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嘉佳】百世大儒的禮樂精神——評南音古典樂舞戲《百世大儒陸九淵》 - 伟德平台体育

【賀嘉佳】百世大儒的禮樂精神——評南音古典樂舞戲《百世大儒陸九淵》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20-03-22 20:42:22
標簽:《百世大儒陸九淵》

百世大儒的禮樂(le) 精神

——評南音古典樂(le) 舞戲《百世大儒陸九淵》

作者:賀嘉佳(九江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

來源:《中國藝術報》

時間:西曆2019年12月9日

  

將一代大儒、心學祖師陸九淵的生平故事,搬上樂(le) 舞戲的舞台,這的確是曆史上的第一次。由“漢唐樂(le) 府”古典樂(le) 舞劇團策劃演出的南音古典樂(le) 舞戲《百世大儒陸九淵》,在紀念象山先生誕辰880周年之際,在他的故土江西撫州金溪縣得以登場,讓後世的人們(men) 通過精妙的藝術呈現,深深地感受到了儒家傳(chuan) 承至今的“禮樂(le) 精神”!

 

 

 

第一幕神通之問

 

這是一次儒家文化與(yu) 南音樂(le) 舞的奇妙結合,也是一次返本開新的藝術創新。南音源於(yu) 前秦、興(xing) 於(yu) 唐、成於(yu) 宋,可謂中國音樂(le) 的“活化石”。當這種華夏音樂(le) 語言與(yu) 南宋大儒的思想內(nei) 涵交合為(wei) 一的時候,就讓觀眾(zhong) 們(men) 感到耳目一新。樂(le) 舞的全程皆以舞蹈伴之以南音,舞台上表演者沒有任何唱詞,表現了一種儒家溫柔敦厚的“無言之美”,的確既承續古典又凸顯前衛。這也恰是陳美娥女士1983年創建的“漢唐樂(le) 府”古典樂(le) 舞劇團始終追尋“立足傳(chuan) 統、再造傳(chuan) 統”之文化理想的結晶之一。

 

 

 

第二幕弱冠之誌

 

 

 

樂(le) 舞戲的六幕被編創者布置得非常平衡:首幕《陸家坊》“神童之問·天地曷極”,講的是少年陸九淵與(yu) 兄弟們(men) 觀星望鬥的故事,小九淵追問宇宙之奧妙,終得“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頓悟。次幕《龍虎山》“弱冠之誌·還我河山”,講的是少年九淵得聞靖康之難消息後,“斷甲勤習(xi) 弓馬”以圖忠孝報國的故事。三幕《鵝湖寺》“鵝湖之辯·心即宇宙”則描繪了中國思想史上那場著名的“鵝湖之辯”,朱熹與(yu) 陸九淵就“尊德性”與(yu) “道問學”所進行的哲學論辯由此首度得到了藝術呈現。四幕《象山書(shu) 院》“伉儷(li) 之情·知音知心”則回歸到家庭親(qin) 情,說的是愛卿夫人協助九淵創辦象山書(shu) 院、教化鄉(xiang) 梓、美德齊家的故事。五幕《荊門》“荊門之治·鞏我金城”再現的是九淵奉旨鎮守荊門、固防古城、移風易俗的故事。終幕《百世大儒》“大成之庭·孔廟配祀”,講了暮年九淵大限將至,最終威儀(yi) 莊嚴(yan) 地登堂入室的故事。整個(ge) 六幕,結構嚴(yan) 謹,一氣嗬成。

 

 

 

第三幕鵝湖之辯

 

 

 

象山“氣象”,因南音之樂(le) 而得以彰顯。每一幕都被配之以相應的南曲曲牌,以《憶秦娥》表現九淵與(yu) 夫人之間的伉儷(li) 深情,以《倍滾疊》再現荊門戍防操練千軍(jun) 的恢弘氣勢,駕輕就熟地讓整出樂(le) 舞戲呈現出陰陽結合、動靜相宜的戲劇節奏。特別以足塔鼓那種“足鼓”的獨特形式,從(cong) 首幕《陸家坊》就開始使用,到次幕《龍虎山》就成為(wei) 領銜,成為(wei) 了音樂(le) 演出的一大亮點。在鵝湖論辯的環節,極妙地使用了南音大譜《思靜板》,一口氣用了《清風頌》《寰海謠》《普天樂(le) 》《慶豐(feng) 年》和《千秋歲》五個(ge) 樂(le) 章,運用得大氣磅礴又典雅中和,極佳地顯示出思想論辯的魅力,可謂“簡易功夫終久大,支離事業(ye) 竟浮沉”。

 

 

 

第五幕荊門之治

 

象山“故事”,更由舞蹈形式得以顯現。在南音藝術的基礎上,這出樂(le) 舞戲還吸納了各種傳(chuan) 統藝術要素,包括梨園各科的形式、武術各種的套路、點茶品香和花道的展演,使得儒家“禮樂(le) 精神”得到了全方位的呈現。其中,非常精彩的兩(liang) 個(ge) 雙人舞橋段便是:朱熹與(yu) 陸九淵相對辯駁,編舞者使用了“太極扇”舞的形式,讓兩(liang) 位哲人之間的一問一答、你來我往變得更具思辨意味;陸九淵與(yu) 夫人在終幕那段一唱一和、難舍難分的對舞,采取了極小的身體(ti) 動作與(yu) 微妙的手部小範圍旋轉,將夫妻二者“心”的情意溝通顯露無餘(yu) 。最後一幕《百世大儒》對“四佾舞”的使用也很貼切與(yu) 適度,配之以南音上下四管,形成了堂上八音大合奏的“禮樂(le) 皇皇”的威嚴(yan) 氣度。

 

 

 

第六幕大成之庭

 

總之,這是一出難得的儒家大戲,筆者也曾任在尼山發布的《六小舞》的舞蹈編導,深知將儒家文化與(yu) 樂(le) 舞形式結合的難度,但是《百世大儒陸九淵》卻試圖做到“巍巍大儒,歌之舞之,千秋萬(wan) 代,傳(chuan) 之承之”,的確達到了“美善合一”!

 

 

 

《百世大儒》大合照

 

《百世大儒-陸九淵》首演

演出單位:漢唐樂(le) 府

演出日期:2019年10月25-27日

演出地點:江西.金溪.陸九淵文化藝術中心

攝影師:劉振祥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