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城市學院孔子學堂玩轉《論語·先進》“四子侍座”章
來源:主辦方供稿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二月廿二日辛巳
耶穌2021年4月3日
4月2日下午,文化係列講座第四講《論語·先進》由孔子學學堂指導老師兼城陽區黨(dang) 史地方誌專(zhuan) 家姚海濤在學院小白樓二樓的孔子學堂開講。
此次講座早在幾天之前就在室外“開始了”。這是為(wei) 什麽(me) 呢?原來幾天前,學堂學子們(men) 身著春服,在綠草如茵的校園小徑、東(dong) 西二湖邊進行過演繹。這是此次講座的前半部分。此篇最有名的要屬篇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此章最精彩之處是“曾晳言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曾晳言罷,夫子喟然歎曰:“吾與(yu) 點也!”引起了孔子的共鳴,得到了嘉許。
課堂講授屬此次講座的後半部分。“侍坐”章怎麽(me) 能少得了弟子侍坐環節呢?學子圍坐在老師周圍,由老師通講全文。講解中,老師引用了鄭玄《論語注》:“沂水在魯城南雩壇在其上。詠而歸,《音義(yi) 》歸鄭本作饋。饋,饋酒食也。魯讀饋為(wei) 歸,今從(cong) 古。”同時,還借鑒了中國孔子研究曹景年老師的《〈論語〉“曾皙言誌”解》一文梳理的曆來研究成果。
聽罷,同學們(men) 恍然大悟,原來“曾晳言誌”講的是古代三月三上巳節。而此節在後來文人筆下多有出現。如王羲之《蘭(lan) 亭序》中的“暮春之初,會(hui) 於(yu) 會(hui) 稽山陰之蘭(lan) 亭,修禊事也。”杜甫《麗(li) 人行》中有“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li) 人。”白居易詩中有“畫堂三月初三日,絮撲窗紗燕拂簷。蓮子數杯嚐冷酒,柘枝一曲試春衫。”歐陽修《采桑子》有“清明上巳西湖好”。隨後,學堂學子圍坐在一起討論此章由暮春所引發的各種可能性意蘊。老師與(yu) 學子又進行了“各言爾誌”環節,大家談論了各自的職業(ye) 規劃與(yu) 願景。這種方式拉進了師生距離。學堂老師雖不敢與(yu) 聖人同語,也讓學子們(men) 至少從(cong) 形式上體(ti) 會(hui) 了當年孔子弟子們(men) “親(qin) 炙”的感覺。
姚老師講座後,做反思如下。此次講座與(yu) 以往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yu) 改變了前三講“老師講、學生聽”,然後師生互動討論這樣刻板固定形式,而是將室內(nei) 講授、演繹與(yu) 室外遊賞結合起來,大大增加了趣味性與(yu) 直觀性。情境交融式、沉浸式的新形式更能引起新時代大學生對《論語》的興(xing) 趣。
據悉,此次研讀《論語•先進》與(yu) 賞春活動是青島城市學院孔子學堂推出的《論語精讀》係列活動。此文化講座係列屬青島市城陽區委黨(dang) 史研究中心2021年度課題研究計劃項目《鄭康成<論語注>整理與(yu) 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