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論道稷下:儒家工夫論”工作坊成功舉(ju) 辦
來源: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十一月廿八日甲午
耶穌2019年12月23日
12月21-22日,“論道稷下:儒家工夫論”工作坊在山東(dong) 大學中心校區知新樓A座1916會(hui) 議室舉(ju) 行。此次工作坊由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主辦,由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沈順福教授及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具體(ti) 承辦。來自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中山大學、東(dong) 南大學、蘭(lan) 州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dong) )、上海財經大學、山東(dong) 理工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廣西財經學院、山東(dong) 社會(hui) 科學院、天津社會(hui) 科學院、江蘇省社會(hui) 科學院、山東(dong) 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40餘(yu) 位專(zhuan) 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hui) 議。
本次論壇以“工夫”為(wei) 關(guan) 鍵詞,工夫(“功夫”)是宋明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yi) 。程頤曾說:“修養(yang) 之所以引年,國祚之所以祈天永命,常人之至於(yu) 聖人,皆工夫到這裏,則有此應。”即工夫可以保佑國泰民安、成就聖賢。同時,工夫還具有重要的理論地位,朱熹說:“學之為(wei) 言效也,總是工夫之名。”即工夫是一切理論與(yu) 學問的總名。學術界一直都比較重視對工夫的研究,產(chan) 生了許多優(you) 秀的成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著一些不足或問題。本次論壇即以此為(wei) 切入點,對於(yu) “儒家工夫論”這一主題進行了具體(ti) 而深入的闡發和討論。
此次論壇共分六個(ge) 時段,分別圍繞“程朱理學工夫論”“陸王心學工夫論”“明清儒學工夫論”“儒家工夫論概述”“儒家工夫論與(yu) 先秦思想”“儒家工夫論與(yu) 西方思想”等六個(ge) 子主題展開。
“程朱理學工夫論”時段,廣西財經學院陳林副研究員以已發未發為(wei) 視角梳理了朱熹工夫思想的內(nei) 在發展理路,上海財經大學郭美華教授以《論語•鄉(xiang) 黨(dang) 》為(wei) 中心分析了日常生活的工夫論意蘊,蘭(lan) 州大學張美宏教授深入剖析了兩(liang) 宋理學本體(ti) 工夫之辨的指向。
“陸王心學工夫論”時段,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王正副編審對陸象山的工夫論作了新的詮釋,東(dong) 南大學陸永勝教授深入分析了王陽明“知行合一”觀念的理論效力與(yu) 實踐能力,山東(dong) 社會(hui) 科學院劉雲(yun) 超副研究員以易學為(wei) 視野探析了王申子的工夫論。
“明清儒學工夫論”時段,中國石油大學(華東(dong) )張瑞濤教授論述了劉宗周《人譜》“為(wei) 己之學”的邏輯向度及其工夫進路,山東(dong) 大學譚明冉教授探討了王夫之對“三達德”的新詮釋,山東(dong) 社會(hui) 科學院石永之研究員深入剖析了黃元吉對《孟子》的解讀。
“儒家工夫論概述”時段,中山大學陳立勝教授嚐試將儒家的修身傳(chuan) 統劃分為(wei) 四個(ge) 不同的時代:一是隨著遊士階層的出現,春秋戰國之際形成了德行培育的時代;二是隨著平民社會(hui) 的到來,唐宋變革之際形成了心靈操練的時代;三是隨著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蒞臨(lin) ,清末民初之際形成了“過渡時代”;四是當今社會(hui) ,我們(men) 正在步入另一個(ge) “過渡時代”,一個(ge) “人禽之辨”的2.0版本(“人機之辨”)的時代,一個(ge) 如何修身乃至修身是否必要皆成為(wei) 問題的時代。蘭(lan) 州大學彭戰果教授認為(wei) 儒家工夫的本質在於(yu) 運用一定的身心行為(wei) ,將理論學說轉化為(wei) 內(nei) 證體(ti) 驗,從(cong) 而獲得對整體(ti) 性、普遍性的把握。這一定義(yi) 包含三個(ge) 維度:工夫的展開形式,即工夫得以呈現的身心行為(wei) 方式;身心的內(nei) 證體(ti) 驗,即由工夫行為(wei) 所造成的身心轉化或提升;把握存在整體(ti) 的能力,即對天地本原的理解和認知。山東(dong) 大學沈順福教授強調工夫是人類的超越性活動,其中不僅(jin) 有相對的氣質之心的參與(yu) ,而且存在著絕對的、超越性之理,後者也是修身論與(yu) 工夫論的根本區別。工夫一定和絕對之理相關(guan) ,並因此具有超越性;而修身則不必關(guan) 聯天理,缺乏超越性。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工夫或工夫論隻能屬於(yu) 思辨的哲學。先秦時期的思想家並未形成超越性概念或觀念,因此他們(men) 的修身論隻能是修身論,而不是工夫論。
“儒家工夫論與(yu) 先秦思想”時段,山東(dong) 社會(hui) 科學院路德斌研究員論述了儒家荀學派的工夫論取向,他認為(wei) 在荀子那裏,不管是環境還是積習(xi) ,成聖成治的關(guan) 鍵最終還是落在主體(ti) 自身,落在那個(ge) 能自禁、自使、自奪、自取、自行、自止的“心”,質而言之,肯與(yu) 不肯、為(wei) 與(yu) 不為(wei) 而已。山東(dong) 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任鵬程博士探討了荀子的樂(le) 教工夫,並認為(wei) 其旨歸在於(yu) 治性。山東(dong) 大學郭萍副研究員論述了兩(liang) 宋工夫論對個(ge) 體(ti) 覺醒的指引,並指出這種“開新”麵相邁出了儒學現代轉向的第一步。
“儒家工夫論與(yu) 西方思想”時段,山東(dong) 大學蔡祥元教授以舍勒哲學為(wei) 視域,比較分析了儒家的萬(wan) 物一體(ti) 觀念。江蘇省社會(hui) 科學院焦德明博士從(cong) 中西比較視域出發,探討了西方靈修學對儒家工夫論研究的借鑒意義(yi) 。
特約點評學者對上述發言作了點對點評議,其他與(yu) 會(hui) 學者與(yu) 發言學者進行了熱烈討論,大家從(cong) 不同角度發表見解,共同推進了論壇主題的交流深化。會(hui) 議還吸引了校內(nei) 外部分學者、同學、文化愛好者的旁聽。主辦方希望此次工作坊的成功舉(ju) 辦可以為(wei) 儒家工夫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進一步推動學界相關(guan) 研究的深入開展。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