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廟河北存影續錄
作者:劉學斤
來源:《燕趙都市報》
時間:西元2008年10月5日
“河北省儒學會(hui) ”微信公眾(zhong) 號編者按:河北資深媒體(ti) 人劉學斤先生多年來潛心研究、挖掘、整理河北曆史文化,每每撰寫(xie) 文章刊諸報端,為(wei) 傳(chuan) 承弘揚河北曆史文化做了大量工作。學斤先生早在2002年起,就對河北境內(nei) 現存的文廟進行了實地考察,先後整理成文發表於(yu) 《燕趙都市報》。今征得學斤先生同意,將先生早年幾篇關(guan) 於(yu) 河北文廟的文章刊登於(yu) 此,以使各位朋友對河北儒家文化遺存有個(ge) 大致了解。並可從(cong) 中感受到當年學斤先生文廟訪古時麵對落寞光影的文化遺存流露出一個(ge) 讀書(shu) 人的文化情懷和淡淡憂思。
河北省內(nei) 現存文廟建築,目前情形大致有三種:一是單獨以文物的形式保護起來,一是為(wei) 學校占用,一是曾挪為(wei) 他用現騰空閑置;後兩(liang) 種情形中的文廟建築雖然也被界定在文物保護範圍內(nei) ,現狀卻不容樂(le) 觀。
民國時有人慨歎“國人不愛惜古建築”:泱泱大邦,重基傑構,所留遺後世者,大抵皆為(wei) 荒煙蔓草,此非為(wei) 鏟除封建思想,直以自襮吾族破壞力之特偉(wei) 。此習(xi) 不革,何以自全於(yu) 悠久哉。……其所以每經大亂(luan) ,一切文物即蕩然無存者,類皆以民間教學兩(liang) 失之故,但知毀廓,以申怨毒,而不悟已成之結構,皆為(wei) 國寶。相習(xi) 成風,視為(wei) 固然。易代之際,始勇於(yu) 破壞。抑知每經大亂(luan) 一度,民失教養(yang) 者愈眾(zhong) ,後者之學識,未必遽逾於(yu) 前,所形於(yu) 建築者,則已必遜於(yu) 前。……末季製置,必苟簡於(yu) 盛時;夫苟與(yu) 簡,未有能成大業(ye) 者,此實關(guan) 全民族之氣運,亦即全民族心思才力之所表現,非細故也。
而今做此認識者又有幾個(ge) 呢?
□邯鄲
在邯鄲,目前還未發現有現存的文廟建築。
翻閱相關(guan) 文物資料,在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中,查到有一座永年文廟大殿,在廣府古城。興(xing) 衝(chong) 衝(chong) 找過去,才知道這座麵闊七間,進深三間,通高17米,重簷歇山頂,原是省內(nei) 保存下來的體(ti) 量規格最高的文廟建築,在1982年11月發生的一場大火中毀了,隻剩了個(ge) 遺址。
那次問起當地人,當地人說沒有了,燒了什麽(me) 都看不到了,我真就沒有去看,後來後悔當時沒去遺址現場看一看,如果去看了,為(wei) 這樣一個(ge) 遺址存個(ge) 照也是好的。
□承德
相似的遺憾還有去承德尋訪熱河文廟那次。占地16700平方米的熱河文廟規模僅(jin) 次於(yu) 曲阜孔廟、北京孔廟,始建於(yu) 清,今為(wei) 承德八中。保存下來的熱河文廟建築屈指可數,尊經閣是其中之一,我去的時候還用做校長辦公室;另有用作辦公室和實驗室的東(dong) 、西廡和用作住宅的明倫(lun) 堂、崇聖祠、神庫神廚、犧牲亭等,大成殿已不複存。
當時拍了照,用的還是膠卷,照片洗出後,發現構圖和色彩都讓人失望,最後隻能對照收集到手的幾張老照片,記憶歲月的無情與(yu) 滄桑。
□張家口、唐山和廊坊
大成殿的影子除了在邯鄲和承德找不到了,在張家口、唐山和廊坊三市我們(men) 也沒有找到。是這些地方壓根兒(er) 就沒有過這樣的建築嗎?不是的。
“大成”二字脫化於(yu) “孔子之謂集大成”,率先將兩(liang) 字提上講究的是宋徽宗趙佶,他稱孔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成”,改文廟的主殿文宣王殿為(wei) 大成殿,後世因之。不是說“中國每一個(ge) 過去的省城、府城、縣城都必然還有一座規模宏大、紅牆黃瓦的孔廟”嗎?有一座大成殿嗎?民國年間《陽原縣誌》就記載說:1914年改文廟為(wei) 孔廟,在孔子誕辰日興(xing) 行祀儀(yi) ……
這些地方,這樣的建築,肯定是在過去的某一個(ge) 曆史時刻像星星般隕落了。
□保定
保定保存下來的文廟建築相對較多。
定州文廟,唐始建,麵積達12600多平方米,是河北省保存最為(wei) 完整的文廟。現存建築多為(wei) 清朝重修,其中,魁星閣又叫文昌閣,布瓦歇山頂三層樓閣,麵闊進深都是三間;崇聖祠為(wei) 布瓦硬山頂。還有欞星門、名宦祠、鄉(xiang) 賢祠、明倫(lun) 堂,最大的建築大成殿,懸山布瓦頂,麵闊五間,進深三間。
涿州學宮,始建於(yu) 唐,明重修,現存大成殿和戟門為(wei) 清朝遺物。大成殿麵闊三間,進深三間,布瓦廡殿頂。
意外的收獲是去定興(xing) ,說起文廟,當地人接過話茬兒(er) ,說,元朝始建的定興(xing) 文廟還保留著一座大成殿呀。尋過去,果然看到一座仍為(wei) 當地一所學校利用的大成殿;這座不知名的大成殿,當時還隻是一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滄州
滄州的文廟有兩(liang) 座。
市內(nei) 的滄州文廟始建於(yu) 明朝,占地4110平方米,現存戟門、大成殿、明倫(lun) 堂、東(dong) 西廂房。大成殿麵闊五間,進深三間,歇山琉璃瓦頂。
另一座是始建於(yu) 1373年的鹽山慶雲(yun) 文廟,現存大成殿及東(dong) 、西廡,坐落於(yu) 當地的小學校內(nei) 。大成殿布瓦廡殿頂,麵闊五間,進深三間,現成了不能靠近的危房;硬山布瓦頂、麵闊均是五間的東(dong) 、西廡則作為(wei) 辦公室,仍發揮著效用。
□秦皇島
省內(nei) 現存文廟建築中,許多都曾經作為(wei) 了學校的一部分,如已經提到的井陘、新樂(le) 、行唐、定興(xing) 、鹽山以及熱河文廟均改作了學校———文廟建築有幸保存,多多少少與(yu) 此相關(guan) ———或作為(wei) 辦公室,或作為(wei) 圖書(shu) 館,或作為(wei) 教室,惟其有用,大成殿這樣的文廟建築才得以保存,試想,倘若不是被學校有效利用起來,它們(men) 還能留到今天嗎?
秦皇島現存惟一的文廟,即明朝初年建,原名聖廟、孔廟,1531年改現名的山海關(guan) 先師廟;僅(jin) 存的大成殿,單簷歇山布瓦頂,麵闊七間,進深二間,位於(yu) 當地一所學校內(nei) ,曾作為(wei) 學校圖書(shu) 館。
□衡水
在衡水尋訪時,也隻在阜城尋到了一座文廟大成殿。據說阜城文廟始建於(yu) 明朝洪武年間,萬(wan) 曆年間重建;在省內(nei) 所見的文廟建築中,阜城這座大成殿是最荒涼落寞的一座。
這座大成殿當然也曾不荒涼落寞,以前有祭孔活動,“在人類曆史中,從(cong) 來沒有一個(ge) 知識分子像中國的孔丘那樣長期地受到一個(ge) 朝代接著一個(ge) 朝代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尊崇”———但莊嚴(yan) 的祭孔活動早已依稀遠去,我們(men) 隻能從(cong) 舊有記載中尋得其盛;以後這座大成殿據說也曾一度作為(wei) 縣政府小禮堂———既然是禮堂,便會(hui) 有各種各樣的會(hui) 議召開的,裏麵不缺熱鬧的。
這座大成殿的“以前”和“以後”,現在我們(men) 都不去想,我們(men) 隻想,麵前尚在的這座大成殿,大概也是衡水現存的惟一一座文廟建築吧。
責任編輯:近複
【上一篇】【吳鉤】皇家林苑開放日,恰是櫻花盛開時
【下一篇】【劉學斤】文廟河北存影錄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