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岩】電影《金剛川》好在哪裏?“正能量”“小粉紅”錯在哪裏?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20-10-28 01:06:35
標簽:《金剛川》
冼岩

作者簡介:冼岩,男,獨立學者。

原標題:《金剛川》好在哪裏?

作者:冼岩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表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九月十一日癸卯

          耶穌2020年10月27日

 

 

 

看了《金剛川》,初覺平淡,後來淚流滿麵。

 

影片的主題是“家國”,處處強調家國一體(ti) ,有了國家的強大,才有百姓的安康;

 

表現的重心是“犧牲”,正是有無數先烈的慷慨赴死,才有中華民族的向死而生。

 

今天,富強的祖國和安穩的和平,就是已逝英雄們(men) 最好的豐(feng) 碑!

 

 

影片最成功之處有二:

 

一是淡化了意識形態色彩,將主題錨定在“家國”,極大擴展了潛在的受眾(zhong) ,同時也擴展了愛國主義(yi) 陣營。

 

一些人責怪,影片中一句也沒提抗美援朝的決(jue) 策者、推動者和毫無疑問的最大貢獻者毛澤東(dong) ——但這正是影片的高明之處。

 

毋庸置疑,對毛的評價(jia) 中國至今還存在爭(zheng) 議,如果影片揚毛,那麽(me) 來看的,隻會(hui) 是正麵評價(jia) 毛者;不提毛,則無論對毛持何種態度,都可能進來觀看,隻需要你認兩(liang) 個(ge) 字“中國”。

 

這也是慶典時,天安門廣場擺設孫中山畫像的原因:著眼於(yu) 中華民族的最大公約數,無論你擁毛,還是否毛;無論是共產(chan) 黨(dang) ,還是國民黨(dang) ,都可以成為(wei) 今天中國需要的愛國力量。

 

 

 


淡化意識形態,是影片能贏得更大範圍認可的原因,但這並不是拍片之必須。

 

那些熱心於(yu) 歌頌毛的人,大可以自己出錢、出力、請人,拍一部乃至多部意識形態濃厚的抗美援朝影片,相信也會(hui) 有不少人觀看。

 

但是,你們(men) 沒理由要求每部影片都必須如此,所有人都必須按照你們(men) 的意識形態喜好來拍片。

影片成功之二在於(yu) ,認真按照好萊塢的套路,塑造了一個(ge) “美國英雄”的形象,然後讓“中國英雄”幹掉他——這是從(cong) 根本上,以文藝方式打掉美國迷信、樹立國人自信的傑作。

 

此前通過好萊塢電影風靡全球、在中國也擁有無數粉絲(si) 的“美國英雄”,現在被“中國英雄”比下去了。

 

中國不但有了自己的英雄形象,而且這個(ge) 英雄不是關(guan) 起門來稱雄,也不是隻欺負草包式的外國炮灰,而是能夠直接與(yu) 普世價(jia) 值的最高人格代表較量,並且戰而勝之。

影片最高明之處,是沒有把美國兵演繹成素質低下、隻能憑武器造成殺傷(shang) 的低能兒(er) ,而是將其塑造成了可堪一戰的對手。

 

敵強方顯我強,敵人的高素質,更烘托英雄們(men) 付出的分量和意義(yi) 。這樣的展現,讓那些美粉也無話可說。

 

要不然,他們(men) 可能會(hui) 想:在朝鮮戰場上被共軍(jun) 幹掉的,隻是美軍(jun) 中的雜碎;真正的美國英雄,永遠不敗。

 

 

影片對中美英雄的不同刻畫,也展現了兩(liang) 國不同的文化源流。

 

美國英雄的特點是冒險,不管在這裏還是在好萊塢電影中,美國人崇尚的是個(ge) 性張揚及其帶來的個(ge) 人成功;

 

中國英雄的特點是犧牲,不管是在本片中還是其他文藝作品中,中國人最崇敬的,是那些勇於(yu) 為(wei) 集體(ti) 、為(wei) 共同理想而付出,乃至獻身的英雄。

 

為(wei) 有犧牲多壯誌,正因為(wei) 有無數英雄兒(er) 女前赴後繼,中華民族才能綿延千年、屹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

但就是這樣一部充滿正能量的影片,卻遭到不少“小粉紅”的攻擊甚至責罵。

 

部分原因可能是導演管虎此前拍攝了《八佰》——實在很難理解那些批評《八佰》的人,那難道不是一部描寫(xie) 抗戰的影片嗎?

 

為(wei) 什麽(me) 要罵?是因為(wei) 說的是國民黨(dang) 抗戰而沒說共產(chan) 黨(dang) 抗戰?但國民黨(dang) 抗戰我黨(dang) 現在不也予以肯定嗎,為(wei) 什麽(me) 還不能說?

 

如果說不能隻說國民黨(dang) 、不說共產(chan) 黨(dang) ,但這一仗確實是國民黨(dang) 打的,怎麽(me) 說共產(chan) 黨(dang) ?難道這一仗不能說,說就隻能說失敗,不能說其中的亮點?

 

那些想看共產(chan) 黨(dang) 抗日的,可以呼籲,也可以自己出錢、出力拍攝這樣的影片,沒有人會(hui) 阻止你,但你也不能阻止別人拍拍其他抗日故事,不能說世界上隻能存在你喜歡看的電影,其他的都要封殺。

更多的批評還是針對《金剛川》作品本身,理由無非是把美軍(jun) 演得太強、共軍(jun) 演得太慘,以及不講政治之類。

 

最無恥的評論,是說影片惡毒,用心險惡,其中傳(chuan) 播頗廣的一篇文章是網名“托卡馬克之冠”的影評。

 

 

 

按照該影評的說法,影片的取名就是一個(ge) 陰謀,因為(wei) 除了《金剛川》,據說影片還另有一英文名《The Sacrifice》,就是“犧牲”的意思

 

——竟然鼓吹讓誌願軍(jun) 犧牲,所以用心險惡(不知道該作者對太祖那句著名的“不怕犧牲”如何評論?另外,《紅岩》的名字是不是也別有用心,竟然把革命者比著石頭?)。

 

該影評認為(wei) ,影片渲染誌願軍(jun) 的犧牲精神,其實是高級黑,是諷刺共軍(jun) 戰術水平低、隻能靠死人、“依靠不當人才贏得勝利”;

 

影片中戰士因為(wei) 身邊戰友逝去而更加拚命戰鬥這樣一個(ge) 戰場上的普遍規律,也成了醜(chou) 化英雄的證明,因為(wei) 犧牲竟然不完全是為(wei) 了革命的勝利,同時還為(wei) 了戰友之情!

 

影評還批評影片矮化了共軍(jun) 的防空能力、拔高了美軍(jun) 的空襲能力,據說金剛川時期雙方的力量對比已非如此

 

——對於(yu) 這種戰爭(zheng) 細節,筆者不了解,但就算影評說的是事實,影片難道就不能借此反映整場朝鮮戰爭(zheng) 中中美裝備力量懸殊的現實嗎?

 

難道就因為(wei) 局部有優(you) 勢就一定隻能表現優(you) 勢,而不能借指整場戰爭(zheng) 的形勢,否則就是“拐彎抹角的放黑屁”?

對任何問題的看法都不可能強求一律,所以,出現這樣的影評並不奇怪。

 

令我驚訝的是,竟然有不少“正能量”人士都認同、傳(chuan) 播這種完全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文字。

 

 

 

如果這篇文章的邏輯成立,那麽(me) 世界上就沒有什麽(me) 文藝作品不是反中共、反中國的陰謀,沒有什麽(me) 不“惡毒”了,包括那些廣為(wei) 人知,也為(wei) 眾(zhong) 多大小粉紅所極力推崇的作品:

 

《紅岩》當然是壞作品,竟然敢說國民黨(dang) 抓了那麽(me) 多共產(chan) 黨(dang) ,而且隻寫(xie) 國民黨(dang) 抓共產(chan) 黨(dang) ,不寫(xie) 共產(chan) 黨(dang) 抓國民黨(dang) ,這不是諷刺我黨(dang) 無能嗎?

 

《戰狼2》也包藏禍心,影片開頭就是軍(jun) 屬、烈屬被人欺負,這不是諷刺黨(dang) 和政府保護不了軍(jun) 屬、烈屬,竟然要靠偶然探視的戰友保護,而保護了戰友家屬的英雄,竟然受到嚴(yan) 厲處分,這是對我軍(jun) 、我黨(dang) 、我政府何等惡毒的攻擊?

 

《流浪地球》更是喪(sang) 心病狂,領導主角他們(men) 的,竟然不是我黨(dang) ,而是什麽(me) “聯合政府”,這是不是在暗示,我黨(dang) 將來要失敗,或者被和平演變?

 

——按照這樣的邏輯演繹下去,專(zhuan) 門戴著顯微鏡找茬,還能有讓人說話的地方嗎?還有什麽(me) 話能夠被說嗎?

這一刻,我為(wei) “正能量”悲哀。那種把自己的理念、理想神聖化,容不得一絲(si) 一毫不同雜色的想法、做法似乎正在回頭。

 

曆史證明,這種做法隻會(hui) 使“正能量”陣營的朋友越來越少、敵人越來越多,最終物極必反。

 

幸運的是,今天的中國,這種極端化的“正能量”隻是社會(hui) 之一極,還無法主導中國的發展方向;讓他們(men) 來對衝(chong) 另一端的“美精”,可以說是得其所哉。

 

不但現實中的中國走向不由他們(men) 主導,現實中的票房也由不得他們(men) 做主,所以,就讓他們(men) 自己對自己表演義(yi) 憤填膺、自娛自樂(le) 好了,其他人大可一笑視之。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