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鉤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曆一九七五年生,廣東(dong) 汕尾人。著有《宋:現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yu) 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
宋朝人用的鈔票是什麽(me) 樣子的?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於(yu) “我們(men) 都愛宋朝”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五月廿三日癸巳
耶穌2019年6月25日
大家都知道,世界第一張紙幣誕生在北宋時的四川,叫做“交子”;南宋時,宋政府還發行一種流通範圍更大的紙幣,叫做“會(hui) 子”;此外,宋代又有幾種小範圍行用的紙幣,如湖北會(hui) 子、兩(liang) 淮交子、關(guan) 外銀會(hui) 子,另有幾種使用時間很短的紙幣,如陝西交子、諸路錢引、小鈔。
所有這些紙幣加起來,總的發行量遠遠超過10億(yi) 貫,卻從(cong) 未有一張宋代紙幣出土、傳(chuan) 世。我們(men) 挖出了數以噸計算的宋朝銅錢,就是找不到一張宋朝紙幣實物。所以,宋朝紙幣到底是什麽(me) 樣子的,還真說不清楚。
看,這個(ge) 宋元人正在數鈔票
現在我們(men) 隻能根據零散的文字記載來拚接交子或會(hui) 子的大體(ti) 形狀。
四川交子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階段:私交子階段與(yu) 官交子階段。宋人李攸的《宋朝事實》提到私交子的形製:“益州豪民十餘(yu) 萬(wan) 戶連保作交子,……諸豪以時聚首,同用一色紙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鋪戶押字,各自隱密題號,朱墨間錯,以為(wei) 私記。書(shu) 填貫,不限多少。”由此可知,私交子為(wei) 朱墨兩(liang) 色印刷,票麵印有“屋木人物”圖案,又有交子鋪戶的“押字”(簽名),有“隱密題號”(暗記),麵額為(wei) 臨(lin) 時填寫(xie) 。
後來私交子因為(wei) 信用欠佳,引發爭(zheng) 訟,四川官府遂將交子收為(wei) 官營,由政府發行。官交子的用紙,使用楮皮紙,所以宋人又將紙幣稱為(wei) “楮幣”。據元人費著的《箋紙譜》:“(四川)凡造紙之物,必杵之使爛,滌之使潔,然後隨其廣狹、長短之製以造砑,則為(wei) 布紋,為(wei) 綾綺,為(wei) 人物花木,為(wei) 蟲鳥,為(wei) 鼎彝,雖多變,亦因時之宜。”這種楮皮紙有暗花紋,類似於(yu) 今天鈔票的水印,可以起到防偽(wei) 的作用。宋人說,楮幣“盡用川紙,物料既精,工製不苟,民欲為(wei) 偽(wei) ,尚或難之”。
官交子的券麵又是什麽(me) 樣子的呢?費著《楮幣譜》記述說:“大觀元年五月,改交子務為(wei) 錢引務,版鑄印凡六:曰敕字、曰大料例、曰年限、曰背印,皆以墨;曰青麵,以藍;曰紅團,以朱。六印皆飾以花紋,紅團、背印則以故事。”可知官交子(北宋末改為(wei) 錢引)采用銅版印刷,黑、藍、紅三色套印,圖案更為(wei) 複雜。
經濟史學家彭威信先生所著的《中國貨幣史》有對四川錢引印刷樣式的介紹,我引述出來吧:“每張錢引用六顆印來印製,分三種顏色,這是多色印刷術的開始。第一顆印是敕字,第二是大料例,第三是年限,第四是背印,這四種印都是用黑色。第五是青麵,用藍色。第六是紅團,用紅色。六顆印都飾以花紋,例如敕字印上或飾以金雞,或飾以金花,或飾以雙龍,或飾以龍鳳。每界不同。……拿整張錢引來說,最上麵是寫(xie) 明界分,接著是年號(如辛巳紹興(xing) 三十一年),其次是貼頭五行料例(多是些格言),其次是敕字花紋印,其次是青麵花紋印,其次是紅團故事印,其次是年限花紋印(多為(wei) 花草),再其次是背印,分一貫和五百文兩(liang) 種,最後是書(shu) 放額數。”
說到這裏,不能不提一塊被許多人傳(chuan) 為(wei) “交子”印版的鈔版,這塊鈔版發現於(yu) 上世紀初,現已下落不明,但有拓片傳(chuan) 世,一直被拿來當成北宋交子的的插圖。從(cong) 拓片看,鈔版的上方為(wei) 十枚銅錢圖案;中間是一行文字:“除四川外,許於(yu) 諸路州縣公私從(cong) 便主管,並同見錢七百七十陌流轉行使”;下方是糧食倉(cang) 庫與(yu) 搬運工圖案,右上角有“千斯倉(cang) ”三字,所以研究者也將這一鈔版稱為(wei) “千斯倉(cang) 鈔版”。
千斯倉(cang) 鈔版印樣
但“千斯倉(cang) 鈔版”決(jue) 不可能是宋代的四川交子(或錢引)。理由有三:1)此版字體(ti) 醜(chou) 陋,不合宋代的雕版水準;2)此版樣式不合文獻記述的川交(川引)形製;3)此版有“除四川外”文字,更是表明它不是四川交子(或錢引)。我傾(qing) 向於(yu) 認為(wei) 這是一塊偽(wei) 造的鈔版。
接著說南宋時發行的東(dong) 南會(hui) 子。
宋人呂午的《左史諫草》提到第十七界、十八界會(hui) 子的主圖案:“當時,十七界曰瓶楮,十八界曰芝楮,取繪物名。”可知每一界會(hui) 子的券麵主圖是不一樣的(四川錢引也是如此),第十七界會(hui) 子的主圖是寶瓶,第十八界會(hui) 子的主圖是靈芝。
會(hui) 子印出來之後,還要加蓋官印。據《宋史·食貨誌》記載,會(hui) 子“每界給印二十五紐:國用印三紐,各以‘三省戶房國用司會(hui) 子印’為(wei) 文;檢察印五紐,各以‘提領會(hui) 子庫檢察印’為(wei) 文;庫印五紐,各以‘會(hui) 子庫印造會(hui) 子印’為(wei) 文;合同印十二紐,內(nei) 一貫文二紐,各以‘會(hui) 子庫一貫文合同印’為(wei) 文;五百文、二百文準此。”可知每一張會(hui) 子必須鈐蓋“三省戶房國用司會(hui) 子印”、“提領會(hui) 子庫檢察印”、“會(hui) 子庫印造會(hui) 子印”以及標明麵額的“合同印”這四枚官印,才可以投放、流通。
宋人還提到,“作偽(wei) 者(偽(wei) 造會(hui) 子的人)他皆可為(wei) ,惟貫百例不能亂(luan) 真,故多敗”。看來標明會(hui) 子麵額的“合同印”還有特別的防偽(wei) 暗記,外人並不知情。
東(dong) 南會(hui) 子也有一塊疑似的銅鈔版傳(chuan) 世。此版現藏國家博物館,為(wei) 豎長方形版,長17.4厘米,寬11.8厘米,上方左側(ce) 刻“大壹貫文省”五字,右側(ce) 刻“第壹佰拾料”五字,中間方框內(nei) 又有56個(ge) 小字:“敕:偽(wei) 造會(hui) 子犯人處斬,賞錢壹阡貫。如不原支賞,與(yu) 補進義(yi) 校尉。若徒中及窩藏之家能自告首,特與(yu) 免罪,亦支上件賞錢,或願補前項名目者聽”。鈔版的正中央是一行大字:“行在會(hui) 子庫”。下麵是圖案。
但是,這枚“行在會(hui) 子庫”鈔版同樣很可疑:1)鈔版樣式不合文獻記載的東(dong) 南會(hui) 子形製;2)鈔版圖案與(yu) 字體(ti) 都很拙劣,實在不合宋人的雕版水平;鈔版大小也不合宋朝楮幣尺寸,宋人說,“鈔引、交子,盈尺之紙耳。”可知楮幣與(yu) 鈔引的尺寸接近,約尺許見方。《宋會(hui) 要輯稿·食貨》載有鹽鈔尺寸:長一尺七寸,寬一尺一寸,可知會(hui) 子也應該是長約一尺七寸,寬約一尺一寸。
也許,隻有等到交子或會(hui) 子的實物出土,我們(men) 才可以看到宋朝紙幣的廬山真麵目。
責任編輯:近複
【上一篇】【林長發】戴震崇實黜虛的治學之道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