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教、家國情懷
——“南懷瑾先生的文化自信”珠海公益講座圓滿落幕
來源:主辦方供稿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九月廿九日丁酉
耶穌2019年10月27日
“道不遠人——南懷瑾先生的文化自信”傳(chuan) 統文化主題活動於(yu) 10月27日在珠海新海利大酒店舉(ju) 辦,南懷瑾先生幼子、南懷瑾文教基金會(hui) 理事長南國熙先生以及國家經濟體(ti) 製改革委員會(hui) 宏觀司原副司長李青原博士就上述主題展開了精彩的分享,一起緬懷南師、繼承和宣揚中華傳(chuan) 統優(you) 秀文化。這是在珠海舉(ju) 辦的第3場“道不遠人”大型公益活動,該活動的總策劃人陶國武先生在珠海的愛心人士、義(yi) 工群體(ti) 的支持下為(wei) 珠海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播默默堅守。
本次活動由東(dong) 方出版社、新海利大酒店聯合主辦,珠海市秉承織造有限公司、珠海市聚富鑫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無界·懷師書(shu) 屋、敦眾(zhong) 書(shu) 苑等單位協辦。講座從(cong) 13:30開始,由第三屆中國金話筒獎金獎獲得者、珠海廣播電視台原總編輯殷亞(ya) 敏先生主持。
南國熙分享父親(qin) 給予他的詩,談家教家風、家國情懷:
“功勳富貴原餘(yu) 事,濟世利他重實行”
李青原博士講述了她與(yu) 南懷瑾先生的因緣,分析了南師在接續弘揚傳(chuan) 統文化中的曆史貢獻,就南懷瑾先生的文化自信,結合自己的實際經曆給現場的聽眾(zhong) 做了一場接地氣的精彩分享。
南國熙先生就“道不遠人”這一主題,結合自身的經曆,從(cong) 他與(yu) 父親(qin) 南懷瑾的幾件趣事切入,生動形象地講述了南懷瑾先生在生活中給予他的教導,並潛移默化地給現場地聽眾(zhong) 展示了南家的“家教家風”。
一生誌業(ye) 在天心,欲為(wei) 人間平不平。
愧我老來仍落拓,望渠年少早成名。
功勳富貴原餘(yu) 事,濟世利他重實行。
憐汝稚齡任遠道,強拋涕淚暗傷(shang) 情。
南國熙少年時期赴美留學前,南懷瑾先生寫(xie) 了這首詩給他,這也是南師一生的寫(xie) 照。南懷瑾先生一生致力於(yu) 弘揚傳(chuan) 統文化,濟世利他,父親(qin) 的言傳(chuan) 身教深深影響了南國熙先生。繼承南師遺誌,弘揚傳(chuan) 統文化,也成為(wei) 了他此生的事業(ye) 。
南國熙先生也提到了父親(qin) 與(yu) 他之間趣事:父親(qin) 南懷瑾先生在介紹南國熙給他的客人時說,“這是我小兒(er) 子,美國西點軍(jun) 校畢業(ye) ”。可是下一句就有點“殘酷”了,他說:“這個(ge) 兒(er) 子,是有學位沒有學問的人。當時年少氣盛的南國熙先生還有點不開心,之後才慢慢體(ti) 會(hui) 到了,老師所說的“學問”,其實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為(wei) 人處世的智慧所在。
南國熙現場給讀者分享了大量珍貴照片,梳理了南懷瑾先生一生的行跡及為(wei) 人處世的智慧,講述了南懷瑾先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子女、學生的教導,給大家展示了一個(ge) 博學、睿智、通達的南懷瑾。南國熙現為(wei) 南懷瑾文教基金會(hui) 理事長、南懷瑾文化出版社理事。他表示,父親(qin) 南懷瑾,對他們(men) 子女來說也是一生的老師。他的講述風趣幽默,從(cong) 他身上我們(men) 可以看到其父南懷瑾先生教化的力量。南先生的著作不僅(jin) 在國內(nei) 有著眾(zhong) 多的讀者,同時也被翻譯成了多國語言,目前英文版《論語別裁》正在翻譯中,譯者表示,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就像一個(ge) 美麗(li) 的水晶球,但是通過南老師的書(shu) 才能看到它的美。很多外國人因為(wei) 讀了南師的書(shu) ,才對中國文化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
東(dong) 方出版社在出版南先生作品時,謹遵南先生之囑,不妄改、不擅改,每本書(shu) 稿由專(zhuan) 門的編輯隊伍精校精勘,在付印前必經南先生或劉雨虹先生的最後把關(guan) 、審校,盡最大的可能南懷瑾先生的著述主要講述的是以儒釋道等經典為(wei) 代表的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而其價(jia) 值不局限於(yu) 此,因為(wei) 在這講述中,融入了先生讀過的書(shu) ,走過的路,以及從(cong) 古今中外的世情百態中參得的人生智慧。因此,才成就了先生作品的魅力:人人才能看得懂、看得有興(xing) 味,看得能會(hui) 心一笑,繼而身體(ti) 力行。這才是傳(chuan) 統文化和先生作品的價(jia) 值所在。
南國熙呼籲早日找回南師遺物:為(wei) 中國文化傳(chuan) 承保留一份珍貴的火種
“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wan) 裏;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南懷瑾先生發願繼承並弘揚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一生講學,著作等身,為(wei) 我們(men) 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知君兩(liang) 件關(guan) 心事,世上蒼生架上書(shu) ”,南懷瑾先生在去世前寫(xie) 下“天下為(wei) 公”,不僅(jin) 是先生一生事業(ye) 寫(xie) 照,更是對後來者的殷勤期待。遺憾的是,就在2019年3月10日左右,南先生存放於(yu) 太湖大學堂的遺物遺失,其中包括南先生生前留存的數十萬(wan) 冊(ce) 圖書(shu) ,其中不乏孤本、善本、珍本以及珍貴的佛像、畫卷等,至今不知去向,這不僅(jin) 僅(jin) 是中國文化的損失,也是人類文明的一次劫難,南國熙先生呼籲社會(hui) 各界人士給予關(guan) 注,並期望早日找回南師遺物。為(wei) 中國文化保留一份珍貴的火種。
南國熙引用南師名言談“孟晚舟事件”:能受天魔方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
“一個(ge) 人為(wei) 什麽(me) 要讀書(shu) ?從(cong)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來說最正確的答案是讀書(shu) 明理,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中國人素來的教育目的是為(wei) 了做人。”南國熙從(cong) 父親(qin) 南懷瑾的敦敦教誨,談到了家國情懷。
南國熙先生還談到了孟晚舟事件。他說孟晚舟的腳鐐就是我們(men) 的腳鐐。他說到慈悲的含義(yi) ,悲,就是同體(ti) 大悲。某種程度上,孟的遭遇也是每個(ge) 中國人的遭遇。南國熙先生坦言,在他心目中,任正非孟晚舟家族為(wei) 中國企業(ye) 第一家族。
並引用南懷瑾先生的兩(liang) 句詩來送給孟晚舟:能受天魔方鐵漢,不遭人妒是庸才。同時也激勵在座聽眾(zhong) 作為(wei) 國民還有的家國情懷。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