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鉤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曆一九七五年生,廣東(dong) 汕尾人。著有《宋:現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yu) 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
宋仁宗的三位母親(qin)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於(yu) 選自吳鉤《宋仁宗:共治時代》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三月廿八日丁巳
耶穌2021年5月9日
《清平樂(le) 》中的宋仁宗
宋仁宗趙禎有三位母親(qin) 。
生母李氏隻是一名普通宮女,“初入宮,為(wei) 章獻太後(劉妃)侍兒(er) ,莊重寡言,真宗以為(wei) 司寢”。司寢就是侍候帝王、後妃就寢的宮女。據宋人筆記,真宗一日過劉妃居處,欲盥手,二十二歲的宮女李氏“捧洗而前”,真宗看著李氏一雙青蔥似的小手,“膚色玉耀”,心生憐惜,便對她噓寒問暖。李氏趁機說:“昨夕忽夢一羽衣之士跣足從(cong) 空下雲(yun) :‘來為(wei) 汝子。’”真宗當時無子嗣,聽了很是高興(xing) ,說道:“當為(wei) 汝成之。”當晚,便召幸李氏。果有娠。仁宗出生後,李氏進封為(wei) “崇陽縣君”。
縣君是宋代禦侍宮女的封號。按宋朝後宮製度,能夠獲得天子寵幸、為(wei) 天子侍寢的後宮女性,可以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序列,一是禦侍宮女,一是嬪妃。禦侍宮女得到“縣君”、“郡君”的封號,便有望進入妃嬪序列。妃嬪有六個(ge) 等級:一、妃,分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二、嬪,細分為(wei) 太儀(yi) 、貴儀(yi) 、淑儀(yi) 、淑容、順儀(yi) 、順容、婉儀(yi) 、婉容、昭儀(yi) 、昭容、昭媛、修儀(yi) 、修容、修媛、充儀(yi) 、充容、充媛,正二品;三、婕妤,正三品;四、美人,正四品;五、才人,正五品;六、貴人,無視品。李氏誕下皇子趙禎之後,又為(wei) 真宗生了一個(ge) 女兒(er) (早夭),才進封為(wei) 五品“才人”,真宗去世前才升為(wei) 二品“婉儀(yi) ”,天聖十年(1032)二月,進位為(wei) 宸妃,但當日便病逝了,享年四十六年。
《大宋宮詞》中的仁宗生母李氏
終其一生,李氏與(yu) 趙禎都未能母子相認。趙禎在親(qin) 政之前,從(cong) 不知道自己的生母為(wei) 李氏,因為(wei) 他剛出生便被劉妃收養(yang) ,不但名義(yi) 上是劉氏之子,而且從(cong) 小就與(yu) 劉氏一起生活。趙禎從(cong) 曉事起,一直以為(wei) 他的生身母親(qin) 就是劉氏。
劉氏,在民間時叫做劉娥。《宋史》稱劉娥為(wei) 將門之後,祖籍太原,祖父劉延慶為(wei) 後晉、後漢的右驍衛大將軍(jun) ,父親(qin) 劉通為(wei) 宋朝虎捷都指揮使、嘉州刺史。劉娥尚在繈褓中,父親(qin) 卒於(yu) 從(cong) 征太原途中,之後劉家舉(ju) 家搬至四川,定居於(yu) 益州。但《宋史》的這段記述,當為(wei) 劉娥顯赫後偽(wei) 造出來的身世,不足為(wei) 信。
真實的情況當是,劉娥出身寒微,父親(qin) 早逝,由外祖父家撫養(yang) 成人。《宋史·後妃傳(chuan) 》載,劉娥從(cong) 小“善播鞀”,即撥搖小鼓唱曲兒(er) ,暗示劉娥年輕時曾以賣唱為(wei) 生。其後,“蜀人龔美者,以鍛銀為(wei) 業(ye) ,攜之入京師”,一個(ge) 叫做龔美的四川銀匠帶著她來到京師討生活,估計也是走江湖賣藝。
劉娥為(wei) 什麽(me) 要跟著銀匠龔美從(cong) 益州來到京師?《宋史·後妃傳(chuan) 》語焉不詳。我們(men) 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的記述,便清楚了:“劉氏始嫁蜀人龔美,美攜以入京,既而家貧,欲更嫁之。”原來龔美是劉娥的前夫,他到京城討生活,當然帶著妻子,隻是因為(wei) 貧窮,養(yang) 不活妻子,便欲讓劉娥改嫁。《宋史》為(wei) 尊者諱,隱去了“劉氏始嫁龔美”一節。
恰好當時的襄王趙元侃聽說蜀中盛產(chan) 美女,很想認識一名蜀中女子,跟左右說:“蜀婦人多材慧,吾欲求之。”王府屬官張旻不知從(cong) 哪裏得知蜀人龔美欲嫁其妻,便將龔妻介紹給了襄王,於(yu) 是,劉娥“得召入,遂有寵”,成了趙元侃寵愛的侍妾。
不過,襄王的乳母秦國夫人生性嚴(yan) 整,看不慣趙元侃沉溺於(yu) 美色,將他進納江湖女子一事告訴了襄王的父親(qin) ,即宋太宗。宋太宗覺得兒(er) 子的做法很不像話,令將劉娥逐走。襄王不得已,隻好將劉娥送入張旻家裏。張旻避嫌,不敢接納,襄王又“以銀五百兩(liang) 與(yu) 旻,使別築館居之”,且替他金屋藏嬌。
至道元年(995),趙元侃被太宗立為(wei) 皇太子,賜名趙恒。兩(liang) 年後,至道三年(997),太宗駕崩,趙恒繼位,是為(wei) 宋真宗。真宗這才將劉娥迎入宮,封為(wei) 美人,大中祥符年間,又晉封修儀(yi) 、德妃。顯貴之後,劉娥並沒有與(yu) 前夫龔美相忘於(yu) 江湖,而是結為(wei) 兄妹,龔美因而改姓劉,成為(wei) 皇親(qin) 國戚。
《大宋宮詞》中的劉娥
大中祥符五年(1012),亦即劉德妃抱養(yang) 了李氏之子趙禎的第三年,宋真宗決(jue) 定冊(ce) 立新皇後。自皇子趙祐不幸夭亡,真宗皇後郭氏一直鬱鬱寡歡,以致抑鬱成疾,景德四年(1007)便因病去世了,年方三十二歲,諡“莊穆”。從(cong) 郭皇後病逝到大中祥符五年,這五年間,後宮皇後之位空置。
真宗欲立德妃劉氏為(wei) 後,但“大臣多以為(wei) 不可”,後來成為(wei) 太子賓客的李迪“屢上疏諫,以章獻(劉氏)起於(yu) 寒微,不可母天下”;參知政事趙安仁也說:“劉德妃家世寒微,不如沈才人出於(yu) 相門。”提議立故相沈義(yi) 倫(lun) 的孫女沈才人為(wei) 皇後。但真宗都沒有聽從(cong) ,“卒立之”,決(jue) 意將劉氏立為(wei) 皇後。冊(ce) 立之時,真宗希望由久負文名的翰林學士楊億(yi) (楊大年)起草製書(shu) ,便讓參知政事丁謂去跟楊億(yi) 說說,楊億(yi) 居然婉拒了,丁謂開導他:“大年勉為(wei) 此,不憂不富貴。”但楊億(yi) 說:“如此富貴,亦非所願也。”宋真宗隻好換其他學士草製。
劉娥能得真宗寵愛,不是因為(wei) 她年輕貌美——須知劉娥此時已經四十三歲了——而是因為(wei) 她聰慧,史書(shu) 載劉後“性警悟,曉書(shu) 史,聞朝廷事,能記其本末”,深得真宗讚賞,“真宗退朝,閱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後皆預聞,宮闈事有問,輒傅引故實以對”。
劉德妃的侍女李氏為(wei) 真宗生育了皇子,也是她得以母儀(yi) 天下的重要原因。趙禎雖非劉氏親(qin) 生,但劉氏視為(wei) 己出,“太子動息,後必躬親(qin) 調護”,“撫禮甚至”。當然,劉氏的誌趣不在相夫教子、含飴弄孫,而在臨(lin) 朝稱製、治國理政,因此,日常照料孩子的人,實際是她的好姐妹楊淑妃。
楊淑妃“性慈仁,謙謹寡過”,又“通敏有智思”,對劉氏“奉順無所忤”,所以劉氏對她甚是信任,親(qin) 如姐妹,抱養(yang) 小趙禎後,便由她貼身護視。淑妃心慈,有母性,對乳褓中的小皇子很是疼愛,“凡起居飲食必與(yu) 之俱,所以擁佑扶持,恩意勤備”。
小皇子趙禎一天天長大,慢慢的,他知道自己有兩(liang) 位母親(qin) ,一位是大娘娘劉氏,一位是小娘娘楊氏。大娘娘對他如嚴(yan) 父,“動以禮法禁約之,未嚐假以顏色”;小娘娘更像慈母,對他頗為(wei) 溺愛。有一回,小趙禎得了“風痰”(大概是支氣管炎吧),太醫交待注意飲食,大娘娘劉氏即禁止趙禎吃“蝦蟹海物”;小娘娘楊氏卻悄悄藏了一些海鮮,帶給小趙禎吃,說:“何苦虐吾兒(er) 至此!”因此,小趙禎對大娘娘敬而遠之,對小娘娘則很親(qin) 近。
小趙禎不知道自己還有一位母親(qin) ,那就是生他的李氏。沒有人敢告訴他真實身世,“人畏太後(劉氏),亦無敢言者。終太後世,仁宗不自知為(wei) 妃(指宸妃李氏)所出也”。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