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學者反對孔子故裏建基督教堂
【多維新聞】孔子故裏、儒家文化發源地山東(dong) 曲阜將建設一座名為(wei) 聖三一的基督教堂,引發儒家學者、社團、網站震驚和憂慮,他們(men) 呼籲中國政府尊重中華文化聖地,立即停建該基督教堂。
聖三一基督教堂選址距離曲阜孔廟僅(jin) 3公裏,占地4畝(mu) ,高41.7米,比曲阜孔廟大成殿高出16.9米,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能容納3,000人(注:《史記•孔子世家》雲(yun) :孔子以詩書(shu) 禮樂(le) 教,弟子蓋三千焉),於(yu) 今年7月奠基,有望在兩(liang) 年內(nei) 建成。新華社12月9日以“對話世界文明:中國積極參與(yu) 全球價(jia) 值觀討論”為(wei) 題,低調報道了這一消息。“這可以說是曲阜曆史上首座真正意義(yi) 的基督教堂。”曲阜市基督教會(hui) 主任豐(feng) 宗潔教師說,曲阜有基督信徒近萬(wan) 人。目前,教堂建設資金已經募集到三分之一,人們(men) 對教堂的建成非常有信心。
2010年7月27日,第一座曲阜基督教堂“聖三一國際禮拜堂”奠基。(圖片來源:福音時報網站)
雖然這是中國一項改善基層宗教活動條件的舉(ju) 動,但對於(yu) 基督教信徒來講,在曲阜建立起代表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建築,意義(yi) 非凡。曲阜被西方人士譽為(wei) “東(dong) 方耶路撒冷”,新華社亦援引孔子第七十五代孫、孔祥玲牧師說,曲阜在中國地位特殊,有“東(dong) 方聖城”的美譽。
孔子故裏要建基督教堂的消息很快引起儒家學者的強烈反彈。12月22日,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張祥龍、台灣師範大學中文係教授林安梧等十位學者聯署發起公開信,要求從(cong) 曲阜到中央四級政府“尊重中華文化聖地,停建曲阜耶教教堂”。這封得到國際儒學大會(hui) 、國際孔教大會(hui) 等十家社團支持,由中國儒教網、儒教複興(xing) 論壇等十家網站聯合發布的公開信說,孔子是中華文化之象征,曲阜是儒教文明之聖地,三孔(孔廟、孔林、孔府)是中國五千年文化命脈與(yu) 道統象征之所在,億(yi) 萬(wan) 海內(nei) 外炎黃子孫心理情感與(yu) 精神寄托之所係,並為(wei) 東(dong) 亞(ya) 各國政要與(yu) 民眾(zhong) 文化朝聖之所宗。在三孔之地建造基督教大教堂,無疑唐突中華文化聖地,傷(shang) 害儒家文化信眾(zhong) 情感,有違海內(nei) 外炎黃子孫心願,不合建設“中華文化標誌城”和“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初衷。
新華社的報道稱,作為(wei) 中國文化主流儒學的發源地和“根據地”,曲阜不止一次地見證著中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多元文明,參與(yu) 全球價(jia) 值觀討論。今年9月,首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曲阜舉(ju) 行,在中國首開儒家與(yu) 基督教文明對話的先河。報道還援引美國天普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麥泰倫(lun) 說,以孔子為(wei) 代表的儒家文明和以耶穌為(wei) 代表的基督教文明都對人類文明建設有益,無論是關(guan) 注人與(yu) 人的關(guan) 係,還是人與(yu) 神的關(guan) 係,最終都要走向和諧。
不過,上述儒家學者、社團、網站並不認同這些觀點,他們(men) 反對刻意用在中華文化聖地曲阜建造基督教大教堂的方式,來表明儒家文化的包容寬大精神和體(ti) 現“和諧世界”的理念,認為(wei) 這是對儒家文化的歪曲和利用,是在裝飾門麵和粉飾太平。他們(men) 同時擔心其他宗教會(hui) 援引先例,競相在曲阜建造自己的道場,引發宗教對抗和文明衝(chong) 突。
近幾年來,中國在近90個(ge) 國家和地區建立了280所孔子學院。中國教會(hui) 也有了很大發展,截至2009年,各類宗教活動場所共約13萬(wan) 處。基督教徒從(cong)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70餘(yu) 萬(wan) 人,增加到目前的1,600餘(yu) 萬(wan) 人。中國基督教會(hui) 累計印刷發行《聖經》7,000萬(wan) 冊(ce) ,成為(wei) 世界上年印刷《聖經》最多的教會(hui) 之一。
尊重中華文化聖地,停建曲阜耶教教堂
——關(guan) 於(yu) 曲阜建造耶教大教堂的意見書(shu)
近聞曲阜孔廟附近正在建造一高達四十餘(yu) 米、容眾(zhong) 三千餘(yu) 人的哥特式耶教大教堂(詳情見本《意見書(shu) 》附錄),吾等儒家學者、社團、網站深感震驚和憂慮,特鄭重呼籲有關(guan) 各方尊重中華文化聖地,立即停建該耶教教堂。
眾(zhong) 所周知,孔子者,中華文化之象征;曲阜者,儒教文明之聖地;“三孔”者,中國五千年文化命脈與(yu) 道統象征之所在,億(yi) 萬(wan) 海內(nei) 外炎黃子孫心理情感與(yu) 精神寄托之所係,並為(wei) 東(dong) 亞(ya) 各國政要與(yu) 民眾(zhong) 文化朝聖之所宗。今在“三孔”之地建造耶教大教堂,無疑唐突中華文化聖地,傷(shang) 害儒家文化信眾(zhong) 情感,有違海內(nei) 外炎黃子孫心願,不合建設“中華文化標誌城”和“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初衷。
考索曆史,今曲阜市範圍內(nei) 不曾有道教的道觀;佛教的寺廟雖有若幹所,但皆遠離城區,且規模甚小。至於(yu) 其他外來宗教,更不曾在曲阜建有任何道場。究其原因,一則在於(yu) 這些宗教及其信眾(zhong) 能尊重孔聖,故不會(hui) 貿然在曲阜建造道場;二則在於(yu) 外來宗教未如現今此般熾熱,故其受眾(zhong) 較少,影響較小;三則在於(yu) 各級政 府皆尊儒家文化為(wei) 正統,故對其他宗教在曲阜建造道場會(hui) 予以適當的限製,而對中華文化聖地則予以充分的保護。
將心比心,如若在耶路撒冷或麥加或梵蒂岡(gang) ,建一超高超大的孔廟,力壓其宗教建築的氣勢,獨領其城市建築的風騷,有關(guan) 宗教信眾(zhong) 又會(hui) 作何感想呢?其國家、其政府、其民眾(zhong) 能接受嗎?而且,吾等擔心其他宗教會(hui) 援引曲阜建造耶教堂的先例,競相在中華文化聖地建造自己的道場。但是,大量曆史上和現實中的案例卻表明,不同宗教的道場在狹小區域內(nei) 對峙並存,常會(hui) 引發宗教對抗和文明衝(chong) 突。
固然,吾等希望並相信包容性很強的儒家文化不會(hui) 與(yu) 其他宗教文化發生衝(chong) 突,但無法確保其他宗教之間不會(hui) 發生衝(chong) 突。如此一來,中華文化的和諧聖地豈不成了諸神爭(zheng) 鬥的衝(chong) 突場所?特別是,吾等強烈反對刻意用在中華文化聖地建造耶教大教堂的方式,來表明儒家文化的包容寬大精神和體(ti) 現“和諧世界”的理念,因為(wei) 這是對儒家文化的歪曲和利用,是在裝飾門麵和粉飾太平!
吾等認為(wei) ,文明之間的和而不同,首要的原則是不同文明之間彼此尊重,尤其是外來宗教文化要入鄉(xiang) 隨俗、客隨主便,而不能反客為(wei) 主、喧賓奪主——對本土宗教及其信眾(zhong) 而言,這是個(ge) 天然的情感問題;對外來宗教及其信眾(zhong) 而言,這是個(ge) 基本的禮貌問題!
無論如何,鑒於(yu) 在中華文化聖地修建耶教大教堂問題的敏感性、複雜性以及可能由此引發的激烈爭(zheng) 議,吾等謹向曲阜市政府、濟寧市政府、山東(dong) 省政府、中央政府以及熱愛並尊重中華文化的耶教徒提出以下意見:
首先,立即停建曲阜耶教教堂。
具體(ti) 原因,已如上述。需要指出的是,即使該耶教堂的建設符合現行法律,通過了宗教、民政、土管、城建、文物等相關(guan) 部門的嚴(yan) 格審批,資金來源完全正當,也難免於(yu) 其傷(shang) 害儒家文化信眾(zhong) 的情感,有違海內(nei) 外炎黃子孫的心願,乖乎中華文化聖地的形象,既不合乎情理,亦不合乎傳(chuan) 統和慣例,當立即予以停建,或遷往他處建造。即是說,這既不是一個(ge) 法律的問題,也不是一個(ge) 宗教信仰自由的問題,而是一個(ge) 關(guan) 乎中國人的文化情感和心理感受的問題。
其次,如果該耶教堂建設地點仍選在曲阜附近,或仍在濟寧市範圍內(nei) ,吾等建議它當滿足如下五個(ge) 條件:
甲、該耶教堂不宜在“三孔”、“三孟”以及周公廟視線範圍內(nei) ,至少須在孔廟、孟廟以及周公廟五十華裏以外。
乙、該耶教堂高度不宜為(wei) 四十餘(yu) 米,不宜超過孔廟、孟廟大成殿的高度。西方最具耶教曆史象征性的梵蒂岡(gang) 聖彼得大教堂,高度為(wei) 45.4米,而曲阜建造的耶教堂竟然高達41.7米,與(yu) 之僅(jin) 差3.7米。相比之下,曲阜孔廟大成殿的高度為(wei) 24.8米,該耶教堂竟然比之高出16.9米。考慮到曲阜城鄉(xiang) 建築較低,此高度的耶教堂即使在曲阜城外建成,也會(hui) 成為(wei) 曲阜市的標誌性建築。若此,則“中華文化標誌城”就會(hui) 變成“耶教文化標誌城”。
丙、該耶教堂規模不可容眾(zhong) 三千人。如此設計規模即使純屬巧合,也難免給人帶來該耶教堂欲比擬孔聖有弟子三千人的印象或聯想,有文化侮辱的含義(yi) 。
丁、該耶教堂不宜建成中國最大的耶教堂。否則,會(hui) 被人誤解為(wei) 該耶教堂是在比肩中國最大的孔廟即曲阜孔廟,有宗教對抗的意圖。
戊、該耶教堂建築風格隻能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建築風格,或至少為(wei) 現代建築風格,而不宜為(wei) 哥特式風格。否則,此種風格不僅(jin) 與(yu) 曲阜中華文化聖地性質極不協調,也與(yu) 曲阜乃至濟寧市傳(chuan) 統建築風格極不協調。
第三,吾等認為(wei) ,曲阜建造耶教堂的根本原因,不在於(yu) 時下耶教在中國的熾熱,而在於(yu) 中華文化主體(ti) 性的沉淪。“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當務之急,是重建中華文化的主體(ti) 性,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全力複興(xing) 中華文化,守護中華民族精神家園,徹底解決(jue) 當代國人的精神危機問題。若此,就不至於(yu) 還會(hui) 出現國人趨奉外來宗教和在中華文化聖地建造外來宗教道場的怪異現象。
第四,在種種複興(xing) 中華文化的呼籲和探索之中,重建儒教是一種重要的努力和嚐試,且已在民間社會(hui) 具備了一定的信眾(zhong) 基礎。吾等認為(wei) ,政 府宜盡快承認儒教的合法地位,賦予儒教與(yu) 佛道回耶等宗教平等的身份,努力培育包括儒教在內(nei) 的中國各宗教和諧相處的宗教文化生態。當務之急,是激活孔廟(文廟)等傳(chuan) 統儒教道場的信仰功能,徹底擯除其現行商業(ye) 和旅遊的色彩。須知,古今中外尚未聞有任何一個(ge) 國家與(yu) 民族,其宗教信仰場所由文物部門或旅遊部門把持,並向前來朝聖禮拜的人們(men) 收取門票費用的做法。
吾等基本主張在是,甚盼得到國人、海外華人與(yu) 各級政 府及耶教徒的尊重與(yu) 采納。
本意見書(shu) 由以下十位學者聯署發起(序齒排名):
郭齊勇(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
張祥龍(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
張新民(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shu) 院院長、教授)
蔣 慶(儒家民間學者)
林安梧(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
顏炳罡(山東(dong) 大學哲學與(yu) 社會(hui) 發展學院教授)
韓 星(陝西師範大學儒學-儒教研究所所長、教授)
陳 明(《原道》主編,首都師範大學儒教研究中心主任)
康曉光(中國人民大學非盈利組織研究所所長、教授)
王瑞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本意見書(shu) 得到以下十家社團首批支持:
國際儒學大會(hui)
國際孔教大會(hui)
馬來西亞(ya) 儒教會(hui)
印尼經典教育促進會(hui)
曲阜儒者聯合會(hui)
深圳孔聖堂
珠海平和書(shu) 院
北京葦航書(shu) 院
浙江省儒學學會(hui)
江蘇省孔子後裔聯誼會(hui)
本意見書(shu) 由以下十家網站首批聯合發布:
中國儒教網(https://www.chinarujiao.net)
儒教複興(xing) 論壇(https://www.rjfx.net)
華夏複興(xing) (https://www.hxfx.net)
儒學聯合論壇(https://www.yuandao.com)
儒家中國(https://www.biodynamic-foods.com)
孔子二〇〇〇網(https://www.confucius2000.com)
中國當代儒學網(https://www.cccrx.com)
儒家氣學網(https://www.rjqxw.cn)
禮樂(le) 中國(https://www.liyuechina.org)
孔氏宗親(qin) 網(https://www.kong.org.cn)
說明一:本意見書(shu) 自正式發布之日起,開放征集海內(nei) 外儒家(儒教)社團、網站、學者以及社會(hui) 各界簽名支持。簽名可登錄上述網站,也可發信至:fengyuanfuxing@163.com
說明二:本意見書(shu) 已清楚表達聯署發起者的觀點,故不再設答辯人。任何儒家社團、網站、學者接受媒體(ti) 采訪,其意見與(yu) 本意見書(shu) 無關(guan) 。
說明三:本意見書(shu) 歡迎任何網站轉載,但請務必保持意見書(shu) 的完整性。同時歡迎各類媒體(ti) 刊布,聯係信箱為(wei) :fengyuanfuxing@163.com
孔子二五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耶穌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方鳴 編輯)
來源:儒教複興(xing) 論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