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儒聖家風家訓大家談 孔垂長致辭分享“詩禮傳家”

欄目:新聞快訊
發布時間:2021-05-05 23:55:02
標簽:孔垂長、詩禮傳家

兩(liang) 岸儒聖家風家訓大家談 孔垂長致辭分享“詩禮傳(chuan) 家”

來源:“至聖孔子基金會(hui) ”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三月十五日甲辰

          耶穌2021年4月26日

 

 

 

4月25日,以“崇德向善、詩禮傳(chuan) 家”為(wei) 主題的“海峽兩(liang) 岸儒聖家風家訓大家談”活動隆重舉(ju) 行。活動設曲阜主會(hui) 場、台北會(hui) 場、基隆會(hui) 場,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交流互動,傳(chuan) 承先賢美德,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增進海峽兩(liang) 岸同胞的愛國情懷、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本次活動由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hui) 和孔子博物館主辦。孔子七十九代嫡長孫、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hui) 會(hui) 長、至聖孔子基金會(hui) 會(hui) 長孔垂長先生在台北會(hui) 場發表主題致辭,分享孔氏“詩禮傳(chuan) 家”的家風傳(chuan) 統。

 

 

 

山東(dong) 省台港澳辦、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濟寧市有關(guan) 領導,家風家訓研究專(zhuan) 家學者,孔顏曾孟儒聖宗親(qin) 代表,山東(dong) 大學、山東(dong) 中醫藥大學台港澳師生代表等共80餘(yu) 人參加了在曲阜主會(hui) 場的活動。孔子第79代嫡長孫、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hui) 會(hui) 長孔垂長,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ya) 中,台灣政治大學名譽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前副會(hui) 長董金裕,台北市立大學中文係前主任張曉生,世界孔子後裔台灣聯誼會(hui) 代表,中華孔氏宗親(qin) 會(hui) 代表,藝術家李憶含先生、包容女士,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張克晉等30餘(yu) 人參加了台北會(hui) 場的活動。中華孔氏宗親(qin) 會(hui) 理事長孔慶國,基隆市孔孟書(shu) 學會(hui) 會(hui) 長趙惠芬等約70人參加了基隆會(hui) 場的活動。

 

 

 

4月25日上午9點鍾,身著漢服的台港澳大學生和嘉賓進入孔子博物館,山東(dong) 省台港澳辦副主任孫西忠、孔子博物館館長郭思克共同為(wei) 山東(dong) 省海峽兩(liang) 岸青少年儒學研習(xi) 基地揭牌。在主席台上見證揭牌儀(yi) 式的還有全國政協委員、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山東(dong) 省台港澳辦交往交流處處長孔民,濟寧市統戰部副部長梁建坤,曲阜市統戰部部長李芳,至聖孔子基金會(hui) 學術部主任張凝。

 

 

 

此次海峽兩(liang) 岸儒聖家風家訓大家談活動,曲阜主會(hui) 場,基隆會(hui) 場、台北會(hui) 場全程三地互動。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在曲阜會(hui) 場做了主題演講,台北會(hui) 場孔氏宗親(qin) 代表孔垂長、基隆會(hui) 場台灣孔氏宗親(qin) 會(hui) 理事長孔慶國、台北會(hui) 場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ya) 中分別致辭,曲阜會(hui) 場儒聖宗親(qin) 代表曾振宇、顏廷淦、孟小紅、孔令紹先後分享了孔、顏、曾、孟四氏的家風家訓。

 

 

 

在台北會(hui) 場,台灣政治大學名譽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前副會(hui) 長董金裕,台北會(hui) 場山東(dong) 同鄉(xiang) 會(hui) 代表分別進行了互動演講。

 

 

 

台北現場邀請藝術家李憶含先生、包容女士和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張克晉等數位藝術家揮毫寫(xie) 下家風家訓名句書(shu) 法,並透過鏡頭分享書(shu) 法作品。

 

孔子後裔宗親(qin) 香港總會(hui) 主席孔昭華、澳門順德同鄉(xiang) 會(hui) 會(hui) 長孔慶標通過視頻對話向本次海峽兩(liang) 岸儒聖家風家訓大家談活動送上了美好祝福。

 

 

 

上午11點鍾,台港澳大學生們(men) 身著漢服進入曲阜會(hui) 場,一場莊嚴(yan) 的成人禮,把整場活動推向了高潮。

 

 

 

博鼇儒商論壇常務副理事長、世界孔子後裔聯誼會(hui) 副會(hui) 長孔眾(zhong) 代表儒聖後裔宣讀了“秉持好家訓、傳(chuan) 承好家風、爭(zheng) 做美君子”倡議書(shu) 。

 

 

 

最後,活動在孔子第78代後裔、濟寧市音樂(le) 文學學會(hui) 副主席孔薇薇演唱的《千年孔子》歌聲中圓滿結束。

 

附:

 

孔垂長先生海峽兩(liang) 岸儒聖家風家訓大家談致辭

 

今天,很高興(xing) 在會(hui) 議現場再次見到很多熟悉的老師、宗親(qin) 和嘉賓,更高興(xing) 的是通過網絡連線的方式,能與(yu) 故鄉(xiang) 曲阜的鄉(xiang) 親(qin) 和宗親(qin) 們(men) 實時暢談。首先我代表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hui) 和至聖孔子基金會(hui) ,也代表全世界三百萬(wan) 孔氏族人,對世代通好的顏、曾、孟三家的宗親(qin) 致以親(qin) 切問候,對蒞臨(lin) 兩(liang) 岸現場的各位學者和嘉賓表示衷心感謝!

 

 

 

中華傳(chuan) 統文化一向重視血脈和家族的延續。“家”是中華兒(er) 女生存的基點,在祖、父、兄的期待和教導中,我們(men) 成長並延續先輩所開辟的道路;而對後輩的寄望,又成為(wei) 我們(men) 辛勤勞作的動力源泉。“家”是我們(men) 社會(hui) 性生活的起點,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體(ti) 係中,家是個(ge) 人通向天下的橋梁。在家庭之中,我們(men) 學會(hui) “溫、良、恭、儉(jian) 、讓”,拓展開來,才有“仁、義(yi) 、禮、智、信”,儒家文化圍繞“家”而展開,中華民族以“家”為(wei) 樞紐凝聚和延續。

 

至聖孔子留下了“詩禮傳(chuan) 家”的家風傳(chuan) 統,孔府大門對聯的“文章道德聖人家”則是對曆代嫡長孫的期許,孔門家風與(yu) 複聖顏子、宗聖曾子、亞(ya) 聖孟子以及曆代先賢通過《孝經》和各種家訓,延續了中華民族對“家文化”的意義(yi) 表達和血脈傳(chuan) 承。四氏家族兩(liang) 千五百多年的血脈傳(chuan) 承已經是世界家族史的奇跡,四氏家族的家風家訓更是中華家族文化的精華,對家庭、企業(ye) 乃至民族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jia) 值。中華民族大家庭是由千百個(ge) 姓氏家族構成的,以優(you) 秀家風家訓為(wei) 代表的家文化的傳(chuan) 承,也是複興(xi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基礎和保障。海峽兩(liang) 岸以及世界各地的中華兒(er) 女,在家文化中維係著共同的文化認同,中華民族的再次複興(xing) ,要從(cong) 這共同的根脈中生發出活力的源泉。

 

最後,祝本次海峽兩(liang) 岸儒聖家風家訓大家談活動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宗親(qin) 和各位嘉賓身體(ti) 安康、闔家幸福!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