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鉤】宋王朝真的“歧視武人”嗎?

欄目:鉤沉考據
發布時間:2019-10-12 01:07:44
標簽:歧視武人
吳鉤

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曆一九七五年生,廣東(dong) 汕尾人。著有《宋:現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yu) 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宋王朝真的“歧視武人”嗎?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於(yu) “我們(men) 都愛宋朝”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九月十一日己卯

          耶穌2019年10月9日

 

 

 

中國古代推行的兵製,大致可以分為(wei) 三種:全民兵役製、軍(jun) 戶製、募兵製。全民兵役製是指所有男性國民成年之後,均有服軍(jun) 役若幹年的義(yi) 務;軍(jun) 戶製則是國家劃定一部分戶口為(wei) 軍(jun) 戶,每戶出一名男丁服軍(jun) 役,世代相承,父死子繼;募兵製則是以招募的方式招攬成年男丁入伍。

 

曆代均采取征兵製或軍(jun) 戶製,間或以募兵為(wei) 補充,大致來說,西漢兵製為(wei) 全民兵役製,東(dong) 漢時出現從(cong) 兵役製到募兵製的轉變;北朝至唐朝前期,為(wei) 府兵製(軍(jun) 戶製),中晚唐開始轉為(wei) 募兵製;元明為(wei) 軍(jun) 戶製,晚明轉為(wei) 募兵製;清代的八旗與(yu) 綠營兵製實際上也是軍(jun) 戶製,晚清新軍(jun) 則是募兵製。惟獨宋王朝自始至終實行募兵製。

 

募兵製最大的特點就是“入伍全憑情願”,國家不強製征兵。許多朋友都認為(wei) 宋王朝重文輕武、歧視武人,但我們(men) 按常理而論,如果士兵的職業(ye) 在宋代普遍受歧視,那基於(yu) 情願原則的募兵製如何能夠維持下去呢?所謂的宋王朝“歧視武人”的問題,至少是被後人誇大了。

 

 

 

跟其他王朝相比,宋朝給予士兵的待遇堪稱優(you) 厚:入伍第一日便可領取“招刺利物”,“招刺利物”的放發標準一般是禁兵每人十餘(yu) 貫,廂兵每人約六貫。而且,入伍之後,每月都有一份不薄的薪水,從(cong) 此衣食無憂。

 

——當兵有薪酬,這是募兵製的又一特點。宋人說:“(今)積兵之多,仰天子之衣食,五代而上,上至秦漢,無有也。”不獨之前無有,之後的元明清也沒有這麽(me) 大規模的養(yang) 兵製。

 

宋代將士的薪水是多少呢?大致而言,一名普通士兵,每月可領錢三百文至一千文不等,大米二石左右(相當於(yu) 一個(ge) 成年人半年的口糧),以及若幹春冬衣物。俸錢、糧食與(yu) 衣物都是定期發放的,此外又有各種名目的補助,如“招刺利物”,即新兵入伍刺字之後領到的第一筆“衣屨緡錢”;郊祀賞賜;特支錢,類似節日補貼;銀鞋錢,這是戍邊士卒獲得特別補助;口券,出戌時計口發放的錢糧補助;柴炭錢,冬季發放的薪炭補貼,等等。

 

許多人還喜歡舉(ju) 北宋狄青的事例指責宋朝對武人的壓製與(yu) 迫害,但狄青的個(ge) 案恰恰顯示了軍(jun) 人受重視的事實:一名窮苦出身的下層士兵,通過個(ge) 人奮鬥,能夠官至樞密使。狄青“始隸軍(jun) 籍”之時,正是王堯臣狀元及第之日,“唱名自內(nei) 出,傳(chuan) 呼甚寵,觀者如堵”,狄青也“與(yu) 儕(chai) 輩數人立於(yu) 道旁”,圍觀“春風得意馬蹄疾”的王堯臣,同儕(chai) 感歎說:“彼為(wei) 狀元,而吾等始為(wei) 卒,窮達之不同如此。”狄青說:“不然,顧才能何如耳。”聞者笑之。後來,狄青果然為(wei) 樞密使,王堯臣則為(wei) 副使。

 

狄青與(yu) 王堯臣同為(wei) 樞府大臣時,仁宗皇帝曾讓狄青除去額頭黥文,狄青卻說:“青若無此兩(liang) 行字,何由致身於(yu) 此?斷不敢去,要使天下賤兒(er) ,知國家有此名位待之也。”可知狄青本人也明白,自己的奮鬥史可以激勵天下健兒(er) 樂(le) 趨軍(jun) 營、天下士卒競奮向上。

 

 

 

今人之所以稱狄青受壓製和迫害,大概是因為(wei) 狄青後來“憂懼而死”。相傳(chuan) ,“狄青為(wei) 樞密使,自恃有功,驕蹇不恭,怙惜士卒,每得衣糧,皆曰:‘此狄家爺爺所賜。’朝廷悉之”。當時文彥博為(wei) 宰相,建議將狄青“以兩(liang) 鎮節度使出之”,仁宗說:“狄青是忠臣。”文彥博說:“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仁宗默然,“乃罷青為(wei) 同中書(shu) 門下平章事,出判陳州”,次年二月,狄青卒於(yu) 陳州。狄青受到迫害嗎?沒有。毋寧說,狄青罷樞密使,是因為(wei) 宋王朝懾於(yu) 五代頻仍的兵變,對武將執掌兵權存有疑忌。但狄青始終是受禮遇與(yu) 尊重的。

 

以“歧視武人”形容宋朝政製,未免失之輕率,因為(wei) 募兵製的內(nei) 在邏輯決(jue) 定了軍(jun) 營必須保持吸引力,才可以“使人樂(le) 趨而競奮”。南宋劉克莊有一首詩寫(xie) 道:“羽檄聯翩趣募兵,單槍一劍覓功名。健兒(er) 爭(zheng) 欲趨淮閫,宣相相看若父兄。”雖說有些溢美,卻寫(xie) 出了募兵製不同於(yu) “有吏夜捉人”的一麵:羽檄聯翩,卻不是征兵,而是募兵;健兒(er) 爭(zheng) 趨,並非受了外力的強製,而是出於(yu) 欲覓功名之心;宣撫使對將士的態度,如若父兄。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