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義堂】《魯國春秋》的十大發現

欄目:書評讀感
發布時間:2020-05-14 01:19:11
標簽:《魯國春秋》

《魯國春秋》的十大發現

作者:楊義(yi) 堂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四月廿一日丙辰

          耶穌2020年5月13日

 


記得是六七年前,我還是在濟寧市文物局副局長的任上,當時要申報曲阜魯國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並且籌備一個(ge) 大型的魯國故城展覽。我發現,在曲阜魯國故城片區,除了一些城門、城壕的地基之外,考古發現的東(dong) 西很少,而且魯國八百年的曆史,包括西周、春秋、戰國各個(ge) 時期,沒有一個(ge) 基本的線索,辦展真是巧婦難為(wei) 無米之炊。我就下決(jue) 心自己查閱曆史資料,從(cong) 《春秋》《左傳(chuan) 》《史記》《漢書(shu) 》入手,結合一些近年來的考古發現,把魯國史捋清楚。


2018年底,我寫(xie) 出了第一版《魯國春秋》。曲阜師範大學原校長傅永聚、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等師友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傅永聚校長說:“《魯國春秋》是一部拓荒性力作,用文學的秀美、史學的嚴(yan) 謹、儒學的正統、考古學的實證,來演繹和續寫(xie) 孔子的《春秋》,讓中華文化原典走進今天的生活,意義(yi) 重大而深遠。”


楊朝明院長親(qin) 自寫(xie) 序,說寫(xie) 出了“魯國之史,魯國之韻,魯國之魂。”這部書(shu) 也獲得了濟寧市文藝精品工程獎。許多人說這是繼《春秋》三傳(chuan) 之後的《楊氏春秋傳(chuan) 》。


許多師友看到我在研究魯國史,主動給我提供各種魯國的資料,鼓勵我繼續這方麵的研究。


最近,我又一次對《魯國春秋》進行反複刪改,力爭(zheng) 使其更精煉,力爭(zheng) 讓中學生都能愛上《春秋》和魯國史,《魯國春秋》(經典版)再版推出。

 

通過多年的研究和“述而不作”式的整理寫(xie) 作,《魯國春秋》已經日漸完善,我感覺到這部書(shu) 的探索和寫(xie) 作,其實是一次對中華文化源頭的回顧,也是一次尋找中華民族初心的過程,其中有十大發現,願意分享給愛好中華文化的朋友。

 

發現之一:按照幹支紀年重新確立周代時間軸,夏商周斷代工程是錯誤的。


新發現的《魯世家年表》是按照幹支記年,第一句就是“己卯,周武王十三年,封周公於(yu) 曲阜,國曰魯。”這句話信息量巨大啊!己卯年是公元前1122年,武王克商,分封諸侯,封薑太公於(yu) 齊國,封周公於(yu) 魯國。武王克商這一年,被認為(wei) 是國家重大工程——夏商周斷代工程的重要支點,夏商周三代的曆史都是按照這個(ge) 時間推算的。當時的200多名曆史、文物、天文、化學等領域的頂級專(zhuan) 家討論來討論去,最後認定武王克商之年為(wei) 公元前1046年,中小學教科書(shu) 就是按照這個(ge) 時間編纂的。


科學家們(men) 枉顧曆史文獻中幹支紀年的資料,按照碳14來確定年代的,看似科學,但是,碳14技術並不成熟,誤差比較大,曆代周天子在世的時間都對不上號,自推出之日就爭(zheng) 議不斷。《魯世家年表》中按照幹支紀年,有周天子的年號,把每一代周王的在位時間都標清了,和《尚書(shu) 》裏麵的諸多記載、與(yu) 朝鮮曆史中周封箕子的時間相一致。這個(ge) 年譜記載周成王在位38年,和近年來考古發現的堯公簋的記載一致,而夏商周斷代工程認定為(wei) 22年,顯然夏商周斷代工程是錯誤的。夏商周三代的曆史以後要重新改寫(xie) 了!

 

發現之二:周代“敬德保民”的治理理念,是“為(wei) 人民服務”思想的源頭。


商周之變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革,周公攝政之後,他感到像商朝那樣單純地祭祀上天和祖先不靠譜,要長治久安,應該推行德政,安定民心。周公對蔡叔的兒(er) 子蔡仲訓話,說:“皇天無親(qin) ,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尚書(shu) ·蔡仲之書(shu) 》)。”他對弟弟康叔封說:“嗚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見(《尚書(shu) ·康誥》)。”周公讓康叔封在衛國戒酒,提道出了“人無於(yu) 水監,當於(yu) 民監(《尚書(shu) ·酒誥》)。”。


馬克思主義(yi) 原典中並沒有為(wei) 人民服務的思想,第一代領導人傳(chuan) 統文化的底子十分深厚,對中國曆代王朝的興(xing) 衰更替也是了然於(yu) 心,延安時代就在思考興(xing) 亡問題,和黃炎培還有一段關(guan) 於(yu) 興(xing) 亡周期的精彩論述。他能夠從(cong) 中國文化中歸納出“為(wei) 人民服務”的思想,是曆史的必然,也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根基於(yu) 中華文化沃土使然。

 

發現之三:周代不是奴隸社會(hui) ,而是封建社會(hui) ,屬於(yu) 貴族民主體(ti) 製。


周朝初期,分封諸侯,“封邦建國”,“以藩屏周”。利用冊(ce) 封,周天子把土地以及居民分賜給受封的諸侯,叫他們(men) 在自己的封地內(nei) 建立諸侯國。諸侯再將封地以及居民分封給自己的親(qin) 族,叫他們(men) 作卿大夫。諸侯必須服從(cong) 周天子的命令;應該定期進行朝貢,還應該率領自己的武士和軍(jun) 隊,接受周天子的調遣。朝政由大夫來共同管理,執政的大夫也稱“輔二”,在需要的時候,可以代王自立。周公就曾經攝政成王,魯國魯隱公和季平子都曾經代政稱君。周代實行國野鄉(xiang) 遂製度,居住在國都和近郊鄉(xiang) 的人,稱為(wei) 國人,可以參軍(jun) 打仗,參與(yu) 國家事務;住在遠郊的居民,稱野人,不能當兵,隻能供應糧草,也不能參與(yu) 國家事務。西周有“國人暴動”,魯國國人曾經驅逐慶父。魯國還有著名的曹劌論戰,普通的國人也可以找國君談論政事。

 

發現之四:《詩經》是一套魯國宮庭裏演奏的配樂(le) 詩歌,也是君子說話的指南。


周公製禮作樂(le) ,建立了一套禮樂(le) 製度,都要在宮廷裏演奏這些音樂(le) 和舞蹈。魯國在建國之初,就建了自己的大型樂(le) 隊,既有宮廷宴會(hui) 時演奏的《雅》、祭祀祖先的《頌》,也有各國的《國風》,以應付各諸侯國的聘問,就像今天的軍(jun) 樂(le) 隊一樣。西周被犬戎滅亡後,周天子的樂(le) 隊沒有保存下來,其他各國的也都沒有了,隻有在魯國保存下來了。吳國的公子季劄來魯國聘問,專(zhuan) 門要聽魯國的音樂(le) 。魯國樂(le) 工和歌工先一起演唱各國的《國風》和《雅》《頌》,公子季劄都能準確點評。季劄在魯國觀樂(le) 的事情,魯國人一直津津樂(le) 道,為(wei) 自己國家能保留這麽(me) 多的周代雅樂(le) 而自豪,也為(wei) 吳國季劄能聽出來這些音樂(le) 的奧妙而深深折服。

 

《詩》也是貴族子弟最重要的教材。古代君子文質彬彬,說話前先引用《詩經》語句,孔子就說“不學詩,無以言”。魯國大夫幾乎都能熟練運用《詩》來賦比興(xing)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受到各國君臣的佩服。那個(ge) 時候的文明程度其實是挺高的。

 

孔子周遊列國之後,68歲回到魯國,開始整理典籍,他把魯國樂(le) 隊的唱詩整理下來,就是《詩經》。如果他帶著弟子們(men) 到各國去整理歌詞,到他去世的5年間,是不可能完成的。《詩經》中有很多曆史人物和曆史信息,正所謂“六經皆史”。《魯國春秋》中就引用了幾十首古詩,周公東(dong) 征中的《漸漸之石》《破斧》,文薑淫亂(luan) 的《南山》《載馳》,西周滅亡時周赧王吟誦的《黍離》等,比比皆是,用這些詩來印證曆史,渲染氣氛,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底蘊,也對讀者學習(xi) 《詩經》很有幫助。

 

發現之五:中國古代大型交響樂(le) ,比西方早了三千多年。


周代魯國在其太廟即周公廟以及僖宮、桓宮裏演出大型樂(le) 舞——八佾舞。有大型交響樂(le) 團和舞隊,演奏的是上古時代的六代舞,包括黃帝時期的《雲(yun) 門大卷》、唐堯時期的《大鹹》、虞舜時期的《韶》、夏禹時期的《大夏》、商湯時期的《大濩》以及周武王時期的《大武》。其樂(le) 舞集詩、樂(le) 、舞於(yu) 一體(ti) ,樂(le) 工演奏,歌工唱詩,舞工跳舞。《三字經》上說的“匏土革,木石金,竹與(yu) 絲(si) ,乃八音”,八類樂(le) 器和樂(le) 隊,那時候都有了。伴奏有編鍾、鐃、鐸等金屬樂(le) 器,磬等石製樂(le) 器,柷、敔等木製樂(le) 器,簫、笛等竹製樂(le) 器,笙、竽等匏形樂(le) 器,塤等陶製樂(le) 器,琴、瑟等弦樂(le) 器和革鼓等打擊樂(le) 器,一共有105種。


此外,還有了較為(wei) 複雜的音律,六代樂(le) 舞被後世稱為(wei) 先王之樂(le) 和宮廷雅樂(le) 。西周初年製定的雅樂(le) 體(ti) 係,是中國音樂(le) 舞蹈的高峰,是樂(le) 舞文化進入成熟期的裏程碑。這種大型交響樂(le) 比“西方交響樂(le) 之父”——奧地利作曲家海頓早了三千多年。後來,這些韶樂(le) 和舞蹈,在曆代祭孔樂(le) 舞中被保留下來了。

 

發現之六:孔子不是“野合而生”,而是居住在鄉(xiang) 野。


周代實行國野鄉(xiang) 遂製度,周天子有六鄉(xiang) 六遂,魯國有三鄉(xiang) 三遂。孔子出生在在魯國東(dong) 南的昌平鄉(xiang) ,這裏群山起伏,山環水繞,有一座小山,叫尼丘山,尼丘山一帶屬於(yu) 野。孔子的父親(qin) 叔梁紇的祖上是宋國貴族。叔梁紇的高祖孔父嘉是宋國帶兵的大司馬,在宮廷內(nei) 亂(luan) 中被殺,後代為(wei) 了逃避宋國的內(nei) 亂(luan) 和仇殺,從(cong) 宋國逃到了魯國,失去了在宋國世卿世祿的爵位。到了叔梁紇的父親(qin) 那一輩,就是普通的布衣了。


叔梁紇身材高大魁梧,體(ti) 格威猛強壯,他不甘沉淪,投奔在“三桓”之一的孟獻子的軍(jun) 隊裏,做了一名士兵。叔梁紇也憑借戰功被封為(wei) 陬邑大夫,重新躋身最下等的“武士”階層。叔梁紇先娶了妻子施氏,生了九個(ge) 女兒(er) ,沒有兒(er) 子,叔梁紇很失望。又娶了一位小妾,生了一個(ge) 兒(er) 子,可惜是個(ge) 瘸子,取名孟皮,不能參加祭祀。當時叔梁紇已經六十六歲了,聽說鄰村顏家有三個(ge) 女兒(er) ,叔梁紇就到顏家去求婚。顏父征求三個(ge) 女兒(er) 的意見,隻有小女兒(er) 顏徵在答應嫁給叔梁紇。他們(men) 還去“廟見”,就是去家族祠堂祭拜祖宗。孔子就出生在尼山下的一個(ge) 小山洞裏,那個(ge) 小山洞叫夫子洞。

 

《史記》作者司馬遷在《孔子世家》裏寫(xie) 到:“紇與(yu) 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從(cong) 那以後,對孔子野合而生的謾罵不絕於(yu) 耳,對“野合”的解釋也是五花八門。

 

2015年,江西南昌的西漢海昏侯墓出土了2萬(wan) 多件文物,墓中發現了一塊孔子漆器屏風,上麵有最早的孔子畫像,還有幾行字:“孔子生魯昌平鄉(xiang) (陬)邑。其先‘宋人’也,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根。根與(yu) 顏氏女野居而生孔子,禱於(yu) 丘。”

 

看看,這裏不是“野合”,而是“野居”,就是住在比“鄉(xiang) ”更遠的“野”!司馬遷老先生寫(xie) 錯了一個(ge) 字,給孔子和他的父母帶來了千古罵名。

 

發現之七:重新認識孔子反對鑄刑鼎的曆史意義(yi) 。


公元前513年的冬天,孔子39歲這年,趙鞅和荀寅率領晉國軍(jun) 隊在今天的河南汝水之濱修建城防工事,同時,向晉國民眾(zhong) 征收“一鼓鐵”鑄造鐵鼎,並在鼎上鑄上範宣子所製定的“刑書(shu) ”,這件事引起了國內(nei) 外輿論一片嘩然,其中孔子的批評最尖銳激烈。

 

早在公元前536年,鄭國的執政大夫子產(chan) 主持製定了一部“刑書(shu) ”,後來子產(chan) 把全部文字鑄在一尊銅鼎上,放在王宮門口的大街上,讓老百姓都能看到。“鑄刑鼎”事件當時在各諸侯國就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晉國大夫叔向給子產(chan) 送了一封義(yi) 正詞嚴(yan) 地信,信上說:“現在真是失望極了!從(cong) 前那些聖明的君主治理天下,都是衡量事情的輕重來判罪的,不製定刑法。老百姓一旦知道法律,就會(hui) 對上麵不恭敬,就會(hui) 產(chan) 生爭(zheng) 奪之心,拿著刑法作根據,一字一句都要爭(zheng) 個(ge) 明白,觸犯法律的案件會(hui) 更多,整個(ge) 國家就很難治理啦!”

 

叔向還說:“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湯刑》,周朝有《九刑》,這三種法律,都是在王朝統治的晚期才出現的。我聽說,國家將要滅亡,必然多製定法律。”

 

這時候,鄭國有一位大夫叫鄧析,他利用法律幫人們(men) 打官司,是世界上的第一位律師,大的案件要一件袍子作報酬,小的要一件短衣作報酬,因此許多百姓獻上各式衣服來跟著他學習(xi) 怎樣打官司。鄧析十分善於(yu) 辯論,打官司想要他勝他就勝,想要他受刑罰就讓他受刑罰。鄭國因此非常混亂(luan) ,老百姓議論紛紛,不知所措。子產(chan) 對此十分頭疼,於(yu) 是殺掉了鄧析,並施以戮屍的刑罰。鄭國這才安定下來。

 

現在,而晉國竟然也發生了“鑄刑鼎”的事,孔子對弟子們(men) 說:“晉國大概要亡國啦,太沒有規矩了!本來晉國完全可以一直遵循先王唐叔虞製定的禮製法度,用以管束他們(men) 的百姓,讓卿大夫們(men) 把控社會(hui) 禮俗的等級次序,老百姓就自然會(hui) 尊敬他們(men) 的珍貴身份,貴和賤不亂(luan) ,這就是規矩。現在把這個(ge) 規矩放棄了,把晉國範宣子大夫的秘密刑法公布出來,必使晉國混亂(luan) 啊!”孔子還對弟子們(men) 說:“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men) ,老百姓隻求能免於(yu) 犯罪受懲罰,卻沒有廉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製去同化他們(men) ,百姓不僅(jin) 會(hui) 有羞恥之心,而且有歸服之心。你們(men) 說,哪個(ge) 更好啊?”

 

今天,中國的法製不斷進步,建立了完善的法律體(ti) 係。然而,吊詭的是,現在違法亂(luan) 紀的事情不僅(jin) 沒有減少,民事糾紛卻翻倍增加,造成司法體(ti) 係和法官隊伍不堪重負。許多民間小糾紛通過法院判決(jue) ,反而演化成了化解不開的大矛盾,甚至成為(wei) 了世仇。在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和諧社會(hui) 的今天,對孔子反對“鑄刑鼎”應該有新的思考。

 

發現之八:魯班是魯國國君的兒(er) 子,不是普通工匠。


戰國時期,魯穆公有兩(liang) 個(ge) 兒(er) 子,長子叫姬奮,次子叫公輸子,也叫公輸班,他就是中國曆史上鼎鼎大名的巧聖魯班。魯穆公在位33年,姬奮就是魯共公,在位22年,公輸子應該這個(ge) 時候的人,即從(cong) 公元前410年至公元前350年。公輸子在魯國的曆代公子中,是個(ge) 神奇的存在,他不愛演習(xi) 禮樂(le) ,卻對民間製作工藝感興(xing) 趣,他愛動腦筋,製作各了種工具,相傳(chuan) 魯班發明了鋸、矩尺、墨鬥、雲(yun) 梯等工具,作為(wei) 魯穆公的兒(er) 子,他能帶領工匠們(men) 幹活,受到工匠們(men) 的喜愛和尊敬,把他稱作“魯班”。後來,人們(men) 把許多工匠用的工具說成是他發明的,奉為(wei) 木匠、石匠、泥瓦匠等百工的鼻祖。

 

關(guan) 於(yu) 魯班的出身和年代,一直是個(ge) 謎,出生地也多有爭(zheng) 議。《姬氏誌》記載他是魯穆公的次子,解開了這一重大曆史之謎。其實,魯國的建築工藝一直比較先進,這裏商代的時候就是商奄古都。西周初年,周成王還將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的殷民六族封給伯禽,讓他帶到魯國,許多人就是工匠。魯魏公時期,在曲阜城東(dong) 的防山西麓建設陵墓,開山鑿洞,就需要很高的技術。魯僖公時期,魯國建起了閔宮和泮宮,公子子魚寫(xie) 詩歌頌:“徂來之鬆,新甫之柏。是斷是度,是尋是尺。鬆桷有舄,路寢孔碩,新廟奕奕。”魯國大夫臧文仲為(wei) 大龜修的小房子雕梁畫棟,鬥拱上畫上山川,椽子頭上畫上花草。這些,都說明了魯國建築工藝的高超。魯班能發明或者使用鋸、矩尺、墨鬥等工具,是完全可能的。

 

魯穆公為(wei) 了結交晉國和楚國兩(liang) 個(ge) 大國,讓大兒(er) 子姬奮到晉國作人質,讓小兒(er) 子公輸子到楚國作人質,所以也就有了公輸子幫助楚國攻宋的故事。《墨子》中記載公輸子和墨子是同時期的人,公輸子曾經為(wei) 楚國造雲(yun) 梯,攻打宋國,墨子勸阻,並且和公輸子演戲攻防,最終讓楚國國君打消了進攻宋國的念頭。《墨子》中還記載了墨子與(yu) 魯穆公的對答以及墨子在魯國收徒傳(chuan) 道的故事,說明公輸子和魯穆公、墨子都是同時期的人,這與(yu) 公輸子為(wei) 魯穆公之子的記載是一致的。

 

發現之九:找到了周公墓和魯國曆代國君墓,考古將有重大發現。


在姬氏族譜中,有《防山魯諸公墓圖》和《防山墓誌》,每一代魯公墓穴的位置都標的清清楚楚。從(cong) 周公、伯禽、考公、煬公、幽公,死後都歸葬陝西畢原周文王墓旁,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從(cong) 魯魏公這一代,薨逝之後,應該另立門戶了。魯魏公在曲阜一帶尋找風水之地,發現在曲阜城東(dong) 有一座防山,像一支高昂的龍頭。防山的西側(ce) ,有一條小河,山河之間,地勢開闊,頭枕山,腳蹬川,非常適合做墓地,公元前935年,魯魏公薨逝,葬在了他看好的風水之地,開啟了防山西周魯國諸公墓群。從(cong) 那以後,他的曆代子孫魯厲公、魯獻公、魯真公、魯懿公、魯孝公、魯惠公、魯隱公等諸公都埋葬在這裏。

 

到了魯桓公時期,他殺害了哥哥魯隱公,不願意再埋在祖先和哥哥身邊,就在汶上南旺的闞邑,看好風水,埋在了這裏,之後有九代魯公墓埋在這裏。到了季平子執政時期,他討厭魯昭公,讓魯昭公的墓離得很遠。孔子當了魯國司空後,挖了一條“u”型溝,讓魯昭公和祖先的靈魂溝通。這些事情孔子時代的《左傳(chuan) 》中也有記載,應該是信史。魯國故城考古有80多年了,但是,隻是圍繞著周公廟一帶進行,沒有研究儒學,也沒有找出一座魯公大墓。我與(yu) 魯國故城的考古專(zhuan) 家們(men) 進行溝通,以後將在防山魯公墓和汶上魯公墓開展考古工作,相信會(hui) 有新的重大收獲。

 

發現之十:世界上最長的家譜是周公後裔的《姬氏誌》,而不是孔子後裔的《孔子世家譜》。


在山東(dong) 汶上姬家溝姬氏家族,是魯國最後一代魯頃公的後代,現在各地的姬氏後裔,都是從(cong) 這裏流布全國的。他們(men) 保存有從(cong) 周公到今天的家譜。魯頃公之前的家譜,有魯國曆代國君和兒(er) 子們(men) 的記錄,還有當時的重大事件,其實就是一部魯國史。魯頃公失國之後,他的兒(er) 子姬晦輾轉來到汶上闞邑魯公墓旁,給祖先守墓,隱居在這裏,為(wei) 了安全,家譜秘不示人。他們(men) 家譜的可靠性是無與(yu) 倫(lun) 比的。過去我們(men) 說,孔子後裔的《孔子世家譜》是世界上最長的家譜,超過日本天皇的世係和法國墨洛溫王朝的世係,孔子的嫡係後裔已經到了80代。周公比孔子又早了500年,這次發現的周公後裔的《姬氏誌》,記載了從(cong) 周公到今天各個(ge) 支族的流傳(chuan) 情況和101代後裔的名字,可以說,這個(ge) 《姬氏誌》才是世界上曆時最長的家譜。

 

還有許多發現,比如現在絕大多數的姓氏,都是在周代形成的,而且許多都是從(cong) 姬姓分出來的,如周、魯、楊、唐、晉、季、臧、施、孫、宮、孟、吳、鄭、毛、蔣、凡、邢、茅、伯、符、柳、展、仲、汪、左、管、康、曹、蔡、冉、霍、宣等等,每個(ge) 姓氏,都有獨特的來曆,也都有一個(ge) 故事。有的是在周朝當過什麽(me) 官,比如司馬、司徒、符等,有的是封到了什麽(me) 地方,如晉、楊、滕、茅等,有的是祖先名字中的一個(ge) 字,如臧、孔、施、南、宮等,也有兄弟排行的,如孟、仲、季等,隨著這條路走上去,許多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根。

 

許多人覺得《論語》難懂,通過研究魯國史,找到了孔子說話的場景,《論語》中的很多話都會(hui) 豁然開朗。孔子說“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是說大夫都有恥辱之心,國家需要,可以立即赴死,還用刑法嗎?春秋時期,諸侯爭(zheng) 霸,魯國站錯了隊,需要對大國楚國和晉國都有個(ge) 交代,執政的藏文仲要魯僖公的次子、魯國大將公子買(mai) 去死。公子買(mai) 還沒有結婚,他手下的人要代他赴死,他說,我是國君之子,誰也代替不了,說完就服下藥酒自殺了,換來了魯國的和平和利益。而普通的百姓,文化水平不高,還要從(cong) 事各種勞動,沒有時間演習(xi) 禮儀(yi) ,所以就隻能“禮不下庶人”了。孔子和弟子及當時的人們(men) 談論“孝”,孔子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有一個(ge) 孟武伯,不是孔子弟子,而是個(ge) 整天惹事的家夥(huo) ,因為(wei) 他是孟氏家族的繼承人,孔子不好直接罵他,就對他說:“孝就是除了你的身體(ti) 之外,不要讓你的父母有其他的擔憂。”熟悉了孟武伯這個(ge) 人物,再聽孔子的話,就會(hui) 會(hui) 心而笑。

 

這一個(ge) 個(ge) 重大曆史發現,需要讀者朋友走進《魯國春秋》,一一去探索。


作者簡介:



楊義(yi) 堂,中國作家協會(hui) 會(hui) 員、曲阜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濟寧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出版長篇曆史小說《大孔府》《大運河》《北遊記:蘇祿王傳(chuan) 》,長篇報告文學《魯國春秋》《抗戰救護隊》《千古家訓》,儒學專(zhuan) 著《祭孔大典》《新鄉(xiang) 賢歸來》,歌曲《再出發》《我家住在運河邊》《孟子》《九龍山》《尼山情》等。獲得泰山文藝獎、山東(dong) 省文藝精品工程獎、喬(qiao) 羽文藝獎、日本孔子文學獎等。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