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彤東作者簡介:白彤東(dong) ,男,西曆一九七〇年生於(yu) 北京。北京大學核物理專(zhuan) 業(ye) 學士(1989-1994),北京大學科學哲學專(zhuan) 業(ye) 碩士(1994-1996),波士頓大學哲學博士(1996-2004),現任職複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主要研究與(yu) 教學興(xing) 趣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政治哲學、政治哲學,著有《舊邦新命——古今中西參照下的古典儒家政治哲學》《實在的張力——EPR論爭(zheng) 中的愛因斯坦、玻爾和泡利》等。 |
用儒家的“新天下體(ti) 係”回應全球化的根本困境
作者:白彤東(dong)
來源:作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發表,原載“普林斯頓讀書(shu) 匯”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三月廿四日己醜(chou)
耶穌2020年4月16日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持續在全球蔓延,接連有外媒及國外政客指責中國數據不透明,甚至刻意隱瞞新冠肺炎發展情況,導致其他國家防控延誤。中國對此已作出回應,世界衛生組織代表也對這類指責予以反駁。
在上周五進行的“普林斯頓與(yu) 大咖說”線上直播活動中,主講人複旦大學哲學教授白彤東(dong) 用生動的案例指出,全球化模糊了國際間自我與(yu) 他者的界限,而困境在於(yu) :這種超國家的變化是由民族國家主導的,像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這樣的國際組織並無權威。而解決(jue) 之道可能是仁義(yi) (儒家“仁”的概念)和以“仁責高於(yu) 主權”為(wei) 宗旨的大國聯盟。
我們(men) 整理了這場吸引500餘(yu) 人參與(yu) 的直播活動的精選內(nei) 容,以及講者們(men) 的主題發言音頻實錄分享給大家。
主題演講精選
90年代蘇聯解體(ti) ,當時世界的一種情緒,由日裔的美國學者福山的一本書(shu) 表達出來,叫做《曆史的終結》,意指人類對最完美製度追尋的終結,即西方的自由民主製度。而這一想法也自此開始直至21世紀初,成為(wei) 了世界上主流的想法。
然而時至今日,這樣的想法正在遭受越來越多的挑戰,包括埃及、利比亞(ya) 等後民主國家在轉變過程中經曆的曲折;發達民主國家08年遭遇的金融危機,以及此次應對新冠疫情中的失序,還有內(nei) 部右翼民粹勢力的崛起,展示了民主體(ti) 製的問題。
在國際秩序上,難民潮、氣候談判缺乏進展、貿易戰,乃至在此次新冠疫情的應對中,已有的聯合國、歐盟等超越國家的世界組織令人失望的表現,在白彤東(dong) 教授看來,都指向全球化時代的一個(ge) 基本困境——全球化意味著超越國家的邊界來考慮問題,但現在全球化是由民族國家(nation state)領導的,而民族國家的邏輯就是為(wei) 了自己國家的利益可以不顧一切。
一個(ge) 本應超越國家而存在的全球化進程,怎麽(me) 能由隻考慮自己利益的民族國家去引導呢?這個(ge) 內(nei) 在的理論矛盾如何才能夠去解決(jue) 呢?
在白彤東(dong) 教授與(yu)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新書(shu) Against Political Equality:A Confucian Case(《反對政治平等:儒家的案例》)中,他指出自由民主體(ti) 係中“自由”與(yu) “民主”的部分正在發生日益嚴(yan) 重的衝(chong) 突,比如右翼民粹勢力的崛起對新聞自由以及法製帶來的威脅。
針對國內(nei) 治理的問題,西方主流理論家們(men) 的解決(jue) 方案是加強民主與(yu) 政治平等,但白彤東(dong) 卻認為(wei) ,自由民主製度中的“自由”的部分可能更值得去捍衛,而為(wei) 此我們(men) 需要對“民主”進行限製。
在全球治理上,白彤東(dong) 提出一個(ge) 由負責任的大國去管理的、按照國家為(wei) 其國人乃至全人類所盡的仁道責任來排序的有等級的國際體(ti) 係,即儒家的“新天下體(ti) 係”,並試圖論證這可能是一個(ge) 比我們(men) 已有的國際體(ti) 係更好的全球秩序模型。
當天的活動開始後,白彤東(dong) 教授先為(wei) 大家簡單介紹了他所理解的“儒家”是什麽(me) ——一套可以回應韓非子這樣法家的批評的普適思想。
對於(yu) 這一點,在Against Political Equality的第一章中有更多更詳細的論述。儒家思想是一個(ge) 非常悠久的傳(chuan) 統,學界對此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因此,白彤東(dong) 首先詳細說明了他所說的“儒學”是什麽(me) 意思,以及采用什麽(me) 方法來解釋其研究所選定的儒家文本,即《論語》和《孟子》——為(wei) 什麽(me) 、以及如何從(cong) 哲學的角度來理解這些文本。
在這一嚐試中,他指出早期儒家所處的周秦之變與(yu) 歐洲早期現代化頗有類似,都要麵對“現代性”所帶來的根本政治問題:即如何在廣土眾(zhong) 民的、平民化的、流動的陌生人社會(hui) 的前提下,建立社會(hui) 紐帶,發展有合法性的選拔統治者的體(ti) 製,以及確立國際關(guan) 係的準則。
之後,白彤東(dong) 教授為(wei) 大家解釋了以孔孟為(wei) 中心的早期儒家對政治合法性的解讀,以及統治者選擇的問題。
這部分內(nei) 容在書(shu) 中的第二章有更多討論。一方麵,白彤東(dong) 展示了早期儒家如何或多或少地接受了平等、向上流動性以及問責製的思想。另一方麵,他們(men) 對民主思想中的“民治”持保留態度。因此,早期儒家的理想政治模式是民眾(zhong) 參與(yu) 和賢能幹預的混合政體(ti) 。
接下來,白彤東(dong) 教授通過很多生動現實的例子為(wei) 大家呈現了自由民主體(ti) 製中“一人一票製”存在的四個(ge) 問題,包括:
助長反知識分子和反精英主義(yi) 的政治文化
激發對非選民不利的保護主義(yi) 政策
選民中弱勢群體(ti) 的利益難以得到保障
在現代社會(hui) 條件下,普通公眾(zhong) 不可消除的政治無知
針對這一部分更加詳細的內(nei) 容在本書(shu) 第三章有更多論述,同時根據第二章中介紹的早期儒家思想,白彤東(dong) 給出了一個(ge) 更新的製度建構,並展示了這種將民主參與(yu) 與(yu) 賢能決(jue) 策相結合的儒家混合政體(ti) ,如何能夠更好地解決(jue) 一人一票製度的內(nei) 在問題。本公眾(zhong) 號在此前的推文中也為(wei) 大家詳細介紹過這部分內(nei) 容(點擊鏈接可直達):“一人一票製度”存在的四個(ge) 理論問題。
但是,即便我們(men) 可以論證儒家模式真能帶來更好的國家治理,有人依然會(hui) 拒絕它,因為(wei) 它違反了民主思想中關(guan) 於(yu) 平等和民眾(zhong) 自治的神聖理念。為(wei) 了應對這一挑戰,白彤東(dong) 教授在書(shu) 中的第四章以及當天的活動中都進行了解釋,指出儒家的平等觀與(yu) 自由民主體(ti) 製對平等的理解並沒有乍看起來那麽(me) 大的不同,並且對比某些激進的平等觀,儒家相對保守的平等觀是有其優(you) 勢的。
下一個(ge) 需要解決(jue) 的“現代性”的問題是如何建立陌生人社會(hui) 中的紐帶。
白彤東(dong) 教授指出,儒家早期關(guan) 於(yu) 惻隱之心或同情心的思想可能正是為(wei) 了解決(jue) 這一問題而引入的,或至少可以用來解決(jue) 這一問題。他在書(shu) 中敘述了儒家對惻隱之心這種普遍道德情感的培養(yang) ,並特別說明了家庭是如何在這種培養(yang) 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即使這種儒家式的關(guan) 愛可以延伸至全世界,儒家的愛仍然是有差等的,比如說我們(men) 會(hui) 關(guan) 心父母強於(yu) 鄰裏,關(guan) 心鄰裏強於(yu) 陌生人。也就是說,儒家的道德理想是發展出普遍但並不平等的關(guan) 愛。
由此可見,在儒家體(ti) 係下的“愛國”,是指對本國人的關(guan) 心超出對外國人的關(guan) 心,這是國家認同的一種模式,但是外國人也是人。作為(wei) 有惻隱之心的人,我們(men) 也應關(guan) 心外國人的苦難,隻是關(guan) 心的程度弱於(yu) 對國人的關(guan) 心。所以儒家的愛國不是絕對的,是要照顧他國的福祉的。
而前麵提到的當代全球化中一個(ge) 很重要的問題,就在於(yu) 為(wei) 本國利益不顧一切的民族國家,他們(men) 對外國沒有任何的關(guan) 切,這種情況下,國與(yu) 國的衝(chong) 突很難解決(jue) 。聯合國這樣的機構又沒有實力那麽(me) 去幹預國家的一個(ge) 內(nei) 政,而在儒家這樣一個(ge) 體(ti) 係裏邊,本國利益雖然是重要的,但不是高於(yu) 一切的。
白彤東(dong) 教授舉(ju) 例說,如果兩(liang) 個(ge) 國家都有疫情,肯定先要照顧我們(men) 國家的疫情,但是我們(men) 不能因此把我們(men) 國家的問題去轉嫁給其他的國家,這是儒家所不能接受的。所以這樣會(hui) 比民族國家在國家層麵自私的做法更照顧他人,但同時又比歐盟等想超越國家的做法更可實現,因為(wei) 它仍然是以國家作為(wei) 形式的主體(ti) 。而在當代世界,隻有國家才有真正的軍(jun) 隊,真正的暴力機關(guan) 能實現自己的意誌。
由此回到Against Political Equality這本書(shu) 中所提出的觀點:儒家這套新天下體(ti) 係,是既愛國,但又兼顧他國人民的一個(ge) 體(ti) 係。它比民族國家更溫情,更有理想;同時又比這種想徹底超越民族國家的所謂世界主義(yi) 的體(ti) 係更有實現的可能性。
對談精選
活動當天,我們(men) 還特別邀請到了一位重磅嘉賓與(yu) 白彤東(dong) 教授進行對談——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的李石教授。
李石教授與(yu) 白彤東(dong) 教授在學術立場上有一些分歧。白彤東(dong) 教授新書(shu) 的標題是《反對政治平等》,而李石教授恰巧在兩(liang) 年前出版了一本名為(wei) 《平等理論的譜係》的書(shu) ,專(zhuan) 門討論政治平等。這樣的背景也為(wei) 兩(liang) 位老師精彩的觀點交鋒奠定了基礎。
根據白彤東(dong) 教授講述的內(nei) 容以及書(shu) 的主要內(nei) 容,李石教授提出了幾個(ge) 問題並分享了她的看法。
第一個(ge) 問題就是關(guan) 於(yu) 一人一票的民主製度。在她看來,平等是近代以來推動西方政治進步的一個(ge) 最根本動力,可以說是整個(ge) 現代政治的起點。而民主製度自身的一些弊端,是可以通過代議製來解決(jue) 的。
第二個(ge) 問題是關(guan) 於(yu) 西方自由民主製度中,相對於(yu) “民主”,我們(men) 應該更強調“自由”的問題。針對白老師的一些觀點,李石教授表達了認同,並進行了更多闡釋。
第三個(ge) 問題是關(guan) 於(yu) 白老師在書(shu) 中提出的,應該將儒家的差序格局應用到全球範圍內(nei) ,而不僅(jin) 是局限在一個(ge) 國家內(nei) 。對於(yu) 這個(ge) 看法,李老師同樣表達了認同。因為(wei) 西方的政治哲學在處理全球問題的時候往往無能為(wei) 力,傳(chuan) 統的兩(liang) 種思路,無論是現實主義(yi) 的“每個(ge) 民族國家都是為(wei) 了自己的國家利益,最終演變成一種叢(cong) 林狀態”,還是理想主義(yi) 的“打亂(luan) 現在的國家秩序,然後形成一個(ge) ‘全球國家’的秩序,或‘全球公民’的烏(wu) 托邦”,都無法解決(jue) 當下人類所麵臨(lin) 的諸如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而儒家的一些思維方式,確實更有利於(yu) 建構一個(ge) 和諧的、健康的全球政治秩序。
PUP內(nei) 容速遞:
Against Political Equality:A Confucian Case反對政治平等:儒家的案例
作者:白彤東(dong)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24日
ISBN:9780691195995
精裝,344頁
在白彤東(dong) 的英文新著Against Political Equality:A Confucian Case中,他的一個(ge) 主張就是在自由法治的基礎上的包含民意表達與(yu) 精英決(jue) 策的混合政體(ti) ,可能可以結合自由與(yu) 效率。同時針對此次應付全球疫情時群龍無首的狀況,他在書(shu) 中提出的另一個(ge) 重要主張也有論述——由負責任的大國組成國家聯盟,救危扶難,尊“王”(仁道)攘夷,解決(jue) 自利的民族國家主導全球化的悖論。
總之,在這本專(zhuan) 著中,白彤東(dong) 提出的在自由與(yu) 法治的基礎上,用賢能修正民主,用仁責限製民族國家的政治體(ti) 係,也許能更好地解決(jue) 全球政治的根本問題,是更現實的烏(wu) 托邦。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