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宗來】“死儒”和“活耶”的對話——尼山論壇的問題

欄目:曲阜建耶教堂暨十學者《意見書》
發布時間:2010-12-24 08:00:00
標簽:
趙宗來

作者簡介:趙宗來,男,生於(yu) 西曆一九六四年,字承易,號雲(yun) 塵子,山東(dong) 高唐人。現任濟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作者按:本文的引用內容,見儒學聯合論壇:
https://www.yuandao.com/dispbbs.asp?boardid=2&replyid=41426&id=37635&page=2&skin=0&Star=2



    本來,對尼山論壇會產生出在曲阜建設超大耶教教堂的“成果”還認為具有一定的偶然行,但是,看了關於尼山論壇的相關內容之後,才意識到:此是必然。而且這種必然行,早在論壇開始之前,陳明先生就已經心知肚明:“我接到了邀請。不知蔣慶他們是否也是?哪些人會代表儒家立場說呢?哪些人又能代表儒家立場說呢?……各吹各的調,還不是關公戰秦瓊?”陳明先生還透露消息說:“有人說有關方麵打招呼,不希望主張儒教者即蔣慶、陳明、康曉光出席。”有位網名天祿的朋友說:“希望這次對話能有當代儒家的代表參與,而不是一些儒學研究者和耶教徒對話——那是‘死儒’和‘活耶’的對話,根本不可能有碰撞。”結果是不幸而言中。

    那麽,究竟為什麽組委會不希望主張儒教者出席呢?嘯傲江湖網友說:“這次主辦者不敢提‘儒教’半個字,也不邀請儒教中人與會陳述,卻說要開展什麽‘儒耶對話’,真是令人難以理解!”陳明先生說:“敢不敢能不能或願不願使用儒教一詞,對很多人來說不僅是一個心理關口,也是一個認知台階,具有某種指標性意義。接下來的問題也許就是,什麽時候能夠突破?”其實,從所謂的“尼山論壇”的宗旨中已經可以很清楚了。宗旨中的第一句是:“尼山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誕生地。”這也就是說,隻能把孔子作為專家學者看待,絕不能當作聖人,更不能稱為“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恰恰蔣慶先生等人是尊稱孔子為“聖王”的,如此就非常容易理解為什麽不被邀請了。

    不過,其中還邀請了陳明先生、王達三先生。陳明先生“沒有交回執”,也就等於謝絕參加。王達三先生雖然參加了,恐怕也隻能是孤掌難鳴。在此情況下,所謂“尼山論壇”也就必然地變成了“‘死儒’和‘活耶’的對話”,換句話說,就是耶教信仰者與儒學研究者的對話。耶教的信仰者和儒學的研究者有何不同呢?因信稱義網友說得很清楚:“單純的研究者和一個信仰者的區別太大了。很多研究者,未曾登堂,就更談不上入室了,門外看看,熱鬧得緊。”所謂尼山論壇的宗旨中的第二句就已經可以看出問題之所在:“由孔子所創立、孟子等發揚光大的儒家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參與世界文明對話的重要力量。”說“儒家”是“由孔子所創立”,也就是說,孔子不是“述而不作”,不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不是“集大成”,而是根據自己的所思所想憑空“創立”起來的,所以,孔子不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而恰恰是“意必固我”的。說“孟子等發揚光大”,也就是說,亞聖孟子比至聖孔子更高,意味著假如承認聖人的稱號,應該稱孟子為至聖、稱孔子為亞聖了。說“儒家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說儒家隻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而已,與中國文化的“道統”無關,更不能說是中國文化的主榦、代表了。有了這樣的事先認定,其結果也可想而知了。

   不僅如此,嘯傲江湖網友還點出了其中又一個重點:“在中國,信仰耶教的學者大把大把,倒是服膺儒家的少之又少。”一般說來,來自外國的學者,一般都應該是信仰耶教的,據說西方沒有信仰的人很少,既然此次“對話”是在耶與儒之間進行的,那麽,其中信仰耶教的更應該是大多數。在眾多的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海外華人(如杜維明先生)當中,有幾個人是信仰儒教的呢?有多少是徹底擺脫了“反傳統”和“西化”影響的學者呢?在這樣的對比之下,“尼山論壇”又是為了“履行中國對聯合國首倡世界文明對話的莊嚴承諾”,而沒有主客之分,也就必不可免地要陷入“平麵化的平等”泥淖之中,自然而然地結出了在曲阜建設超大耶教教堂這樣的“果”。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參加尼山論壇的華人學者們才有的,而是非常普遍的存在著。其原因,請見《略說儒教信仰》一文。在眾多的華人把西方宗教作為衡量是否是宗教的標準的時候,不會願意承認儒教這個稱謂;在眾多的華人連《論語》和《孟子》都沒有讀通的時候,不會願意承認孔子為聖人、至聖、聖王。即使此次大會邀請了蔣先生、康先生、盛洪先生、湯恩佳先生、陳明先生並且都參加了“對話”,雖然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恐怕仍然是“寡不敵眾”的。為什麽?百年反傳統,百年西風吹,儒教剛剛開始踏出複興的第一步,猶如夏曆正月末、二月初的料峭春風,此時此刻,正如“草色遙看近卻無”,怎能期望“萬紫千紅總是春”?不過,既然已經是正月末、二月初,那麽,陽春的“三月”就不遠了。

   《略說儒教信仰》:https://bbs.hxfx.net/read.php?tid=36990&page=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