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節約思想
作者:薑喜任
來源:《學習(xi) 時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五月三十日戊午
耶穌2021年7月9日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chuan) 統美德,從(cong) 現有的文獻記載來看,最早專(zhuan) 門論述節約思想的是《周易》。《周易》第六十卦名為(wei) 節卦,節字的本義(yi) 為(wei) 竹節,《說文解字》曰:“節,竹約也。”竹節凸起,有纏束之狀,因而節字可以引申為(wei) 節製、節省、節約之義(yi) 。《周易》的節卦就是專(zhuan) 門論述節製、節約思想的。
節約要講求適度原則
任何事物都有一個(ge) 度,節約也不例外。節卦把適度原則作為(wei) 節約的根本原則,從(cong) 正反兩(liang) 個(ge) 方麵論述了適度在節約中的重要性。節卦卦辭曰:“節,亨;苦節不可貞。”適度的節約可以積累財富,促使事情亨通順利;但是,過度的節約則違背事理人情,不能固守以為(wei) 常道。《周易》把適度的節約稱之為(wei) “甘節”,節卦九五爻曰:“甘節,吉,往有尚。”甘即美的意思,段玉裁曰:“五味之可口皆曰甘。”可口的食物可以帶給人甘美的享受,與(yu) 此相類似,適度的節約可以讓人感到甘美舒適,因而人們(men) 樂(le) 於(yu) 遵從(cong) ,進而崇尚節約的行為(wei) ,養(yang) 成節約的好習(xi) 慣,結果自然吉祥。同時,《周易》把過度的節約稱之為(wei) “苦節”,節卦上六爻曰:“苦節,貞凶,悔亡。”苦與(yu) 甘意思相反,程頤曰:“節貴適中,過則苦矣。”過度的節約讓人難以忍受,如果堅守以為(wei) 常道的話,必然引起大家的怨言甚至反抗,因而苦節為(wei) 凶。但假如能夠“損過從(cong) 中”,即把過度的節約調整為(wei) 中和適度,那麽(me) 就能轉危為(wei) 安,即“悔亡”。《周易》把節約分為(wei) 甘節與(yu) 苦節兩(liang) 種情形,那麽(me) 用以區分甘苦二節適度與(yu) 過度的標準是什麽(me) 呢?《周易折中》曰:“節以禮,其道乃亨。”意思是說,判斷節約之度的標準是禮,按照禮的要求去節約,事情才會(hui) 亨通。孔子的弟子有子說:“禮之用,和為(wei) 貴。”中和是禮的最高境界,節約的時候做到適中,就符合了禮的精神。
節約要懂得隨時變易
程頤曰:“《易》者,易也,隨時變易以從(cong) 道也。”《周易》隨時變易的哲理告訴我們(men) 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因地製宜、因時製宜,根據實際情況的變易而變易。同樣,節約也要符合實際。《周易》節卦從(cong) “知時”與(yu) “失時”兩(liang) 個(ge) 方麵論述了節約要懂得隨時變易的道理。節卦的卦象為(wei) 上坎下兌(dui) ,坎為(wei) 水,兌(dui) 為(wei) 澤,因而節卦有沼澤蓄水之象。旱季的時候,沼澤中蓄水量小,這個(ge) 時候就應該節約用水,保存一定的儲(chu) 備用水,以備不時之需。節卦初九爻曰:“不出戶庭,無咎。”象曰:“不出戶庭,知通塞也。”戶庭即戶外的庭院,不出戶庭說的是人的活動範圍有一定的限製,象征著經濟困難的時候,人應該加大節約力度,量入為(wei) 出,這樣才能讓經濟社會(hui) 生活通暢的運行,而不至於(yu) 阻塞停擺,如此才能“無咎”,這顯然是“知時”的表現。雨季的時候,沼澤中蓄水量大增,這個(ge) 時候就不能過度節約,而應該適度的泄洪,將沼澤中多餘(yu) 的水排出去,防止大水衝(chong) 破堤防釀成水災。節卦九二爻曰:“不出門庭,凶。”象曰:“不出門庭,凶失時極也。”門庭即門內(nei) 的庭院,這是比戶庭更小的活動範圍,象征著經濟寬裕了,但是人卻固守著以往經濟困難時期過度節約的觀念,《周易》認為(wei) 其結局是凶險的,因為(wei) 他不明白隨時變易的道理,沒有隨著現實情況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節約觀念,這顯然是“失時”的表現。知時無咎,失時則凶,吉凶的不同凸顯了因時製宜對節約的指導意義(yi) 。
執政者要帶頭厲行節約
《周易》講節約並不僅(jin) 僅(jin) 針對個(ge) 別人或個(ge) 別家庭,還針對整個(ge) 國家。就國家層麵來講,執政者應該發揮表率作用,帶頭厲行節約,節卦借助九五爻闡述了這一觀念。九五曰:“甘節,吉,往有尚。”象曰:“甘節之吉,居位中也。”按照《周易》的學理,五爻是一卦之中最尊貴的位置,九五爻是陽爻居於(yu) 尊位,象征著執政者、領導者。“居位中也”是說當權在位的執政者奉行中和適度的節約原則,“在己則安行,天下則說從(cong) ”。執政者以身作則,切實踐行中和適度的節約精神,這樣就能夠號召廣大民眾(zhong) 群起而效仿之,在全社會(hui) 養(yang) 成全民節約的良好風尚。孔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隻有執政者親(qin) 身體(ti) 會(hui) 到適度節約的甘美舒適並帶頭踐行,“不傷(shang) 財,不害民”,民眾(zhong) 才會(hui) 真心擁戴並樂(le) 於(yu) 奉行。《周易》以周文王和商紂王為(wei) 例,從(cong) 正反兩(liang) 方麵說明執政者帶頭節約對於(yu) 國家安危的重要意義(yi) 。節卦六四爻曰:“安節,亨。”安節即安於(yu) 節約,把節約當成自己的行為(wei) 習(xi) 慣。比如,周文王臨(lin) 終之時告誡武王說:作為(wei) 君主,不要驕傲,不要奢侈,不要沉湎於(yu) 女色。住簡陋樸素的房子,為(wei) 的是不浪費百姓的錢財。正是文、武兩(liang) 代君主的安節之行,才為(wei) 周朝的長治久安打下堅實的基礎。節卦六三爻曰:“不節若,則嗟若。”與(yu) 周文王相反,商紂王荒淫無度,對百姓橫征暴斂,以滿足自己的窮奢極欲,最終導致身死國亡。象曰:“不節之嗟,又誰咎也。”自己不懂得節約之道從(cong) 而導致敗亡,又能怪誰呢?由此可見,節約關(guan) 乎國運,所以執政者要帶頭踐行。
節約需要製度和修養(yang) 來保障
“曆覽前賢國與(yu) 家,成由勤儉(jian) 敗由奢。”無論是一個(ge) 家庭的興(xing) 旺,還是一個(ge) 國家的強大,都離不開開源節流、適度節約。既然節約如此重要,那麽(me) 如何才能確保節約的美德長久貫徹執行呢?《周易》認為(wei) ,應該從(cong) 製度建設與(yu) 個(ge) 人修養(yang) 兩(liang) 個(ge) 方麵保障節約落到實處。節卦《象》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製數度,議德行。”節卦的卦象為(wei) 上坎下兌(dui) ,坎為(wei) 水,兌(dui) 為(wei) 澤,因而有澤上有水之象。這種卦象可以給人兩(liang) 方麵的啟示:首先,從(cong) 製度建設的角度講,澤上有水,要防止大水泛濫,全靠堤防的節製,堤防即象征製度,借助禮法製度約束人的行為(wei) ,讓人去奢就儉(jian) ,進而形成節約的長效機製。其次,從(cong) 個(ge) 人德行修養(yang) 的角度講,沼澤能夠容納水,但沼澤能夠容納的水量是有限的,“虛則納之,滿則泄之”,全靠沼澤自身的調控。如同人的行為(wei) 習(xi) 慣,偏於(yu) 奢侈則應適當節儉(jian) ,偏於(yu) 苛吝則應適當寬緩,是節約還是奢侈要靠自身德行的調節。因而,隻有加強德行修養(yang) ,才能確保節約的美德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