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遜】大家都來讀經典

欄目:經典誦讀
發布時間:2019-06-22 10:56:01
標簽:讀經典

大家都來讀經典

作者:錢遜(著名學者、“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百部經典”《論語》解讀人)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三月廿九日庚子

          耶穌2019年5月3日

 

目前,在學校及一般社會(hui) 民眾(zhong) 中,對傳(chuan) 統文化的學習(xi) 、傳(chuan) 承,大體(ti) 上以講座的形式為(wei) 主。發展到今天,可以提高一步,由以“講”和“聽”為(wei) 主,逐步轉向以讀為(wei) 主。

 

讀和聽是不同的。讀是主動的學習(xi) ,讀的過程同時是思考的過程,從(cong) 認識字詞,明白文義(yi) ,到領悟義(yi) 理,以至觸類旁通,溫故知新,由淺入深,每一步都要經過自己的學習(xi) 思考。得來的是自己的認識,經典的思想就真正成為(wei) 自己的了。而聽,是被動的。聽的過程,聽者的思維隻能跟著講者走,沒有充分思考的時間。聽到的內(nei) 容,又主要是經過講演者咀嚼消化後得出的結論性意見,很少能了解其由淺入深的學習(xi) 思考過程。這樣被動接受結論性的知識,也可以有收獲,但難以真正成為(wei) 自己的認識。

 

讀是直接麵對經典,與(yu) 經典對話,對經典的了解是真實可靠的。聽是間接的,聽到的是講者對經典的理解。沒有哪一位講者能說,他所講的一定完全符合經典的原意。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講法,如何判別其正誤對錯?不去讀經典,沒有判斷的標準,往往會(hui) 聽得愈多愈糊塗。

 

讀經典,開始不必求多,可從(cong) 讀通一本開始,比如《論語》。中華傳(chuan) 統文化中心思想是講做人的道理。《論語》是儒學的基本經典,“讀《論語》,學做人”,可以說概括了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的中心內(nei) 容和必經途徑。

 

讀《論語》,不一定要拿一段整時間從(cong) 頭到尾通讀,也不一定要每天抽出固定時間來讀。可以一章一章分散讀,讀一章得一章的收獲。不懂的地方可以先跳過。時間上,可以隨時隨地,“不論枕上、廁上、舟車上,任何處,可以拿出《論語》,讀其一章或二章”。這是先父(錢穆先生)一次講話中提出的。他說,如果能每天抽出幾分鍾時間這樣讀,至少每年可讀《論語》一遍,從(cong) 25歲到60歲,可讀《論語》40遍。重要的是堅持不懈,積累日久,就有明顯的效果。

 

讀《論語》可以個(ge) 人自學,也可以開設《論語》課堂,或用讀書(shu) 會(hui) 的形式。誌同道合的朋友自願組合,聚在一起讀同一本書(shu) ,可以收相互交流、切磋的功效。形式又很靈活,可以在線下,也可在線上。目前民間讀書(shu) 會(hui) 麵臨(lin) 的一大困難,是不易找到指導老師。希望能有更多的學者、專(zhuan) 家參與(yu) 到指導讀經典的活動中來,幫助這一活動更好地發展。

 

先父生前說過:今天中國的讀書(shu) 人,應負兩(liang) 大責任。一是自己讀《論語》,二是勸人讀《論語》。我希望看到愈來愈多的人都來讀《論語》,助人讀《論語》。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