意賅的思想、學說,寓意博大、精密、深邃,具有理性的光芒,智慧的魅力,能夠有效的助益人類生存發展。
因為具有深邃的智慧,孔子的思想、學說擁有了曆久不衰的堅韌生命活力;因為具有博遠的理性,孔子的思想、學說受到了人類的真誠信服和尊崇。
智慧源自於並作用於平凡的生活,孔子的思想、學說,可以為每一個困擾於黑暗阻隔的人類送去光明;理性張揚於並升華於意識高端,孔子的思想、學說,可以為每一個茫然於知識貧乏的人類帶來啟迪。
因此,孔子的思想、學說總是能夠無脛而走,並代代相繼的吸引著眾多的人類,超越時空的阻隔,穿越文化的差異,真誠的、自覺自願的去讀、去學、去思、去驗,並依照孔子的思想、學說去行。
生活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人類,不論孔子及其思想與學說所受到的待遇,是盛極,還是衰盡,都始終能夠過目不忘、耳熟能詳、記憶猶新的去時時受教、受益於孔子的思想、學說。
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人類社會的統治者們,通過學習,從孔子的思想、學說中受到啟發;人類社會的被統治者們,通過學習,也能夠從孔子的思想、學說中得到教益。
因此,在人類社會的統治者們利用、尊崇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的同時,人類社會的被統治者們,也在信服、尊崇孔子及其思想、學說。
當然,各取所需的統治者們與被統治者們,盡管在信服、尊崇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的形式方麵,更多的具有同一的特點。但是,在動機、目的、選擇、方法、追求與收獲方麵,卻是完全不相同的。
統治者為維護統治秩序、為擴大統治利益而利用、尊崇孔子的努力,並不等同於被統治者從自己的生存需要出發,對可以給他們帶來啟迪和助益的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的真誠信服與尊崇
統治者真誠的利用、尊崇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無疑是為了能夠維護、鞏固統治;被統治者真誠的信服、尊崇孔子及其思想、學說,則隻是為了能夠更好的維持生存、發展。
所以,在以往的兩千五百多年間,每當社會成員之間的貧富分化發展至極大化狀態,盡管人們尊崇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的形式是同一的,但是,基於統治者們與被統治者們在利益追求、主張方麵的根本差異,立場不同的社會成員之間,便必然會陷入你死我活的尖銳對立僵局。而在此時,孔子及其思想與學說,自然就會相應的反複經曆冰火兩重天的艱難考驗。
在春秋戰國時代,統治社會的奴隸主階級,對於不合於自己統治利益的孔子及其思想、學說,不約而同的一致采取了排斥、拒絕、漠視、打壓的態度。
在一統天下之後,秦始皇惱怒於信服孔子思想、學說的儒生,對於自己所奉行暴政的非議,殘暴、血腥的予以鎮壓,一舉“焚書坑儒”。
給明王朝、清王朝造成了巨大統治危機的李自成、洪秀全,曾經在自己一時能夠控製的地區內,極其粗暴、殘暴的搗毀孔廟、焚燒《論語》等書籍、打殺儒生。
五四運動期間,悲哀於喪權辱國、積貧積弱、前途茫然的痛苦,國人義憤填膺的高喊出了“打倒孔老二”,“砸爛孔家店”的口號。
在毛澤東主席親自發動、領導的文革期間,因為恐懼“再吃二遍苦,再受二茬罪”,中國社會的各方麵、各層級的領導人,全部被造反派打倒。所向披靡的紅衛兵和批林批孔的革命群眾,還先後闖入孔廟、孔墓,高喊著“打倒孔老二”的革命口號,突破人性底線的斷碑掘墳,曝屍焚骨,劫掠墓藏。
在天安門廣場樹立起孔子塑像之後,反孔的網民們,基於對現實的種種不滿,肆無忌憚的在運用一切可以想起的,在文革及批林批孔運動中盛行一時的各種罪名、罪過,來辱罵、抹黑孔子及其思想、學說;攻擊、指責孔子塑像的樹立者。
回顧中國社會的曆史,可以清楚的看到,曆代的反孔者們,所運用的反孔手法、手段,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在借助、運用並通過粗暴、殘暴、激烈的言行反孔,以宣泄不滿、憤怒的情緒方麵,則始終是如出一轍的。
自漢武帝起,統治者們在清楚的認識到孔子及其思想、學說所具有的深遠影響力之後,出於維護統治的需要,改變了以往隻是排斥、打壓的粗暴、殘暴做法。轉而采用了從孔子思想、學說中,提取、采納可以被用來維護統治階級統治的部分內容,再充實以其他人類思想成果,創造出了以孔子思想、學說為標誌、品牌的儒術,進而再運用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專製政策,充分、有效的維護了統治。
漢武帝的政治選擇與決策,被當時和後來的統治者們的統治實踐證明,是富有遠見卓識的,是成功的。因此,以孔子思想、學說為標誌、品牌的儒術,被曆代的統治者們一以貫之的運用了兩千多年。
不僅如此,為了極大化的利用孔子及其思想、學說在被統治者中間的深遠影響力,以實現統治利益的極大化,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曆代統治者們,還分別恐為人後的將孔子的神聖地位,抬升到了無以複加的崇高境地。
自孔子及其思想、學說問世以來,不論是反孔者冷漠、粗暴、殘暴的打壓、摧殘孔子及其思想、學說;還是曆代統治者為強化儒術的工具成效,而無以複加的神聖化孔子,其實,都不過是在反複的利用孔子及其思想、學說,以追求、實現、達到自己的目的。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崖高於岸,浪必毀之。
孔子及其思想、學說所具有的人生智慧、理性光芒,不僅強烈的吸引了真誠的尊崇者,也在強烈的吸引著激情的利用者與憤怒的反對者。
真誠的尊崇者之所以要尊崇,在於他們感激、感念、感恩於孔子及其思想、學說所給予自己的深遠啟迪與教益。
激情的利用者之所以要利用,在於他們清楚的看到了孔子及其思想、學說,在被利用的過程中,可以給自己所帶來的諸多利益與機遇。
憤怒的反對者之所以要反對,在於他們認為通過反對孔子及其思想、學說,能夠安全而有效的宣泄自己的不滿、憤怒情緒,同時,也能夠最大限度的沉重打擊自己的對立麵,致使其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困境。因此,運用更具震撼效果的手段、手法和言行,野蠻、粗暴、殘暴的反孔,自然就會成為反孔者們的必要選擇。
不過,不論代代相繼的利用者與反對者出於怎樣的動機、目的與需要,在怎樣為所欲為的利用著孔子及其思想、學說,孔子及其思想、學說所具有的智慧屬性,理性品質,都不曾發生過質的改變。同時,眾多受益於孔子思想、學說的人類社會成員,對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的信服、尊崇,也沒有因此而發生根本的改變。
因此,不論是遭受了狂風暴雨般的摧殘,還是經曆著至高無上的被神化,孔子的思想、學說,始終能夠因為具有折服人心的智慧魅力,始終能夠因為具有助益人類生存發展的理性品質,而在漫長的期間內,得以持續的無脛而走,不僅日益涉遠的走出中國這塊土地上的人類社會,走向東亞,而且還走向了世界一切有人類生存活動的地方,從而無有區別的教益著日益增多的人類,廣泛而持久的啟迪、滋養著人類的心靈。
孔子是在貧困、落寞中去世的。孔子去世之後,隻有貧窮而好學的學生們為孔子送葬,並為孔子守墓。當時的人類社會,沒有其他人因為孔子的去世而感到失落、悲痛。
雖然,在被學生及後人傳播的過程中,孔子的言論難免會有一定的變異。但是,由於孔子言簡意賅的言論,已經被太多的人所耳熟能詳、銘記在心,所以,孔子的思想、學說才能夠在定型的基礎上,持久的保持著本色。
平心而論,生前落寞,飽受當時的統治者們排斥、冷遇的孔子,與世無爭的生活在社會的邊緣、底層,在孤獨向學的同時,在堅持觀察、認識、思考、述而不作的過程中,不斷的在給學生們談論著人生、人性、人倫、人情、社會的規律與本質。
因為言簡意賅、涉獵廣泛的論斷,具有深邃、博遠的知識價值與智慧精華,因此,孔子的思想、學說在折服了眾多學生的同時,在當時信息傳遞十分困難的條件下,依然能夠聲名遠播,致使信服者絡繹不絕,真誠不二。
孔子的思想、學說,沒有因為孔子的去世,而停止或者減緩流傳的速度與廣度。
人類社會有史以來,無數曾經英雄蓋世、權勢熏天、功績無與倫比的帝王將相,如同天邊劃過夜空的流星,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就在人類的記憶中消逝的幹幹淨淨。
人類社會有史以來,無數曾經令人驚歎、讓人眼花繚亂、迫人肅然起敬的壯麗宮殿,如同雪原上宏偉矗立的偉岸冰山,隨著時間的推移,終究化成了無影無蹤的縷縷細流清風。
但是,曾經別離繁華妖嬈,默默苦行後頓悟的釋迦牟尼;曾經在十字架上遭受酷刑,並為信徒帶來福音的耶穌;曾經屢敗屢戰,真誠信奉真主的穆罕默德;曾經顛肺流離、窮困潦倒,卻始終視野深邃、博遠的孔子,卻能夠依據思想的無邊力量,曆經時間的無際磨練、檢驗,而得以穿越時空的阻隔,超越文化的障礙,曆久彌新、曆久彌深、曆久彌堅的持久啟迪、教益人類,並在世界範圍內,為廣泛的人類所真誠的信服、信仰與尊崇。
不過、相比較而言,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生存的人類中間,在以方塊字為符號、工具、媒介的中華文化土壤裏,生長出來的孔子及其思想、學說,卻格外的命運多舛。
孔子的思想、學說,在持續的啟迪、助益人類生存發展的同時,因為獨具的智慧屬性與理性品質,因為廣泛的具有普適價值。因此,得以在中國社會被普遍的予以運用和利用。
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者的統治利益,在不斷神聖化孔子的同時,充分的利用、運用以孔子思想、學說為標誌、品牌的儒術,以追求、實現統治利益的極大化。
因此,在統治者們的統治終於走向失控、失序之際,統治利益達致了極大化狀態的統治者們,就會因為社會成員生存利益的必然相應失衡發展,而致使被統治者的生存發展利益遭受到極大化損害。
由於統治者的統治,曆來是通過運用以孔子思想、學說為標誌、品牌的儒術來進行的。因此,被統治者在生存發展利益,遭受到了統治者的極大化損害之後,由於不能或者不敢直接反抗統治者的統治,於是,往往隻能遷怒於受到統治者高度尊崇,卻沒有能力自我維護的孔子,並將孔子當做宣泄不滿、憤怒情緒的出氣筒和發泄物,肆無忌憚的予以辱罵、攻擊、打砸。
然而,統治者所追求、所實現的從來都是真實的統治利益,尊崇、神化孔子,隻不過是在利用孔子在人類社會的廣泛影響力,以維護和鞏固統治,並不是為了孔子。
被統治者攻擊、辱罵、反對孔子,也不是因為孔子剝奪、損害了被統治者的任何利益,而是為了向統治者表達不滿、憤怒的情緒,以迫使統治者改弦易轍,以改變被統治者的生存發展困境與命運。因此,被統治者憤怒、激烈的反孔,同樣也是在利用孔子,同樣也不是為了孔子,更不是為了打倒孔子。
在中國社會,對於利用孔子維護統治或者宣泄不滿情緒的所作所為,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都是心照不宣,心知肚明的。
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所以都會選擇孔子及其思想、學說作為工具,是因為在中國社會文明發展、文化積澱的深厚背景之下,人們沒有更好的選擇。同時,也隻有通過對孔子的充分利用,對立的各方才能夠彼此聽到、聽懂各自的語言與心聲。
所以,被中國社會成員充分利用的孔子,從來都是無辜的。
事實上,孔子從來都是中國社會成員相互鬥爭的的犧牲品。
盡管孔子及其思想、學說,曾經和正在給生活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人類,代代相繼的給予了無盡的智慧教益與理性滋養。但是,隻要鬥爭需要,隻要利益需要,人們就會立即翻臉不認人的將孔子當作工具或者當作目標物,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無所顧忌、沒有任何底線的予以充分利用。
所以,孔子的榮辱興衰與坎坷命運,所證實、表現的正是中國社會隻知道目光短淺、唯利是圖的追逐利益,從而無視人文倫理,缺乏人性關懷、道德情操、人文信念;不能遠見卓識,高瞻遠矚,不深謀遠慮的意識人生、社會的精神缺陷之所在。
因此,在當今的中國社會,很多人為了追逐利益,什麽樣喪天害理的人間惡事都能夠做的出來。並且,在做種種人間惡事的時候,還會沒有任何的不安與罪惡感。
甚至,喪盡天良者所做的人間惡事,在被公開披露於社會之後,麵對無數的受害者,做人間惡事者,都能夠泰然處之,既不知道羞恥、羞愧,也不知道起碼應該向社會說一聲:對不起。
直到當今,血管裏沒有流淌著道德血液的諸多喪天害理者們,繼續在肆無忌憚、無所顧忌的做人間惡事的情形,依然在爭先恐後、前赴後繼的源源不絕而來。
麵對劣跡斑斑的喪天害理者們的為所欲為,國家的威權,法律的威懾,社會公德的感化,公眾輿論的譴責、聲討與勸導,極其蒼白、軟弱、無力、虛幻。
在法不責眾的社會大環境當中,唯利是圖的喪天害理者們,在可以快速暴富的現實利益誘惑下,在內心深處沒有任何良知阻礙的條件下,還有什麽人間惡事不敢做、不能做、不會做呢?
因此,在很多有恃無恐的喪天害理者們的積極努力下,中國社會的財富在一些人那裏快速畸形的成功積累;嚴重危害中國社會公眾生存利益的人間惡事的層出不窮、源源不絕,已經現實的致使大部分社會成員遭受到了日益增長的損害。由此,中國社會的生存發展前景,則相應的蒙上了日益沉重的革命陰影。
所以,當前很多堅定、激烈反孔並反對為孔子塑像的人們,借助、利用反孔來表達不滿、憤怒的情緒,是情有可原的。
當然,人們所表達的種種憤怒、激烈的反孔見解、主張與觀點,不論粗暴與否,對於無辜的孔子自然一概是不公平、不公道的。對此,所有的反孔者,事實上,都是心中有數的。
所以,眾多憤怒、激烈的反孔觀點、見解、主張,從來都不在意對孔子的言論進行批判,而始終劍指樹立孔子塑像的決策者與實施者。
因為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反孔者們盡管怒不可遏,但是,他們的心是虛的。
在眾多反孔者的內心深處,因為對孔子思想、學說的很多內容,其實還是喜愛、信服的。所以,很多反孔者在義憤填膺的慷慨陳詞之餘,在麵對孔子睿智的思想、學說時,他們的內心隻能是自卑的。
孔子的思想、學說,在兩千五百多年間,曆經了無數多個方麵的正反檢驗、考驗。因此,以自己僅有的知識,就去反對舉世公認的先哲孔子,應該說當今所有的反孔者都會心存膽怯的。
所以,除了肆無忌憚的揮舞各種連自己都不明白、不相信的批孔、反孔的空洞大帽子之外,反孔者們隻能無奈的擴張與孔子本無牽連的天安門廣場的現實政治意義,以支持自己反對孔子的主張。而這樣做,則正是反孔者們內心十分怯懦的表現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