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曉光作者簡介:康曉光,男,西元一九六三年生,遼寧沈陽人。現任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院長。著有《君子社會(hui) ——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研究》《陣地戰——關(guan) 於(yu) 中華文化複興(xing) 的葛蘭(lan) 西式分析》《中國歸來——當代中國大陸文化民族主義(yi) 運動研究》《仁政——中國政治發展的第三條道路》《起訴——為(wei) 了李思怡的悲劇不再重演》《NGOs扶貧行為(wei) 研究》《法倫(lun) 功事件透視》《權力的轉移——轉型時期中國權力格局的變遷》《地球村時代的糧食供給策略——中國的糧食國際貿易與(yu) 糧食安全》《中國貧困與(yu) 反貧困理論》等。 |
中國需要“清水公益” 杜絕“渾水公益”
——評水滴籌“掃樓”事件
作者:康曉光
來源:“人大公益創新研究院”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三月廿五日庚寅
耶穌2020年4月17日
“人大公益創新研究院”微信公眾(zhong) 號編者按
這幾天水滴籌和輕鬆籌“打架”事件又刷屏了,結果最倒黴的卻是“公益”。水滴籌和輕鬆籌,不是在為(wei) “公益”打架,它們(men) 是在為(wei) 自己的“商業(ye) 利益”打架,公益不應該為(wei) 它們(men) 的鬧劇背鍋。公益的歸公益,商業(ye) 的歸商業(ye) 。渾水摸魚式的公益應該禁絕,攪渾水的行徑應該停止;公益池塘需要淨化,還公益一池清水刻不容緩。中國需要的是“清水公益”,而不是“渾水公益”。為(wei) 此,首先從(cong) “正名”開始,一方麵闡明公益是什麽(me) ,一方麵撕下騙子們(men) 的麵具。
本文為(wei) 即將出版的《中國慈善——2020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一書(shu) 的節選。
水滴籌醜(chou) 聞引發巨大爭(zheng) 議。標準話術、弄虛作假、冒充誌願者、扭曲的激勵機製、事後推諉將責任甩給地推人員和基層管理者……這些問題很嚴(yan) 重,但是還是屬於(yu) 內(nei) 部管理問題和外部監管問題,原則上屬於(yu) 可以解決(jue) 的問題,不能因此全盤否定水滴籌模式。
水滴籌屬於(yu) “公益營銷”,水滴籌是水滴公司保險代理業(ye) 務的營銷手段。在這場爭(zheng) 論中,這是主流的解析,也是到目前為(wei) 止最清醒的認識。保險銷售的難點在於(yu) 接觸和說服潛在客戶。借助水滴籌,水滴公司能夠接觸到優(you) 質的潛在客戶並對其進行“保險教育”。水滴公司還利用利他主義(yi) 精神和參與(yu) 者的人際網絡發展自己的商業(ye) 業(ye) 務。水滴公司對外大講特講眾(zhong) 籌免費,從(cong) 來不講眾(zhong) 籌給它帶來的經濟收益。實際上,“對價(jia) ”是可計算的,對於(yu) 水滴公司來說易如反掌,但是它從(cong) 來沒有公示過,而是刻意隱瞞、混淆視聽。
毫無疑問,公益營銷說得通,但是,這不是唯一說得通的解釋,還有更貼切的解析——“交叉補貼”。
要準確地把握水滴籌的本質,必須把它置於(yu) 水滴公司之內(nei) 來分析。水滴籌是水滴公司的價(jia) 值鏈的一個(ge) 環節,是整個(ge) 產(chan) 品與(yu) 服務體(ti) 係的組成部分。企業(ye) 是以營利為(wei) 目的的組織,不掙錢的事不會(hui) 做,賠錢的買(mai) 賣更不會(hui) 做。在企業(ye) 那裏,真正的免費是不存在的,在此處免費一定要在彼處收費,而且一定要比處處都收費賺得更多。這就是企業(ye) 定價(jia) 策略集合中的“交叉補貼”策略。
所謂“交叉補貼”指通過有意識地以優(you) 惠或虧(kui) 本的價(jia) 格出售或者贈送一種產(chan) 品來促進另一種產(chan) 品的銷售,再以“盈利產(chan) 品”補償(chang) “優(you) 惠產(chan) 品”的損失,從(cong) 而提高總利潤水平。交叉補貼定價(jia) 策略成功的條件:(1)兩(liang) 類產(chan) 品具有互補性;(2)打折產(chan) 品價(jia) 格彈性大;(3)盈利產(chan) 品的價(jia) 格彈性小;(4)價(jia) 格交叉彈性大於(yu) 1,交叉補貼得可償(chang) 失;(5)能夠防止競爭(zheng) 對手“搭車”銷售盈利產(chan) 品。交叉補貼不是什麽(me) 新花樣,而是由來已久的老把戲,例如,耍猴+賣藥,媒體(ti) 商業(ye) 模式。耍猴免費觀看,借此吸引觀眾(zhong) ,再向他們(men) 兜售藥物,盈利靠賣藥。電視的商業(ye) 模式是,觀眾(zhong) 免費看節目,當然還要被迫看廣告,做廣告的廠家為(wei) 廣告付費。媒體(ti) 不做慈善,雖然觀眾(zhong) 免費,但是做廣告的廠家要付費。免費看電視的人最終還是要埋單的,他們(men) 會(hui) 購買(mai) 廠家的產(chan) 品或服務,而廣告費計入了商品價(jia) 格之中。可見,廠家也不做慈善。這裏沒有慈善,所有的參與(yu) 者都在“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水滴籌是免費的,即水滴籌的參與(yu) 者——求助者和捐贈者——不用給水滴公司付費;水滴籌為(wei) 水滴公司的保險銷售業(ye) 務吸引客戶;保險公司為(wei) 水滴公司提供的銷售服務付費,保險公司扮演了“第三方”的角色;水滴籌的參與(yu) 者購買(mai) 保險公司的產(chan) 品或服務,最終保險公司給水滴公司的錢還是水滴籌的參與(yu) 者提供的。注意,水滴籌的參與(yu) 者,不但為(wei) 求助者“捐款”,他們(men) 中的一些人(不是全部)還購買(mai) 了商業(ye) 保險。後者付了兩(liang) 次費,一次是公益性的捐款,一次是商業(ye) 性的購買(mai) 。水滴公司掌握了水滴籌參與(yu) 者的信息,而且其商業(ye) 競爭(zheng) 對手無法獲得這些信息,所以水滴公司可以“近乎獨占”水滴籌的營銷成果。這就是水滴公司的商業(ye) 模式。再說一次,企業(ye) 就是企業(ye) ,企業(ye) 以營利為(wei) 目的,創辦和經營企業(ye) 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賺錢,賠本的買(mai) 賣它是絕對不做的!在這種情景下,“沒有免費午餐”是十足的真理!同樣,再說一次的是,企業(ye) 以營利為(wei) 目的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是完全“正當的”,無須遮遮掩掩。
水滴籌與(yu) 保險項目同屬於(yu) 水滴公司,不是分屬兩(liang) 個(ge) 獨立法人的項目,保險項目補貼水滴籌,屬於(yu) 公司內(nei) 部不同產(chan) 品之間的交叉補貼,不同於(yu) 商業(ye) 公司對公益組織的捐贈,所以,水滴籌不屬於(yu) 正宗的公益。但是,在受益者和參與(yu) 者看來,水滴籌所做的事與(yu) 公益組織所做的公益項目無異。水滴籌發起組織了一個(ge) 活動,數不清的參與(yu) 者不求回報地出錢出力幫助陷於(yu) 困境中的人,他們(men) 都在真正地做公益,而且水滴籌的確籌集了很多錢,幫助了很多人。水滴公司的交叉補貼確實不同於(yu) 一般的交叉補貼,不是商業(ye) 項目之間的交叉補貼,而是“公共物品”與(yu) “私人物品”之間的交叉補貼,而且公共物品是免費的。企業(ye) 不僅(jin) 提供私人物品,也提供公共物品或準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或準公共物品嵌入企業(ye) 價(jia) 值鏈之中,並成為(wei) 其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
公益的要件之一是“不求回報”,而“免費”就是“不求回報”的一種表現形式,所以“免費”為(wei) 商業(ye) 與(yu) 公益的融合提供了一個(ge) “結合部”。“免費”是交叉補貼的構成要素,互聯網使交叉補貼大行其道,所以互聯網促進了商業(ye) 與(yu) 公益的跨界融合。由此可見,水滴籌之類的商業(ye) 與(yu) 公益相互滲透的方式,具有相當大的普遍性,也預示了一種潛力巨大的未來趨勢。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