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平略著《王陽明居黔思想及活動研究》出版暨自序
書(shu) 名:《王陽明居黔思想及活動研究(陽明學研究叢(cong) 書(shu) )》
作者:趙平略
出版社:中華書(shu) 局
出版時間:2017-12-01
【內(nei) 容簡介】
本書(shu) 重點研究了王陽明居黔時期形成的心即理、知行合一等主要觀點,探討這些觀點的形成原因、具體(ti) 內(nei) 容及意義(yi) ;同時,對王陽明《五經臆說》之殘篇進行研究,以期對陽明思想有更為(wei) 全麵的把握。從(cong) 王陽明被貶赴黔起,到離開龍場止,盡可能地弄清王陽明居黔活動的相關(guan) 曆史問題,如赴黔時間、居黔時間、離黔時間及原因,在龍場及貴陽的講學情況、在龍場的生活狀況、被貶時龍場驛的情況,試圖*大可能還原王陽明的居黔活動狀況,以期對王陽明心學思想的形成原因有更為(wei) 清楚的了解。
【作者簡介】
趙平略,1963年生,湖北省鶴峰人。貴陽學院陽明學與(yu) 黔學研究院院長、陽明書(shu) 院院長、教授,貴州省陽明學會(hui) 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貴陽孔學堂簽約入駐學者,韓國忠南大學儒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黔浙陽明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整理出版《陽明先生集要》(合作)、《王文成公全書(shu) 》(合作)、《王陽明集》(合作)、《黔記》、《貴州古代紀遊詩文譯注》、《王陽明散文選譯》、《<黔記?大事記>考釋》(合作)等,出版專(zhuan) 著《陽明文化》、《重讀老築城》(合作)等,發表論文40 餘(yu) 篇,主編連續性集刊《王學研究》。主持完成國家 省部級課題20餘(yu) 項,正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清朝西南驛遞製度研究”。
【目錄】
總 序
人人自有定盤針(自序)
第一章 王陽明赴謫
第一節 被貶
第二節 西湖養(yang) 病
第三節 離開西湖的原因
第四節 離開武夷山後的去向
第五節 省親(qin) 錢塘
第二章 王陽明在龍場
第一節 龍場九驛的修建
第二節 龍場九驛的管理與(yu) 供應
一、龍場驛沒有養(yang) 過馬
二、龍場驛沒有糧食
三、龍場驛沒有驛務人員
四、龍場驛沒有房子
第三節 王陽明龍場生活的苦與(yu) 樂(le)
一、王陽明龍場生活的八苦
二、王陽明龍場生活的九樂(le)
第三章 龍場悟道的原因
第一節 自身原因
一、堅持不懈
二、勤於(yu) 學習(xi)
三、勤於(yu) 思考
四、做事認真
五、重視踐行
第二節 外部原因
一、艱苦的磨煉
二、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三、龍場老百姓的幫助和啟發
第四章 龍場悟道的內(nei) 容
第一節 聖人之道
一、什麽(me) 是聖人
二、天理
第二節 性
一、孟子的性
二、朱熹的性
三、王陽明的性
第三節 龍場悟道包含的五個(ge) 判斷
一、心即理
二、心外無理
三、內(nei) 求本心
四、滿街都是聖人
五、道德評判的標準亦在人心
第五章 龍場悟道的意義(yi)
第一節 化解了朱熹格物致知說的問題
一、格物致知的涵義(yi)
二、格物致知說的不足
三、化解了朱熹格物致知說的不足
第二節 化解了道德生活與(yu) 快樂(le) 生活的緊張
一、道德生活與(yu) 快樂(le) 生活的緊張
二、快樂(le) 幸福的生活是道德的目的
三、道德生活與(yu) 快樂(le) 生活的統一
第三節 解決(jue) 了成聖的方向問題
一、向內(nei) 心求天理
二、致天理於(yu) 事事物物
三、心外無物
第四節 為(wei) 普通人打開了成聖的大門
一、讀書(shu) 做聖人
二、格物與(yu) 成聖
三、格心為(wei) 每一個(ge) 人打開了成聖的大門
第六章 知行合一
第一節 提出知行合一的原因
一、與(yu) 格物致知說的不足有關(guan)
二、與(yu) 明代社會(hui) 道德狀況的大背景有關(guan)
三、給人們(men) 一個(ge) 提高道德修養(yang) 的入手方法
第二節 知行合一的構建
一、下定義(yi)
二、舉(ju) 例子
三、打比方
第三節 如何理解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一、王陽明的立言宗旨
二、什麽(me) 是知行合一
第四節 知行合一與(yu) 致良知
一、相同的內(nei) 涵
二、都是指向道德修養(yang) 方法
三、共同的立言宗旨
第五節 知行合一與(yu) 四句教
一、王陽明的四句教與(yu) 王畿的四無說
二、王陽明對四句教與(yu) 四無說的不同評說
三、王陽明堅持四句教的原因
第七章 王陽明《五經臆說》及其思想
第一節 《五經臆說》與(yu) 王陽明關(guan) 於(yu) 五經的論述
一、《五經臆說序》中關(guan) 於(yu) 五經的比喻
二、五經在陽明心學中的地位
三、《五經臆說》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 《五經臆說》中的《春秋》部分
一、為(wei) 何要改元
二、王正月之意
三、《春秋》不書(shu) “元年”之意
四、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第三節 《五經臆說》中的《易》部分
一、關(guan) 於(yu) 恒卦
二、關(guan) 於(yu) 遁卦
三、關(guan) 於(yu) 晉卦
第四節 《五經臆說》中的《詩經》部分
一、《時邁》十五句
二、《執競》十四句
三、《思文》八句
四、《臣工》十五句
五、《有瞽》十三句
第八章 王陽明與(yu) 貴州少數民族的交往及其民族思想
第一節 王陽明與(yu) 安貴榮的交往
一、安貴榮與(yu) 龍場驛
二、《與(yu) 安宣慰書(shu) 》其一
三、《與(yu) 安宣慰書(shu) 》其二
四、《與(yu) 安宣慰書(shu) 》其三
五、王陽明應安貴榮之邀赴水西
第二節 王陽明與(yu) 當地老百姓的交往
一、龍場百姓的民族成分
二、王陽明與(yu) 龍場老百姓的深厚友誼
三、龍場老百姓是陽明心學的最早接受者
第三節 王陽明的民族思想
一、王陽明民族平等思想形成的基礎
二、民族平等的思想是陽明心學的必然結論
三、王陽明在貴州的活動與(yu) 其民族平等思想
四、王陽明在廣西的軍(jun) 事行動與(yu) 其民族觀
五、尊重民族風俗,改造民族風俗
第九章 王陽明在貴州的文學創作與(yu) 文學思想
第一節 王陽明在貴州的詩文創作
一、王陽明在貴州詩歌創作的總體(ti) 情況
二、《啾啾吟》的創作時間
三、王陽明部分作於(yu) 貴州詩歌的認定
四、王陽明在貴州散文創作的總體(ti) 情況
第二節 王陽明在貴州的詩歌創作
一、王陽明在貴州的詠物詩
二、王陽明在貴州的山水詩
三、王陽明在貴州的田園詩
四、王陽明在貴州的紀事詩
五、王陽明在貴州的酬答詩
第三節 王陽明在貴州的散文創作
一、王陽明在貴州的書(shu) 信類散文
二、王陽明在貴州的書(shu) 序與(yu) 贈序
三、王陽明在貴州的記
四、王陽明在貴州的其他散文
第四節 王陽明的文學思想
一、功利主義(yi) 的文學觀
二、認為(wei) 作文害道的原因
三、文學複古主張的擁護者
第十章 王陽明在貴州的教育活動與(yu) 教育思想
第一節 王陽明在龍場的教育活動
一、王陽明龍場教育活動的開始
二、王陽明在龍場的學生
第二節 王陽明在貴陽的教育活動
一、王陽明在貴陽的教學時間
二、王陽明在貴陽的教學內(nei) 容
第三節 《教條示龍場諸生》與(yu) 王陽明的教育思想
一、王陽明的教育內(nei) 容
二、重視立誌
三、強調責善方法
四、強調改正錯誤
五、強調學習(xi) 態度
六、教學相長
第四節 寓教於(yu) 樂(le) ——王陽明最突出的教育特色
一、寓教於(yu) 樂(le)
二、樂(le) 學——陽明心學的必然推導
第十一章 王陽明在貴州的其他思想
第一節 出與(yu) 處
一、出要有名
二、出則盡職
三、處則樂(le)
第二節 孝與(yu) 福
一、孝順的原則是安親(qin)
二、親(qin) 安與(yu) 心安
三、孝與(yu) 福
第十二章 王陽明在貴州的交往
第一節 王陽明與(yu) 毛科的交往
一、毛科的經曆
二、毛科為(wei) 王陽明調解
三、毛科請王陽明講學
四、王陽明為(wei) 毛科寫(xie) 文章
第二節 王陽明與(yu) 朱璣父子的交往
一、朱璣其人
二、王陽明與(yu) 朱璣的交往
三、王陽明與(yu) 朱璣之子的交往
第三節 王陽明與(yu) 席書(shu) 的交往
一、席書(shu) 其人
二、王陽明在貴州時與(yu) 席書(shu) 的交往
三、王陽明離開貴州後與(yu) 席書(shu) 的交往
第四節 王陽明的其他交往
一、王陽明與(yu) 王質的交往
二、王陽明與(yu) 黃澍的交往
三、王陽明與(yu) 劉天騏的交往
第十三章 王陽明對貴州文化的影響
第一節 黔中王門及其曆史地位
一、黔中王門是最早的陽明學派
二、黔中王門的成就與(yu) 影響
三、黔中王門的第一代學者
四、王學三先生
第二節 旅黔陽明學者
一、王杏
二、馮(feng) 成能
三、胡堯時
四、蔣信
五、徐樾
六、鄒元標
七、郭子章
第三節 王陽明及陽明後學對貴州文化的影響
一、推動了貴州教育的發展
二、培養(yang) 了大批人才
三、促進了民族關(guan) 係的改善
五、豐(feng) 富了貴州文化典籍
結 語
參考文獻
後 記
人人自有定盤針
大約是在1997年,王曉昕院長在陝西學習(xi) ,以《王文成公全書(shu) 》為(wei) 對校本,對《陽明先生集要三編》(黔南重刊本)作了校勘。2004年,曉昕院長將此校勘本交給我,囑我標點。這一工作有過幾次反複,開始是將全書(shu) 錄入,然後標點,這一工作完成後,曉昕院長就請朋友聯係了一個(ge) 出版社。但幾乎是在同時,我亦聯係了中華書(shu) 局,中華書(shu) 局有意出版此書(shu) 。考慮到是古籍,我們(men) 就選擇了中華書(shu) 局。中華書(shu) 局認為(wei) 黔南重刊本畢竟有地域的限製,不如用原本,於(yu) 是,就找了《四部叢(cong) 刊》本作底本,而將黔南重刊本與(yu) 《王文成公全書(shu) 》作為(wei) 對校本,這是一次反複。中華書(shu) 局要出繁體(ti) 字,於(yu) 是,我又將簡體(ti) 本轉換為(wei) 繁體(ti) 本,雖然是電腦完成的轉換,但因為(wei) 轉換過程中常常出錯,又對了幾遍,這是第二次反複。電子文檔交給中華書(shu) 局後,中華書(shu) 局提出要在複印的本子上直接點校。我就將校勘文字單獨打出來,一頁頁地貼在對應的頁麵上,這算是又一次的反複。再經過幾次校對,《陽明先生集要》算是完成了。三次反複,雖然很辛苦,但中華書(shu) 局精益求精的態度讓我很受教育。而且,就是在這一次次反複中,我將《陽明先生集要》讀了幾十遍,因這一機緣,我得以特別熟悉陽明先生的作品。此後,我與(yu) 陽明先生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們(men) 學校成立了王陽明研究所,我被派到研究所工作,認識陽明先生,就成了我的工作。
我一直覺得,走近陽明先生,是我人生中最幸運的一件事情。一次,一位朋友談到做人的問題,感慨做人之不易。確實,我們(men) 生活中要麵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要充當不同的角色,要不斷進行角色轉換。這中間,確實要特別細致,特別認真。但即使特別細致,特別認真,仍然會(hui) 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仍然會(hui) 有某一個(ge) 角色做得不到位,某一個(ge) 轉換不及時。因而,讓人不滿意,也讓自己不滿意。但是,如果我們(men) 隻是用良知去對待自己充當的每一個(ge) 角色,用良知應對每一次角色的轉換,而不去考慮每一次應對的得失,我們(men) 就會(hui) 減少很多困惑,減少很多苦惱。雖然,用良知應對每一個(ge) 角色及每一次角色轉換,我們(men) 仍然要細致,要認真,甚至是更細致,更認真。但不再會(hui) 有患得患失的憂慮,不再會(hui) 有寵辱皆驚的淺薄,不再會(hui) 有出手與(yu) 不出手的糾結。“問君何事日憧憧,煩惱場中錯用功。”還是王陽明說得好,我們(men) 之所以成天充滿憂慮,遇事不知所措,說到底還是致良知的心不夠真切。“人人自有定盤針,萬(wan) 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cong) 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隻要把握自己的良知,把握好良知這根定盤針,我們(men) 就會(hui) 多一份勇敢,多一份擔當,多一份坦然,多一份輕鬆。做人難,做人也易。
談到王陽明龍場悟道,談的大多有兩(liang) 點:一是王陽明的龍場生活是如何艱苦,二是龍場悟道對貴州文化的影響。這兩(liang) 點固然沒錯,但我認為(wei) ,王陽明龍場生活固然有著太多的艱苦,但也有很多快樂(le) 。二是龍場悟道固然影響了貴州文化,但王陽明之所以悟道,卻也少不了貴州文化的影響。我覺得,研究王陽明的龍場生活,研究王陽明在貴州的活動,研究龍場悟道的意義(yi) ,應該是王陽明研究中的一個(ge) 重要內(nei) 容,於(yu) 是,就有了《王陽明居黔思想與(yu) 活動研究》這本小書(shu) 。由於(yu) 水平有限,不當之處在所難免,還望得到方家的指點。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