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餘東海作者簡介:餘(yu) 東(dong) 海,本名餘(yu) 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li) 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dong) 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dong) 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shu) 要義(yi) 》《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文化輕薄子,西化派雜家
——東(dong) 海客廳論胡適
作者:餘(yu) 東(dong) 海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首發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四月十八日丁醜(chou)
耶穌2021年5月29日
論及胡適,說好聽點,名士風範;說難聽點,輕薄子耳。
其輕薄表現於(yu) 學術,於(yu) 西方文化不求甚解,對儒佛道皆浮光掠影,喜歡信口雌黃。胡適“大膽懷疑,小心求證”之言很好,可惜自己做不到。對於(yu) 儒家,他懷疑倒非常大膽,求證卻毫不小心,常常亂(luan) 求一通,不通不通。
當年曾為(wei) 其赫赫之名所動,購其《說儒》和《中國哲學史大綱》,一翻之下,大失所望,打心底裏鄙視之,知其為(wei) 繡花枕頭,欺世盜名之徒。
文化人不懂文化,不考慮文化問題,或者在文化立場上無可無不可,都是致命的問題。胡適作為(wei) 自由派巨擘,對馬列主義(yi) 之邪、三民主義(yi) 之劣認識不清,說什麽(me) “多研究些問題,少談點主義(yi) 。”殊不知,沒有好主義(yi) 就沒有好製度,無數政治社會(hui) 問題就源於(yu) 壞主義(yi) 的泛濫和得勢。
民國多數大師大多不大,其中反儒派尤其小,德性既薄弱,學問更膚淺。他們(men) 批孔批儒的文章,無非門外漢的瞎猜胡疑亂(luan) 批妄判,冠諸儒家的種種罪名,無非居心不良的莫須有和想當然。東(dong) 海早就指出,要了解自由主義(yi) 和西方文化,須讀西方大師的著作,不能讀五四啟蒙派的作品,否則很容易被誤導。
欲學西方思想而不像,似存傳(chuan) 統倫(lun) 理而無實,似新非新,似舊非舊,似禽不能飛,似獸(shou) 不擅行,這是半吊子自由主義(yi) 的通病,胡適最為(wei) 典型。蔣介石挽胡適聯:新文化舊道德的楷模,舊倫(lun) 理新思想的師表。不知蔣內(nei) 心究竟這麽(me) 想。僅(jin) 就挽聯而言,貌似讚揚,實為(wei) 皮裏陽秋。
胡適之輕薄,表現於(yu) 言行,喜歡訕君賣直,功則歸於(yu) 己,過則卸於(yu) 君,缺乏大文化人和政治家的凝重莊嚴(yan) 和責任承擔,缺乏對元首應有的尊重。
胡適晚年從(cong) 美國回到台灣,在公開會(hui) 議上接著蔣君講話,開宗明義(yi) 一句話就是批評蔣君“總統你錯了”雲(yun) 雲(yun) 。君子對暴君和仁君,態度大不同。蔣君雖非賢君更非聖王,但也不乏英明,屬於(yu) 可教可匡可引導之君。民國知識群體(ti) 往往以對待暴君的方式對待之,動輒公開批評乃至恣意羞辱,令人厭惡!
胡適擔任駐美大使時,給自己弄了幾十個(ge) 博士文憑。很多人對此讚不絕口,簡直莫名其妙。任何時候,代表國家形象的大使都應自尊自持,並以本職工作為(wei) 重,何況當時正是抗戰最為(wei) 艱難的時候,胡適卻浪費大量時間精力在這種無關(guan) 緊要的閑事上,玩物喪(sang) 誌,不務正業(ye) !
蔣介石先生多次在日記中表達對胡適的鄙視厭惡之情,良有以也。
蔣君於(yu) 儒家和中西文化同樣一知半解,以中道文化標準衡量之,也是不學無術的一介武夫。看到一張蔣介石與(yu) 胡適並坐的合影:胡一手插兜,架著二郎腿,目光傾(qing) 斜,神態自信而輕浮;蔣雙手放在腿上正襟危坐,頗有拘謹局促之色。這張合影形象地暴露了雙方文化道德底蘊的不足:蔣缺乏自信和威重,胡缺乏誠敬而自以為(wei) 是。民國政治文化界兩(liang) 個(ge) 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尚且如此,可發一歎。
但比起胡適之來,蔣君還是厚重一些。故晚年還能發起中華文化複興(xing) 運動,而胡一輩子都是不中不西的文化門外漢和無禮無術的政治輕薄子。借用孔子評價(jia) 晉文齊桓的話,東(dong) 海斷曰:蔣先生正而不中,胡適之譎而不正。
當然,相比其它五四蒙啟派,胡適之又不失為(wei) 佼佼者,無愧於(yu) 特色自由派的魁首。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此之謂也。
東(dong) 海曾有月旦評:梁啟超、胡適、魯迅皆非君子,然品格有別,文品人品皆有等差。梁啟超學術根基淺薄,粗率遊移,然不失為(wei) 正人。胡適等而下之,中西混雜,更加浮皮潦草,還不失為(wei) 善人。至於(yu) 魯迅,為(wei) 文不學無術,中西雙昧;為(wei) 人缺德無品,一無可取。一生邪言惡語,惡果累累,純屬邪惡之徒。
胡適和魯迅都是三昧分子,胡適昧於(yu) 中華文化、文明和曆史,魯迅更昧,中西雙昧。傳(chuan) 胡適曾對周策縱說:”魯迅是個(ge) 自由主義(yi) 者,絕不會(hui) 為(wei) 外力所屈服,魯迅是我們(men) 的人。”如此為(wei) 魯迅辯護,不僅(jin) 無效,恰恰暴露了胡適的無知。
很多人慣於(yu) 將胡適和魯迅相提並論,對胡適很不公平。都是雜家,魯迅是赤化雜家,胡適是西化雜家,性質大不同。魯迅是心邪而惡,妖為(wei) 鬼蜮必成災;胡適是人好而愚,僧是愚氓猶可訓。胡適的問題隻是眼瞎心盲,是非不明,聖賊不分,錯向孔子潑汙水,誤把魯迅當正人。
有學者謂胡適比吳晗糟糕百倍,大不當。胡適與(yu) 吳晗有師生關(guan) 係,然道不同。胡適是西化派;吳晗是北化派,性質不同。胡適或許對吳晗有誤導,於(yu) 馬學有助益,無意中促進了馬學在中國的傳(chuan) 播,但正邪終究有別。就像荀子教導出了兩(liang) 個(ge) 法家大腕,荀學於(yu) 法家有助益,但荀子與(yu) 韓非李斯輩,仍有正邪之別。
胡適之雖然輕薄,不失為(wei) 正常人,比上大不足,比下亦有餘(yu) 。有人代表“學界”將胡適、李澤厚、餘(yu) 英時、徐複觀、梁漱溟、馮(feng) 友蘭(lan) 、牟宗三等人列為(wei) 君子和大師。依中道標準,牟宗三不愧為(wei) 君子,徐複觀、梁漱溟、餘(yu) 英時遜之,不失為(wei) 正人,胡適、李澤厚為(wei) 正常人。馮(feng) 友蘭(lan) 奸人耳,不配與(yu) 上述人士相提並論。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