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然】拋開民族主義,山東大學的“學伴事件”隻是“表述不當”嗎?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19-07-17 00:10:34
標簽:學伴事件、山東大學
李浩然

作者簡介:李浩然,男,西元一九八八年生,黑龍江哈爾濱人,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博士(東(dong) 洋哲學專(zhuan) 業(ye) )。現任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yu) 宗教學學院講師,著有《性其情:玄學向理學的演進與(yu) 轉化》。

拋開民族主義(yi) ,山東(dong) 大學的“學伴事件”隻是“表述不當”嗎?

作者:李浩然(首爾國立大學博士)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六月十四日甲寅

          耶穌2019年7月16日

 

最近幾日,山東(dong) 大學因為(wei) “一個(ge) 留學生配三個(ge) 校內(nei) 學生,且校內(nei) 參與(yu) 學生以女生為(wei) 主”[1]的“學伴製度”(Buddy Program)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因為(wei) 山東(dong) 大學在對學伴製度的宣傳(chuan) 中使用了諸如“結交外國異性友人”、“為(wei) 你匹配心儀(yi) 的學伴”等表述[2],網友們(men) 首先抨擊山大有強行做媒之嫌,其次對配對比例產(chan) 生質疑,不滿於(yu) 山大給予留學生的超國民待遇。這場討論最終指向的是一個(ge) 中國在已然成為(wei) 亞(ya) 洲第一留學大國且在未來會(hui) 承擔更多國際事務的情況下必須思考的政治倫(lun) 理問題:究竟應該如何避免對境內(nei) 外國友人施行優(you) 惠政策時對本國國民所造成的反向歧視?

 

從(cong) 媒體(ti) 及個(ge) 人對此次山大事件的各種評論來看,絕大多數意見都讚成取消外國人在中國境內(nei) 的特權,無論華洋,都應一視同仁[3]。但從(cong) 山東(dong) 大學前後所發布的非正式和正式的兩(liang) 份聲明來看[4],山大唯一承認的僅(jin) 僅(jin) 是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了確實出現了諸如“結交外國異性有人”的不當表述,對於(yu) 人們(men) 所熱論的不公平對待華洋學生的問題則隻字未提。不難看出,聲明所表達的意思是,對於(yu) 網絡上觸犯眾(zhong) 怒的那些內(nei) 容,山大既沒有相應的主觀動機(比如牽線男留學生與(yu) 中國女學生),也沒有實際的客觀結果(比如中國學生因學伴製度被侵害權益),唯一存在的就是引起了網民誤解的不當表述。

 

這樣一來,事情就分成了吊詭的兩(liang) 個(ge) 維度:在一個(ge) 維度上,山大事件被抬得越來越高,人們(men) 站在民族主義(yi) 的立場對華洋有別的問題義(yi) 憤填膺;但在另一個(ge) 維度上,山東(dong) 大學除了承認自己在操作層麵存在失誤之外,不承認任何涉及中外學生不平等待遇以及有損國格的問題。這種對待學伴製度的不同態度使得作為(wei) 討論者的媒體(ti) 、民眾(zhong) 與(yu) 作為(wei) 被討論對象的山大之間無法形成一個(ge) 有效的對話機製——前者見微知著,以民族大義(yi) 攻伐之,後者去繁就簡,以無心之失回避之。這樣的錯位也讓另一部分人覺得,網民在並不了解學學伴製度的實際運行情況下就大肆對其揣測攻擊,“這正是沸沸揚揚的網絡輿論背後性別、種族多重歧視的狹隘心態。”[5]很多山大的學生也站出來支持母校,更有山大學伴製度的親(qin) 曆者作出澄清,說明這個(ge) 活動沒有任何不健康以及危害中國學權益的地方。

 

我相信,作為(wei) 入選“211”、“985”以及“雙一流”的山東(dong) 大學,確實不會(hui) 作出不顧本校、本國學生的意願而刻意取悅留學生的行為(wei) ,更相信山東(dong) 大學的校領導一定同意在任何時刻都要維護國家尊嚴(yan) 的必要性。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看,網絡上某些對山東(dong) 大學的批判確實有過激的成分,更不能否認,個(ge) 別人在表達批判的時候用了極其不雅並具有煽動性詞匯的行為(wei) 是不負責任的。但我們(men) 是否能夠據此得出結論,認為(wei) 山東(dong) 大學的學伴製度並沒有那麽(me) 嚴(yan) 重的問題,並認為(wei) 人們(men) 這次對山東(dong) 大學的憤怒是不明真相的過度反應呢?

 

讓我隱隱感到不安的是,除去那些宣泄個(ge) 人情緒的反對聲音,網上對山大事件相對理性的批判大多都是從(cong) 民族立場的宏觀角度來進行的,這些批判雖然飽含著作者相當深刻的觀點[6],但這種誅心之論並不能被山東(dong) 大學所同意和接受,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這些批判難以為(wei) 山東(dong) 大學提供任何實際的改變。同時,讓我更加擔心的是,山大事件的批評者們(men) 確實除了“結交外國異性友人”的表述以及男女配對比例之外沒有更多證據來說明學伴製度究竟哪裏有問題。而隨著山東(dong) 大學對表述不當的道歉和對男女學伴配對比例的澄清,批評者們(men) 的反對就更加喪(sang) 失了實際的落腳點。這樣的現實隻會(hui) 反向促進山東(dong) 大學及山大學生把這次事件當作公關(guan) 危機,而不會(hui) 意識到真正的危機潛在於(yu) 何處。

 

作為(wei) 一個(ge) 剛剛結束五年留學生涯即將執教於(yu) 大學校園的青年教師,我決(jue) 定結合我的見聞從(cong) 另外一個(ge) 角度,即微觀的角度,回答上述的問題。我的觀點是,即使是在操作的層麵上,山東(dong) 大學學伴製度的問題也絕不僅(jin) 僅(jin) 是“表述不當”那麽(me) 簡單,而這些微觀上未被認識到的問題與(yu) 民族立場的辨明同樣重要,因為(wei) 它具體(ti) 關(guan) 涉著學生們(men) 的切身權益。

 

在這個(ge) 觀點之下,我想進一步提出一個(ge) 也許會(hui) 令很多人驚訝的觀點,那就是:我在山大事件中首先看到的不是山東(dong) 大學對留學生的偏袒與(yu) 討好,恰恰相反,我看到的是山東(dong) 大學對留學生的不負責任——更嚴(yan) 密一點的說法,是沒有盡到更多的責任。任何的留學生,無論長期留學還是短期交換,他/她身赴異國的主要原因都是學習(xi) ,而不是娛樂(le) 。基於(yu) 此,學校對於(yu) 留學生的管理應該體(ti) 現在三個(ge) 方麵:第一,知識授予與(yu) 課程要求,這是留學的目標;第二,所在國家官方語言的培訓與(yu) 幫助,這是留學的工具;第三,身心健康的維護,這是留學的保障。總之,學校對於(yu) 留學生的核心責任,是促成其學業(ye) 的完成。然而學伴製度卻並不是與(yu) 這個(ge) 核心責任具有緊密關(guan) 聯性的活動——如山東(dong) 大學那份非正式聲明及某些替山東(dong) 大學鳴不平的人所指出的那樣,無論在中國還是世界,都有引入學伴製度的學校——無論中外,學伴製度的作用僅(jin) 僅(jin) 在於(yu) 通過為(wei) 留學生提供更多的與(yu) 留學國本地學生的接觸機會(hui) 來讓他們(men) 更快地融入和適應留學生活。

 

具體(ti) 到山東(dong) 大學,從(cong) 親(qin) 曆者的反饋[7]以及官方麵向外國留學生的介紹[8]來看,山大學伴製度的主要內(nei) 容就是社交娛樂(le) ,比如一起看電影、吃飯、玩桌遊等,說白了,就是一個(ge) 字,玩。在這種情況下,山東(dong) 大學仍以一種對細節十分在乎的態度——比如要求報名的中國學生詳細填寫(xie) “理想學伴的性別”、“你理想中學伴的性格”、“你的性格”——去落實學伴製度,就難免讓人產(chan) 生一種疑惑:為(wei) 什麽(me) 要在促成中外學生結對遊玩這個(ge) 活動中投以如此多的心血呢?進而讓我產(chan) 生另一種好奇:山東(dong) 大學是否對留學生的學業(ye) 管理上投入了一樣的或者更多的心血呢?

 

當然,學校對待學生事務,怎麽(me) 認真都不為(wei) 過,用十足的熱情保證留學生和中國學伴們(men) 玩的開心、吃的盡興(xing) ,這對學生們(men) 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我們(men) 也不能因為(wei) 山東(dong) 大學對於(yu) 學生的娛樂(le) 生活十分重視,就得出結論認為(wei) 山大對學生的學業(ye) 不重視,二者之間也沒有邏輯上的必然關(guan) 係。

 

況且,從(cong) 山東(dong) 大學官網上對學伴製度的介紹來看,校領導們(men) 並不認為(wei) 這是一項純粹娛樂(le) 的活動,起碼在娛樂(le) 之外,中外學生可以實現語言交換,即,練習(xi) 外語的目的[9]。這樣一來,學伴製度似乎也在某種程度上承載了一部分上述所說的學校應該對留學生做出管理的三點內(nei) 容,即,在語言幫助與(yu) 心情維護方麵做出了貢獻。

 

但是,我想指出的恰恰就是這個(ge) 問題:如果山東(dong) 大學希望通過學伴製度來提升留學生的中文水平,這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原因很簡單,因為(wei) 社交娛樂(le) 所需要的語言水平是應該被留學生們(men) 來中國之前就掌握的(當然他們(men) 可以通過學伴製度進一步夯實自己的中文能力),但是專(zhuan) 業(ye) 學習(xi) 所需要的語言水準,卻遠不是通過遊玩就能達到的。我不知道山東(dong) 大學各學院對於(yu) 留學生入學的中文水平做了怎樣的要求,也不知道山東(dong) 大學是否給留學生提供了相應的中文課程,但從(cong) 一則被最新曝出來的新聞看,山東(dong) 大學對於(yu) 留學生的語言考察似乎確實存在嚴(yan) 重問題。

 

這則新聞指出,2018年一名國籍為(wei) 津巴布韋的博士研究生因車禍住院,由於(yu) “語言不通,生活極為(wei) 困難”,山東(dong) 大學在官網上發布通知,從(cong) 本校中國學生中招募25名誌願者對其進行陪護[10]。很難想象,一名能夠達到山東(dong) 大學博士研究生入學標準的留學生,竟然還能“語言不通”,如果連與(yu) 醫生溝通的基本中文水平都無法實現,那麽(me) 他又如何能完成自己的學業(ye) 呢。顯然,這名2017級的外國博士研究生在入學一年後,還沒有達到在中國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語言能力。相比於(yu) 對留學生與(yu) 中國學伴之間是否“心儀(yi) ”的錙銖必較,山東(dong) 大學是否更應該重視培養(yang) 、考核留學生們(men) 完成學業(ye) 的語言能力呢?

 

在這裏,我可以根據個(ge) 人經驗,舉(ju) 一個(ge) 例子加以對比。我在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作為(wei) 韓國國民最為(wei) 信賴和自豪的一所高校,首爾大學的每一個(ge) 學院幾乎都建立了自己的“國際化支援中心”(국제화지원센터),它的作用就是專(zhuan) 門麵向各學院的外國籍教授和外國留學生,為(wei) 他們(men) 提供韓語授課指導、韓語論文寫(xie) 作指導、韓語報告指導等服務。值得注意的是,首爾大學是有專(zhuan) 門教授韓國語的語學院的,它麵向世界招生,有無韓語基礎皆可。各學院的國際化支援中心與(yu) 語學院的區別在於(yu) ,前者隻麵向被首爾大學正式錄取的在籍學生,而在籍學生都是滿足了首爾大學入學的語言要求的。但從(cong) 實際情況來看,即使通過了入學必須達到的“韓國語能力考試”相關(guan) 級數,留學生在用韓語上課、寫(xie) 論文時仍然會(hui) 遇到很多問題,畢竟,普通的韓語學習(xi) 並不能覆蓋專(zhuan) 業(ye) 韓語上的能力。於(yu) 是,首爾大學就在各學院設立了促進留學生專(zhuan) 業(ye) 韓語能力的部門,此項服務的相關(guan) 老師全是具有韓語教學經驗的專(zhuan) 門人士,而且完全免費。另外,在籍的留學生如果仍對日常韓語感興(xing) 趣,也可以半費去語學院學習(xi) 。總之,首爾大學提供了各種豐(feng) 富的服務,保證留學生起碼得以用韓語順利完成學業(ye) 。

 

與(yu) 這種韓語學習(xi) 服務相對的,是各學院對留學生學業(ye) 的嚴(yan) 格要求。在學分要求、畢業(ye) 資格考試要求以及畢業(ye) 論文的要求上,留學生與(yu) 韓國本國學生沒有任何的差異,留學生想順利畢業(ye) 隻有一條路:努力,付出比韓國學生更多的努力。也正是由於(yu) 這種嚴(yan) 格,在首爾大學讀博士似乎是一種“不劃算”的選擇:我所在的人文學院的哲學係,韓國人博士畢業(ye) 平均需要8年,外國留學生畢業(ye) 最快要4年,普遍是6年,而我們(men) 係也有超過10年還未畢業(ye) 的外國留學生,大家承受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當然,首爾大學也並非對留學生的心理壓力視而不見,學校特意安排了心理學專(zhuan) 業(ye) 的相關(guan) 老師組建了心理商談室,任何方麵的心理問題都可以在這裏得到專(zhuan) 業(ye) 的指導。

 

在這種個(ge) 人經曆的背景下,當我再去看山東(dong) 大學的學伴製度以及新聞中所暴露的山大留學生的中文水平,就難免不會(hui) 認為(wei) 山大並沒有在留學生管理上擔負起最重要的責任,留學生們(men) 最需要的不是交友逛街的各種活動,而是能夠幫助其學習(xi) 的各種服務。這些服務需要學校指派專(zhuan) 門人士來承擔,而不是通過本身還麵臨(lin) 著學習(xi) 任務的中國學生來完成。這就是為(wei) 什麽(me) 我說這次山大事件反映了山東(dong) 大學對留學生的不重視。

 

在這種對待留學生的態度下,山東(dong) 大學對待本校的中國學生也同樣不負責任。在倫(lun) 理學中主張義(yi) 務論的康德曾經有一句話:“人是目的,不是工具。”言下之意,就是任何把人當成工具使用的行為(wei) 都是不道德的。如果山東(dong) 大學在留學生入學後並未為(wei) 其配備相應的中文學習(xi) 的專(zhuan) 業(ye) 服務,而把這個(ge) 責任交由本校學生完成的話,就多少帶有了些“人是工具”的味道。當然,我們(men) 不能否認,山東(dong) 大學明確也提到過,參加學伴活動所獲得的語言交換是雙方的,中國學生也可以借機鍛煉自己的外語水平。倘若這真是山東(dong) 大學組織學伴活動的目的之一(不管實際效果如何),我們(men) 倒也不能太過誅心。但招募25名誌願者來陪護外國博士的行為(wei) ,則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把學生工具化的行為(wei) 。

 

我不敢想象,如果是一名不通英文的中國學生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出車禍骨折,其所在學校會(hui) 不會(hui) 招募25位美國學生對其進行陪護。中國人“懷柔遠人”的傳(chuan) 統確實在山東(dong) 大學這裏提升到了新高度。一般情況下,同學之間的陪護與(yu) 探望是一種完全個(ge) 人化的溫情行為(wei) ,但山東(dong) 大學公然在官網上興(xing) 師動眾(zhong) 招募25位中國學生去照顧一個(ge) 外國留學生,這就是動用自己的公權力把資源傾(qing) 斜給少數人的不當行為(wei) ,當這個(ge) “少數人”是一名達到入學標準同時又語言不通的外國人的時候,這個(ge) 行為(wei) 就更加不當。在山東(dong) 大學的招募聲明中,我們(men) 看到的隻有對誌願者的各種要求,以及每天服務時長必須滿足7小時還要經過招募方考核認定的說明。我們(men) 看不到任何對誌願者付出善意的回報(誌願者餐費、交通費由招募方提供),甚至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如果山東(dong) 大學真的覺得陪護這名留學生是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應該代為(wei) 聘請專(zhuan) 業(ye) 的護理人員對其加以看護,但在這個(ge) 事件中,我們(men) 仍然看不到山東(dong) 大學拿出真誠且專(zhuan) 業(ye) 的方案。最後,仍然是一群廉價(jia) 得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的中國學生們(men) 替學校完成了這個(ge) 任務。

 

在這一係列的事件中,學生們(men) 的自願與(yu) 愉快並不能成為(wei) 山東(dong) 大學認為(wei) 自己在操作上沒有問題的根據。就像我在這篇文章一再強調的那樣,山東(dong) 大學缺乏的是對學生管理的專(zhuan) 業(ye) 態度。在一些事情上,這種專(zhuan) 業(ye) 態度的缺少也許不會(hui) 造成太大的問題,但是在某些特殊的事情上,專(zhuan) 業(ye) 態度不足將會(hui) 引發巨大的代價(jia) 。

 

比如,到目前為(wei) 止,山東(dong) 大學都否認自己在學伴製度的配對安排上有刻意安排外國男性留學生和中國女學生(還是多個(ge) 中國女學生)親(qin) 近的意圖,所以對於(yu) 網上那些認為(wei) 山大此舉(ju) 是侵害本校女生權益的指責,山大拒不承認。在這一點上,我相信山東(dong) 大學。但是我也同時想向山東(dong) 大學發問:自組織學伴活動以來,山大是否曾為(wei) 要接觸外國留學生的本校中國學生們(men) (無論男女)專(zhuan) 門進行過有關(guan) 防止性騷擾和人身安全方麵的培訓呢?

 

如果有人覺得我的問題是強詞奪理,那麽(me) 恰恰證明我的憂慮是必要的。同樣是一個(ge) 來自我個(ge) 人的例子。2016年的9月開始,我作為(wei) 首爾大學的在籍學生,通過申請學校的國際交流項目,來到台灣國立大學哲學係訪學半年。在出行之前,首爾大學特意把當年所有申報了交流活動、去往世界各個(ge) 國家的首爾大學生召集在一起,然後為(wei) 我們(men) 進行關(guan) 於(yu) 防止性騷擾的培訓。首爾大的老師對我們(men) 說,哪怕是一句文字上的玩笑,也可能構成性騷擾,無論何時都應當學會(hui) 保護自己的權益,而不管什麽(me) 時候,隻要我們(men) 在國外交流期間遭受了這種騷擾們(men) 都可以第一時間聯係首爾大學,學校會(hui) 幫助出麵解決(jue) 。首爾大學的這個(ge) 行為(wei) 不僅(jin) 給予了學生們(men) 身心安全上的保證,也反向教育了大家出國在外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以避免無心釀成的錯誤。

 

這種未雨綢繆的培訓不僅(jin) 發生在即將去各國交流的學生身上,事實上在首爾大學麵向本校學生關(guan) 於(yu) 防止性騷擾的宣傳(chuan) 與(yu) 教育從(cong) 來沒有間斷過。韓國學生也因此特別敢於(yu) 揭露自己的不快遭遇。走在首爾大的校園中,經常看到被學生用白字黑字貼出來的“大字報”,上麵實名揭露的就是教授對同學的或者同學之間的性騷擾以及其他侵害權益的事件。一個(ge) 學校的名譽不是通過“對造謠者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維持來的,而是通過寧可不要名譽也要保障學生權益的態度和行為(wei) 贏得的。

 

所以,我在這篇文章中想指出的恰恰不是山東(dong) 大學做了什麽(me) 而導致了外國留學生對中國學生的騷擾,而是山東(dong) 大學沒有做什麽(me) 去防止外國留學生對中國學生的騷擾(盡管這個(ge) 騷擾在實際中並未發生)以及其他可能出現的負麵問題。在健全的管理保護學生的製度缺失的情況下,山東(dong) 大學對於(yu) 留學生是否能找到心儀(yi) 學伴的重視即便沒有任何低俗的想法,也免不了讓人感覺本末倒置的疑惑。為(wei) 中外學生創造一個(ge) 輕鬆愉快的交流環境,這本身沒有問題。但是我們(men) 希望看到的是山東(dong) 大學能做到更多,能用專(zhuan) 業(ye) 的態度對待留學生本該重視的學業(ye) ,能用愛惜與(yu) 感激的情感對待本校中國學生無償(chang) 做出的奉獻,能夠用真正關(guan) 心學生、為(wei) 學生著想的立場為(wei) 他們(men) 提供更多的服務。當然,我寧願以上所談都是我的杞人憂天,實際上山東(dong) 大學已經低調地做到了一切。

 

山東(dong) 大學在對外的宣傳(chuan) 中,一直強調自己是一所始建於(yu) 1901年的百年老校。如果你足夠仔細,甚至能發現山東(dong) 大學微博的個(ge) 性域名就是“1901sdu”。1901年,是清光緒二十七年,這一年山東(dong) 巡撫袁世凱上奏《山東(dong) 試辦大學堂暫行章程折稿》,是年10月獲準,山東(dong) 大學的前身從(cong) 此誕生。1901年,亦是二十世紀的第一年,但是新世紀的曙光並沒有太多地照耀在中國的身上,在這一年的陽曆九月,李鴻章代表清朝廷在北京與(yu) 英、美、法、德、俄等11國公使簽訂了《最後議定書(shu) 》,史稱《辛醜(chou) 條約》。中國從(cong) 此完全淪為(wei)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hui) 。當時的人們(men) 應該不會(hui) 想到,在118年後,山東(dong) 大學會(hui) 因為(wei) 學伴製度,因為(wei) 對待留學生的態度,再一次與(yu) 曾經悲慟的民族主義(yi) 情感相離咫尺。這一次,山東(dong) 大學選擇轉過頭去。但是我希望轉過頭去的山東(dong) 大學能夠看到比“表述不當”更多的問題。

 

注釋:

 

[1]鳳凰網:《一個(ge) 留學生配3名女學伴?山大最新回應!》,

 

[2]同上。

 

[3]這其中的代表觀點來自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工作委員會(hui) 旗幟雜誌社的官方賬號“紫光閣”的文章:《讓留學生成為(wei) 中國大學校園中的普通一員,是時候了!》。具體(ti) 見微博賬號相關(guan) 內(nei) 容。

 

[4]7月7日,網上出現一份名為(wei) 《山東(dong) 大學關(guan) 於(yu) 舉(ju) 辦中外學生“學伴”活動的說明》的聲明,落款為(wei) 山東(dong) 大學國際事務部,語詞嚴(yan) 厲,不認為(wei) 山大的學伴製度有任何問題,並把網絡上的批評聲音定義(yi) 為(wei) “有組織、和有預謀的炒作”。之後,山東(dong) 大學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部長桑曉旻接受采訪,說“該聲明並非學校對外發布,而是通過其他途徑泄露出去的。”見東(dong) 方網:《山東(dong) 大學1個(ge) 留學生配3個(ge) 異性學伴?師生:為(wei) 友好交流》,日,山東(dong) 大學在官方微博中發表正式聲明,承認“結交外國異性有人”表述不當,同時說明學伴製度“不存在一名男留學生對應3名女生學伴”。具體(ti) 見微博相關(guan) 內(nei) 容。

 

[5]李思磐:《山東(dong) 大學“學伴”事件:一場當代叫魂》,見微博相關(guan) 內(nei) 容。

 

[6]比如田飛龍:《華洋關(guan) 係正常化仍有待時日——從(cong) 外國留學生事件說起》,伟德线上平台,https://www.biodynamic-foods.com/article/16760

 

[7]具體(ti) 見山東(dong) 大學國際交流協會(hui) 的微博相關(guan) 內(nei) 容。

 

[8]2016年,山東(dong) 大學官網曾發布一份《關(guan) 於(yu) 學曆生報名“學伴”項目的通知》,其中向留學生宣傳(chuan) 說參加這一活動就可以和中國學生“一起學習(xi) 語言,一起討論生活,一起參加活動,一起品味美食。”見搜狐網:《“1個(ge) 留學生配3個(ge) 學伴”山東(dong) 大學剛致歉,就被曝出更過分的事……》,

 

[9]山東(dong) 大學官網上對學伴製度的英文介紹是:“The SDU buddy program is arranged for all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find a Chinese buddy or friend in order to exchange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both countries.”見

 

[10]新浪網:《招25名學生陪護住院留學生,引熱議!山東(dong) 大學又回應了》,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