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刻認識人與(yu) 天地萬(wan) 物的關(guan) 係 ——郭齊家教授談疫情與(yu)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意識》
受訪者:郭齊家
采訪者:高菲
來源:“文化大觀”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正月十七日癸未
耶穌2020年2月10日
郭齊家,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華孔子學會(hui) 副會(hui) 長,現仍兼任國際儒聯理事會(hui) 顧問,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zhuan) 家。2011年被評為(wei) “全國優(you) 秀社會(hui) 科學普及專(zhuan) 家”,2017年被評為(wei) “當代教育名家”。著有《中國教育思想史》《中國古代學校》《中國教育史》(上下卷)等。
當下,人們(men) 普遍關(guan) 注的話題就是疫情對人們(men) 的生活所造成的影響。在整個(ge) 社會(hui) 被按下暫停鍵的情況下,大多數人的心中充溢著焦慮與(yu) 不安。此時,除了物質生活上的補給之外,人們(men) 的精神世界的走向是更需要關(guan) 注的話題。文化是一個(ge) 民族的精神內(nei) 驅力,讓全國人民眾(zhong) 誌成城、萬(wan) 眾(zhong) 一心戰“疫”的正是將中華民族緊緊維係在一起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逆境能夠促人前行,也促使人去反思,人與(yu) 自然該如何和諧相處?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將如何前行?對此,本刊采訪了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郭齊家教授。
半月談•文化大觀
您如何看待本次疫情對社會(hui) 的影響?
郭齊家
這次疫情來得非常突然而且發展得特別迅速,在大家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情況下,變得十分嚴(yan) 重。其實我們(men) 細細思量一下,此次事件之所以會(hui) 發生,是我們(men) 長期以來對天地萬(wan) 物的關(guan) 係還缺乏比較深入的認識。這也暴露了我們(men) 人和自然、人和外在環境溝通、聯係、互補的問題。中國古人特別強調要處理好人和人、人和自然以及人自己本身身和心的關(guan) 係,我們(men) 用“仁義(yi) 禮智信”“仁者以天地萬(wan) 物為(wei) 一體(ti) ”的思想來解決(jue) ,就可以把這三個(ge) 關(guan) 係都處理得很好,也可以減少很多災難性的事件。麵對災難,我們(men) 還是要繼承中國優(you) 秀的思想特別是古代的“順其自然”“崇尚自然”,敬畏天地、生命、自然等思想。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要加強教育、修養(yang) ,培養(yang) 自我領會(hui) 的能力。
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要學經典、學傳(chuan) 統呢?不是讓大家回到古代,而是讓我們(men) 處理好當代存在的各方麵的問題,現在出現的疫情說明我們(men) 對經典領悟得不是很深刻。孟子經常講要有敬畏之心,要時刻警惕各個(ge) 方麵的關(guan) 係。古人雲(yun) :“民,吾同胞;物,吾與(yu) 也。”我們(men) 把把萬(wan) 物、自然、動物、植物都看做是我們(men) 的一份子,這樣來處理,效果就會(hui) 好一些。
現在全國醫療界以及各方麵都行動起來了,以習(xi) 主席為(wei) 代表的黨(dang) 中央也特別重視。後續的疫情預防、援救工作會(hui) 順利進行,但會(hui) 異常的艱苦,這是一個(ge) 很痛苦的過程,要付出沉重的代價(jia) ,做出巨大的犧牲。從(cong) 長遠來看,人類還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們(men) 不斷地體(ti) 會(hui) 道,以此來處理好各種關(guan) 係,我們(men) 就能夠生活得好一些。
半月談•文化大觀
中國人自古以來也推崇“協和萬(wan) 邦”“四海之內(nei) 皆兄弟”,您認為(wei) 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麽(me) 做呢?
郭齊家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現在武漢出現了這樣重大的疫情,全國前去援助的醫護工作者有一萬(wan) 多名,每天負責運送物資的飛機有幾十架,在習(xi) 主席黨(dang) 中央的領導下全國的疫情會(hui) 出現拐點。現在世界各國的友人、聯合國也在支援我們(men) ,說明我們(men) 的未來是光明的,隻不過目前還不能夠馬上渡過難關(guan) ,需要一個(ge) 月至兩(liang) 個(ge) 月艱苦奮鬥的時間來處理好這個(ge) 關(guan) 係。夜以繼日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是此次疫情的中堅力量。用生命來拯救生命,這體(ti) 現出中國製度的優(you) 越性,習(xi) 主席提出的四個(ge) 自信,現如今仍舊要堅持,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文化的自信。將人與(yu) 自然的關(guan) 係,以及人的身和心調整好,最終這場疫情會(hui) 過去的,所以要充滿信心與(yu) 勇氣,來戰勝困難。在60年以前,我們(men) 同樣也遇到了很大的災難,當時那樣困難的形勢我們(men) 也克服了,雖然現在遇到的疫情比當時的還要困難,我們(men) 仍然要團結在黨(dang) 中央周圍,發揮中國的製度優(you) 勢以及黨(dang) 中央的領導優(you) 勢,全國人民咬緊牙關(guan) ,共度困難。
半月談•文化大觀
您認為(wei) 我們(men) 現在應該如何理解並運用儒家的人文精神呢?
郭齊家
儒家的人文精神是“民,吾同胞;物,吾與(yu) 也”的思想,也是“仁者天地萬(wan) 物為(wei) 一體(ti) ”的思想,我們(men) 現在要用此思想來戰勝疫情。習(xi) 主席講到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也是希望我們(men) 要有這個(ge) 向內(nei) 的精神,不斷地省視自己,嚴(yan) 格要求自己,檢查自己的短板與(yu) 不足,我認為(wei) 在這次疫情中很多不足都暴露出來了,在管理上,在各個(ge) 方麵上還有很多漏洞。
中國人民是不怕困難的,我們(men) 從(cong) 來都是在困難中前進的,在困難中我們(men) 要正視自己、檢查自己、嚴(yan) 格要求自己,大家團結一心,互相體(ti) 諒。昨天我看到醫務工作者、義(yi) 工人員為(wei) 了救助病毒感染者而去世了,他們(men) 犧牲了自己把活著的希望留給了別人。這就是千百年來中國人能夠戰勝困難,屹立於(yu) 世界之林的重要原因。
我們(men) 要不怕犧牲,克服困難,放棄小我來求大我。大我是指整個(ge) 中國要崛起,不能被疫情所困擾,一定能夠戰勝困難。習(xi) 主席也講到,我們(men) 還要把經濟搞上去,把民生搞上去,救助我們(men) 的貧困地區,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在這場疫情中我們(men) 同樣可以學到好多東(dong) 西,我們(men) 的思想再前進一步,我們(men) 的世界觀、眼界可以再提高一步,就會(hui) 取得最後的勝利。
半月談•文化大觀
請您結合疫情談談人類命運夠共同體(ti) 的起源與(yu) 發展。
郭齊家
天地萬(wan) 物是一體(ti) 的,人類命運也是一體(ti) 的。人的命運和動物、植物、萬(wan) 物都是一體(ti) 的,這是中國古代很早就有的觀點。我不是孤立的我,人也不是孤立的人。天給我們(men) 性,我們(men) 的人性是天決(jue) 定的;地給我們(men) 命,我們(men) 的人命是地決(jue) 定的;父母給我們(men) 身,合起來就是天地人身,就是我們(men) 的生命。
我們(men) 古人講“天地君親(qin) 師,”天地、祖宗合起來才有我們(men) 的生命,國君、老師提高我們(men) 的智慧,增長我們(men) 的慧命,這就是我們(men) 的整體(ti) 。這次疫情也說明了這一點,如果我們(men) 違背了天地的規律,我們(men) 就會(hui) 有災難,但是我們(men) 經過此次的經驗教訓,好好總結,就會(hui) 有不一樣的局麵。古人講,“不動性天不降災,心不起惡念,地府不降病。”王守仁講“一體(ti) 之仁,”我們(men) 用仁來對待一切,最後是會(hui) 有回報的,反之,則可能會(hui) 受到災難。孟子講“親(qin) 親(qin) 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佛家講“普度眾(zhong) 生”,道家講“物我一體(ti) ”,我們(men) 要遵循這個(ge) 原則,就能夠維護好自己。我們(men) 是中國人,還要回到源頭。
半月談•文化大觀
您如何看待文明在世界上的交流互鑒呢?
郭齊家
各個(ge) 國家、各個(ge) 文明都有自己的傳(chuan) 統,我們(men) 要尊重自己的傳(chuan) 統,同時也要尊重別人的傳(chuan) 統。各個(ge) 國家的古代文明,譬如古埃及文明、古蘇美爾文明、古瑪雅文明,他們(men) 都有很多好的東(dong) 西,所以我們(men) 要互相借鑒、互相學習(xi) 。仁愛之心、善良之心、慈悲之心這是共同都有的,我們(men) 中國儒家講仁愛,西方的基督教講博愛,佛教講慈悲,道家也講“一曰慈、二曰儉(jian) 、三不敢為(wei) 天下先”這都是一致的。處理好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天地、人和人的身和心各個(ge) 方麵的問題,這就是道。我們(men) 用平等的關(guan) 係來對待一切,就發出一種一體(ti) 之心,仁愛之心,就像五根手指頭是一體(ti) 的。
當下,在民眾(zhong) 當中,特別是在青少年當中,要加強傳(chuan) 統文化的教育。今年我們(men) 遭受那麽(me) 多困難,最終問題還是教育出現了問題。前段時間香港的事情,也是教育的問題,我們(men) 沒有教育他們(men) 要懂得中華文化,要團結祖國。這次疫情也如此,我們(men) 對野生動物,對自然,沒有做到崇尚、敬畏,從(cong) 根本來講,還是教育的問題。我們(men) 學習(xi) 傳(chuan) 統文化,恢複經典其實就是學這些思想,領悟傳(chuan) 統文化中天地萬(wan) 物為(wei) 一體(ti) 的智慧。處理好人與(yu) 人,人與(yu) 天地萬(wan) 物的智慧,我們(men) 的教育就會(hui) 成功。
半月談•文化大觀
您認為(wei) 對於(yu) 學校來說,普及儒學教育的重點應該放在哪些方麵?
郭齊家
最近受到疫情的影響,學生隻能夠在家裏學習(xi) 。我覺得傳(chuan) 統文化的學習(xi) 不能中斷,可以組織大家學習(xi) 一些儒家的經典、道家的經典,以及詩詞歌賦,譬如說唐詩、《詩經》。尤其要學習(xi) 《論語》《道德經》。儒家則特別強調“仁愛”“仁義(yi) 禮智信”。老子的道德經講到要處理好人和人的關(guan) 係,人和自然的關(guan) 係,以及要敬畏自然。借此可以非常冷靜地來看待這次事件,也可以提高我們(men) 的智慧。
半月談•文化大觀
您如何看待儒家思想在海外的傳(chuan) 播?
郭齊家
孔子的很多思想在1789年資產(chan) 階級革命的時候就傳(chuan) 到了西方,曾在法國引起了很大的震動,當時伏爾泰、孟德斯鳩翻譯了《論語》。去年習(xi) 主席出訪法國,法國總統把1688年法國版的《論語》作為(wei) 禮物送給了習(xi) 主席。《論語》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仁愛思想,“己欲利而利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後來法國頒布的《人權宣言》中也運用了“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的思想。我們(men) 對待天地萬(wan) 物都應如此。老子的《道德經》也在歐洲產(chan) 生了很重要的影響。在歐洲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很多人都能意識到中華文化非常偉(wei) 大,其偉(wei) 大之處就在於(yu) 敬重生命、敬重自然。尊重中國就是尊重中國的文化,這一直鼓勵著我們(men) 、激勵著我們(men) 。我們(men) 現在可以體(ti) 會(hui) 到習(xi) 主席為(wei) 什麽(me) 講文化自信。現在在疫情麵前就是要發揚民族精神來戰勝疾病,最後恢複到自然的狀態,處理好各種關(guan) 係。中國現在要強大起來,不僅(jin) 要站起來、富起來、還要強起來。“強起來”表現在哪裏呢?我們(men) 的思想要強,智慧要強,境界要強,道德要強,這樣我們(men) 才能夠立足於(yu) 東(dong) 方,立足於(yu) 世界。
傳(chuan) 統文化中的精神一直是我們(men) 砥礪前行的內(nei) 在動力,當我們(men) 麵對困難,在反思自身行為(wei) 的同時要領悟其背後的深層次的原因。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當來自各地的物資與(yu) 愛心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疫區時,精神層麵的鼓舞給予了我們(men) 最深沉的力量。此時,我們(men) 更應該靜心沉思,回看曆史,汲取古人的智慧,讓我們(men) 的精神世界充盈起來,信心滿滿地去迎接每一縷曙光的到來。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