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許石林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陝西蒲城人,中山大學畢業(ye) ,現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hui) 會(hui) 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hui) 會(hui) 長、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專(zhuan) 家、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dong) 省魯迅文藝獎、廣東(dong) 省有為(wei) 文學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誌》《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ang) 是帶刺的花》《每個(ge) 人的故鄉(xiang) 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cong) 書(shu) 《近代學術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cong) 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yu) 研究·藝術家文獻》《深圳雜文叢(cong) 書(shu) ·第一輯》。 |
其實,任何時代,絕大多數人隻適合讀蒙學就足夠了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於(yu) “許石林”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十月廿九日丙寅
耶穌2019年11月25日
【一】民俗學
又買(mai) 了一本有關(guan) 年節禮俗的書(shu) 。
興(xing) 趣所在,這類書(shu) 收藏了不少。每每一掠即可知其大要。
其實,這種書(shu) 的白話版,迄今所見,幾乎無一可值得慢讀,無一不是言語淺鄙乏味,囉嗦蒼白。
當今做民俗文化研究的通病是自己先往死裏去,自己先把自己邊緣化,所說所寫(xie) ,既不能上通經史之義(yi) ,又不能下接生活之氣。
可以說,民俗學,自己把自己做得灰溜溜的。
其實,比起其他學科、門類,你應該是極強大的。
【二】文風話風
古人說:“遠人未服,修文德以來之。”
沒聽說:修武德以來之。
也沒聽說:修利德以來之。
隻聽說:“聲色之於(yu) 以化民,末也。”
再不改文風,即便是千方百計辛苦勞累以增加人的經濟收入,物質生活水平再高,也不會(hui) 讓人舒服,不會(hui) 心悅誠服。
就像盡孝,無非兩(liang) 個(ge) 字:色難。
【三】如戲
一個(ge) 人和一出戲一樣,有的人靠比自己更高級的人的賞識活著;有的人靠他人尤其是比自己還低級的人的寬恕、容忍、苟且、湊合等等稀裏糊塗活著。
後者占絕大多數。
後者占絕大多數並不可怕,此天道之常也。要在能守己之常而推尚前者。如果後者放棄這一點,就是滅絕之所由也。
當後者的本分意識不再羞羞答答,反而趾高氣揚沾沾自喜以淩越前者,社會(hui) 必集體(ti) 喪(sang) 失上進之心,而紛趨下流以為(wei) 得意,於(yu) 是無處不淪陷塌方。
【四】迷信
有說不可迷信國學、反對讀《弟子規》。
不迷信就不會(hui) 真信。迷信了還不一定學好,何況還沒學就先戒備防止迷信。
至於(yu) 《弟子規》,
鬥鬧場,絕勿近。
寬轉彎,勿觸棱。
這些有什麽(me) 問題?
反對弟子規,不過能顯示自己高深而已,但斷了隻能粗淺者的路。
我總認為(wei) ,對舊文化不要輕易否定,恐怕會(hui) 誤導他人。像弟子規,當然不高深,也沒必要高深,正因為(wei) 當時有太高深的,而大眾(zhong) 的智力、財力僅(jin) 僅(jin) 能接受弟子規這種言近旨遠、既能化庸俗,又不違背高深的淺俗讀物,所以說它沒那麽(me) 可怕。
其實,任何時代,隻適合這種讀物的人是絕大多數。
再說,你今天編一個(ge) 自認為(wei) 比它高級的試試?恐怕沒那麽(me) 容易,又不是沒有人試過。
自己身長八尺,就不要扒了身長三尺者禦寒蔽體(ti) 的小棉襖了嘛。自己有錢吃滿漢全席,就不要把窮人手裏的窩頭鹹菜奪了扔掉嘛……這才是仁者心懷。
對大眾(zhong) 而言,講蒙學就足夠了。
若真正開了蒙,那很了不起。
現代人最麻煩的是一直蒙著,皮越來越厚,還自以為(wei) 聰明。
從(cong) 前許多不讀書(shu) 的人,終生見比自己高深的人必抱以崇敬之心,於(yu) 是上有所為(wei) ,下必靡然風從(cong) 之。而其人,終生踐行無非是高深先生們(men) 看不起的《弟子規》,聖賢化人,於(yu) 此見效於(yu) 憨厚愚魯者,比比皆是。
而高深先生們(men) ,多終生汲汲於(yu) 超邁前賢以自我標榜,明朝有人有感於(yu) 書(shu) 生空談性理,務求深玄以自標榜,譏曰:但能行孔孟之一言,即無愧儒生之名。
某生朗聲應曰:我行之矣!
問所行者何言?
對曰:食不厭精。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