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軍】2019高考作文題解讀:文明與複興 - 伟德平台体育

【陳彥軍】2019高考作文題解讀:文明與複興

欄目:獨家首發
發布時間:2019-06-09 15:40:04
標簽:科舉、高考、高考作文題
陳彥軍

作者簡介:陳彥軍(jun) ,筆名東(dong) 民,男,西曆一九七二年生,湖北棗陽人。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宗教所儒教方向研究生畢業(ye) ,現為(wei) 三亞(ya) 學院南海書(shu) 院研究員、學術服務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為(wei) 儒學儒教與(yu) 大學教育,在《原道》、《儒學與(yu) 古典學評論》、《國家治理》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十多篇,出版《從(cong) 祠廟到孔教》(知識產(chan) 權出版社2016年版)。

原標題:高考作文題中的文明與(yu) 複興(xing)

作者:陳彥軍(jun)

來源:伟德线上平台獨家特約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五月初七日丁醜(chou)

          耶穌2019年6月9日

 


每年六月七日午時前後到網上刷高考語文作文題,儼(yan) 然已經成了一種新民俗,人們(men) 總喜歡從(cong) 題目中去發現時代的新趨向。

 

今年高考首日適逢傳(chuan) 統節日端午節,看著中央台直播的賽龍舟,吃著自家包的肉粽子,就瞅著手機裏各種媒體(ti) 已爭(zheng) 先恐後推送全國及各地高考作文題了。

 

一個(ge) 強烈的印象就是,這些作文題幾乎都體(ti) 現出文明與(yu) 複興(xing) 的主題。

 

高考的全稱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追溯高考製度的淵源,還要接上綿延千年的科舉(ju) 考試製度。

 

科舉(ju) 行世而學校廢弛,宋以來就是儒者之痛,但科舉(ju) 確實是大一統中國保持階層上下流動、形成正向文化選擇的優(you) 良製度。

 

晚清遭遇萬(wan) 國競爭(zheng) 變局,末期難祛虛文的科舉(ju) 製度終於(yu) 在1905年廢除,學校製度迎來前所未有的振興(xing) ,但如何克服現代學製和分專(zhuan) 業(ye) 學習(xi) 與(yu) 中華文明文化傳(chuan) 統傳(chuan) 承的緊張關(guan) 係,一直是一個(ge) 亟待解決(jue) 的大問題。

 


高考製度形成於(yu) 1952年,但其重要性直到1977年恢複高考才逐步顯現。

 

在當代中國,幾乎再沒有一項製度能像高考製度一樣,把個(ge) 人、家庭和國家的命運,把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關(guan) 係,緊緊地聯係在一起。

 

高考製度早已超出了現代教育製度的狹義(yi) 內(nei) 涵,而上升到曾由科舉(ju) 製度和家族製度承擔的保持“中華民族競存力”(潘光旦)的重要製度之列。

 

高考的首科是語文,語文的肯綮是作文,文以載道的傳(chuan) 統曆久彌彰,高考作文題日益成為(wei) 考察中國文明發展指向的重要風向標。

 

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勞農(nong) 開國並立國,曆代國家領導人即便文化深厚亦需用大白話表達深奧的政治道理,但時至今日,我們(men) 已看到,新一屆領導人越來越多地在講話中使用傳(chuan) 統經典文句。

 


今年全國一卷的作文題,設定麵向“複興(xing) 中學”同學作篇以“熱愛勞動,從(cong) 我做起”的演講稿。

 

勞動是共和國曾經極端推崇而如今儼(yan) 然已成虛文的政治話語,確實亟需在青年一代的文化意識中加以複興(xing) 。

 

馬列經典中關(guan) 於(yu) 勞動的話語俯拾皆是,但出題人卻有意在引題材料中,上引用《詩經》《左傳(chuan) 》中文句,以示勞動話語素所遮蔽的悠久文明內(nei) 涵,中述年青學子的生活現實,以諷勞動立國精神在世俗功利前的淪喪(sang) ,下接撲麵而來的人工智能時代遠景,以啟勞動對於(yu) 個(ge) 人生活究竟意味著什麽(me) 的遠思,就是要讓青年一代在熱愛勞動的強立不反的教化中,返本開新,知類通達,自覺涵泳於(yu) 中華文明日新又日新的生生之境,承擔起對國家對民族的文明複興(xing) 重任。

 

全國二卷的作文題直接讓青年學子設身處地於(yu) 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從(cong) 苦難走向複興(xing) 的幾個(ge) 標誌性年份,容強烈的曆史感、現實感和未來感為(wei) 一體(ti) ,自覺將自身放到家國天下的適當位置,匯入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曆史長河。

 

中華民族以曆史作宗教,曆史當事人的鑒往以知來的擔當作為(wei) 直接構成了中華文明的韌性。

 

北京卷以“文明的韌性”做題,讓青年學子到曆史的細節中去體(ti) 會(hui) 中華文化的博厚柔順與(yu) 雄健強矯,體(ti) 會(hui) 作為(wei) 中國人的平易坦蕩與(yu) 臨(lin) 事不懼。

 

中國人骨子裏待人待事透著親(qin) 切。

 

就如眼下的中美博弈,你虐我千遍,我依然待之以真誠,美國人的貿易霸淩和出爾反爾,何嚐動搖中國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文明抱負?

 

回到全國三卷的看圖作文,圖中最後一課上老師對伏案苦讀的學子一句“你們(men) 再看看書(shu) ,我再看看你們(men) ”,無疑會(hui) 觸動很多人的內(nei) 心。

 

師道不僅(jin) 意味著尊嚴(yan) ,更表現為(wei) 親(qin) 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le) 之者。”知識為(wei) 階,興(xing) 趣為(wei) 梯,孔顏之樂(le) 方是師生共修的中華文明之至境。

 

江蘇卷啟發青年學子體(ti) 會(hui) 物性百態,怕是唯有涵養(yang) 中華文明之樂(le) 觀心性的人,才能做出一篇載道文章。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周年,傳(chuan) 統精神與(yu) 現代文教的緊張關(guan) 係,雖仍有待化解而彰顯中華文明真正著地複興(xing) ,但我們(men) 分明看到了上上下下的切實努力。

 

我們(men) 對於(yu) 共和國自我期許的更化改製仍舊滿懷期待,但我們(men) 更著眼於(yu) 心係家國天下的儒士共同體(ti) 的重生。

 

高考製度承繼科舉(ju) 製度而來,曆史之立意深遠,亟需自覺之規劃建設。

 

今日高考作文題中的文明與(yu) 複興(xing) ,仍待有心人著力解說,我們(men) 更有待於(yu) 明年,中國之士勉哉!

 

責任編輯:近複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