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展格局下儒學的傳承創新與使命研討會”在山東大學召開,由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辦

欄目:新聞快訊
發布時間:2020-09-09 17:25:48
標簽:尼山論壇學術

原標題:專(zhuan) 家建言新發展格局下儒學的傳(chuan) 承創新 開啟尼山論壇學術預熱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七月廿一日甲寅

          耶穌2020年9月8日

 

 

 

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學典表示,儒學研究如何與(yu) 新發展格局相適應,如何服務於(yu) 新發展格局,如何為(wei) 新發展格局提供曆史文化的支撐等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孫宏瑗 攝

 

濟南9月8日電(孫宏瑗)由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辦的“新發展格局下儒學的傳(chuan) 承創新與(yu) 使命——《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關(guan) 於(yu) 傳(chuan) 統文化重要論述學習(xi) 研討會(hui) ”8日在山東(dong) 大學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ju) 行。與(yu) 會(hui) 學者共同研討新發展格局下儒學的傳(chuan) 承創新與(yu) 使命。該會(hui) 議也是即將於(yu) 今年9月底舉(ju) 辦的第六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的學術預熱活動之一。

 

“近年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對話逐年加強和發展,但局限於(yu) 我們(men) 主動給予,局限於(yu) 表層文化。”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名譽理事長、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院長許嘉璐通過書(shu) 麵致辭表示,要以他國為(wei) 鑒,不斷改進工作。

 

 

 

9月8日,由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辦的“新發展格局下儒學的傳(chuan) 承創新與(yu) 使命——《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關(guan) 於(yu) 傳(chuan) 統文化重要論述學習(xi) 研討會(hui) ”在山東(dong) 大學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ju) 行。孫宏瑗 攝

 

許嘉璐稱,從(cong) 文化角度講,“加快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其“內(nei) 循環”是要充分做好中國傳(chuan) 統的儒家、墨家等之間的交流,“大循環”是通過尼山論壇等平台向世界發出文明互鑒的信號。儒學界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麵對世界格局大變化,學者要麵向社會(hui) 、麵向世界、麵向未來,勇於(yu) 擔當起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使命。

 

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學典表示,儒學研究如何與(yu) 新發展格局相適應,如何服務於(yu) 新發展格局,如何為(wei) 新發展格局提供曆史文化的支撐等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我們(men) 應該在更大規模、更深程度上開展儒學與(yu) 自由主義(yi) 的對話、文明之間的對話。”尼山論壇為(wei) 不同文明進行交流、互相加深理解提供平台,承擔著更多使命。

 

 

 

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理事長、山東(dong) 大學校長樊麗(li) 明表示,在推動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曆史關(guan) 頭,人文學術承擔著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的重要使命。孫宏瑗 攝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表示,文明多樣性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人文基礎。“我們(men) 要堅持和擁抱文明多樣性,打破阻礙人類交往的精神隔閡,讓各種文明和諧共存,並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讓古老的文明智慧照進未來。”

 

“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的經濟發展時期,我們(men) 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以信息化、智能化為(wei) 杠杆培育新功能,這對於(yu) 新時期的儒學研究有直接的指導意義(yi) 。”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小健認為(wei) ,新發展格局下儒學的傳(chuan) 承要做到守正創新,在人類發展的大潮中為(wei) 世界提供中國智慧。他建議,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著力兩(liang) 岸青年和鄉(xiang) 村儒學的活動,推動兩(liang) 岸同胞共同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理事長、山東(dong) 大學校長樊麗(li) 明表示,在推動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曆史關(guan) 頭,人文學術承擔著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的重要使命。

 

 

 

9月8日,由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辦的“新發展格局下儒學的傳(chuan) 承創新與(yu) 使命——《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關(guan) 於(yu) 傳(chuan) 統文化重要論述學習(xi) 研討會(hui) ”在山東(dong) 大學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ju) 行。孫宏瑗 攝

 

“中華文化如何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yu) 時俱進,是擺在我們(men) 麵前的重要課題。”樊麗(li) 明說,以儒學為(wei) 代表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當今新發展格局下將發揮新的作用。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奮進過程中,人文學者要繼續保持堅定的民族自信,繼續鞏固共同的情感和價(jia) 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必須敢擔當、有作為(wei) 。山東(dong) 大學也會(hui) 為(wei) 築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做出新的貢獻。

 

此次會(hui) 議由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山東(dong) 大學分中心、山東(dong) 大學中華美德教育學院承辦。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