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念孫】君子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鮮明標識

欄目:中央黨校機關報儒家經典新解係列
發布時間:2021-01-28 18:27:31
標簽:君子文化

君子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鮮明標識

作者:錢念孫(安徽省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員、安徽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來源:《學習(xi) 時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臘月初十日庚午

          耶穌2021年1月22日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倡導的仁、義(yi) 、禮、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各種美好品德往往融合並集中到一個(ge) 人格形象即君子人格身上。學習(xi) 時報即日起開設“我看君子文化”欄目,意在弘揚君子文化,煥發人們(men) 內(nei) 心的美好價(jia) 值理念和道德情懷。——編者

 

如果說,在物質創造層麵最能彰顯中華文化顯著特點的是長城和故宮,那麽(me) ,在精神創造層麵最能代表中華文化鮮明標識的就是君子文化。

 

君子是中華民族效行相宜的正麵人格

 

“君子”一詞早在殷周時期已頻繁使用。從(cong) 詞源學的意義(yi) 看,“君”是一個(ge) 會(hui) 意字,在字形上從(cong) 尹從(cong) 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發布命令,“君”即指發號施令的人。在西周及春秋時期,“君子”主要是對各級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早期“君子”概念雖然多半專(zhuan) 指社會(hui) 特定人群,但已有明確的價(jia) 值導向。《周易》乾卦、坤卦爻辭雲(yun)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國語·晉語》言:“人之有學也,猶木之有枝葉也。木有枝葉,猶庇蔭人,而況君子之學乎?”如此倡導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崇文向學等等,都為(wei) 此後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的形成發展,植入了胚胎基因,奠定了品質基礎。

 

曆史演進到春秋戰國時代,君子概念的意義(yi) 發生重大變化,即由原來主要指稱“有位者”衍變為(wei) 更多指代“有德者”。促成這一轉變的主要功臣不是別人,正是儒家創始人孔子。記載孔子及其弟子思想和言行的《論語》,全書(shu) 不到16000字,君子一詞出現107次,使用頻率之高反映孔子對君子人格的鍾愛和悉心打造。

 

孔子繼承西周以來有關(guan) 君子論述的思想資料,認為(wei) 崇德向善、崇文向學等不應隻是對少數權貴的要求,也應是多數人普遍追尋的目標。《論語》從(cong) 頭至尾20篇,每一篇章都以若幹段落從(cong) 不同方麵對“君子”人格不斷刻畫、反複雕塑。盡管在有些語境下仍然專(zhuan) 指“有位者”,但總體(ti) 傾(qing) 向卻是對“有德者”的描述和界定。

 

“君子喻於(yu) 義(yi) ,小人喻於(yu) 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一方麵在君子與(yu) 小人的對舉(ju) 和比較中,捕捉和勾勒君子的形貌與(yu) 品格;另一方麵又指出君子並非高不可攀的聖人,強調“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從(cong) 而使君子又與(yu) 聖人拉開距離,成為(wei) 一種可望可及、可學可做的正麵人格形象。

 

君子文化浸潤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作為(wei) 孔子精心塑造的理想又現實、尊貴又親(qin) 切、高尚又平凡的人格形象,君子人格在中華民族數千年跋涉前行的曆史長河中,受到社會(hui) 各階層人士的廣泛認同和推崇。以儒家思想為(wei) 主幹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曆來倡導的仁、義(yi) 、禮、智、信及忠、孝、廉、悌等為(wei) 人處世的倫(lun) 理規範,這些美好品德無不注入、融合並集中、匯聚到一個(ge) 人格形象即君子人格身上。正是如此,思想家辜鴻銘說,孔子的全部哲學體(ti) 係和道德教誨可以歸納為(wei) 一句話,即“君子之道”。

 

關(guan) 於(yu) 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解說和闡發,不僅(jin) 在浩如煙海的曆代典籍裏俯拾即是數不勝數,而且數千年來一直以托物言誌的方式浸潤和滲透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為(wei) 什麽(me) 中國有著悠久的愛玉、佩玉傳(chuan) 統?除了玉作為(wei) 一種“美石”具有欣賞價(jia) 值和經濟價(jia) 值外,主要在於(yu) 自殷周時期起我們(men) 的祖先就將玉的特質與(yu) 君子的品格相類比,賦予玉諸多君子品格的寓意。“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yu) 玉比德焉”。家喻戶曉的《三字經》雲(yun)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這句出自《禮記·學記》裏的話,與(yu) 其說強調隻有經過細心雕琢打磨,玉石才能成為(wei) 國之寶器;不如說這更是通過比喻說明學習(xi) 對人增長知識、明白事理的重要性。

 

為(wei) 什麽(me) 中國畫自宋代以來畫的最多的題材是梅蘭(lan) 竹菊?因為(wei) 梅蘭(lan) 竹菊在古代就被稱作“四君子”。以花草樹木比喻君子人格的做法,早在先秦時期典籍《詩經》《離騷》裏已屢見不鮮。《孔子家語》雲(yun) :“芝蘭(lan) 生於(yu) 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wei) 窮困而改節”。這裏以蘭(lan) 喻人,表達對君子情懷和節操的推崇,說明早在春秋戰國之時已形成以物喻人的“比德”傳(chuan) 統。梅蘭(lan) 竹菊被稱作“四君子”,正是這一傳(chuan) 統延續發展的豐(feng) 碩成果,也是君子文化深入人心的突出表現。梅蘭(lan) 竹菊成為(wei) 曆代詩人、畫家反複吟詠和描繪的對象,正緣於(yu) 其形象蘊含著君子人格的高貴品性。

 

君子和君子文化不僅(jin) 在器物、植物以及動物、飲食等方麵均有充分的表現,而且作為(wei) 一種深厚的文化積澱,綿延數千年傳(chuan) 承下來,傳(chuan) 得眾(zhong) 所周知、傳(chuan) 得影響深遠、傳(chuan) 得深入人心,直至今天仍活在老百姓的口頭和心中。“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成人之美”“君子不奪人所好”“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絕交無惡言”“君子動口不動手”等。類似這些至今活躍於(yu) 人們(men) 口頭的民諺俗語起碼有100多句,涉及我們(men) 做人做事的方方麵麵,足以說明君子文化常常以“習(xi) 用而不察、日用而不覺”的方式,潤物無聲地熏陶和浸染我們(men) 日常生活。

 

君子文化培植中國人的精神氣質

 

君子文化作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思想精髓和鮮明標識,其內(nei) 涵和特質不管人們(men) 自覺或不自覺、意識到或沒有意識到,都早已成為(wei) 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核心部分,千百年來對中國人的思想、情感、行為(wei) 、生活等發揮著不可低估的引導和規範作用。這種製約和影響,隨著天長日久的歲月積累,逐漸成為(wei) 某種思維定式、情感取向、生活態度乃至經驗習(xi) 慣,培植和潤澤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

 

自春秋戰國以來,中國曆朝曆代多將值得推崇和效法的仁人誌士稱作君子,從(cong) “戰國四君子”到“戊戌變法六君子”“抗戰六君子”等等,舉(ju) 不勝舉(ju) 。考察曆代傑出君子的作為(wei) ,明顯體(ti) 現出三大特質:一是以天下興(xing) 亡、匹夫有責為(wei) 重點的擔當精神和家國情懷;二是以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為(wei) 重點的互助理念和社會(hui) 關(guan) 愛思想;三是以正心篤誌、崇德弘毅為(wei) 重點的修身要求和向善追求。這三大特質,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國家層麵的價(jia) 值目標,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會(hui) 層麵的價(jia) 值取向,倡導“愛國、敬業(ye) 、誠信、友善”個(ge) 人層麵的價(jia) 值準則等,完全是一脈相承、心心相印,乃至可以對接貫通的。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如何立足?時下流行的誦讀古代經典、組織詩詞大賽、傳(chuan) 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及傳(chuan) 統節日等,當然都是有效的途徑。怎樣從(cong) 中華文化的總體(ti) 精神上把握和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並使之“與(yu) 當代文化相適應、與(yu) 現代社會(hui) 相協調,以人們(men) 喜聞樂(le) 見、具有廣泛參與(yu) 性的方式推廣開來”?我以為(wei) 研究和倡行君子文化,可以說找到了打通和連接傳(chuan) 統與(yu) 當代的一個(ge) 新的通道接口,不失為(wei) 一條別開生麵又切實可行的路徑和辦法,從(cong) 而在當代社會(hui) 豎起一麵具有深厚傳(chuan) 統底蘊和時代精神的文化旗幟。

 

君子文化是培育和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能夠直接活態嫁接並在新時代開花結果的老樹新枝。這種活態嫁接的過程,就是實現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過程:一方麵,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獲得傳(chuan) 統文化這株參天大樹龐大根係的豐(feng) 富滋養(yang) ;另一方麵,君子文化這株昂首向上的千年古木在現代陽光雨露的沐浴和浸潤下不斷抽出新的枝條,結出新的碩果。

 

我們(men) 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關(guan) 鍵是要激活、煥發人們(men) 內(nei) 心由傳(chuan) 統文化長期熏染而形成的價(jia) 值理念和道德情懷,簡言之,就是對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wei) 典型特征的君子人格的尊崇和追求。通過挖掘、整理、闡發和弘揚,讓君子文化這顆最能體(ti) 現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精氣神”的種子,在新時代犁鏵翻墾的神州大地上茁壯成長,呈現蔚為(wei) 壯觀的繁茂景象。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