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韓星作者簡介:韓星,男,西曆一九六〇年生,陝西藍田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出版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論》《儒法整合:秦漢政治文化論》《儒教問題:爭(zheng) 鳴與(yu) 反思》《孔學述論》《走進孔子:孔子思想的體(ti) 係、命運與(yu) 價(jia) 值》等,主編《中和學刊》《中和叢(cong) 書(shu) 》。 |
記者來信
韓星教授:我是羊城晚報社記者楊輝。最近有網貼表示您反對曲阜孔廟3公裏外修建耶教教堂,不知情況是否屬實?如果屬實,您是研究先秦至漢朝思想,探討過儒家思想源流。《儒法整合——秦漢政治文化論》一書(shu) 也明確了秦漢時期,法家的底子,儒道不過為(wei) 我所用的政治家心態。儒家思想並非中國文化的源頭和底色。其在文化和政治上的地位,無須拔高。公元前135年竇太後死,漢武帝掌權以及帝國的擴張,才使得鄉(xiang) 野的儒家部分步入政治家朝堂。實際上還是被掌權者利用。請您談談您為(wei) 什麽(me) 反對在曲阜孔廟門口建立耶教會(hui) 所?也請談談組織這樣一次反對建耶教堂的過程?盼複羊城晚報社楊輝
韓星回電
楊記者:您好!謝謝您的書(shu) 麵采訪。首先,就您給我的郵件中的一些觀點略作訂正。您說我的“《儒法整合——秦漢政治文化論》一書(shu) 也明確了秦漢時期,法家的底子,儒道不過為(wei) 我所用的政治家心態。儒家思想並非中國文化的源頭和底色。其在文化和政治上的地位,無須拔高。公元前135年竇太後死,漢武帝掌權以及帝國的擴張,才使得鄉(xiang) 野的儒家部分步入政治家朝堂。實際上還是被掌權者利用”。這裏基本上是我在本書(shu) 中表達的,但也顯然加上了您自己的理解,所以理解多少有些偏頗。我在書(shu) 中特別提到秦漢政治文化整合使儒家、法家思想的精神都有所遺失,這是因為(wei) 先秦是一個(ge) 思想自由的時代,秦漢以後大一統政治體(ti) 製的確立使這種自由有了限製,學術思想不能不發生變化。漢代儒家與(yu) 先秦儒家有很大的不同,就是針對現實,注重實踐,有意識地進行思想的整合。在漢代儒者的努力下儒學從(cong) 在野走上了政治舞台,這是其貢獻;但同時遺失了儒家的許多真精神,這就是後來為(wei) 什麽(me) 造成人們(men) 把儒家誤解為(wei) 封建專(zhuan) 製統治的幫凶等的根源。漢代儒家的問題是儒家思想落實到政治實踐中必然產(chan) 生的,但不能因此否定儒家具有超越政治,超越時代的普世價(jia) 值和理想追求。按照儒家自己的看法,儒家的理想秦漢以後由於(yu) 諸多原因沒有能夠實現,或者說在實踐的過程中不能不與(yu) 政治妥協,所以在現時代乃至今後仍然有更新發展的內(nei) 在動力和永恒價(jia) 值。
問:請您談談您為(wei) 什麽(me) 反對在曲阜孔廟門口建立耶教會(hui) 所?
答:我為(wei) 什麽(me) 反對在曲阜孔廟門口建立耶教教堂?首先,我聲明,從(cong) 觀念上,我是認同儒家“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讚同儒教與(yu) 世界上一切宗教,儒家文化與(yu) 不同文明進行友好對話,通過對話尋求共識,解決(jue) 人類目前所麵臨(lin) 的各種問題。從(cong) 學術上說,我也讚同儒家與(yu) 世界上不同的思想文化進行交流與(yu) 融通,我自己也在身體(ti) 力行地這樣做著。比如,我於(yu) 2009年6月參加在甘肅蘭(lan) 州蘭(lan) 州大學舉(ju) 辦的“第二屆宗教對話與(yu) 和諧社會(hui) ”研討會(hui) ,發表論文《儒家“三祭”的人文精神及與(yu) 基督教的會(hui) 通》,提出儒家與(yu) 基督教的人文精神應該是二者會(hui) 通的基本途徑,耶穌會(hui) 教士利瑪竇在明末清初奠基的漢學與(yu) 神學共治的傳(chuan) 統就是一個(ge) 成功的範例。今天應該以儒為(wei) 主,在曆史上已經成功地整合了道教、佛教,形成的以儒為(wei) 主,道佛輔翼的文化結構的基礎上,繼續整合基督教、伊斯蘭(lan) 教等,重構新的國民信仰體(ti) 係,建設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我現在正在指導我的一位碩士研究生得到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道風獎學金的資助畢業(ye) 論文題目就是《明末儒家基督徒會(hui) 通儒耶的人文精神——以徐光啟為(wei) 個(ge) 案》,將在對以徐光啟為(wei) 代表的明末儒家基督徒對儒耶文明(著重人文精神)會(hui) 通作具體(ti) 分析的過程中,揭示各自思想核心中的優(you) 長及其間的差異,從(cong) 而探尋東(dong) 西文化彼此尊重、吸取、互釋與(yu) 融通的原因和機製,為(wei) 中西文化的交流尋求合理的路徑。
但是,在現實當中我越來越感受到基督教強大的攻勢,甚至咄咄逼人,不能不使我警覺,並產(chan) 生一種憂患意識。比如,我在我們(men) 學校的校園裏散步時碰到過有大學生向傳(chuan) 教(基督教),很清純的一個(ge) 女孩子,卻呈現的癡迷的神態;我在公交車上碰到有老太太拿著《聖經》給散發,說某月某日在什麽(me) 地方有教徒聚會(hui) ,有什麽(me) 什麽(me) 好處;我在八百裏秦川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曆史積澱最深厚的漢唐故地,我看到了高速公路兩(liang) 邊一座又一座高大的洋教堂襯托著低矮的房屋、灰色的村莊;在我老家村子裏,除了幾個(ge) 上大學的,其他的年輕人基本上都信了洋教,因為(wei) 他們(men) 從(cong) 小就被家長帶到教堂去做祈禱,還有很多人從(cong) 小就在教堂受洗,……
為(wei) 什麽(me) 農(nong) 村會(hui) 出現這種情況?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成就,但政治體(ti) 製的滯後,傳(chuan) 統的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和精神信仰無法有效地說明現實;新的經濟力量的生成,但在社會(hui) 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們(men) 的精神受到了冷落;新的社會(hui) 矛盾的出現,社會(hui) 結構的變遷,社會(hui) 風氣的變化,思想及價(jia) 值觀念的裂變:這一切使人們(men) 的靈魂落入迷茫並在痛苦中掙紮和呼喚,引發了廣泛的信仰危機和精神困惑。不說別的,就是被作為(wei) 精神純潔之地的大學,曾幾何時也成為(wei) 思想迷茫,學術浮躁,精神危機的地方。當今中國人精神信仰問題已經到了非常危機的狀況,目前中國的精神病人有一億(yi) 多。一些專(zhuan) 家警告說,精神危機或許要比經濟危機更加可怕。而目前的中國農(nong) 村恰恰是精神危機的重災區。今天的農(nong) 村人們(men) 精神空虛,無所寄托,打牌賭博,滋生各種犯罪;倫(lun) 理道德滑坡,特別是不講孝道,年輕人虐待老人的事屢見不鮮;家庭關(guan) 係、鄰裏關(guan) 係、村民與(yu) 村官等各種關(guan) 係緊張,社會(hui) 矛盾不斷惡化,甚至引發許多不穩定的事件;農(nong) 村教育滑坡,有的青少年因貧困失學,有的初中畢業(ye) 以後考不上高中就回到農(nong) 村,無所事事,甚或受到社會(hui) 上各種汙染(如影視、網絡等),成為(wei) 重要的不穩定根源之一。佛教在線北京訊 在2009年1月16日由清華大學社會(hui) 學係主辦的心理危機幹預學術研討會(hui) 上,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國的老年人自殺問題十分嚴(yan) 重,部分地區甚至有漸成常態之勢。據華中科技大學的有關(guan) 研究表明,位於(yu) 江漢平原的湖北省京山縣,原本具有深厚的文化傳(chuan) 統,如今卻是部分鄉(xiang) 村老年人的自殺率高達千分之一以上。有的村莊因自殺而死的老年人高達十分之三四。
而洋教堂正是鑽了中國人信仰真空的空子,以其強大的政治、經濟實力展開了對中國人精神世界的“占領”。 據香港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先生的統計,天主教在祖國大陸平均每三天建兩(liang) 間教堂,基督教在祖國大陸有一萬(wan) 五千間教堂、三萬(wan) 五千個(ge) 傳(chuan) 教點,洋教教徒已有一億(yi) 多人。中大陸現在已經有了越來越多的天主堂、基督堂,為(wei) 什麽(me) 非要在曲阜,建立起這樣一個(ge) 容納3000人的耶教堂?為(wei) 什麽(me) 在中國的聖地建設耶教堂才能夠體(ti) 現我們(men) 文化的包容?近十分之一的中國人信基督教對中國文化和中國社會(hui) 不能不是一個(ge) 巨大的衝(chong) 擊,因為(wei) 中國人自古生命信仰主要是以儒家文化為(wei) 主,道佛為(wei) 輔的模式來解決(jue) ,而近代以來儒家文化式微,基督教乘虛而入填補了中國人很大的信仰空間,中國人自己傳(chuan) 統的信仰空間正在受到排擠而日愈縮小,這不能不引起我們(men) 整個(ge) 中國人的嚴(yan) 重關(guan) 切與(yu) 思考。可以想見,如果幾億(yi) 中國人的都信了天主、耶穌基督,不再講傳(chuan) 統禮儀(yi) ,不講人倫(lun) 道德,不講孝悌之道,我們(men) 還是中國人嗎?中國還會(hui) 是中國嗎?
特別應該引起關(guan) 注的是許多洋教是非法的地下傳(chuan) 播,所謂的“曠野傳(chuan) 教”——沒有教堂、沒有正規的組織,是人對人的、小組織、不斷分蘖的、網絡式的傳(chuan) 播。有的甚至成為(wei) 地下邪教,如當今在中國農(nong) 村傳(chuan) 播非常厲害的“東(dong) 方閃電”是20世紀90年代初從(cong) 邪教組織“呼喊派”分化演變而來。教主趙維山自封“能力主”,歪解《聖經》中“閃電從(cong) 東(dong) 方發出,人子降臨(lin) 也要這樣”等語句,編造“全能神是唯一真神,以東(dong) 方女性的形象再次道成肉身顯現”等邪說,打著基督教的名義(yi) ,認為(wei) 河南的一個(ge) 女神是“道成肉身”的最後一位“基督”,要在中國“做王掌權”。其教義(yi) 宣揚現在是全能神的時代,一切要聽從(cong) 其旨意,才能避免災難。以農(nong) 村為(wei) 主要活動地域,以農(nong) 民和信教群眾(zhong) 為(wei) 主要對象,秘密傳(chuan) 播, 20世紀90年代開始,從(cong) 河南由南向北傳(chuan) 播,先後傳(chuan) 到延安、榆林、內(nei) 蒙古、山西一帶,繼續向新疆、寧夏、甘肅等地大肆滲透。在傳(chuan) 播過程中幫派之間為(wei) 了爭(zheng) 奪教徒和信眾(zhong) 采取了許多非法手段,諸如造謠汙蔑、誘奸婦女、離散家庭、秘密綁架、甚至殺害,等等。
十七大報告就關(guan) 係到中華民族整體(ti) 複興(xing) 在文化方麵提出了“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提法,溫家寶總理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要加強文化建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樣的文化需求。構建中華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園隻有通過弘揚中華文化才能完成的,不可能通過外來宗教來完成。而中華文化曆史悠久,博大精深,經過漫長的曆史發展形成了以孔子為(wei) 象征,以儒家為(wei) 主體(ti) ,居中製衡,佛道輔翼,安身立命,治國理民的獨特結構。在我看來,孔子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導師,理應是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重要象征。儒學在我國曆史上曾產(chan) 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曾經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軸心。因此,我的觀點是:以孔子作為(wei) 中華民族的精神導師,以儒學作為(wei) 中華民族的精神軸心,以儒學傳(chuan) 統作為(wei) 基礎性的資源,以儒為(wei) 主,兼容諸教,整合多元思想文化,重建中華精神文明,重整道德標準,確立共同的價(jia) 值觀,增強民族的團結,促進社會(hui) 和諧,實現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
曲阜是儒家文明的聖地,“三孔”是中國文化命脈的象征和與(yu) 道統傳(chuan) 承之所在,是海內(nei) 外炎黃子孫心理情感與(yu) 精神寄托之所係,並為(wei) 東(dong) 亞(ya) 各國政要與(yu) 民眾(zhong) 文化朝聖之所宗。現在在“三孔”之地建造耶教大教堂,無疑唐突中華文化聖地,傷(shang) 害儒家文化信眾(zhong) 情感,有違海內(nei) 外炎黃子孫心願,不合建設“中華文化標誌城”和“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初衷。
問:也請談談組織這樣一次反對建耶教堂的過程?
答:幾位學者看到新華網北京12月9日《對話世界文明:中國積極參與(yu) 全球價(jia) 值觀討論》(記者劉寶森 馬揚 王悅欣 賀占軍(jun) )以後先後通過電子郵電聯係,達成基本共識,最後由某學者起草,經過電郵的反複征詢意見,各在自願的發表了自己意見的基礎上同意目前這個(ge) “意見書(shu) ”。當然在具體(ti) 內(nei) 容的細節和措辭上可能有些學者還有保留,但是在強烈反對在曲阜建基督教堂是高度一致的,態度堅決(jue) 的,沒有異議的。
韓星
2010年12月24日
來源:儒教複興(xing) 論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