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國學文化節舉(ju) 行閉幕式暨祭孔大典
來源:“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九月二十日戊子
耶穌2019年10月18日
閉幕式祭孔大典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適逢“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70周年。10月18日上午,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隆重舉(ju) 行本屆國學文化節閉幕式暨祭孔大典。這座具有700多年曆史,曆經元明清三朝的皇家孔廟紅毯鋪道,黃菊漫地,黃綢圍欄,一派莊嚴(yan) 神聖的景象。
9:28分,隨著典儀(yi) 高唱“起戶”,鍾、鼓齊鳴,肅穆的音樂(le) 響起,來自社會(hui) 各界的領導幹部、專(zhuan) 家學者、民主人士、孔氏後裔、市民觀眾(zhong) 等400餘(yu) 人,由國子監持敬門緩步進入孔廟祭祀現場。大家行至大成門下,在孔子像前就位,聽由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館長王培伍宣讀誥文。即:
時值公元二零一九年十月十八日,孔曆二五七零年。首都各界代表致祭於(yu)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惟師:祖述堯舜,憲彰文武,開創私學,修詩書(shu) ,定禮樂(le) ,作春秋,讚周易;惟師: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萬(wan) 世敬仰。謹以牲帛[bó] 醴[lǐ] 齊,粢[zī] 盛庶品,祇奉舊章,式陳明薦,並共祭複聖公、宗聖公、述聖公、亞(ya) 聖公及十二先哲。伏惟 尚饗[xiǎng]。
宣讀完畢,全體(ti) 嘉賓向“至聖先師”——孔子行“四拜禮”。行禮完畢,典儀(yi) 引領嘉賓進入大成殿前主祭現場。“大道之行也,天下為(wei) 公......”北京市第七中學與(yu) 花市小學共200名學生在孔廟中院高聲朗讀“禮運大同篇”。2019年北京孔廟祭孔大典在氣勢恢弘的“大同禮運篇”中拉開序幕。
隨著典禮唱“鼓初嚴(yan) 、鼓再嚴(yan) 、鼓三嚴(yan) ”,樂(le) 舞生、執事者、獻祭官順序就位,伴著樂(le) 奏“鹹和之曲”、“寧和之曲”、“安和之曲”、“景和之曲”和典儀(yi) 的一唱一和,祭孔儀(yi) 式的“三獻禮”、“四拜禮”、“八佾舞”隨典而動,嘉賓肅然而立,現場莊嚴(yan) 肅穆。熱衷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社會(hui) 團體(ti) 、孔氏後裔、周邊居民、各地遊客都加入到了行禮觀禮的行列。
祭孔,是華夏民族為(wei) 了尊崇與(yu) 懷念至聖先師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廟舉(ju) 行的隆重祀典,兩(liang) 千多年來從(cong) 未間斷,成為(wei) 世界祭祀史、人類文化史上的一個(ge) 奇跡。由於(yu) 做出了興(xing) 辦私學、傳(chuan) 承古學、開創儒學三大曆史性貢獻,孔子成為(wei) 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開創者、曆史文化巨人。他開創的儒家學說,自漢武帝開始不僅(jin) 成為(wei) 中國封建王朝的思想支柱,而且對廣大勞動人民的思想與(yu) 生活也產(chan) 生了深遠影響,成為(wei) 中國的文化主流。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稱作“國之大典”。新時期的祭孔大典,就是為(wei) 了緬懷先聖先賢,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繼承中創新,從(cong) 延續中開拓,提高民族素質、增強民族自信、振奮民族精神、造福人類社會(hui) 、推動社會(hui) 進步。東(dong) 方聖人——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曆史發展中長期積累、存儲(chu) 下來的智慧和力量,對當今人類社會(hui) 發展有重要啟迪,其所蘊含的價(jia) 值、精神、智慧,必將造福中國千秋萬(wan) 代,澤波人類世界。
據悉,由北京市文物局與(yu) 東(dong) 城區人民政府主辦,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中共東(dong) 城區委宣傳(chuan) 部、東(dong) 城區文化和旅遊局、安定門街道辦事處承辦的第七屆北京孔廟國子監國學文化節在2019年10月12日至10月18日成功舉(ju) 辦,共曆時7天。國學文化節期間,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地壇公園、體(ti) 元書(shu) 院、角樓圖書(shu) 館、南鑼書(shu) 店、惠量小院、北京琺琅廠等地舉(ju) 辦了包括國學展覽、國學講座、國學體(ti) 驗、國學傳(chuan) 播在內(nei) 的四大板塊的分會(hui) 場活動共計39場。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