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鵬山】讀吳鉤先生的《風雅宋》,我有兩聲歎息

欄目:鉤沉考據
發布時間:2020-03-04 21:02:44
標簽:風雅宋
鮑鵬山

作者簡介:鮑鵬山,男,西元1963年生,安徽六安人,文學博士。現任上海開放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著有《寂寞聖哲》《論語新讀》《天縱聖賢》《說孔子》等。

原標題:就是風雅宋

作者:鮑鵬山(《百家講壇》主講人,上海開放大學文學院教授)

來源:“我們(men) 都愛宋朝”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二月十一日丙午

          耶穌2020年3月4日

 

 

 

看了吳鉤先生的《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我有兩(liang) 聲歎息:一歎宋時百姓生活之豐(feng) 富——無論物質生活還是精神文化生活;二歎吳鉤先生搜羅之細密,資料之詳實,論證之可信。

 

吳鉤認為(wei) ,宋人的生活可以用兩(liang) 個(ge) 字來形容,即“風雅”,所以本書(shu) 名為(wei) “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就是從(cong) 三百多幅宋畫中,從(cong) 日常、雅趣、社會(hui) 、城市、商業(ye) 等多個(ge) 角度,去還原宋人的生活細節,去複原這樣一個(ge) 充滿生機與(yu) 活力的風雅宋朝。

 

我在央視和“得到”APP講《水滸傳(chuan) 》時,便有一個(ge) 發現:《水滸》的時代——其實還不是完全真實的宋代,因為(wei) 它是元明時代的作品——滿中國的城市與(yu) 鄉(xiang) 村,到處都有酒店,光孟州東(dong) 門到快活林,十四五裏地,酒店就有十二三家。好漢們(men) 風風火火闖九州時,隨處都有燃燒他們(men) 激情的酒樓、茶肆。何等繁勝。

 

中華民族的宋代,是開放在寒冬的花朵。宋代的文化、製度、政治,卓然立於(yu) 彼時的世界之巔;宋代的人民,享有精神創造之自由和物質追求之自由。日常生活中,他們(men) 有詩歌、詞曲、音樂(le) ,有美酒佳肴,有琴棋書(shu) 畫。那是何等美妙的時代!

 

吳鉤的這本《風雅宋》,便將此種美妙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本書(shu) 的最大特點就在於(yu) 它的研究方法和寫(xie) 作角度。吳鉤通過搜集大量宋畫,以圖畫為(wei) 載體(ti) 來考察真實的曆史,研究宋人的生活細節以及當時的社會(hui) 結構。

 

以畫證史,生動之餘(yu) ,更是真實可信。《風雅宋》一書(shu) ,常常是圖文結合,看圖說史,娓娓道來。此書(shu) 的用紙和排版方式,非常優(you) 秀地還原了畫作的色彩、細節。翻閱圖書(shu) ,我們(men) 可以看到宋代的山水、寵物、集市、房屋、宴會(hui) 、日常生活,乃至文人雅集,看他們(men) 的日常起居、踏青遊園。觀之猶如在看電影,置身於(yu) 畫中、曆史場景下,走古人走過的路,看古人看過的景,出席文人的集會(hui) 。

 

 

 

吳鉤善於(yu) 從(cong) 畫作中發現時人的生活細節,甚至推演當時的科技、生產(chan) 力水平。《清明上河圖》乃書(shu) 中出現得最多的畫作,吳鉤讚其為(wei) “社會(hui) 生活小百科”,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史料富礦。例如,《清明上河圖》裏有一個(ge) 畫麵展示了一艘有著高聳桅杆的客船,要通過一道比較低矮的虹橋。顯然,桅杆必須平躺下來,才能夠順利通過。這怎麽(me) 放下來,便體(ti) 現了吳鉤的細致觀察力。他在另外一幅畫裏找到了怎麽(me) 使桅杆橫放下來的細部構造,指出這便是“可眠桅”。原來,桅杆底座裝有轉軸,可以隨時將桅杆豎起或者放下來。我們(men) 平時看畫可能也就是看了,誰會(hui) 注意到這些細微物品構造、蘊含的巧妙技術?這便是作者的慧眼所在。

 

像這樣的細微觀察全書(shu) 非常多,我們(men) 可以看到作者如何通過這些畫作去觀摩宋人的生活細節,例如怎樣喝茶,怎麽(me) 插花,怎麽(me) 玩收藏,乃至怎麽(me) 叫外賣、逛公園、蹴鞠等,由此領略到原來那時候宋人的生活、休閑方式,其實與(yu) 現代人別無二致。

 

 

 

作者還從(cong) 宋代留下的畫作中窺測到時人的行為(wei) 規範。例如宋人離婚的細節。作者找到了十幾件唐宋時期的“放妻書(shu) ”,也就是休書(shu) 。閱讀這些離婚協議書(shu) ,可以感受到一對對唐宋夫妻從(cong) 紙上活了過來,在你眼前商議如何好聚好散。其中,不僅(jin) 能看到“一別兩(liang) 寬,各生歡喜”等如今依然流行的離婚寄語,還能看到如何處理財產(chan) 分割的安排,如“所要活業(ye) ,任意分將”,也有丈夫向妻子支付贍養(yang) 費的細節,如“三年衣糧,便獻柔儀(yi) ”。

 

離婚這件事,即使是如今的人處理起來,撕破臉、大打出手的也不少見,彼時能做到如此平心氣和地處理,可見當時女子的權利也有一定的保障。由此可見,這本書(shu) 在聊宋人舊事的同時,其實也做了很多學術性的研究,有理有據、論證可信,很值得一讀。

 

總而言之,感謝吳鉤先生,用三百多幅宋畫(及少數臨(lin) 摹宋人的畫),幾乎複原了那個(ge) 時代的五光十色,讓我們(men) 看到那個(ge) 時代的細節。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