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弗克特】沒有什麽比多樣性更具哲學性了

欄目:他山之石
發布時間:2021-07-11 21:35:40
標簽:吳萬偉

沒有什麽(me) 比多樣性更具哲學性了

作者:西蒙·弗克特  吳萬(wan) 偉(wei)  

來源:譯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發布

 

本文作者描述了多樣性閱讀書(shu) 目背後的思考。

 

在哲學入門課的第一堂課上,你了解到哲學這個(ge) 詞的來曆:愛智慧。

 

在第二堂課上,你可能聽到蘇格拉底的名言:“我知道我什麽(me) 也不知道。”

 

接著,每當你下次帶著有趣的問題進入哲學課堂,出來時會(hui) 帶著更多、更有趣的問題,裏麵可能有你從(cong) 來沒想到會(hui) 存在的東(dong) 西。有很多我們(men) 並不知道的東(dong) 西,每個(ge) 問題有很多層麵,有那麽(me) 多迷人的知識需要去探討。哲學難道不是精彩無限的冒險之旅嗎?

 

人類喜愛奧秘。得不到回答的問題往往最激動人心。我認為(wei) ,這是吸引我們(men) 很多人在各個(ge) 層次上探討哲學的因素,無論我們(men) 想思考自我駕駛汽車在麵臨(lin) 生死攸關(guan) 的場合做出什麽(me) 選擇,還是被時間旅行的悖論搞得目瞪口呆,還是深入思考什麽(me) 樣的微小細節造就優(you) 秀的模態真理製造者。

 

但是,如果你繼續在說英語的大學裏上哲學課,你很快可能發現最初吸引你進入的對奧秘的興(xing) 奮與(yu) 激動其實有某種任意性邊界,而且是被嚴(yan) 格區分成不同層次的。不是所有的神秘性都得到同樣熱情的對待。有關(guan) 可能世界的形而上學奧秘和知識本質的奧秘,超級激動人心。美學價(jia) 值的奧秘或醫療倫(lun) 理學的奧秘---我猜想仍然有些激動人心。有關(guan) 種族政治或生育正義(yi) 的得不到回答的問題---對某些人來說,顯然是激動人心的,但它們(men) 並不出現在你的大學。有關(guan) 個(ge) 人感知和虛無價(jia) 值的奧秘?啊,這是什麽(me) ?亞(ya) 洲色彩的玩意兒(er) ?唉,我們(men) 在此進行的研究是真正的哲學問題啊。

 

那麽(me) ,什麽(me) 是真正的哲學?啊,沒有人明確無誤地說出來,但你必須非常辛苦地嚐試才能不接受它的暗示。這裏有一個(ge) 我剛才在短短的五分鍾裏找到的例子,非常令人沮喪(sang) 。通常你會(hui) 閱讀《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shu) 》中有關(guan) 認識論的條目,你可能最初沒有注意到文中引用的每個(ge) 單篇文本都是用英語寫(xie) 成的。幾乎所有作家都有聽起來像白人的名字。所有發表的文章幾乎都出現在西方機構編輯的非常狹隘的期刊上。你可能沒有注意到這個(ge) 事實,對處於(yu) 女權主義(yi) 和種族理論核心的認識不公等分支領域問題在整篇文章中僅(jin) 順便提及一次。與(yu) 此同時,“女權主義(yi) 者”被提及兩(liang) 次,都是順帶提及,而“種族”這個(ge) 詞根本沒有出現。西方英美分析傳(chuan) 統之外所做的任何東(dong) 西在此惹人注目地缺席了,而你可能完全忽略了。但是,不要擔心,女權主義(yi) 的、中國的、印度和拉美的認識論在此或許沒有被提及,但它們(men) 都有單獨的條目。為(wei) 什麽(me) ?那樣做太正常不過了,它們(men) 畢竟是其他東(dong) 西,並非認識論的組成部分,你知道,我指的是真正的認識論。

 

你可能最初沒有注意到這些事,但是,一旦注意到了,你就開始看見它們(men) 無處不在。坦率地說,我懶得再給出另一個(ge) 例子---隻需要五分鍾,你也能再找到一個(ge) 例子。

 

每堂哲學課都是質疑一切的課,會(hui) 詳細考察問題的細節,並提出為(wei) 什麽(me) 的問題。或許,難怪人們(men) 會(hui) 問:為(wei) 什麽(me) 有些奧秘比其他奧秘更激動人心?為(wei) 什麽(me) 某些傳(chuan) 統比其他傳(chuan) 統更“真實”?為(wei) 什麽(me) 名牌期刊隻發表某些話題的論文?為(wei) 什麽(me) 我的哲學係提供西方英美認識論的五個(ge) 模塊?但美學隻有一個(ge) 模塊?中國、印度、拉美傳(chuan) 統的任何話題連一個(ge) 模塊兒(er) 都沒有?為(wei) 什麽(me) 我的課程講授的都是白人?

 

哲學家討厭任意性辯護。如果你想真要惹惱一個(ge) 人,隻需要說你發現那個(ge) 問題的終極答案,某個(ge) 信念何時可以被當作知識。那就是當至少91.7%的權威人物都讚同它的時候。你肯定不會(hui) 無休止地聽他嘮叨下去,這可能是理所當然的。這是你能給出的最少哲學性的令人滿意的答案。但是,對於(yu) 上述問題,有更令人滿意的答案嗎?當然有,它們(men) 很可能與(yu) 學科發展的曆史條件有關(guan) ,或者與(yu) 大學的機構性和資金結構中存在的金融和名望獎勵體(ti) 係有關(guan) 。但是,令人痛苦的是,所有這些答案都是任意性的,從(cong) 來都不能讓任何人都感到滿意。

 

所以,如果你納悶為(wei) 什麽(me) 當今哲學專(zhuan) 業(ye) 學生不願意停止提出那惱人的問題:那是因為(wei) 他們(men) 都受到了良好的訓練。

 

在第一節哲學課上,你可能學到的另外一件事是道德哲學和道德心理學的區別。心理學家感興(xing) 趣的是,人們(men) 認為(wei) 什麽(me) 是正確的,為(wei) 什麽(me) ?或者人們(men) 做出什麽(me) 道德選擇,為(wei) 什麽(me) ?但是,這在哲學家聽起來有些沒有任何相關(guan) 性。我們(men) 想知道,什麽(me) 是真正正確的,為(wei) 什麽(me) ?人們(men) 應該做出什麽(me) 道德選擇,為(wei) 什麽(me) ?心理學的答案在哲學上恰恰是令人不滿意的,就像91.7%的人讚同什麽(me) 可以被認定為(wei) 知識令人不滿意一樣。

 

比如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多哲學家認為(wei) 有些哲學奧秘比其他奧秘更加激動人心的問題,心理學家可能有容易的答案。它可能與(yu) 他們(men) 自己接受訓練的方式有關(guan) ,或者與(yu) 其機構和世界中的權力結構有關(guan) ,或者與(yu) 現有獎勵體(ti) 係及其激發的行為(wei) 方式有關(guan) 。但是,就像道德心理學一樣,這隻能解釋人們(men) 認為(wei) 那些哲學奧秘是如何激動人心,卻不能告訴我們(men) 那些哲學奧秘真的多麽(me) 激動人心或者應該多麽(me) 激動人心。

 

哲學學生受到訓練,因而善於(yu) 提出問題,質疑任意性解釋和臨(lin) 時性結論,區分實然和應然,區分人的想法和真正現實。當他們(men) 發現其課程設置為(wei) 什麽(me) 看著是這個(ge) 樣子的理由時,學科邊界和名望等級差異轟然倒塌,他們(men) 不由得感到非常滿意,這有什麽(me) 奇怪呢?學科邊界和名望等級差異轟然倒塌的理由基本上是:“91.7%的過去權威人物都讚同它?”從(cong) 個(ge) 人來說,我為(wei) 他們(men) 感到驕傲,我認為(wei) 他們(men) 在運用自己學到的技能,的確令人欽佩。

 

所有這些中應該感到吃驚的唯一事情是這樣一個(ge) 事實:那些問題竟然花費了這麽(me) 長時間才來到前台。那個(ge) 問題並沒有多麽(me) 了不起的哲學深度,它隻不過是原始的曆史和哲學事實罷了。如果構成某個(ge) 學科的群體(ti) 在很長時間裏一直非常具有同質性,其成員來自類似文化背景,其中占主導地位的態度、偏見、立場和價(jia) 值觀體(ti) 係都很類似,那他們(men) 在很多問題上達成一致意見或許並非什麽(me) 了不起的奧秘。在這個(ge) 學科經曆了來自更多異質性背景的人大量湧入之後不久,這個(ge) 一致意見遭遇質疑和挑戰,或許也並非什麽(me) 了不起的奧秘。

 

但是,那些問題和挑戰不是哲學問題。它們(men) 就是哲學探索本身。沒有什麽(me) 比觀看人人都讚同卻沒有思考很多的某個(ge) 東(dong) 西並提出問題更具有哲學性了:真的是那樣嗎?應該這樣嗎?為(wei) 什麽(me) ?沒有什麽(me) 比從(cong) 不同視角渴望接近某個(ge) 問題,提出有關(guan) 更多話題的更多問題以便知道更多更具哲學性了。這就是字麵意義(yi) 上的“愛智慧”。

 

在我們(men) 返回古希臘時,讓我們(men) 回顧蘇格拉底的名言:“我知道我什麽(me) 都不知道。”我擔憂,現代哲學處於(yu) 重複犯下自己錯誤的危險中。請回顧表達思想謙虛的這個(ge) 完美表現之後,這種承認自身局限性和隱含著追求知識到指定方向的興(xing) 奮激動的漂亮姿態之後,蘇格拉底繼續洋洋得意地侮辱法官,揭露他們(men) 的卑劣,實際上是因為(wei) 表現出傲慢自大的笨蛋而加快了自己被處決(jue) 的過程。我總是納悶,為(wei) 什麽(me) 老師們(men) 在講授這個(ge) 故事的時候不是強調人們(men) 應該小心謹慎,他在警告我們(men) ,“照著我說的做,而不是照著我做的做。”

 

西方英美哲學應該做蘇格拉底說的事,而不是做他做的事。我們(men) 應該真的擁抱思想上更加謙虛的途徑,或許我們(men) 並不是什麽(me) 都知道。按照我們(men) 的傳(chuan) 統進行的學術研究或許並不比其他地方的研究更真實?我們(men) 或許甚至不知道外麵還有一些值得我們(men) 知道的東(dong) 西。讓我們(men) 去發現它們(men) 。

 

這與(yu) 最初令我們(men) 闖入哲學殿堂時的興(xing) 奮和激動一模一樣。概念空間的龐大,外麵還有一些東(dong) 西是值得我們(men) 去了解的感受,持續探索的所有這些精彩無比的議題的簡單多樣性和深度,所有這些都是積極的,都令人感到興(xing) 奮和刺激。

 

因此,當你想到這一點,常常討論的問題“哲學為(wei) 什麽(me) 應該多樣化?”就非常古怪了。真正的問題是“哲學為(wei) 什麽(me) 不能多樣化?”

 

問題是,“哲學為(wei) 什麽(me) 不能多樣化?”這個(ge) 問題已經有了一些強有力的答案,對於(yu) 我們(men) 這些已經相信它應該這樣的人來說,這些論證很有說服力。因為(wei) 很消耗時間,我已經感受到勞累過度。因為(wei) 它將幹擾我去做真正能促進我的職業(ye) 發展之事,因為(wei) 如果我不在那些發表(真正激動人心的領域)狹隘領域的高層次刊物上寫(xie) 文章的話,我就從(cong) 來不能在上麵發表論文。因為(wei) 如果我們(men) 聘用的人不能在高水平期刊上發表論文的話,我們(men) 的院係就不能獲得資金支持。因為(wei) 我們(men) 的研究生如果沒有將院係聘用他們(men) 時希望他們(men) 從(cong) 事的專(zhuan) 業(ye) 研究領域的專(zhuan) 長,他們(men) 就找不到工作。

 

這些是任意性的、令人惱火的答案,但它們(men) 與(yu) 哲學沒有任何關(guan) 係。它們(men) 不好,不能令人滿意,也不是我們(men) 渴望找到的答案。但是,它們(men) 在阻礙積極變化方麵當然很強大、很激動人心,效果也非常明顯。為(wei) 什麽(me) ?如果做正確的事也如容易的話,世界難道不應該變得更好嗎?

 

啊,是的,它會(hui) 的,我認為(wei) 這恰恰使我們(men) 應該集中精力做我們(men) 渴望帶來變化的事:讓做正確的事變得更容易一些。幫助那些渴望做正確之事的人真正行動起來。承認做事有時候真的非常困難,因而至少讓它變得不那麽(me) 難。

 

比如,考慮下麵這個(ge) 令人沮喪(sang) 的事實,多樣化一個(ge) 模塊兒(er) 耗時費力的程度是多麽(me) 令人難以置信。作為(wei) 老師,你或許完全讚同這個(ge) 觀點,你的課程大綱應該呈現文本的特征,作者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提供不同的視角,代表廣泛的話題、傳(chuan) 統和方法。你或許真心渴望確保你的來自多樣性文化背景的學生看到課程大綱中有他們(men) 的代表,而不是將哲學在很大程度上看作白人男孩業(ye) 餘(yu) 世界的高雅愛好。你可能感到你實際在使用的模塊是多麽(me) 陳舊,你感到沮喪(sang) ,有強烈的渴望在下一年改善它。但是,學期結束時間到來了,暑期會(hui) 議季節開始了,教學是你最不想考慮的事,而且你應該真的需要完成那三篇寫(xie) 了一半的論文。不知不覺之中,新學期馬上開始了,你還在起點,沒有任何進展。你有時間在你下決(jue) 心的事上做出改變嗎?你嚐試了,但現成的偏見讓你哪怕回顧代表性不足的群體(ti) 的作家名字和較少討論的話題的文本都變得很困難和消耗大量時間。這還隻是在你開始尋找那些文本和閱讀它們(men) 以便核查是否合適你的講授內(nei) 容或者斷定困難程度是否適當之前。你閱讀的文本實際上有多少適合你的教學並最終成為(wei) 課程大綱的一部分?你需要需要花費多少時間重新修改你的講義(yi) ,圍繞這個(ge) 新課程大綱撰寫(xie) 教案?當你思考所有這些努力時,你就能真正明白,為(wei) 什麽(me) 即使最初有良好的意圖,但很多人最後還是因為(wei) 缺乏時間重新回到從(cong) 前的老路上去了。

 

我一直在參與(yu) 的課題---多樣性閱讀書(shu) 目(DRL)旨在克服這個(ge) 缺乏時間的真正障礙。這個(ge) 前提很簡單:讓這個(ge) 過程變得更簡單,花時間更少。讓做正確之事變得稍微容易一些。多樣性閱讀書(shu) 目是哲學文本數據庫,作者來自代表性不足的群體(ti) 。如果你麵臨(lin) 多樣化的艱巨任務如你的認識論模塊,你需要做的就是打開這個(ge) 多樣性閱讀書(shu) 目網站,搜索和瀏覽認識論,你將發現該領域的文本清單,作者來自代表性不足的群體(ti) ,通常提供更多樣的視角和來自更廣泛的傳(chuan) 統。可接觸性偏見問題消失---你不需要花費時間回想那些名字,因為(wei) 你已經發現它們(men) 就在這裏。而且,它變得更好了。大部分多樣性閱讀書(shu) 目都伴有簡短的講授評語和困難標誌,你能很快了解到所選用文本對你的課堂有多大用途,因而相當顯著地減少你需要評閱的文本數量。任何時候,多樣性閱讀書(shu) 目甚至給你其他老師的課程大綱的超級鏈接,看人家怎麽(me) 使用這個(ge) 文本,你就能看到它如何適用於(yu) 其教學的,減少你自己親(qin) 自探索的時間。

 

多樣性閱讀書(shu) 目旨在通過減少時間限製障礙讓做正確的事變得更容易些。還有其他方式實現類似目標---比如有些院係現在為(wei) 老師們(men) 提供休假時間,來為(wei) 其教學的多樣化做準備。眾(zhong) 多其他倡議旨在處理其他障礙:以多樣性為(wei) 主題的資助給人們(men) 經濟和職業(ye) 獎勵,敦促名牌期刊收錄發表更廣泛話題的論文,給人們(men) 動機去研究更廣泛的話題。

 

但是,雖然這種勢頭在增加,現有的很多麵向多樣性的倡議仍然是小型的、草根性課題,是很少權力或沒有權力者在很少資金或沒有資金的情況下進行的。我們(men) 有眾(zhong) 多閱讀小組、研討會(hui) 係列活動、小額課題資助、少數族群和哲學章節、在線資源、選修課程等等。但是,學科的快速和有效變化要求掌權者加入我們(men) 這個(ge) 群體(ti) 。我們(men) 需要大規模的研究資助非正宗的研究課題,我們(men) 需要普通哲學期刊擴大其接受論文的研究範圍,我們(men) 需要院係聘用在更廣泛領域從(cong) 事研究的學者,並給他們(men) 時間去實現教學的多樣化。

 

這種強有力的支持在變成現實時可能非常緩慢,但是,我認為(wei) 多樣性閱讀書(shu) 目和其他草根性活動倡議的存在及其受到的廣泛歡迎,都顯示時間已經發生了變化,機構性變化也必須跟上。到目前為(wei) 止,超過30個(ge) 熱情的自願者和一百多個(ge) 積極的投稿者提供時間共同創立多樣性閱讀書(shu) 目。數以千計的人同樣熱情地在從(cong) 事其他課題。我們(men) 花費時間和精力將哲學多樣化不是因為(wei) 我們(men) 期待有良好的經濟回報,我們(men) 這樣做是因為(wei) 這是我們(men) 認為(wei) 哲學本來是這個(ge) 樣子的,或應該是這樣子的:知道更多東(dong) 西,考慮不同視角,探索新問題。這是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最初被吸引來從(cong) 事哲學探索的初衷。即使有時候西方英美傳(chuan) 統91.7%的權威人物認同哲學應該局限在更狹隘的盒子內(nei) ,但是,在當今的我們(men) 看來,這似乎顯得怪異、任意性、和缺乏哲學性。

 

我們(men) 做的工作有了令人驚訝的結果,提高了人們(men) 的意識,指出過去的邊界和等級差異是不必要的,其深層問題是多麽(me) 嚴(yan) 重。今天,更多的人可能詢問“哲學為(wei) 什麽(me) 不能多樣化?”而不是“哲學為(wei) 什麽(me) 要多樣化?”但是,想做事和能做事仍然是兩(liang) 個(ge) 完全不同的事,強大的障礙仍然阻擋在我們(men) 最好的意圖前。讓我們(men) 繼續清理這些障礙,我們(men) 能最終超越任意性分裂,專(zhuan) 注在哲學上:無論身在何處,對所有令人癡迷的知識和奧秘都感到興(xing) 奮和激動。

 

作者簡介: 
 
西蒙·弗克特(Simon Fokt)將其時間分為學術研究和電子學習設計。其研究興趣是美學(藝術分類、藝術及其美學品質的本體論和形而上學)和應用倫理學(吸毒和認知能力改善)。作為網絡名片設計有限公司(TELdesign Limited)的主任,他擅長設計和開發在線課程涵蓋碩士學位、慕課和短期訓練課程等。他致力於推動學界的平等和多樣化是多樣新閱讀書目 (diversityreadinglist.org/)的創立者和管理者。作者希望在此感謝自願者對本文初稿提出的有益評論和建議。
 
譯自:There Is Nothing More Philosophical Than Diversity by Simon Fokt
 
https://www.philosophersmag.com/essays/243-there-is-nothing-more-philosophical-than-diversity
 
This essay originally appeared as“There Is Nothing More Philosophical Than Diversity”in Philosophers Magazine (2021-05-29) and is translated here by permission. 
 
本文的翻譯得到作者的授權和幫助,特此致謝。---譯注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