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餘東海作者簡介:餘(yu) 東(dong) 海,本名餘(yu) 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li) 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dong) 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dong) 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shu) 要義(yi) 》《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餘(yu) 東(dong) 海】暴君和革命
作者:餘(yu) 東(dong) 海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首發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六月廿七日丁卯
耶穌2019年7月29日
桀紂和嬴政都是著名暴君,但性質大不同。桀紂之暴是個(ge) 體(ti) 性的,沒有相應的極權文化背景和製度基礎。君王之暴固然會(hui) 敗壞禮製,卻也受到製度一定程度的製約和各級官員不同程度的抵製。嬴政之暴則是道德性、文化性和製度性的統一,由邪說惡製暴君組合而成的極權暴政,罪惡全方位,災害無止境。
桀紂之暴,雖然敗壞官德危害民生,但程度有限,體(ti) 製內(nei) 健康力量改良或革命的代價(jia) 也有限。嬴政之暴,則意味著全方位深層次的政治奴役、社會(hui) 苦難和道德敗壞。這種極權暴政之下,體(ti) 製內(nei) 匱乏健康力量,幾乎沒有改良的可能。而自下而上的自發性革命或造反,代價(jia) 特別高昂。
暴政未必極權,如桀紂隋煬,文化製度皆非極權主義(yi) ;極權必然暴政,如暴秦,無論是孝公、始皇還是二世,都是暴政。或謂:“極權主義(yi) 是近現代政治學詞匯,中國文明史上,在西馬入侵之前並沒有極權主義(yi) ”雲(yun) ,這是概念狹隘。秦法家君本位的君主製、洪楊幫政教合一的教主製,就是古典極權主義(yi) 。
隋煬與(yu) 桀紂同為(wei) 個(ge) 體(ti) 之暴,但隋煬之暴造成的人民苦難和社會(hui) 惡果大於(yu) 桀紂。要因有三:一製度上,郡縣製與(yu) 家天下結合,更方便暴君為(wei) 非作歹,可以將君主之惡造成的社會(hui) 危害成倍擴大;二文化上,隋文尊儒不真,隋朝儒化有限;三道德上,隋煬比桀紂更壞,弑父篡位,淫母殺兄,極端喪(sang) 心病狂。
對於(yu) 桀紂,革命隻是革暴君之命;對於(yu) 暴秦,革命對象除了暴君暴政,更有極權主義(yi) 邪說和惡製。麵對桀紂,湯武革命一舉(ju) 成功,代價(jia) 輕小;麵對暴秦,從(cong) 陳吳到劉項,血戰不斷,代價(jia) 重大。劉邦的革命和成功仍是半吊子的,遠遠沒有完成文化和製度層麵的革命。
革命有真偽(wei) 之別,必須明辨之。例如,馬式革命,以資產(chan) 階級為(wei) 對象,為(wei) 了革命,不擇手段,所謂革命,純屬造反。孫氏革命,以滿族政權為(wei) 對象,手段也大有問題,革命品質不高。唯儒家支持的湯武革命,強調順天應人,針對暴君暴政,指導思想和手段目的都高度正確正義(yi) 。這才是高品質的革命,真正的革命。
同時,儒家支持革命,對於(yu) 革命的態度又極其慎重,並非“君不君”就起而革命的。殷紂暴虐天下知聞,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然臣事於(yu) 殷。武王即位第二年舉(ju) 行了著名的“孟津觀兵”:“諸侯叛殷會(hui) 周者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爾未知天命。乃複歸。”(《殷本紀》)何其慎重乃爾。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