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民間社團連續11年舉辦端午活動,隻為讓孩子感受中國人的敬與禮

欄目:新聞快訊、禮儀祀典
發布時間:2019-06-09 00:16:26
標簽:中國人的敬與禮、端午

南通民間社團連續11年舉(ju) 辦端午活動,隻為(wei) 讓孩子感受中國人的敬與(yu) 禮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五月初六日丙子

          耶穌2019年6月8日

 

2019年6月7日,在南通城市博物館水天講堂前,由知止堂義(yi) 學和老約翰繪本館聯合舉(ju) 辦的端午主題活動如約進行。

 

端午,孩子們(men) 第一個(ge) 聯想的人是屈原,聯想的食物是粽子。在知止堂經館的三位女生的帶領下,上香、敬酒、誦祝、焚祝、祭江。小朋友在舉(ju) 手投足中感受到中國人的敬與(yu) 禮。

 

 

 

 

屈子的故事太深入人心,很多小朋友不知道這個(ge) 節日起源了。五月正值“惡月”,蚊蟲孳生,病邪流行,故禳解災邪是端午節第一大主題,按南通的風俗,端午要用雄黃酒在孩子們(men) 的額頭上畫“王”字。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一般在端午節飲用。古人不但把雄黃粉末撒在蚊蟲孳生的地方,還飲用雄黃酒來祈望能夠避邪,讓自己不生病。把雄黃酒塗在小孩兒(er) 的身上,希望如此能夠使孩子們(men) 不受蛇蟲的傷(shang) 害。

 

 

 

端午前後多暑熱與(yu) 濕氣,這些都是中醫所說的致病的邪氣。民間用中藥製成香袋拴在孩子們(men) 的衣襟和肩衣上。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因此有“帶個(ge) 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與(yu) 世界多元文化發生碰撞,中國傳(chuan) 統節日麵臨(lin) 外來節日文化競爭(zheng) ,在“古今斷裂”和“中西競爭(zheng) ”多維文化生態格局下,越來越多的人們(men) 開始把端午節作為(wei) 一個(ge) 旅遊、休閑、娛樂(le) 、以及購物的日子來過,而知止堂義(yi) 學連續11年策劃端午活動,希望通過活動告訴孩子們(men) ,端午不是粽子節,是寄托我們(men) 中國人情感、體(ti) 現我們(men) 民族精神、展示我們(men) 文化遺產(chan) 的節日。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