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錯過大好機會(hui) :儒耶真誠對話勢在必行
作者:石衡潭(中國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來源:儒學聯合論壇
謝謝版主誠明(陳明)先生回應!十分欣賞您的這種理性態度!
目前,儒家和基督徒都需要反省。就曲阜事件事情來說,一個(ge) 很大的原因是出自彼此的不了解,不溝通,都有點各行其是。也許,基督徒這方麵更嚴(yan) 重一些。基督教與(yu) 中國文化特別是與(yu) 儒學的關(guan) 係問題,一直是許多問題之中的重中之重,可是很多基督徒一直在回避,不敢正視。自利瑪竇以來,許多代中西基督徒已經作出了艱苦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可現在的基督徒不要說一無所知,也是知之甚少。現在,不要說找像利瑪竇這樣學貫中西、儒耶共仰的大家與(yu) 通人,就是真正能夠與(yu) 儒家進行高層次對話的基督徒也很少。港台也許有一些,大陸實在是非常可憐。看到眼下這種局麵,我也比較痛心與(yu) 憂心。
就當前的政治與(yu) 社會(hui) 地位而言,儒家和基督教都談不上強勢,都是弱勢。理應互相扶助,共謀發展。儒家需要找新的增長點,基督教需要聯係實際。通過這一事件,二者顯示出來一些共同的弱點:過於(yu) 教義(yi) 化,理性化,而缺失生活化,情感化。這樣,容易出現見事不見人,說理沒有情的毛病。實踐中,隻顧自己做事,不想對方感受;論爭(zheng) 時,隻想在口頭上壓倒對方,而比較少想與(yu) 對方的溝通。對於(yu) 一個(ge) 論題,不想細致深入,就憑情緒發言。注意,我所說的情緒並不等於(yu) 情感。有時候,雙方一方麵把對方看得很低,另一方麵又對對方要求很高。這種情況下,所表達出來的無非是傲慢與(yu) 偏見。
曲阜事件出來了,外界各有說詞。而在儒耶二者,儒家比較主動,基督教則顯得比較被動,至今沒有一個(ge) 正麵的解釋與(yu) 回應,僅(jin) 有個(ge) 別人的旁敲側(ce) 擊,這是遠遠不夠的。這說明,怎樣在公共事務中發言與(yu) 亮相,很多基督徒還沒有準備好,或者說根本缺乏這方麵的準備。儒家雖然身處困境,但仍然不斷奮起,也努力參與(yu) 社會(hui) ,爭(zheng) 取發言權。這是值得基督教學習(xi) 的。即使個(ge) 別儒生說出一些過激的話,也應該盡量予以體(ti) 諒!
大部分中國基督徒的確對中國文化的感情太淡漠,興(xing) 趣太缺乏。這不僅(jin) 不利於(yu) 基督教與(yu) 儒家和諧共處,對基督教發展本身也是有損的。是的,信仰不等同於(yu) 文化,但信仰不是在真空中產(chan) 生的。中國基督徒生活在中國文化土壤之中,應該多多了了解自己的文化,也應該對中國文化作出自己的貢獻。當然,儒家朋友也應該眼界闊大一些,心胸寬廣一點,對基督教也要多一些認識與(yu) 了解。儒學的發展需要外來的刺激,這也是曆史所證明了的。不要把基督教的到來看作是威脅、危險,而要視之為(wei) 自身發展的機會(hui) ;也不要把基督徒看作自己的仇家、敵人,而要視之為(wei) 鄰居或朋友。
在與(yu) 版主的這些年的交往中,我們(men) 也是互相砥礪,互相切磋,雙方也都受益。版主近年來與(yu) 台灣基督教界朋友往還甚多,也多受潤澤。他對基督教的認識與(yu) 態度也改變了不少。至少,也能夠欣賞一些很有學識的基督徒。版主的這種經曆與(yu) 經驗,是值得許多儒家朋友學習(xi) 與(yu) 仿效的。
奧運口號說:“同一個(ge) 世界,同一個(ge) 夢想。”也許目標太高了,可願望是好的。再退而言之:盡管夢想會(hui) 有不同,可我們(men) 還是要在同一個(ge) 世界相依相存。不可能再像小國寡民時代那樣老死不相往來了。與(yu) 其在衝(chong) 撞、爭(zheng) 論中相遇,何不在和氣溫暖的氣氛中往來呢?
基督教與(yu) 儒學的真誠對話早就應該開始了,不要錯過曆史給我們(men) 的這大好機會(hui) 。
是所望於(yu) 諸公!
二○一一年一月五日星期三
附件:
誠明(陳明)在2011-1-3 0:49:00的發言:
大陸的基督徒的確值得反省。對儒學了解太少,對中國文化的情感太淡薄。台灣基督徒的一些做法值得學習(xi) ,至少值得思考。
——這才是我印象裏的石衡譚嘛!
實際上從(cong) 徐光啟到孫中山、蔣中正直到王建煊,有一個(ge) 很好的傳(chuan) 統,那就是政治上愛國,文化上愛傳(chuan) 統。
現在這些精神還可以從(cong) 許多基督徒身上看到。但是,政治上對帝國主義(yi) 曖昧、文化上對傳(chuan) 統傲慢的情況也很不鮮見!
來源:儒學聯合論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