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鉤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曆一九七五年生,廣東(dong) 汕尾人。著有《宋:現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yu) 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
他是《清平樂(le) 》裏沒有出場的背默天團成員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於(yu) 《宋仁宗:共治時代》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四月十三日戊申
耶穌2020年5月5日
北宋天禧二年(1018)八月十五,真宗皇帝下詔,立九歲的昇王趙受益為(wei) 皇太子。
當時有一位叫柳三變(後改名柳永)的詞人,寫(xie) 了一首頌聖詞《玉樓春》:“星闈上笏金章貴。重委外台疏近侍。百常天閣舊通班,九歲國儲(chu) 新上計。太倉(cang) 日富中邦最。宣室夜思前席對。歸心怡悅酒腸寬,不泛千鍾應不醉。”祝賀趙受益受冊(ce) 為(wei) 皇太子。
不過真宗對這位柳三變的文才似乎並不欣賞。上一年,即大中祥符二年(1009)春,柳三變在京城參加科考,結果落第,因為(wei) 是年正月,真宗下詔:“讀非聖之書(shu) 及屬辭浮靡者,皆嚴(yan) 譴之。”而柳三變“為(wei) 舉(ju) 子時,多遊狹邪”,“好為(wei) 淫冶謳歌之曲,傳(chuan) 播四方”,落榜亦不奇怪。之後,柳三變又於(yu) 大中祥符八年(1015)、天禧二年(1018)、天聖二年(1024)參加禮部試,均名落孫山。宋真宗大概並沒有因為(wei) 柳三變寫(xie) 了一首賀立皇太子的頌聖詞便對他刮目相看。
那麽(me) 宋仁宗對柳永的態度呢?多則宋人筆記都提到:仁宗皇帝很不喜歡柳三變的“淫冶謳歌之曲”。相傳(chuan) 柳三變曾有輕薄小詞《鶴衝(chong) 天》傳(chuan) 入內(nei) 廷:“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仁宗便在科舉(ju) 考試中特意黜落了柳三變,禦筆批示:“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後又有人向仁宗舉(ju) 薦柳三變,仁宗說:“得非填詞柳三變乎?”舉(ju) 薦者說:“然。”仁宗說:“且去填詞。”柳三變由是不得誌,縱情於(yu) 聲色犬馬,自號“奉聖旨填詞柳三變”。
其實這都是以訛傳(chuan) 訛的文人傳(chuan) 聞,仁宗實未黜落柳三變,因為(wei) 柳三變四度參加科考,三次是在真宗朝,還有一次在天聖二年,其時仁宗尚年幼,由劉太後垂簾聽政,能決(jue) 定進士落黜名單的人是劉太後。
之後柳三變有十年時間未應考,到了仁宗親(qin) 政的景祐元年,柳三變更名柳永,才再次參加科考,這回他高中甲榜,官授睦州推官。
一些跡象表示,仁宗對柳永的文學與(yu) 音樂(le) 才華是很欣賞的,據說柳永所作“新樂(le) 府”,“天下詠之,遂傳(chuan) 禁中,仁宗頗好其詞,每對酒,必使侍從(cong) 歌之再三”。
柳永寫(xie) 過許多首描繪仁宗朝如夢繁華的詞作,其中有一首《望海潮》,對宋時杭州之“承平氣象,形容曲盡”:
東(dong) 南形勝,三吳都會(hui) ,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wan) 人家。雲(yun) 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相傳(chuan) 此詞流播至後來的金國,金主完顏亮“聞歌,欣然有慕於(yu) ‘三秋桂子、十裏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誌”。
而後仁宗時代的宋人聽柳永歌詞,則有一種夢回仁宗時代、追憶如夢繁華的感覺,仁宗朝史官、諫官範鎮回憶說:“仁廟四十二年太平,吾身為(wei) 史官二十年,不能讚述,而耆卿(柳永,字耆卿)能盡形容之。”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