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秋】我眼中的林則徐與鴉片戰爭

欄目:演講訪談
發布時間:2020-03-19 21:17:53
標簽:林則徐、鴉片戰爭
姚中秋

作者簡介:姚中秋,筆名秋風,男,西元一九六六年生,陝西人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研院教授、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著有《華夏治理秩序史》卷一、卷二《重新發現儒家》《國史綱目》《儒家憲政主義(yi) 傳(chuan) 統》《嵌入文明:中國自由主義(yi) 之省思》《為(wei) 儒家鼓與(yu) 呼》《論語大義(yi) 淺說》《堯舜之道:中國文明的誕生》《孝經大義(yi) 》等,譯有《哈耶克傳(chuan) 》等,主持編譯《奧地利學派譯叢(cong) 》等。

我眼中的林則徐與(yu) 鴉片戰爭(zheng)

作者:姚中秋

來源:作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發表,原載“暑期研習(xi) 營”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二月廿六日辛酉

          耶穌2020年3月19日


編者按:新教育中國文化課程研習(xi) 營自2017年開始,每年一屆,目前已成功舉(ju) 辦了三屆。作為(wei) “新教育實驗中國文化課程研究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由朱永新教授領導,由項目負責人黃明雨及其團隊具體(ti) 執行,由新教育基金會(hui) 下設”中國文化和基礎教育研究“專(zhuan) 項基金支持。本文是姚中秋教授在2019年2月份主講的近代曆史人物係列授課記錄,公開發表,以饗讀者。


今天跟大家講一下林則徐。

 

林則徐呢,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我們(men) 1960年代拍過一部電影,叫《林則徐》,趙丹飾演的林則徐,他的語言鏗鏘有力,那部電影會(hui) 給我們(men) 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林則徐呢,也確實是我們(men) 中國文明史上一個(ge) 非常重要的象征性的人物,因為(wei) 他代表著我們(men) 這個(ge) 曆史的一次重大的轉折。

 

由林則徐開始,我們(men) 這個(ge) 文明,就以一個(ge) 比較貧弱的身軀,進入到了弱肉強食的西方人所主導的叢(cong) 林世界中。從(cong) 此以後,我們(men) 中國人就接連遭遇失敗。另一方麵,我們(men) 也開始進行艱苦卓絕的爭(zheng) 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事業(ye) 。應該說這個(ge) 事業(ye) 呢,到今天我們(men) 初步地完成了,可能還沒有完全完成。所以林則徐的生命,跟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的生命都有非常緊密的內(nei) 在的聯係,理解林則徐以及他所在的時代,對於(yu) 我們(men) 理解自身,理解我們(men) 的這個(ge) 時代,其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yi) 。

 

關(guan) 於(yu) 林則徐,大家馬上想到的就是虎門銷煙、鴉片戰爭(zheng) ,所以首先要跟大家簡單地講一下鴉片戰爭(zheng) 。 

 

 

電影《林則徐》中趙丹飾演的林則徐(圖片來自於(yu) 網絡)

 

19世紀的世界貿易體(ti) 係

 

鴉片戰爭(zheng) 的興(xing) 起,是當時國際貿易體(ti) 係不平衡所帶來的一個(ge) 結果,當然,西方列強為(wei) 了解決(jue) 這個(ge) 貿易不平衡,也總是近乎本能地訴諸於(yu) 戰爭(zheng) 的形態,所以在這其中,其實既顯示了西方人的優(you) 勢,也顯示出了它的劣勢。同時,在這中間也顯示了我們(men) 中國人的文明優(you) 勢,也顯示出了我們(men) 的劣勢。也就是說中西文明的根本屬性啊,在這個(ge) 地方其實都顯示出來了。

 

此話怎講?我們(men) 簡單回顧一下,英國人為(wei) 什麽(me) 要向中國人販賣鴉片?簡單地說,是英國人為(wei) 了彌補自己的貿易逆差。所以首先,大家要有一個(ge) 概念,千萬(wan) 不要再覺得我們(men) 在明清兩(liang) 代是閉關(guan) 鎖國,因為(wei) 如果中國真的是閉關(guan) 鎖國的話,就不會(hui) 有鴉片戰爭(zheng) 。之所以有鴉片戰爭(zheng) ,就是因為(wei) 中西之間有貿易,西方覺得自己的產(chan) 品在中國賣不動那相反,中國的產(chan) 品在歐洲,在英國的殖民地印度,在英國本身它還是有一定的競爭(zheng) 力。比如說,當年英國人要進口大量的茶葉。因為(wei) 當時從(cong) 貴族到中產(chan) 階級,乃至於(yu) 普通的英國工人階級,他們(men) 都養(yang) 成了喝茶的嗜好,這都是中國人把他們(men) 培養(yang) 出來的。當然那個(ge) 時候呢,英國人的收入其實也比較高了,所以它的普通人也都可以喝上,離它一萬(wan) 多裏地以外的這個(ge) 地方所出產(chan) 的茶葉,就我們(men) 福建呀、廣東(dong) 所出產(chan) 茶葉。比如我們(men) 今天大家都喝紅茶,以前中國人是不喝紅茶的,紅茶都是用於(yu) 出口歐洲才生產(chan) 的。像福建、安徽很多地方出產(chan) 的紅茶,都是專(zhuan) 用於(yu) 出口,因為(wei) 紅茶是深度加工的,所以在長途販運過程中,它就不會(hui) 腐爛變質。我們(men) 中國人以前大概都是喝新鮮的青茶,當然最近這些年,紅茶也開始在國內(nei) 流行了。

 

 

 

英式下午茶(圖片來自於(yu) 網絡)

 

他們(men) 這樣的一個(ge) 嗜好,給我們(men) 中國帶來了很大的一個(ge) 市場。還有像我們(men) 這個(ge) 瓷器也是,歐洲從(cong) 它的上層一直到它的中產(chan) 階級,都是以使用中國的瓷器作為(wei) 高貴生活的象征,就好比我們(men) 今天要買(mai) 歐式家具、美國的或者巴黎的奢華品牌一樣,當時它是這麽(me) 一種情況。所以英國呢就長期麵臨(lin) 這個(ge) 貿易逆差。相反,比如說當時英國工業(ye) 化最發達的產(chan) 業(ye) 是紡織業(ye) ,棉紡織業(ye) 。它生產(chan) 的布匹行銷全世界,可就是在中國賣不動,因為(wei) 中國從(cong) 宋朝以來,棉紡織業(ye) 就非常發達。像我們(men) 江南啊,它的棉紡織業(ye) 非常發達。所以中國的棉紡織業(ye) 足以供應中國人自身對於(yu) 棉布的需求,它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向海外出口。這樣呢,這兩(liang) 個(ge) 地方它的產(chan) 品就不對稱,英國人呢需要中國的茶葉,可是中國人不需要英國的布。這樣兩(liang) 個(ge) 國家這個(ge) 最大宗的兩(liang) 個(ge) 產(chan) 品之間,就出現了貿易失衡。

 

 

 

英國工業(ye) 革命時期的紡織廠(圖片來自於(yu) 網絡)

 

那長期失衡的英國人就不高興(xing) 了,因為(wei) 他們(men) 當時在全世界都賺錢,就發現在中國這個(ge) 貿易逆差太大了,那它就要扭轉這個(ge) 局麵。那它怎麽(me) 扭轉?它就走了下三濫的路子,向中國出口鴉片。但是這個(ge) 鴉片呢,當然不是英國在它本土種植的,它正好開始深度開發印度。印度生產(chan) 什麽(me) 呀?印度它開始生產(chan) 兩(liang) 樣東(dong) 西,一個(ge) 是棉花,這棉花就出口到了英國本土,因為(wei) 它的棉紡織工廠需要大量的棉花。那另一個(ge) 大宗的產(chan) 品,就是生產(chan) 鴉片。種植罌粟,製作成鴉片,然後出口到中國。所以在19世紀二三十年代,逐漸地就形成了一個(ge) 三角貿易。英國人把在印度種植的罌粟所製作的鴉片,出口到中國,然後他再利用這個(ge) 收入,從(cong) 中國進口茶葉運到英國,這是一個(ge) 三角貿易的通道。當然,這樣的一個(ge) 貿易形勢對中國就造成嚴(yan) 重的損害,我想這都不用說,是吧?我們(men) 有一些白銀流出,這個(ge) 其實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對我們(men) 這個(ge) 國家國民精神的傷(shang) 害,國民的健康的傷(shang) 害,它會(hui) 瓦解這個(ge) 國家的精神,是吧?我們(men) 也看過一些照片,那些癮君子的那種醜(chou) 態。

 

 

 

出口到中國(圖片來自於(yu) 網絡)

 

其實這個(ge) 東(dong) 西今天都不用說,美國人也是給我們(men) 國家最近施加了很大的壓力,要求我們(men) 要控製芬太尼的出口。其實芬太尼呢,它本身就跟鴉片當初一樣,最初是一個(ge) 藥品,但是有些人就對這個(ge) 藥物產(chan) 生依賴,通過它獲得快感,或者可以緩解他的痛苦。像今天這個(ge) 芬太尼呢,就有大量的美國人在食用,所以美國這個(ge) 國家很特別,也許跟我們(men) 晚清有點像,就是它的毒品泛濫。向他賣毒品的主要當然是拉美國家,但是我們(men) 中國人生產(chan) 的一些藥品,本來應該是醫院裏麵由醫生開出來作為(wei) 處方藥的,但是大概內(nei) 部它的管理也不嚴(yan) 格,或者醫生就是為(wei) 了賣藥而亂(luan) 開藥,這就使得我們(men) 中國生產(chan) 的某些藥品,精神類的藥品,也流入到一些癮君子的手中,所以它每年好像因為(wei) 吸食芬太尼就會(hui) 有數萬(wan) 人死亡。所以美國政府就跟當初的清政府一樣,也把這個(ge) 東(dong) 西當成一個(ge) 大事來處理,所以特朗普跟我們(men) 會(hui) 見時,特別把這個(ge) 問題提出來;我們(men) 國家呢當然是信守這個(ge) 承諾,進行嚴(yan) 厲的管製。

 

鴉片的貿易是正當的?

 

但是英國當初就不一樣,他們(men) 當時正好就處在一個(ge) 轉折期,就是它的貿易政策在這轉折,這就給它的鴉片貿易披上了一層道德的外衣。它正在從(cong) 貿易保護政策轉向自由貿易政策。所以它就說了,你們(men) 清政府不允許我們(men) 向你們(men) 出口鴉片,這是屬於(yu) 妨礙自由貿易啊,我們(men) 現在要堅持自由主義(yi) 原則。所以你們(men) 清朝的人民想要吸食鴉片,然後我們(men) 又把它出口到中國來,這不是兩(liang) 廂情願嘛,一個(ge) 願意吃,一個(ge) 願意賣,對不對?那你清政府現在橫在中間,妨礙我們(men) 的自由交易,所以這不道德。你看英國人,他們(men) 講起道德來了,這就是強者的所謂的道德。

 

所以英國人他們(men) 在出售鴉片的時候,理直氣壯。當然在英國國內(nei) 其實是有一定的爭(zheng) 論,但最終以自由貿易來論證鴉片貿易合法性的人,大概是占了多數。所以最後他們(men) 堅持要進行鴉片貿易,中國政府呢要堅決(jue) 查禁鴉片。林則徐呢在虎門,要求這些洋商交出鴉片,最終矛盾一步一步激化。虎門銷煙就意味著雙方撕破臉了,所以最終呢,商人就遊說英國議會(hui) ,遊說英國內(nei) 閣,去對中國發動了這個(ge) 戰爭(zheng) 。所以這是一場完全不道德的戰爭(zheng) 。

 

 

 

虎門銷煙(圖片來自於(yu) 網絡)

 

所以這個(ge) 自由貿易,它就是作為(wei) 一個(ge) 旗號,是吧,實際上這是對自由貿易的一個(ge) 濫用,因為(wei) 自由貿易最終要服務於(yu) 人生,你不能以損害人的健康,損害一個(ge) 國家國民的精神為(wei) 代價(jia) ,進行所謂的自由貿易。

 

後來有些我們(men) 的學者啊心長歪了,或者是迷信,所謂的自由貿易,或者是迷信所謂的西方文明,甚至對林則徐在虎門銷煙這樣的壯舉(ju) ,都產(chan) 生了質疑,認為(wei) 林則徐就不應該虎門銷煙,應該好好跟人家講道理之類的。

 

這怎麽(me) 可能啊?當時英國的帝國主義(yi) 正處在巔峰期,它本來就是要征服全世界。它本來就是要以自己強大的生產(chan) 能力占領全世界的市場。所以英國議會(hui) 之所以支持對中國發動戰爭(zheng) ,它當然不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那一點點鴉片貿易,它的目的就是以此為(wei) 借口,用炮艦來打開整個(ge) 兒(er) 中國的大門,來開拓這個(ge) 當時已經有三四億(yi) 人的、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這才是它的目標。

 

所以這樣的一個(ge) 鴉片戰爭(zheng) ,我們(men) 不管從(cong) 任何一個(ge) 角度看,它都是不道義(yi) 的,都是野蠻的。這是關(guan) 於(yu) 鴉片貿易的解說吧。

 

大家都知道,這個(ge) 鴉片戰爭(zheng) ,英國最初在廣州,大概是沒有占到什麽(me) 便宜,然後英軍(jun) 就一路北上,在浙江的沿海一帶進行騷擾,並且打敗了清軍(jun) ,最終就促成了所謂《南京條約》的訂立。

 

我們(men) 現在都把《南京條約》作為(wei) 我們(men) 現代史上第一個(ge) 不平等條約。簡單地說,其實就是在鴉片戰爭(zheng) 中,中國遭遇了失敗,這就是後來清朝人以及一直到我們(men) 今天,所講的所謂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第一次敗於(yu) 西方人,敗於(yu) 歐洲人。實際上在這個(ge) 之前有兩(liang) 三百年,中國人已經與(yu) 西方打交道了。比如說澳門,應該是16世紀初,葡萄牙人就開始在澳門生活了,並且明朝也是允許葡萄牙人在澳門生活。但兩(liang) 者之間的約定不是不平等的。

 

當時我們(men) 天朝就認為(wei) 這個(ge) 蠻夷啊,你讓他們(men) 生活在內(nei) 地,他們(men) 會(hui) 搗亂(luan) ,會(hui) 擾亂(luan) 我們(men) 正常的秩序,所以就在邊陲之地,像當時澳門就是一個(ge) 很窮的小漁村,給他畫一個(ge) 地方,把他們(men) 封閉起來,不允許他們(men) 隨便地向內(nei) 地亂(luan) 竄,這樣他們(men) 也能夠正常生活,也不影響我們(men) ,同時雙方也能夠進行一些貿易啊這些正當的活動。所以那個(ge) 它不算是這個(ge) 不平等。那包括後來的康熙帝,與(yu) 俄羅斯所簽訂的《尼布楚條約》,它也不是不平等的。因為(wei) 《尼布楚條約》基本上就是雙方劃定了界限,各有所得,各有所失。並且通過這樣一個(ge) 條約,清朝就得以擺脫了與(yu) 俄羅斯之間的衝(chong) 突,能夠集中精力,解決(jue) 蒙古草原以及西域的問題。所以那個(ge) 大體(ti) 上也是一個(ge) 平等的條約。

 

 

 

簽訂《南京條約》(圖片來自於(yu) 網絡)

 

但是《南京條約》它確實是中國戰敗以後,所簽訂的一個(ge) 不平等的條約。我們(men) 現在有很多人就說,這個(ge) 條約要求你開放嘛,我們(men) 現在不是要搞開放嘛?這是兩(liang) 個(ge) 完全不同的概念。你戰敗以後開放,和我自己主動開放,這是完全不同的,因為(wei) 在這個(ge) 條約裏麵,比如英國人提出了很多要求,而那個(ge) 要求呢其實很多是單方麵的。所謂的平等就是你要能夠做到雙方麵。這包括有些其實像用我們(men) 今天的話來說,都是文化侵略,比如說他就允許歐洲人在中國傳(chuan) 教之類的,這也不是所謂平等的文化交流,因為(wei) 在當時的情況下,很顯然我們(men) 中國人沒法到你倫(lun) 敦去開設孔子學院啊。但是你們(men) 英國人確實有力量在我們(men) 中國內(nei) 地開設教堂。平等原則不是抽象的,它有時候涉及到能力的問題。後來有不少跟西方國家簽訂的條約裏麵都講到,中國要允許某些國家的輪船駛入內(nei) 河。當然裏麵也規定了說中國的輪船也可以駛入他們(men) 的內(nei) 河。問題是根本中國就做不到,對不對?其結果就是實質上的不平等。英國的輪船可以在長江上下遊隨便行駛,但是我們(men) 什麽(me) 時候輪船能夠到泰晤士河去啊,我們(men) 就沒有這樣的輪船啊,對不對?

 

所以這個(ge) 平等不平等,我們(men) 既要看你文字上怎麽(me) 表述,還要看我們(men) 有沒有能力行使這樣的權利。如果我沒有能力行使的話呢,你這個(ge) 規定對我來說它就是不平等的。所以這是我想做的一點點辨析吧。

 

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失敗?

 

接下來,我就想跟大家簡單地解釋一下,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會(hui) 失敗。實際上到鴉片戰爭(zheng) 前後,如果我們(men) 僅(jin) 僅(jin) 統計GDP的話呢,中國應該還是世界第一,即便那個(ge) 時候英國已經初步完成了工業(ye) 化,它的現代工業(ye) 水平呢,是全世界最高的,但是它的GDP總量仍然是低於(yu) 中國。這個(ge) 原因很簡單,它的人口規模遠遠地小於(yu) 中國。而中國因為(wei) 有這樣的一個(ge) 人口規模,以及從(cong) 宋朝或者最遲應該從(cong) 明朝以來持續的積累,實際上它的經濟發展的水平並不算低。可能鴉片戰爭(zheng) 那個(ge) 時代的中國,在全世界GDP中所占的這個(ge) 比例,比我們(men) 現在還高。從(cong) 乾隆年間一直到鴉片戰爭(zheng) ,這間這段時間,可能是中國的經濟總量在全世界比例最高的時代,大概能占到三分之一左右,但是這有一個(ge) 問題,我想其實我們(men) 今天都很明白,雖然我們(men) 總量很高,但是我們(men) 的產(chan) 業(ye) 結構、經濟水平,已經遠遠落後於(yu) 英國以及歐洲的其他國家。

 

所以我們(men) 看一個(ge) 國家的經濟實力或者它的國力,不僅(jin) 僅(jin) 要看它統計數字的總量,還要看它的結構,看它的構成。其實最大的區別,就在英國以及歐洲的其他國家,它們(men) 完成了工業(ye) 化。

 

所以我們(men) 要解釋中西之間在過去一百多年的差距,其實首先就是要解釋,或者最重要的就是來解釋為(wei) 什麽(me) 西方會(hui) 發生工業(ye) 革命,而中國沒有。實際上關(guan) 於(yu) 中西文明之間的不同,我們(men) 現在有很多討論;對於(yu) 中西之間在過去一百多年的差距,我們(men) 也有很多討論。

 

這一百多年來呢,其實大家一直在思考這個(ge) 問題。根據我的了解,我覺得我們(men) 在尋找落後或者失敗的根源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都找錯了原因。比如說我們(men) 很多人就說中國之所以落後,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wei) 我們(men) 的文化不行。這從(cong) 孔子那就錯了,或者追溯得更遠,是吧,從(cong) 炎黃那個(ge) 時候就錯了。那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現在還追啥呀,是不是?也就是說你這個(ge) 文明從(cong) 根子上就有問題,那你就不可能變好,對不對?那這顯然與(yu) 事實不相符,對不對?我們(men) 過去比方說一百多年,起碼我們(men) 過去這四十年,蹭蹭蹭蹭就發展起來了。那你說我們(men) 靠的是什麽(me) ,靠的還是我們(men) 這群人,這群人還是炎黃子孫啊,對不對?還是受孔子之教的惠澤,對不對?所以其實那樣的一種說法,顯然就沒有找到正確的原因,雖然它很流行。

 

我們(men) 上學的時候這個(ge) 說法就很流行,當時流行的一個(ge) 電視專(zhuan) 題片,叫《河殤》,就把中國文明概括為(wei) 所謂黃土地文明,把西方文明就概括為(wei) 藍色文明、海洋文明,然後這兩(liang) 種文明就有質的差別,並且這中國天生的,自從(cong) 開頭的時候就比西方要差。我想這種說法,今天可以休矣。

 

還有一種說法,後來自由主義(yi) 流行了,它就提供了一個(ge) 自由主義(yi) 的曆史觀。按照這樣的曆史觀,中國在過去的貧窮落後,是因為(wei) 沒有自由的觀念價(jia) 值和製度。所以要實現富強,中國要趕上西方,就得建立自由主義(yi) 所提出的那一整套價(jia) 值啊、製度啊。其實這個(ge) 說法呢也是似是而非。如果我們(men) 考察一下歐洲的曆史,你可以發現,自由主義(yi) 作為(wei) 一種意識形態,它出現得很晚,基本上就是在鴉片戰爭(zheng) 之前十幾年,自由主義(yi) 才作為(wei) 一種意識形態在英國逐漸確立起來。

 

那在這個(ge) 之前呢,它不是自由主義(yi) 時代,所以自由主義(yi) 本身是工業(ye) 化的結果,而不是原因,我們(men) 是把這個(ge) 因果給弄顛倒了。事實上,如果我們(men) 做一個(ge) 對比,中國古代社會(hui) ,它基本上是符合自由主義(yi) 的觀念的。“帝力與(yu) 我有何哉”,是不是?老百姓的生活呢就沒人管,對不對?因為(wei) 自由主義(yi) 講它的所謂什麽(me) 叫自由,自由就是免於(yu) 強製。那好了,其實在大多數時期,隻要在太平盛世,基本上老百姓的生活啊,就沒人去強製。你想幹什麽(me) 就幹什麽(me) ,你想怎麽(me) 生活就怎麽(me) 生活,比如說,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人說強迫一個(ge) 老百姓去信仰某種宗教,從(cong) 來就沒有這事兒(er) ,你愛信什麽(me) 信什麽(me) ,誰管你啊,對不對?那在西方呢它就不是這樣。所以其實按照自由的標準來衡量啊,西方在大多數時候反而是不自由的。因為(wei) 它有個(ge) 最大的不自由,就是宗教不自由。相反呢中國人在這個(ge) 最根本的領域中,始終其實是自由的。

 

所以我們(men) 也可以說,西方人為(wei) 什麽(me) 要提出自由主義(yi) ,就是因為(wei) 不自由,所以就追求自由。那追求自由呢,就得提出一套學說啊,對不對?來說服自己,說服別人,來號召大家起來,造這個(ge) 妨礙自由的製度的反,是吧?那我們(men) 中國人呢就用不著啊,對吧?你提個(ge) 自由主義(yi) 的理念就沒人響應你,因為(wei) 大家就覺得這沒啥不自由,對不對?其實直到今天都是這樣,對吧?自由主義(yi) 呢,對於(yu) 大多數人來說就沒有吸引力。為(wei) 什麽(me) 呢,因為(wei) 即便今天,我們(men) 生活在被很多人說成是威權主義(yi) 的製度下,其實老百姓的生活那簡直是太隨便了,對不對?就是自由太多了。

 

所以其實這個(ge) 說法也都不準確。還有人說什麽(me) 民主,說西方國家之所以能夠富強起來,是因為(wei) 他們(men) 建立了民主製度,這更是瞎扯了。因為(wei) 在歐美國家他們(men) 富強的過程中,他們(men) 都是反民主的。同樣這個(ge) 民主呢,就更是工業(ye) 化或者富強的結果。因為(wei) 西方國家他們(men) 真正建立起大眾(zhong) 普選製,也就是說男女成年人普遍地擁有選舉(ju) 權啊,這是“二戰”以後的事。這比自由主義(yi) 還晚一個(ge) 世紀。自由主義(yi) 大概是19世紀三四十年代在英國率先形成的。民主作為(wei) 一種普遍的製度,就是普遍的成年人都可以行使民主權利,這是在“二戰”以後才有的。再比如說像鴉片戰爭(zheng) ,甲午戰爭(zheng) 這前後,那基本上英國應該是發展最快的國家了,大概隻有百分之十幾的人有投票權,大多數人都沒有。那麽(me) 什麽(me) 人有投票權呢,你們(men) 家錢多你才有投票權。投票權是按照家庭財產(chan) 來分配。

 

我們(men) 在鴉片戰爭(zheng) 那個(ge) 時代啊,大概英國隻有百分之五六的人有投票權。所以我們(men) 在80年代以來,或者說20世紀吧,對於(yu) 西方的富強,它的發達,其實都是存在諸多理解上的錯誤。我們(men) 都把當時自己所看到那個(ge) 西方當成了曆史上的西方。我們(men) 把作為(wei) 工業(ye) 化結果的西方,看成了西方工業(ye) 化的原因。所以這就有一個(ge) 普遍的導果為(wei) 因的謬誤。我們(men) 今天呢,就應該正本清源,去準確地認知西方它究竟是憑什麽(me) 富強的。它在鴉片戰爭(zheng) 以後一直到今天,究竟優(you) 越於(yu) 我們(men) 中國的是什麽(me) ?我想其實這個(ge) 歸根到底就是一點,它率先實現了工業(ye) 化,建立了以石化能源作為(wei) 主要能源驅動的機器生產(chan) 的這樣一種經濟形態。

 

這東(dong) 西的力量太強大了。我們(men) 中國人在過去幾十年是深切地感受到了,對不對?你像我在70年代,作為(wei) 一個(ge) 少年生活的時候,就經常挨餓啊,倒也不是說沒飯吃,而是吃不飽,吃不好,所以從(cong) 小就屬於(yu) 營養(yang) 不良。今天呢,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去努力減肥,對不對?為(wei) 什麽(me) ?其實就是因為(wei) 工業(ye) 發展,對不對?我們(men) 以前一件衣服要穿好多年,在同一個(ge) 時間點上差不多就隻有一套衣服,今天我們(men) 每個(ge) 人回家去把自己衣櫃翻一下,那衣服根本就穿不過來,為(wei) 什麽(me) ?就是因為(wei) 工業(ye) 化帶來的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對吧?那更不要說飛機、大炮,是不是?驅逐艦、航空母艦,這些東(dong) 西都是都得靠鋼鐵,靠能源,靠這些工廠生產(chan) 出來。

 

所以當初其實鴉片戰爭(zheng) 一失敗,清朝的一些士大夫立刻就看出中國相對於(yu) 英國的弱勢在哪兒(er) ,就是我們(men) 的炮、船不如人家。所以當時就講英國人的優(you) 勢就是堅船利炮。這我覺得看得很清楚,相反後來的人啊,越看越糊塗了,偏離了這個(ge) 真相,失焦了,沒有瞄準我們(men) 的目標究竟在哪兒(er) ,胡搞什麽(me) 自由啊、民主啊、憲政啊這些東(dong) 西,搞到最後這個(ge) 國家散攤子了。

 

相反,鴉片戰爭(zheng) 剛一失敗,這些士大夫馬上就看出來了,英國人他堅船利炮,所以我們(men) 國家要搞現代化就很簡單啊,就是搞堅船利炮,但是你要搞堅船利炮,得需要其他一些東(dong) 西,是吧?這些引申出了一些變革的方案,我們(men) 後麵再講。

 

首先還是要簡單給大家講一講英國、歐洲他們(men) 為(wei) 什麽(me) 會(hui) 率先實現工業(ye) 化。

 

我是日益深切地感受到,工業(ye) 化確實是人類一萬(wan) 多年文明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二。

 


 

 

鴉片戰爭(zheng) (圖片來自於(yu) 網絡)

 

英國為(wei) 什麽(me) 能夠率先實現工業(ye) 化?

 

為(wei) 什麽(me) 說是最重要的事件之二,因為(wei) 第一件是農(nong) 業(ye) 革命,就是出現了農(nong) 作物的種植。由這樣一場革命,就開始有了人口的大規模增長,有了國家,也就有了考古學意義(yi) 上所講的文明。

 

第二件就是工業(ye) 化。歸根到底就像馬克思主義(yi) 所講的,生產(chan) 力是決(jue) 定性因素。沒有農(nong) 業(ye) 就不可能有國家。當然,工業(ye) 呢也就導致了整個(ge) 世界格局的一個(ge) 巨變,因為(wei) 在農(nong) 業(ye) 時代,我們(men) 中國就始終是天下第一。但是工業(ye) 化給了歐洲人一個(ge) 超過中國的機會(hui) 。等到中國也上了工業(ye) 化這趟快車,那很快就超過了西方。但是我們(men) 還是要理解,英國為(wei) 什麽(me) 能夠率先實現工業(ye) 化,我想這跟這個(ge) 文明的劣勢有關(guan) 。其實它是某種曆史的眾(zhong) 多偶然因素所造成的,我們(men) 千萬(wan) 不要把這件事情就視成西方文明的必然,就沒這必然,實際上是它的諸多劣勢,諸多的缺點造成的。

 

 

 

英國工業(ye) 革命(圖片來自於(yu) 網絡)

 

大家可以不妨簡單想一下,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工業(ye) 生產(chan) 這樣一個(ge) 形態,或者工業(ye) 生產(chan) 這個(ge) 形態是什麽(me) 樣子的。機器生產(chan) ,就需要某種技術變革,對吧?還需要大規模的市場。工業(ye) 化時代的生產(chan) 都是大規模的工廠,所以要有一個(ge) 比較廣大的市場。英國人為(wei) 什麽(me) 要來打中國啊,它就是覬覦這個(ge) 三四億(yi) 人口的市場。

 

這個(ge) 市場你到哪兒(er) 去找?其實英國來打中國,它就已經接受了英國人的這個(ge) 想法,就是進行殖民征服。所以這個(ge) 殖民征服啊,是英國率先實現工業(ye) 化的一個(ge) 非常重要的條件。

 

我們(men) 就簡單的隻講一點,就是它征服美洲。當然,征服美洲呢,是葡萄牙、西班牙人他們(men) 率先就征服了美洲,他們(men) 主要征服了南美洲、中美洲。所以現代世界的形成啊,它是西方人進行征服殖民的結果。站在我們(men) 中國人的立場上來說呢,這東(dong) 西也是不道德的。完全就是霸道,沒有王道。當年鄭和下西洋,到了東(dong) 南亞(ya) ,到了印度,到了阿拉伯半島,然後到了東(dong) 非,他也沒見他去征服誰啊,對不對?也沒有去建立什麽(me) 殖民地啊,這是王道。當然所以中國後來就沒有率先工業(ye) 化,但是我們(men) 不要為(wei) 此而惋惜,王道就“直道而行”嘛,“君子直道而行”,小人呢他就行霸道,他看見別人的土地,看見那些人的技術水平比自己低,看見自己可以隨便把那人打倒,就上去把人家打倒了,然後搶人家的土地,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

 

 

 

鄭和下西洋(圖片來自於(yu) 網絡)

 

所以所謂的現代世界,就西方人所建立的這一整套現代的體(ti) 係,它的基礎都是很黑暗的。但是這個(ge) 東(dong) 西確實是給西方文明,帶來了超過歐亞(ya) 大陸中部和東(dong) 部這些古典文明的一個(ge) 機會(hui) 。因為(wei) 在曆史的大多數時間,西歐都屬於(yu) 最落後的地區,早期西方文明的中心是在地中海沿岸,它也不是在西歐;西歐真正發展起來,要到十四五世紀以後,所以是很晚近的事情。所以他身上有很多野蠻的地方,毫不猶豫地對任何人使用暴力、武力。所以,我們(men) 理解西方的興(xing) 起,一定要把殖民地這個(ge) 因素作為(wei) 一個(ge) 中心,那麽(me) 這樣一個(ge) 因素,對於(yu) 英國的工業(ye) 化它有什麽(me) 用?

 

資本積累與(yu) 比古典時代更殘酷的奴隸製

 

首先我們(men) 講,你要建工廠得需要資本,是不是?所以殖民地是可以給英國人提供一些資本的積累,是吧?他們(men) 在殖民地興(xing) 建大量大規模的種植園。說到種植園,我們(men) 就要講到西方或者說現在資本主義(yi) 它黑暗的另一麵,那就是奴隸製。奴隸製在西方的古典時代是曾經存在過,但是在中世紀,實際上奴隸製消除了,代之而起的是相對人道一點的農(nong) 奴製。農(nong) 奴製要比奴隸製要溫和一些,雖然它也限製農(nong) 民的自由。但是恰恰到了所謂的現代,最不人道的奴隸製又重新出現了,並且它比古典時代還要殘酷。

 

古典時代呢,通常就是征服了一個(ge) 地方,然後把被征服者變成奴隸了。但是那個(ge) 時候,一個(ge) 奴隸勞動的場所的規模並不大。通常就是在一個(ge) 農(nong) 莊裏麵,反而奴隸主和奴隸之間還能夠有某種情感。所以這個(ge) 壓迫就不是那麽(me) 厲害。而且那個(ge) 時候的生產(chan) ,大概還不像後來這麽(me) 講究效率。但是到了近世,首先這個(ge) 奴隸就是從(cong) 非洲掠奪來的。當時呢,在非洲就專(zhuan) 門有擄掠黑人的這樣一個(ge) 產(chan) 業(ye) ,就好比狩獵者一樣,好比打老虎打兔子一樣,專(zhuan) 門有人去獵黑人,擄掠來之後就出售給英國的商人。英國的商人就把他們(men) 再去運送到美洲。在這個(ge) 過程中就有大量的黑人死亡,因為(wei) 橫跨大西洋,條件非常艱苦,隻有那些身體(ti) 最強壯的黑人才能夠活下來。所以美洲黑人總體(ti) 的身體(ti) 狀態要比非洲的黑人好,因為(wei) 他是本身在奴隸貿易的過程中,就有一個(ge) 自然的篩選,身體(ti) 最強壯的那些黑人才能夠活下來。所以英國所謂資本主義(yi) 第一個(ge) 最發達的產(chan) 業(ye) 其實是奴隸販運產(chan) 業(ye) 。當然他們(men) 把黑人販運到美洲,送到種植園。

 

 

 

黑人奴隸販運產(chan) 業(ye) (圖片來自於(yu) 網絡,影視作品劇照)

 

種植園呢,大家不要把它理解成就是一個(ge) 簡單的農(nong) 場,它的規模很大,因為(wei) 當時這些殖民者把土著都消滅了。也不一定是有意的消滅,因為(wei) 美洲是相對孤立的一個(ge) 大陸。白人自然地就會(hui) 帶有很多細菌,白人在這地方生活幾十年,印第安人啊、印加人啊,就是美洲大陸原來的土著,就大部分都死了。

 

那大量的土著人死了之後就都是空地了。白人就把這些空地占有,然後就建立規模極大的農(nong) 場,所謂的農(nong) 莊,那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是為(wei) 什麽(me) 要把非洲的黑人販賣到這個(ge) 地方去。而且這樣一個(ge) 遠距離的販賣,有個(ge) 好處,就與(yu) 他的文明、與(yu) 他的親(qin) 人啊什麽(me) 的完全就斷裂,切斷了任何聯係,就是些無根之人。那好管理啊,你想跑都沒地跑,因為(wei) 你根本都不知道這個(ge) 地方在哪兒(er) 呢,對不對?所以他們(men) 就完全變成機器了。所以這是一個(ge) 最殘酷的奴隸製度。後來有一個(ge) 美國的電視劇叫《尋根》嘛,其實他也尋不著了,他尋什麽(me) 呀。

 

所以當初英國人最初發達,是靠一個(ge) 大西洋的三角貿易。這個(ge) 三角貿易是什麽(me) 呢?就是英國人把當時自己的產(chan) 品,比如說毛製品,運到非洲,然後再在非洲出售,用這個(ge) 錢買(mai) 奴隸,然後把奴隸呢運到美洲。美洲的那些種植園生產(chan) 什麽(me) 呢?它都生產(chan) 大宗農(nong) 作物。最初呢是甘蔗,以及煙草,都生產(chan) 這些東(dong) 西。這些東(dong) 西勞動強度都比較大,但是它又高度單一,所以莊園生產(chan) 就特別適合黑人奴隸製。

 

 

 

美國南方種植園(圖片來自於(yu) 網絡,影視作品劇照)

 

他們(men) 又把美洲黑人生產(chan) 的蔗糖啊或者煙草,再拉到英國。所以這是一個(ge) 三角形的貿易,這個(ge) 三角貿易呢持續了兩(liang) 百年。英國人就在這個(ge) 中間積累了很多,所謂資本的原始積累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yu) 這樣的貿易。它其實是給英國的產(chan) 品創造了比較大的市場。因為(wei) 英國本身,它是一個(ge) 很小的國家,今天英國呢大概它的人口也就隻有三四千萬(wan) 吧,那個(ge) 時候它的人口隻有幾百萬(wan) 。光靠它自己的狹窄的市場,根本就不足以支撐大規模的生產(chan) 。但是現在突然有這麽(me) 一個(ge) 龐大的殖民地,有這麽(me) 多黑人,他們(men) 需要穿、需要吃。我們(men) 剛才前頭講到了,美洲的奴隸製莊園,是單一農(nong) 作物生產(chan) ,它不像我們(men) 中國的農(nong) 民是自給自足,有十幾畝(mu) 地他會(hui) 種糧食,種蔬菜,種點棉花,還會(hui) 從(cong) 事一點工副業(ye) ,所以他生活所需的各種物品大部分自己就生產(chan) 出來了,最多上個(ge) 集市,有些人是工匠什麽(me) 的,生產(chan) 一些東(dong) 西,所以不出二十裏的範圍,生活所需要的各種物品都能夠獲得。

 

 

 

男耕女織(圖片來自於(yu) 網絡)

 

那所以英國的棉布它就賣不出,因為(wei) 每家自己都是男耕女織,對不對?婦女都會(hui) 織布,都會(hui) 做衣服,都會(hui) 納鞋,對不對?所以你怎麽(me) 賣啊?但是奴隸不一樣。美洲的那些奴隸,他們(men) 除了會(hui) 種甘蔗,啥都不幹。所以最早的資本主義(yi) 企業(ye) 就是黑人奴隸製莊園。它就是大規模生產(chan) ,然後它的產(chan) 品是賣給全世界。當時像歐洲所需要的蔗糖,全部都是從(cong) 美洲進口的,這樣其實就給它創造了一個(ge) 很大的生活必需品的市場。這樣他們(men) 的工廠就需要大量生產(chan) ,那麽(me) 就要提高效率,是不是?而英國本身人口就少,所以就要提高生產(chan) 效率。這個(ge) 壓力,就促使工廠的工人或者工匠他們(men) 改進機器,提高技術。所以我們(men) 千萬(wan) 不要以為(wei) ,這也是我們(men) 要糾正的一個(ge) 觀念,好像工業(ye) 革命是近代科學發展的結果。其實是錯了。科學發展是工業(ye) 革命的結果。這是我們(men) 再一次導果為(wei) 因。最初的工業(ye) 革命,其實誰都沒有注意到,大概在英國是發生在18世紀的後期,持續了五六十年。

 

亞(ya) 當·斯密大家都知道是吧,他是現代經濟學的創始人,他的《國富論》就是出版於(yu) 18世紀的後期。但是如果你去讀一下《國富論》,你就會(hui) 發現亞(ya) 當·斯密沒有提過一句工業(ye) 革命。也就是說連亞(ya) 當·斯密這樣一個(ge) 專(zhuan) 門研究經濟的學者,他都沒有注意到,當時英國正在發生工業(ye) 革命。為(wei) 什麽(me) ?因為(wei) 工業(ye) 革命就是在工廠裏,由那些工匠們(men) 自發地進行技術變革。像亞(ya) 當·斯密他好賴也是個(ge) 上流社會(hui) 的成員,所以他就不會(hui) 關(guan) 心到那些企業(ye) 裏麵的工人究竟在幹什麽(me) 。

 

 

 

印在英鎊上的亞(ya) 當·斯密(圖片來自於(yu) 網絡)

 

隻不過後來,因為(wei) 技術變革,逐漸就有一些人專(zhuan) 門從(cong) 事這方麵的工作,那他就對可能原理啊什麽(me) 的提出了要求,然後才促使了科學的發展。而且科學真正發展起來是到19世紀後期。因為(wei) 那個(ge) 時候鋼鐵、化學,尤其是化學工業(ye) 發展起來以後,對科學的需求就極大。這樣德國啊、美國啊,科學技術才發展起來了。

 

其實今天中國也是如此,中國的經濟發展,首先是沿海的那些家庭作坊,他們(men) 生產(chan) 出不需要什麽(me) 技術的產(chan) 品。然後他們(men) 為(wei) 了回應市場的需求,逐漸地改進技術。一直到2000年以後,我們(men) 國家科學才慢慢起步。到今天,我們(men) 科學的發展才算得上是繁榮了,為(wei) 什麽(me) ?因為(wei) 一方麵工業(ye) 向尖端領域中去突破,那就需要科學來支撐,另一方麵也是因為(wei) 工業(ye) 化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所以國家、企業(ye) 有錢來支持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發展是需要吃錢的,不是說隨便一個(ge) 窮人,把自己關(guan) 在一個(ge) 屋子裏麵,琢磨著十年就能夠搞出一什麽(me) 東(dong) 西來,那根本就不可能,即便古代也不可能,更不要說現代了。

 

認識中國,需要破除來自西方的各種迷信

 

所以我們(men) 剛才又糾正了一個(ge) 長期的錯誤。西方的工業(ye) 化不是因為(wei) 它有什麽(me) 科學精神,這是因為(wei) 它有了工業(ye) 化,所以它有科學精神。實際上在沒有實現工業(ye) 化之前,你搞科學幹嘛啊?閑著沒事幹了,對不對?你就是琢磨那些東(dong) 西,什麽(me) 原子這些東(dong) 西,它有什麽(me) 意義(yi) 啊?就不可能有人去做這個(ge) 事情,就也沒有人會(hui) 想到去做這個(ge) 事情。但是工業(ye) 化它的整個(ge) 生產(chan) 形態就不是自然的,不是我簡單把這木頭一伐,然後去幹什麽(me) 。相反,鋼鐵啊、化學品啊,它需要去解析,就需要一步一步地就走到我們(men) 今天所看到的科學的狀態。

 

所以我們(men) 就要打破各種迷信。很多人就說,古希臘人家就有科學精神,這是放屁!古希臘人有什麽(me) 科學精神?他跟中國人一樣,是吧,那中國人說中國人沒有科學精神,那是因為(wei) 他搞農(nong) 業(ye) ,他要那麽(me) 多科學幹嘛啊,對不對?他就不需要。但等到需要的時候,你看中國人都有科學精神了。現在我們(men) 吃飯、睡覺都講科學了,因為(wei) 你這個(ge) 時候需要了,是吧?在這之前你光想著怎麽(me) 找著飯,把飯找著了,現在飯太多了,所以才講科學吃飯,對不對?

 

所以講“時”。我們(men) 講《周易》,學《中庸》,最重要是“時”。“此一時,彼一時。”“時”不同,需求就不同,那你幹的事情就不同,你所需要的觀念也就不同,製度啊什麽(me) 都會(hui) 不同。我們(men) 理解工業(ye) 革命啊,理解科學發展,都需要有這麽(me) 一個(ge) “時”的視野。

 

那我們(men) 還是回到工業(ye) 革命。前頭講了不少,工業(ye) 革命其實跟西方人,尤其是英國人,對外進行征服殖民是有非常直接的關(guan) 係。它創造了市場,所以對工廠來說,就有有這個(ge) 需要,就開始去改進技術,擴大工廠的規模,這樣它的技術慢慢就發展,到了某個(ge) 臨(lin) 界點它突破了,那一突破之後就不得了,因為(wei) 這個(ge) 工業(ye) 和此前的經濟形態,它不同的地方就在這兒(er) 。我們(men) 以前的可以把它稱為(wei) 叫“自然經濟”,就用的能源什麽(me) 都是找根木柴一燒,你加工的原材料呢,也都是就這個(ge) 原材料,所以你坐著椅子它也是木頭的是吧?但是工業(ye) 不一樣,它比如同樣要生產(chan) 這個(ge) 椅子,它是把木頭先打碎了,然後又把它再粘到一起,這樣的話就製造出標準化的板材,這樣就可以大規模生產(chan) 。

 

 

 

帝國主義(yi) 的堅船利炮(圖片來自於(yu) 網絡)

 

這就是生產(chan) 形態完全不一樣了,所以它就走上另外一條道路。這個(ge) 道路的基本的特征就是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我們(men) 中國人在過去幾十年其實都感受到了,過去這幾十年經濟增長速度可以保持百分之八九。所以隻用了一代人的時間,整個(ge) 的、每個(ge) 人的生活水平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men) 其實也可以想象,當初英國人也經曆了這麽(me) 一個(ge) 過程。當然它沒有我們(men) 今天這樣快,因為(wei) 畢竟我們(men) 工業(ye) 化是利用了此前西方人幾百年的資源。但是它其實相對於(yu) 中國來說,發展也是非常快的,最重要的是它建立了堅船利炮。工業(ye) 生產(chan) 出來的這些東(dong) 西,有助於(yu) 它在軍(jun) 事工業(ye) 的突破。軍(jun) 事工業(ye) 就正好滿足了西方人征服的欲望,他們(men) 沒錢的時候就想著征服,對不對?沒有堅船利炮的時候,他們(men) 一天到晚就琢磨著去打別人的,他們(men) 實現自己理想的工具更強大了。所以他們(men) 工業(ye) 化之後,立刻就把工業(ye) 體(ti) 係所生產(chan) 的堅船利炮,用於(yu) 進行更大規模的征服。比如後來就逐漸地征服印度這些地方,包括我們(men) 中國。

 

強政府也是一個(ge) 工業(ye) 化的重要因素

 

我們(men) 前麵講了,西方相對於(yu) 中國,它最大的優(you) 勢是在工業(ye) 生產(chan) 體(ti) 係。那我們(men) 接下來要補充一點,就是你要維持工業(ye) 體(ti) 係的發展,也需要一個(ge) 強大的政府。強大的政府可以為(wei) 工業(ye) 生產(chan) 提供各種便利。

 

其實我們(men) 看一下今天,也能夠很好地理解這一點。簡單講一點,比如說是一個(ge) 縣或者市,它到外麵去招商、建工廠,政府得要做很多事情,是吧?它不像我們(men) 在農(nong) 村,隨便你開展那個(ge) 工副業(ye) 的時候,你在你們(men) 家就自己就幹了。工廠不一樣,要征地,要拆遷,要建廠房,要修公路,要稅收啊什麽(me) 各方麵都要有優(you) 惠。這些都是政府的事,對不對?不講別的,就這修路這一件事兒(er) ,它就難度很大。首先一點,你能不能征到地啊,對不對?我們(men) 今天經常讚揚我們(men) 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很好,那是因為(wei) 我們(men) 這個(ge) 土地製度它是有利於(yu) 征地,相反呢,比如到印度去,讓它修一條京滬高鐵,它得修三十年。就是我們(men) 的京滬高鐵都廢棄不能用的時候,它還沒修成呢,為(wei) 什麽(me) ?它就征不著地!就是說它政府啊能力太差,製度不合理,所以就導致它工業(ye) 化所需要的基礎設施無法提供。所以就此而言,我覺得印度基本上是不可能趕上中國,它有一些內(nei) 在的約束。

 

 

 

中國的高鐵(圖片來自於(yu) 網絡)

 

所以呢,我們(men) 現在其實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都認識到了,尤其是中國經驗,也向我們(men) 表明了,工業(ye) 化必然伴隨著一個(ge) 強有力的政府。當然,政府也要比較負責任,是吧?你光強有力,然後一天到晚就光給自己搶錢,那也不行。要為(wei) 社會(hui) 做公共事業(ye) ,提供便利。其實就是我們(men) 古人講的“天下為(wei) 公”,要為(wei) 公共謀福利。在工業(ye) 化這個(ge) 階段,它最重要的是什麽(me) ?就是要為(wei) 工業(ye) 生產(chan) 的創立和展開創造條件,這個(ge) 需要一個(ge) 強有力的政府。

 

比如最簡單的一點,國家政府就要增加稅收。我們(men) 剛才講到了,中國有世界上很發達的基礎設施,這東(dong) 西都是錢堆出來的,對不對?那這個(ge) 錢從(cong) 哪兒(er) 來啊?首先得政府有稅收收入,而且要比較高,對不對?這樣才會(hui) 拿出錢來修高速公路、高鐵啊,山腰上住著兩(liang) 戶人家,你還要給他修條路,對一個(ge) 沒錢的政府來說就做不到。所以,我們(men) 就會(hui) 看到一個(ge) 很有意思的現象,在鴉片戰爭(zheng) 前後,我們(men) 可以做一個(ge) 橫向的對比。歐洲國家人民的稅收負擔是中國人的十幾倍。我們(men) 前頭講了,中國傳(chuan) 統社會(hui) 的優(you) 點就是人人都很自由,這其中就體(ti) 現為(wei) 每個(ge) 民眾(zhong) 對政府所繳納的稅啊,其實是比較低的。

 

尤其是清朝,從(cong) 康熙到乾隆,他們(men) 一直都強調要輕徭薄賦。清朝老百姓的稅收應該是曆史上最低的,但恰恰啊,這就是中國落後的原因之一。同期的英國人的稅賦是全世界最高的。所以就是這樣的一個(ge) 事實,跟很多人的觀念其實是相反的。前頭我們(men) 講,很多人以為(wei) 工業(ye) 革命、工業(ye) 化都是靠自由市場這些東(dong) 西發展起來的,其實恰恰相反,需要政府有一支強有力的看得見的手,征稅,管製經濟,包括對貿易進行管治,國內(nei) 的工業(ye) 才有可能發展起來。

 

所以其實英國在工業(ye) 化的過程中,是世界上關(guan) 稅壁壘最高的國家。它的基本的原則就是凡是英國能生產(chan) 這個(ge) 工業(ye) 品,就禁止國外向我們(men) 出口,堅決(jue) 不進口。我們(men) 不能生產(chan) 的,也不進口,隻要是工業(ye) 品,都不允許進口,讓我們(men) 自己的企業(ye) 家來興(xing) 辦工廠,進行生產(chan) ,這就是所謂保護政策,貿易保護主義(yi) 。所以,所有實現了工業(ye) 化的國家,他們(men) 在工業(ye) 革命、實現工業(ye) 化的過程都是實行貿易保護的。美國也是如此。

 

但它對有一種產(chan) 品不保護,就是原材料,原材料可以隨便進口。所以當初英國為(wei) 了發展它自己的工業(ye) ,把印度狠狠地害了一把,這就是當殖民地的悲慘結局。英國人呢,工廠開始建立起來了,尤其是棉紡織工業(ye) 非常發達,需要棉花。它一方麵是從(cong) 美洲進口,但是後來美國內(nei) 戰,把黑人奴隸製莊園就給破壞了,所以美洲的棉花供應就減少了。英國人就開始尋找替代的地方。那在哪兒(er) ?印度。印度那個(ge) 時候正好是它的殖民地,它就通過一係列措施,強迫印度的農(nong) 民,從(cong) 種糧食改種棉花,結果後來就造成了嚴(yan) 重的饑荒。印度大概餓死了兩(liang) 三千萬(wan) 人。

 

 

 

英國人在印度(圖片來自於(yu) 網絡)

 

這都是資本主義(yi) 的血淚史。所以當殖民地,最終都是為(wei) 人宰割。而且英國為(wei) 了拓展它的棉紡織市場,也采取各種措施。印度的農(nong) 民跟中國的農(nong) 民原來一樣,也是男耕女織,印度本身的棉紡織業(ye) 也是非常發達,而且印度棉花質量非常好。但英國人要賣自己的機織布,機器紡織出來布匹,所以它就采取各種措施,比如關(guan) 稅措施,對進口印度的棉布設置很高的關(guan) 稅,但是對自己出口的機織布,就采取補貼措施。這樣隻用了一段時間,它就把整個(ge) 印度原來手工棉紡織業(ye) 徹底打垮了。

 

所以,在英國殖民統治印度期間,其實印度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下降的。這就是殖民地造成的結果。總之,我們(men) 前頭零零散散講了很多,其實是簡單地給大家講了一下工業(ye) 革命在英國的發展史,也可以說是簡單地回顧了一下,西方資本主義(yi) 興(xing) 起的曆史。我們(men) 可以用一個(ge) 詞來概括,西方資本主義(yi) 最初就呈現為(wei) 戰爭(zheng) 資本主義(yi) ,或者叫殖民資本主義(yi) ,是以暴力為(wei) 後盾,以征服的方式獲取原料,獲取市場,然後把殖民地的資源、需求最後都匯集到本土,然後就推動本土實現了工業(ye) 革命。英國完成了工業(ye) 革命之後,整個(ge) 歐洲大陸各國都仿效英國,也都在本國采取同樣的政策。所以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曆史書(shu) 講到19世紀後期啊,西方就進入到帝國主義(yi) 時代了,為(wei) 什麽(me) ?因為(wei) 那個(ge) 時候德國、美國都發展起來了,他們(men) 也要搶奪這個(ge) 世界市場,所以呢他們(men) 就掀起了叫瓜分世界的狂潮。

 

所以,中國從(cong) 鴉片戰爭(zheng) 往後這一百多年,都是處在帝國主義(yi) 的重壓之下。中國人要在這樣的重壓之下存活,所以很快就確定了目標,叫追求富強。我們(men) 也要建立現代工業(ye) 體(ti) 係,也要建立一支強大的軍(jun) 隊。為(wei) 了支持這兩(liang) 點,我們(men) 就要建立一個(ge) 強大的政府。這就是我們(men) 過去一百七十年來,中國人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大家就可以記住,一個(ge) 是工業(ye) 化,一個(ge) 是軍(jun) 事變革,另外一個(ge) 就是強政府。我們(men) 簡單地說就叫追求富強。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