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存山李存山,男,西曆一九五一年生於(yu) 北京市。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兼任中華孔子學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哲學史學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哲學史》雜誌主編。著有:《中國氣論探源與(yu) 發微》、《商鞅評傳(chuan) ——為(wei) 秦開帝業(ye) 的改革家》、《中華文化通誌•哲學誌》、《智慧之門•老子》、《中國傳(chuan) 統哲學綱要》、《氣論與(yu) 仁學》等。 |
李存山 著《範仲淹與(yu) 宋學精神》出版
書(shu) 名:《範仲淹與(yu) 宋學精神》
作者:李存山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7月
【內(nei) 容簡介】
範仲淹主持的慶曆新政,是以整飭吏治為(wei) 首要,以改革科舉(ju) 、興(xing) 辦學校、砥礪士風、培養(yang) 人才為(wei) 本源,兼及經濟和軍(jun) 事等領域。雖然其整飭吏治僅(jin) 及一年就夭折了,但其改革科舉(ju) 、興(xing) 辦學校、砥礪士風、培養(yang) 人才則對以後宋學的發展產(chan) 生了深遠的影響。
範仲淹門下多延賢士,如胡瑗、孫複、石介、李覯等皆與(yu) 之從(cong) 遊。慶曆之際,學統四起。三蘇的蜀學、王安石的新學、周敦頤的濂學、張載的關(guan) 學和二程的洛學等,都與(yu) 範仲淹及慶曆新政有著密切的關(guan) 係。宋儒的“內(nei) 聖”與(yu) “外王”是相貫通的。南宋理學時代,與(yu) 其稱為(wei) “後王安石時代”,不如稱為(wei) “後範仲淹時代”。
【作者簡介】
李存山,1951年生於(yu) 北京市。1978年至1984年在北京大學哲學係讀本科和中國哲學史專(zhuan) 業(ye) 研究生,獲學士、碩士學位。畢業(ye) 後到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中國社會(hui) 科學》雜誌社工作, 2001年調入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中華孔子學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哲學史》雜誌主編、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理事並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主要從(cong) 事中國傳(chuan) 統哲學、儒家文化的研究,著有《中國氣論探源與(yu) 發微》《商鞅評傳(chuan) ——為(wei) 秦開帝業(ye) 的改革家》《中華文化通誌?哲學誌》《智慧之門?老子》《中國傳(chuan) 統哲學綱要》《氣論與(yu) 仁學》《新三字經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等,發表學術論文二百餘(yu) 篇。
【目錄】
範仲淹與(yu) 宋學精神
範仲淹與(yu) 宋學之開端
範仲淹與(yu) 胡瑗的教育思想
宋學與(yu) 《宋論》——兼評餘(yu) 英時著《朱熹的曆史世界》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