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順 著《儒家文學史綱》出版暨後記

欄目:新聞快訊
發布時間:2020-09-13 02:05:08
標簽:儒家文學史綱
黃玉順

作者簡介:黃玉順,男,西元一九五七年生,成都人,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博士。曾任四川大學哲學係教授,現任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著有《易經古歌考釋》《超越知識與(yu) 價(jia) 值的緊張——"科學與(yu) 玄學論戰"的哲學問題》《麵向生活本身的儒學--黃玉順"生活儒學"自選集》《愛與(yu) 思——生活儒學的觀念》《儒學與(yu) 生活——"生活儒學"論稿》《儒家思想與(yu) 當代生活——"生活儒學"論集》《生活儒學講錄》等。

黃玉順 著《儒家文學史綱》(專(zhuan) 著)出版暨後記

 

 

 

書(shu) 名:《儒家文學史綱》(專(zhuan) 著)

作者:黃玉順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8月

 

【作者簡介】

 

黃玉順:當代哲學“生活儒學”學派創立者,現任山東(dong) 大學二級教授、特聘教授,儒學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山東(dong) “泰山學者”特聘專(zhuan) 家。

 

【目錄】

 

緒論

導論

第一節  儒學的審美德性論

一、得天為(wei) 性

二、愛美之情

三、賦詩作樂(le)

第二節  儒學的審美活動論

一、率性為(wei) 道

二、求美之意

三、興(xing) 詩成樂(le)

第三節  儒學的審美教化論

一、修道為(wei) 教

二、審美之知

三、詩教樂(le) 化

第一章  先秦時代的儒家文學

第一節  儒學的醞釀與(yu) 文學的興(xing) 起

一、中華文明的起源與(yu) 中國文學的誕生

二、《詩經》與(yu) 《書(shu) 經》

三、儒家哲學的原始文本與(yu) 儒家美學的初步孕育

第二節  儒學的誕生與(yu) 文學的早期發展

一、春秋思潮與(yu) 文學潮流

二、孔子與(yu) 儒學

三、孔門高徒與(yu) 儒家文學

第三節  儒學的早期發展與(yu) 文學的初步繁榮

一、諸子的百家爭(zheng) 鳴與(yu) 文學的百花齊放

二、子思、孟軻與(yu) 文學

三、荀卿與(yu) 《易傳(chuan) 》的文學成就

第二章  經學時代的儒家文學

第一節  儒學的時代轉換與(yu) 文學的時代特征

一、學術的嬗變

二、經學的興(xing) 起

三、儒學的轉換

第二節  儒學與(yu) 漢代文學理論

一、儒學與(yu) 漢代詩學

二、儒學與(yu) 漢代美學

三、儒學與(yu) 漢代文論

第三節  儒學與(yu) 漢代文學創作

一、儒學與(yu) 漢代散文

二、儒學與(yu) 漢代辭賦

三、儒學與(yu) 漢代詩歌

第三章  玄學佛學時代的儒家文學

第一節  魏晉玄學與(yu) 文學

一、玄學與(yu) 儒學

二、玄學與(yu) 文學理論

三、玄學與(yu) 文學創作

第二節  南北思潮與(yu) 文學

一、南北學風

二、南北文學理論

三、南北文學創作

第三節  隋唐文學

一、儒學與(yu) 佛學

二、隋唐文學理論

三、隋唐文學創作

第四章  理學時代的儒家文學

第一節  宋元儒學與(yu) 文學

一、宋元儒學與(yu) 理學

二、宋元儒學與(yu) 文學理論

三、宋元儒學與(yu) 文學創作

第二節  明代儒學與(yu) 文學

一、明代儒學

二、明代儒家文學理論

三、明代儒家文學創作

第三節  清代儒學與(yu) 文學

一、清代理學與(yu) 樸學

二、清代儒學與(yu) 文學理論

三、清代儒學與(yu) 文學創作

第五章  近代以來的儒家文學

第一節  儒學與(yu) 近代文學

一、洋務時期的儒學與(yu) 文學

二、維新時期的儒學與(yu) 文學

三、民主革命時期的儒學與(yu) 文學

第二節  儒學與(yu) 現代文學

一、五四時期的儒學與(yu) 文學

二、五四以後的儒學與(yu) 文學

三、抗戰以來的儒學與(yu) 文學

第三節  儒學與(yu) 當代文學

一、大陸的儒學與(yu) 文學

二、海外的儒學與(yu) 文學

三、儒學與(yu) 文學的未來展望

主要參考書(shu) 目

後記

 

【後記】

 

這本書(shu) 稿寫(xie) 成於(yu) 2001年6月,原屬於(yu) 我的導師蒙培元先生所主編的一套叢(cong) 書(shu) 《儒學與(yu) 中國文化》,屬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重點課題,但因故未能出版。

 

我過去曾專(zhuan) 治中國文學,而同時又酷愛哲學、頗好儒學;而後專(zhuan) 修中國哲學、主攻儒學,卻未能忘懷於(yu) 文學。所以,當蒙先生以此書(shu) 的寫(xie) 作任務交代於(yu) 我時,我欣然接受、甚至頗有“正中下懷”之感。這是因為(wei) :我自認對於(yu) 中國文學還算是略知一二,而後來的研究方向是儒學,此二者之結合,正相應於(yu) 這個(ge) 題目。孰料後來諸事纏身,臨(lin) 筆倉(cang) 促,好歹算把它弄出來了,至於(yu) 及格與(yu) 否,讀者自有明察。

 

此書(shu) 原題為(wei) 《儒學與(yu) 中國文學》,現在改名為(wei) 《儒家文學史綱》。不過,書(shu) 中敘述的內(nei) 容未做任何改動,以保存我當時認識水平的原貌。我的理解是:“儒家文學”是“儒學”的一個(ge) 方麵,而且顯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ge) 方麵。然而如今研究儒學的人,通常重視儒家哲學、儒家史學,但基本上都忽略了儒家文學。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我這本書(shu) ,算是在這方麵“拾遺補缺”的一種努力吧。

 

黃玉順

 

2019年3月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